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毕节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思考——基于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视角
毕节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思考
——基于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视角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杨宏远  发布日期:2024/2/7 阅读次数:


毕节市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前沿核心区和重要衔接点,也是达长江、通成都、连接“成新欧”最便捷的重要通道。为加快推进毕节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与周边省份及东部沿海地区开展高水平、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毕节实际,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为切入点,就毕节市如何更好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研究探讨。

一、毕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涉及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是支撑国民经济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产业,是优化产业组织和提升产业价值的战略性产业,是引导产业布局和业态创新的先导性产业。它连接着生产和消费,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有利于改善物流环境、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也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更有利于增强城市功能、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吸引力吸纳力承载力等,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毕节市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长江上游腹地川滇黔区域结合部的重要一员,如何在新征程中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充分利用叙毕铁路开通和自身政策、资源、人口“三大优势”,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融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新发展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毕节市大宗货物运输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为公路直达、铁路直达,二者运输成本均相对较高。面对新发展格局,毕节市借助叙毕铁路开通的契机,重构物流体系、开展多式联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后发赶超,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就显得极为重要且必要。

从进出口货源看,毕节市主要进口货源为玉米、小麦、大米和家电产品等,其中粮食需求量巨大,每年大米需求超过100万吨;主要出口货源为大宗矿产品、煤炭、水渣、水泥熟料等。从运输通道对比看,目前,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进出毕节最近的港口主要为重庆港和泸州港,铁路路径分别为:一是“鱼嘴—团结村—重庆西—贵阳—织金北—毕节东”,里程732公里;二是“泸州港—隆昌—内江—宜宾—昭通—六盘水—黄桶—织金北—毕节东”,里程896公里。叙毕铁路通车后,泸州港至毕节的铁路新通道将由896公里缩短至297公里,按正常0.15//公里测算(地铁运价保持不变),将比老通道运价便宜约1800/箱,比经重庆通道便宜1131/箱。重庆港至泸州港水运费用300/箱,新通道整体费用将比经重庆中转便宜831/箱,铁路里程缩短435公里,届时泸州港铁水联运通道将成为毕节货物进出的最优通道(见表1)。

1.png

当前,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进入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客观上对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近年来全市物流业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产业规模不大、物流企业不强、运行效率不高、多式联运起步晚、物流体系不够健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等问题,严重制约毕节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充分运用叙毕铁路开通等重大利好,抓住毕节物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加快构建现代物流设施、运行、服务和政策保障等体系,大力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努力加快毕节国际内陆港和复合型流通支点城市建设,积极打造毕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全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物流节点和川滇黔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为毕节更好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川滇黔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二、毕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

(一)毕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截至2022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4495.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86公里);铁路通车里程538公里(高铁通车里程125公里);毕节飞雄机场已通航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直飞城市。毕节作为贵州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前沿核心区及重要衔接点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2小时可融入成渝、滇中、黔中经济圈,是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为毕节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和打造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物流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政策优势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毕节试验区发展重要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航、指引方向,1次亲临视察指导、2次重大政策支持、3次重要指示批示、多次讲话关心关怀。相继出台的国发〔20222号和国函〔202265号文件,对毕节的支持政策十分给力、内涵十分丰富,使毕节迎来高质量发展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出台47条配套支持政策,为毕节送来了含金量十足的政策“大礼包”。当前,毕节政策优势叠加、各种要素汇集,正处在历史发展最好的机遇窗口期、发展优势最足的战略机遇期。

三是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矿产资源富足。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60多种,从保有资源量看,其中煤325.53亿吨,居全省之首,另有铁矿7.56亿吨、铅矿126.98万吨(金属量)、锌矿351.09万吨(金属量)、硫铁矿2.7亿吨(矿石量)、磷矿17.09亿吨(矿石量)。电力资源充沛。毕节是国家“西电东送”“黔电送粤”的主战场,目前已建成以火电、水电、风电为主,以太阳能、生物质能为辅的能源保障格局。光伏可开发装机规模约3026万千瓦,居全省首位;风力可开发装机规模约931.56万千瓦,全省排名第三。生物资源多样。全市有动植物资源2800多种。盛产核桃、茶叶、生漆、油菜、辣椒、大蒜、天麻、杜仲等农特产品,有“中国竹荪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中国漆城”之称;已查明的中药材资源有1600余种,种类和数量均居贵州之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百里杜鹃、织金洞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草海、韭菜坪等多个4A级旅游景区,享有“洞天福地、花海毕节”的美誉。

四是人口优势潜力巨大。全市现有954.85万人,占全省人口近四分之一,是贵州人口第一大市,常住人口684.48万人。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055元、13245元。较大的人口规模和不断提升的收入水平,是毕节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近年来,毕节市聚焦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积极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目前,已有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职业院校入驻毕节高新区职教城,在校师生近5万人。全市还有中职学校15所、高职高专5所,初步构建以中职为基础、以高职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是物流载体快速发展。全市已建成运营物流园3个,即七星关区鸭池镇石桥边冷链物流园、贵州威宁江楠物流园、贵州同心商贸城现代商贸物流园,2022年货运吞吐量18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毕节国际陆港物流园、七星关誉佳朗食品(仓储)物流园等重点在建物流园项目有序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毕节配送中心(七星关区鸭池镇石桥边冷链物流园)、七星关黔西北农产品(电商)物流园(一期)等重点冷链项目。竹园冷链物流中心、毕节空港仓储冷链快递物流园等8个在建项目扎实推进,总投资19.3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全市已建成冷库281个,累计库容84.8万立方米,全市装备冷链运输车346辆,各县(市、区)均有已建成冷库项目,已实现县域冷库全覆盖。

六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毕节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呈现出政务、法治、商务、社会环境不断向好态势。围绕打造“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创新开启“便民服务5+2周末办事不打烊”服务模式,承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推进“登记财产”开展“交房即办证”试点,建成全省首家“5G智慧办税服务厅”,全天候办理185个“非接触式”办税事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毕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

一是物流体系基础薄弱。总体上看,毕节现代物流基础无论是主体数量、规模、服务能力,还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滞后,缺乏现代化、区域性的综合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仓储、装卸、运输、搬运设施陈旧落后,缺乏大型现代化、专业化仓储设施、冷库等,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应用仍不普遍,全市物流产业整体标准化、信息化程度偏低。同时,全市已建成物流园区总体上运营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效益不高。

二是多式联运配套不足。毕节市多式联运发展起步晚,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联运基础设施不配套,开展多式联运市场资源配置不充分,运输成本高。目前,全市出境大宗货物主要为煤炭、农特产品、烟草制品,入境货物主要为粮食、建材、工业产品、水果等,总体上入境货物量大于出境货物量,主要依靠公路直达和铁路直达运输,物流成本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公路货物周转量1100万吨公里(不完全统计),铁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约为450万吨,水路和航空货物运输量较少。

三是物流主体“小少散弱”。全市现有普通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货物运输、大型货物运输、冷链货物运输等物流企业386家,其中3A级物流企业仅有2家。物流企业大多以民营为主且规模偏小,民营物流企业占物流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且注册资本较少。市内物流线路存在多途、重复、散乱以及分拨中心不集中等问题,造成物流效率低、运输成本高。同时,市内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工作惯性和利益局限,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体系,大批工商企业不愿意将物流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工商企业的物流有效需求增长缓慢,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现有物流企业实力总体较弱。

四是现代物流人才匮乏。毕节市生产和流通企业中的部分企业领导层对现代物流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物流业专业人才匮乏,导致物流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全市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仍然较粗放,难以保证现代物流业高起点和高水平发展。

五是物流管理体制不畅。毕节市有关现代物流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市场准入与退出、企业产权制度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需要。在物流产业管理服务上,发改、交通、工信、邮政、商务等部门均有一定管理服务职能,却没有一个部门真正管理好和服务好,整体上存在管理分散、权责不明、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不利于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毕节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家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十四五”时期,国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将进一步释放,内需主导、消费拉动的发展路径将进一步突出,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国家强力扶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等措施,为毕节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国家高度重视物流建设。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物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20238月,为推动构建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通知》,部署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布局建设工作,明确将毕节列为全国29个复合型流通支点城市之一,为毕节市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是区域布局调整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国家继续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稳定长期以来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预期,对改善西部地区在高速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方面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区域布局战略调整深入推进,有利于毕节参与区域分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更好融入长江经济带。

四是承接产业转移持续深化。“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为毕节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了机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物流服务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不断创新产业新业态、开拓新市场。同时,毕节市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毕节现代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毕节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挑战

一是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发达经济体加快战略调整,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减速换挡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结构调整阵痛持续,这些因素都将对全市经济发展造成较大下行压力。同时,毕节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民生欠账大、社会矛盾多,环境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仍然突出,防止规模性返贫、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极其繁重,陷入资源陷阱可能性大,这些都将给毕节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二是区域物流竞争激烈。当前,区域间的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在毕节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贵阳、遵义、六盘水以及昭通、泸州等周边地区的挑战,各兄弟城市都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壮大物流产业、全力打造物流枢纽,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毕节市的物流总量。为此,毕节市现代物流业如何在市级物流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准确定位、谋求发展、参与竞争,是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是物流招商引资困难。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日益凸显,投资风险加大,产出效益偏低,产业发展艰难,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物流产业招商引资困难。加之毕节产业基础薄弱,受非地方主导的税收、土地、环保政策的限制,招商条件吸引力不强,不同程度影响物流产业招商和物流项目落地,吸引外来投资的难度逐步加大,不利于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三、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动毕节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路径探讨

为推动毕节国际内陆港和复合型流通支点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将毕节打造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全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物流节点和川滇黔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积极推动毕节融入长江经济带,必须加快促进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着力构建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切实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一)着力构建毕节现代物流综合承载体系。一要加快毕节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充分发挥毕节川滇黔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优势,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围绕煤炭采选、煤化工、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着力打造黔西北物流集聚区。积极融入“毕水兴”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加快建成对内联接黔中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对外融入长江经济带特别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滇中经济区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物流枢纽,全力推进毕节复合型流通支点城市建设。二要推动毕节物流园区建设提质增效。针对当前我市物流园区“小少散乱”的实际情况和市内外物流线路多途、重复、散乱以及分拨中心不集中,进而造成物流效率低、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要着力在物流园区场地建设方面加大保障扶持力度,充分整合市内外各类物流线路,推动建设大型中心物流园区,重点建设快递、日用品、大宗粮油、工业原材料及机电等产业链专业物流园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切实推动我市物流园区建设提质增效。针对调研了解的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要研究出台扶持物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探索和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加大物流专项信贷支持,积极引导和支持中小物流企业进入中心物流园区集聚发展,推动实现降成本、增效益。同时,要积极推动我市重点在建物流项目毕节公铁联运货运物流园、毕节空港仓储冷链快递物流园、毕节国际内陆港、毕节市黔西北农产品电商物流园(二期工程)等尽早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夯实我市现代物流发展基础。三要积极推进毕节现代物流多式联运。切实抓住叙毕铁路通车的机遇,进一步发展铁水多式联运等新模式。建立泸州港和毕节合作机制,与毕节当地核心物流企业在毕节东铁路货运站场共同设立“无水港”。一方面将港口堆场延伸至毕节,解决箱源调拨问题;另一方面可抵近货源地开展市场营销,依托铁路站场集并货源。同时,开展港口代理业务,整合当地货代公司资源,利用其成熟的网络开展营销。探索建立泸州、毕节两地政府对泸州港—毕节铁水联运班列货物的专项补贴机制,补贴标准应高于现有的铁水联运补贴,便于前期市场培育。积极探索东北粮食通过海运进入长江水道,至泸州港中转后,经叙毕铁路进入毕节市场,降低东北粮食进入毕节市的物流成本。

(二)着力构建毕节现代物流专业流通体系。一要加快发展快递物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参与末端投递设施建设,推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货运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在毕节建立区域分拨配送中心、仓储中心。鼓励全市农村寄递物流企业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专业化供应链寄递服务。二要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加快补齐全市城乡冷链物流短板,全面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聚焦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加快建设产地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开展分拣、包装等流通加工服务。围绕农产品配送“最后一公里”,鼓励企业面向商超、生鲜连锁、酒店餐饮、学校、机关团体等开展农产品集中采购、流通加工、多温区共同配送服务。三要加快升级铁路物流。利用叙毕铁路开通的契机,进一步完善毕节东站等铁路货场、装车点基础设施,提升铁路集货组织能力,推动开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货运班列。积极协调成都铁路局对泸州港—毕节铁水联运班列货物给予运价下浮优价政策。进一步推广铁路“一站式”“一单制”服务和电子化单证,规范和优化各衔接环节,提升设施设备标准化水平。四要积极发展粮食仓储物流。积极打造川滇黔结合部区域粮食物流枢纽,建设跨省粮食铁路物流节点,补齐粮食物流短板,大幅提升粮食跨区域流通效率。推动高标准粮仓建设,改造升级现有仓储设施,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广应用先进散粮接发设施等物流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粮食仓库、运输工具和中转设施之间有效衔接。五要大力发展大宗商品物流。优化全市煤炭、矿产、机电、粮食、建材、家居等大宗商品物流服务网络,推动提升大宗商品物流能力,积极发展铁路散粮运输和煤炭、钢材等产品重载运输。进一步探索发展数字化仓单、提单,完善统一的物资编码和标准,推进大宗商品仓储数字化,切实构建大宗商品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

(三)着力构建毕节现代物流业态创新体系。一要推动形成“物流+”产业发展新形态。积极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与相关产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促进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重组和价值链延伸,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二要强化物流业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物流模式,积极发展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形式,不断完善流通网络,推动全市粮食、机电、建材、家居、汽车等大宗商品批发零售专业市场裂变,提升业务量、增加吞吐量、提高区域市场占有率。支持市内有条件的大宗商品专业市场、物流园区、重点商贸企业依托自身市场资源和能力,集并建设商品配送或分拨中心、物流线路,提升同城和区域配送、分拨、投递能力,以现代物流业发展带动提升专业市场批发量业务量,以专业市场的快速发展提升现代物流业的服务能力。三要创新物流供应链模式。推动全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引导物流企业服务向整合物流全链条资源、向上下游企业产供销环节延伸,积极发展物流供应链新模式。

(四)着力构建毕节现代物流主体培育体系。一要引导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加强金融支持和服务引导,促进企业围绕网络空间扩张、功能集成并延伸等重点方向,开展资产兼并重组和联盟合作,加强市场资源整合,提高市场集中度。支持市内重点生产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积极引进知名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物流企业来毕设立区域总部,进一步延伸我市物流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二要扶持物流主体做大做强。鼓励市内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进行规模扩张和资源优化整合,在货运代理、供应链服务、智能仓储、多式联运等领域,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积极扶持市内大型物流主体,集聚分拨中心,整合物流线路、物流设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构建集约高效的市、县、乡分级物流网络体系,提高规范化运作水平,增强专业化市场竞争力。三要推动物流环境持续优化。结合物流行业特点和市场运行机制,重点围绕现代物流业复合型产业特征,以及与相关产业高度融合的业务创新、业态变革等发展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研究制定政府物流数据开放清单,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政务信息开放共享。加强物流行业安全建设,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

(五)着力构建毕节现代物流科技人才体系。一要推动物流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和引导我市物流企业大力培育基于数据、算法等内容的新型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物流服务科技含量。支持物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新型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切实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科技创新力强、成长性好的市内创新型物流企业。二要推动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引导全市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积极运用国际国内先进物流标准,规范物流运行,提升物流配套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支持物流企业建立面向上下游客户的信息服务系统,促进区域间和行业内信息共享。推动建立全市骨干物流信息网络,鼓励具备条件的物流园区加快应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三要加强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完善我市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物流企业、行业组织等的作用,综合采取专业培训、岗位实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从业人员培训和再教育,加大对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结合毕节物流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积极引进一批高层次物流人才。

(六)着力构建毕节现代物流产业支撑体系。一要进一步把握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一方面,现代物流在依附于基础性产业和其他服务性产业的同时,也对这些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在发达的现代物流支撑下,相关产业的物流效率会得到不断提升,物流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进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相关产业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壮大,必然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各种类型的物流需求,刺激物流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服务品质,推动现代物流业不断提质增效。二要进一步强化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联动耦合。当前,毕节市相关产业与物流业之间联动协作不足,物流需求较为分散,社会化程度低,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导致需求不足与供应不足并存。物流供给中,运作方式仍较粗放,主动供给服务能力欠缺,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因此,亟待强化毕节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大宗商品、原材料供应等相关产业相互间的带动牵引作用,推动实现联动耦合、协同发展,着力解决我市物流发展中“进货多出货少、单向物流成本高”等突出问题。三要进一步深化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将现代物流业纳入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立促进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再生产能力。强化创新驱动,鼓励制造业等相关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和产品研发,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流程再造和整合优化,分离物流业务,释放物流需求。优化物流环境,打破现有物流服务单一化和同质化瓶颈,发展综合性、一体化、智能化的现代智慧物流,推动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从简单外包、业务合作向深度融合、战略合作方向发展,促进相互联动耦合进一步深化。

(七)着力构建毕节现代物流政策支持体系。一要加大现代物流业投入力度。建立市级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重点现代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物流项目引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奖励物流企业评定升级、物流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物流项目扶持政策和资金,多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现代物流业。二要提升项目用地供应保障能力。完善物流设施用地规划,促进物流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对纳入规划的现代物流园区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给予重点保障。积极支持利用现代物流园区内的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现代物流设施或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多渠道整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用于物流业发展。三要加大税费扶持力度。巩固减税降费成果,严格落实物流行业税费优惠政策,加大对物流领域收费行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研究制定和完善我市现代物流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税收奖励政策,对进驻园区的物流企业在用电、用水、用气方面和生产生活垃圾服务费缴纳方面给予优惠。四要强化物流金融支持。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市内物流领军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流向创新型物流企业。鼓励相关金融机构研发供应链金融业务系统,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开发更多符合物流企业融资特点和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大对物流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五要切实理顺全市物流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毕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理顺物流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物流相关管理部门职责,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在政策咨询、行业研究、行业自律、企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完善全市物流协调推进机制。(注:文中所用数据来源为毕节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等部门提供。)(作者系毕节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