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交出民生满意答卷——毕节市开展“四下基层”工作综述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交出民生满意答卷
——毕节市开展“四下基层”工作综述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程 红  发布日期:2024/2/7 阅读次数:

基层有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也有贴近百姓生活的阴晴冷暖。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毕节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深化学思践悟、强化以学促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做示范上精准发力,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交出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3.jpg

七星关区零工市场(毕节试验区 李金贵 摄)


“会场”到“现场”

在一线深入调查研究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毕节市委常委同志以上率下,聚焦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毕节示范区建设等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围绕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完善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模式等12个重点课题开展调研,示范带动126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进车间、到工地,察实情、问需求。毕节市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分类施策、靶向发力,实行动态管理、滚动销号,带头下访接访和现场办公,在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制约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题上出实招,现场逐项研究会商、协调解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以前回老家,常常为临时停车发愁,今年真是大不一样,超市门口、银行旁边这些经常出入的路段都有了停车位。”2024年元旦期间,从浙江返乡的居民陈伟刚发现,在百里杜鹃管理区鹏程街道道路旁,多处路段出现新增的停车位。

以调研开题、用实干作答,百里杜鹃管理区通过走基层一线、听基层声音、汇群众智慧,立足“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助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调研发现,随着百里杜鹃花都城区建设框架的拉开,城区环境进一步优化,常住人口越来越多,机动车拥有量越来越高,停车位与汽车保有量比例严重失衡,重点路段禁止停车,停车位缺口大,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百里杜鹃管理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注的停车难问题,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破解城市停车难问题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事项,结合群众需求与道路畅通要求,坚持便民利民与规范停车秩序相结合,在花海大道、云锦大道、繁花路、锦绣路、黄坪路等符合条件的路段划设停车位,最大限度地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划设社会公共停车位103个。

威宁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带领党员干部转作风,通过深入调研,围绕群众关心的流动摊贩摆摊难问题疏通“堵”点,真正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充分结合商贩营业、居民通行、购物方便等需求,深入走访并征求县城周边群众意见和建议,决定疏堵结合推进城市市容秩序治理,在新老城区不同地方规划便民摊位。”该局工作人员陈磊说。

威宁县围绕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城区设置17个点位,划定499个便民摊位,提供给流动商贩免费使用,不仅解决商贩摆摊难题,还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守护城市的“烟火气”。“现在走到楼下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和水果。”家住威宁县海边街道的居民李女士对便民摊位赞赏有加。


“问题”到“破题”

在一线办好民生实事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毕节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针对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深入一线为民服务,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问题,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作为和新变化。

黔西市里沙大道项目道路全长1329米、宽25米,为双向4车道城市次干道路,由于多方面原因,仅完成979米道路建设,剩余350米一直未建成,成为影响市民出行、造成市区拥堵的“断头路”。该市把困扰群众出行的里沙大道“断头路”纳入整改整治内容,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和服务配套,促进城市功能品质整体提升,满足市民健身休闲的生活品质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2310月,黔西市重新启动里沙大道延伸段项目建设,历时2个月建成通车,破解里沙大道“断头路”难题,圆满回应全市人民的关切。“这条路我们期盼了很久,开通以后,我们外出真的太方便了。”市民张先生家住洪福路,经常到莲城大道附近买东西,说起里沙大道延伸段的通车他很激动。

七星关区聚焦解决群众最关注的就业难问题,积极搭建平台,着力打造多位一体的促进就业工作格局,办好抓实民生大事,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让就业更有温度。截至目前,该区共吸纳3534名零工入驻零工市场和平台,开展夜市揽才专场招聘会6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19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0169万人,帮助农村劳动力到广东省就业2988人。

七星关区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大屏智慧平台建设,完成53个乡(镇、街道)和12个村级平台建设,在水韵天颐小区建成零工市场1个,解决零散乱就业问题,并与广州市天河区、福建省厦门市等25个东部城市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常态化开展劳务协作,提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同时,通过招标方式选择10家优秀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鼓励职业技工院校等通过备案方式参与技能培训。

近年来,“出行难”已成为广大市民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七星关区公共交通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与需求方洽谈、踏勘论证,探索开通“定制公交专线”,为乘客提供更为舒适、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织就市民出行“幸福网”。

该公司推进适老化公交出行服务,紧紧围绕老年人在公交出行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和最迫切需求,将5路、9路、11A3条串联菜市场、公园、医院等老年人高频活动场所的公交线路打造升级为“爱心敬老线”,切实解决老年人乘车难题,进一步满足广大老年人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公交出行服务需求。


“坐诊”到“出诊”

在一线展现担当作为


毕节市持续深化“四下基层”制度,自觉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在“实”上下功夫、在“下”上见真章,以实干担当为民办事,推动毕节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202413日上午8时,大方县中医医院新院区门诊楼揭牌仪式在热烈的氛围中成功举行。仪式结束后,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各科门诊诊室正常开展诊疗工作,预检分诊、挂号收费、检查检验、看诊抓药等各个诊疗环节井然有序。

“新院区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来到这里病都好了一小半。”前来就诊的张大妈说。院方开通老院区至新院区动态往返的专线摆渡车,极大满足群众的就诊需求。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大方县聚焦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推动该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完善医院硬件设施和提升服务质量,缓解老城区就医压力。宽敞明亮的诊室、温馨舒适的候诊环境、专业的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金沙县岩孔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群众和项目,梳理矛盾问题、研判症结所在、寻求破题方法,针对东光社区农业示范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资产清查评估处置、园区管理机制建立、主体招商推介等工作,引进8家优强市场经营主体入驻园区,投入资金1200万元修复改造设施设备,种植蔬菜1000亩、水果200亩、吊瓜600亩,让园区焕发勃勃生机。

作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之一,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备受关注。毕节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组团式”帮扶人才优势,探索实施“骨干培养工程”,从赴毕帮扶人员中挑选有较强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专家组建工作室,在全市遴选有培养潜力、具有专业背景的年轻骨干作为学员,采取“1+N”导师帮带模式进行培育,目前已成立9个专家工作室,精选培育学员111名。

毕节市坚持“一线工作法”,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作风整顿,大力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漠视群众利益等问题,推动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把功夫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毕节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首页开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留言板”,广泛征集搞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的问题线索,以及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毕节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通电话受理渠道。

“我们将对收到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转办,并对突出问题线索开展核查、督促整改。”毕节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搞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的典型问题,将适时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推动主题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