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踏访化屋古道
踏访化屋古道
作者:文|图 毕节试验区 刘宇浩  发布日期:2024/4/7 阅读次数:

年末岁尾,沿着崭新的旅游公路走进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两岸青山相对而出,悬崖绝壁水映成趣。公路蜿蜒而下,没入茂密的林间,这是通往化屋村的交通要道。车辆沿路而转,豁然开朗之处,便是化屋村民世居的寨子,欢声笑语、黄发垂髫,村民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1.png

图为如诗如画的化屋村(毕节试验区 张宇 朱欣 摄)

2021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化屋村考察调研。此后,化屋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化屋村发生了巨变,村民收入快速提高,都过上了好日子,2021年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2022年超过2.5万元。”黔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仁乡党委书记谢坤说。


化屋古道


化屋村位于乌江源百里画廊鸭池河大峡谷、东风湖北岸,风光秀丽,犹如人间仙境。笋子崖(天竹峰)、八仙洞、水西姑娘、龛壁借光、天鹅戏水、大鹏展翅等景观构成乌江源百里画廊的主体。

谢坤介绍,该乡党委决定维修古道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着眼行走古道村民的安全;二是古道风景极佳,沿途欣赏,皆为上乘的水墨山水画。

沿着柏油路通往化屋村的方向,很快就找到当年6户苗族先民攀崖而下的路口,这是公路没有修通之前化屋村与外界联系的一条古道入口。

在村民们口耳相传中,造就这一方安宁之处的歪梳苗支系先民在此定居始于唐朝时期。当时有10户苗族人家为了躲避战乱,逃难到这里,4户杨姓村民选择地势较为平缓的群益村阳金寨定居,另外6户村民则攀崖而下,在化屋基定居下来,形成三个寨子。三路先民下来的道路,也就成了每个寨子与外界联系的古道。因为当时都是用手扒着悬崖下来的,所以三条古道都叫“手扒崖古道”,记者踏访的便是其中的一条古道。

冬日的阳光透过树林掩映的古道,斑斑点点洒在公路一侧的枯草从中。斑驳陆离的树林深处,古道豁口空旷的天地依稀可见,灰白泛青的便是对岸悬崖绝壁及其山顶之上长青的树丛。豁口之上的斜坡,一台小型挖掘机在午后的阳光中不停地忙碌,其下就是当年苗族先民攀援而下的悬崖。

“嗒嗒嗒……”化屋古道的维修热火朝天,挖掘机正在不断地作业。记者沿着古道豁口敞开的方向而下,最为低洼之处便是我们攀援的起点。站在悬崖的顶端俯视,眩晕之意抽空了所有的好奇心。收回目光,谢坤已经沿着刚建好不久的防护栏,走了好几级光滑的石阶——分布在悬崖上的几个仅能立足脚踏点,多数依附于悬崖缝隙之中长出的树根之上。

2.png

正在修缮中的化屋古道起点段

依着悬崖、顺着“之”字形而下,很快就到了悬崖垂直居中的位置。昂头望去,扑面而来的悬崖绝壁让人窒息。转身放眼望去,青山如黛,碧绿如洗的江面纤尘不染,微波泛起、荡漾开去的时候,对面刀削的悬崖却矗在脚下的江面,阻挡它的去路。回到脚下的古道,左侧是崭新的护栏,脚下有若深渊万丈。


化屋记忆


踏上古道之前,记者一直好奇,是什么造就了化屋村先民攀崖而下的勇气?

中国苗族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迁徙的历史。他们不断迁徙的历史过程,被苗族妇女用其特有的刺绣、蜡染记载在他们日常穿戴的服装上,苗家的盛装被誉为“迁徙的史书”。

唐朝中后期,逃难至化屋基的6户苗族先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清朝道光年间,黔西州优贡何思贵(字天爵)作诗《化屋基》:“潭潭白浪夹重岩,先是何人辟草莱。今日桑麻鸡太处,春风得意笑颜开。”阴山居士谌芳玲作诗《笋子岩》:“百万山头接远天,河流鼎沸震云间。柴夫揭晓束薪木,渔子乘昏吸玉泉。鹤唳猿啼嗟暮雨,龙腾凤起跨朝烟。闲携村侣游斯地,余憩吟哦兴倍添。”

据当地村民祖辈相传,同治年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从织金进入黔西,从三岔河渡口进入化屋基进行休整,与当地的苗族同胞结下深厚的情谊。19911月,由黔西县政协文史组、黔西县文化局、黔西县杜鹃诗社编辑的《黔西历代诗选》(水西文史资料第5辑),辑录了石达开的四首诗歌,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在化屋基苗族同胞的帮助下,石达开成功夜渡三岔河。他在诗歌《在黔西化屋基渡河》中写道:“英雄曲折为江山,率师万里路途难。三军易越鹅项岭,二水攻克虎背滩。伐木成筏破浪急,持楫代篙逐波翻。清朝乌鸟终却让,义师胜利到黔南。”石达开意犹未尽,又作诗《渡江之后》:“素月澄清斗转移,银河一派澈东西。金戈指水月还在,铁马侵关鸟不啼。筏卷浪花息龟鼓,目舒华彩走旌旗。雄师夜宿藏鹦鹉,气慨森森化屋基。”这两首诗歌,描述了渡河的艰辛,表达了胜利渡河的喜悦。

唢呐、芦笙齐奏,锣鼓、铙钹共鸣,化屋苗族同胞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石达开的到来。石达开在诗歌《化屋基三寨用唢呐芦笙欢迎,达开手握苗族王某某》里写道:“运筹全在审玄机,四处黔西设阵疑。翼号南巡惊狗鼠,亲征北上止啼鸡。壶浆兄弟诚劳待,锦绣河山费转移。平播威声惊贼胆,焉能度我水之西。”

化屋苗族同胞倾其所有,杀牛、杀鸡,用咂酒设宴热情款待石达开和他的部队。情到深处,尽兴之余,石达开就和苗族同胞一起喝酒、唱歌、跳舞。酒过三巡,诗兴便起,石达开即席赋诗:“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龙抱住擎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这首叫作《化屋三寨宰鸡打牛欢迎,并用咂酒以宴达开,即席赋诗》的诗歌,在化屋基流传至今。石达开与化屋苗族同胞同乐,深受大家的爱戴。

与石达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三桂。康熙三年(1664)三月,吴三桂率领清兵与水西兵战斗,史称“吴王剿水西”。经此一役,饱受战争伤害的何止水西大地的彝族同胞,还有苗族等在水西之地居住的民族同胞。即使是化屋基这样偏远的地方,也难逃吴三桂的铁蹄践踏。

相传,当时的吴三桂骑着他的战马,从织金县大平乡牛圈房过河来到化屋基。顺江而下到达笋子崖后,战马失蹄、倒地不起,最后葬于笋子崖下。化屋村许多老人至今仍然记得,在上个世纪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挖出战马的遗骸和马铃铛。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