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一朵独特的茶文化奇葩——威宁乌撒烤茶文化研究
一朵独特的茶文化奇葩
——威宁乌撒烤茶文化研究
作者:文|叶章龙  发布日期:2023/12/29 阅读次数:

2006年初,威宁香炉山茶园邀请贵州茶叶科学研究所、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促进会的专家深入当地各族群众中考察饮用罐罐烤茶的习俗,并在认真研究威宁自治县历史、环境、民风民俗等的基础上,将威宁烤茶正式更名为乌撒烤茶,并将饮用乌撒烤茶与现代彝族舞蹈结合起来,成功培养一支乌撒烤茶表演队。该表演队于20067月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中因表演乌撒烤茶获得“毕节名匠”二等奖,又在200710月“贵州绿茶·秀甲天下”首届万人品茗活动中一展风采。

为把威宁乌撒烤茶的饮用习俗保存下来,并赋予现代茶文化的内涵,使这一茶文化奇葩在传统的基础上赋上新意,在林林总总的中华茶文化家族中有其定格。笔者认为,应对这一独特的高原民族民间文化现象做一些考释,以延续传统文化风韵、拾取文化种子,再播种创造新的文化意向,让这朵文化奇葩为精神家园的回归放出异彩。

1.jpg

威宁自治县香炉山茶园(赵英超 摄)


一、饮茶习俗形成的条件与独特的民族茶文化


(一)产生乌撒烤茶民俗的人文和生活环境

威宁是云、贵咽喉要地,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历史上的兵家常谋之地,也是清代及民国的驻军重镇。威宁地域建置沿革历史悠久,夏代为梁州西南城,殷商属鬼方西北隅,春秋时居蜀国南鄙,战国时为大夜郎西部莫国属地。秦代属象郡,以六冲河为界接蜀郡南壤。汉代属犍为郡。蜀汉时属于朱提郡。晋、宋、南齐称南朱提郡。梁、陈时为南宁州所领,但实为土著豪族所据。隋代曾设入爨氏卢鹿部。唐代为羁縻小州,称宝州。五代十国,无所更置。北宋为绍庆府所领羁縻州之乌撒部。南宋时受控于大理国。

元至元十年(1273),乌撒部附元,十三年(1276)置乌撒路,十五年(1278)置乌撒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1284)改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1287)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隶属云南行省,治所乌撒,辖地为今威宁、赫章及云南省的昭通、鲁甸、彝良等县。元顺帝(后)至元元年(1335),改隶四川行省。

明洪武十四年(1381),乌撒土著首领降明,授实卜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司。十五年(1382)正月,置乌撒卫指挥使司,隶云南都司。十六年(1383),乌撒府改隶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升为军民府、领渡河、赵班、河黑关四巡检司。永乐十二年(1414),改乌撒卫隶贵州都司。

清康熙四年(1665),平定水西安坤、乌撒安重圣。五年(1666)九月,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府,隶贵州。二十六年(1687),以大定、平远、黔西三州隶属威宁府。雍正七年(1729),降为州,属大定府。

民国二年(1913),改威宁州为威宁县,并设得胜坡分县,隶属于贵州省第四行政专员督察区。民国五年(1916),迁得胜坡分县于赫章。

19491217日威宁县和平解放,19541111日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1955621日改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威宁县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白族等20多个民族,全县少数民族人口29.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6%。在这片土地上,原来居住着“濮人”和“僚人”,后来彝族人和苗族人先后到这里繁衍生息,再后是汉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迁入威宁,形成多民族杂居。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威宁彝族人口为8.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57%,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8.6%,居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第一位。威宁彝族是在游牧中从云南方向迁徙过来的。

威宁这个地方大多是冷凉山区,在饮食结构方面,主粮以苞谷、荞子、洋芋为主,辅之以燕麦及芸豆类等杂粮。特别是荞子,这是威宁地区彝族栽种最早的粮食作物,早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就有了种植。彝族人生活在高山冷凉地区,为了抵御寒冷,肉食类以牛肉、羊肉、猪肉为主。这些主食和肉食都是不易消化的东西,必然要找一种帮助消化的东西或者是一种帮助消化的饮食方式来帮助消化这些不好消化的日常食品。于是,在长期的选择中,他们选中了烤茶这种餐饮方式。

(二)乌撒烤茶饮茶习俗的形式特征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同是在“茶”这一概念下的文化形式展现出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物相。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茶文化在东南西北中的表现形式就各具特色。中国有56个民族,而“茶”的文化物相却不止56种表现形式。

威宁乌撒烤茶的茶文化表现形式也别具一格,并且可以说走出这个小范围就鲜为人知。饮茶习俗的形式特征是一个地域和地方民族的文化特质符号之一,是饮食文化的一个方面,威宁乌撒烤茶的饮用过程可以视为一种民族地区的“茶道”来欣赏。而这里的“茶道”却是另一番风味,显得与众不同。

威宁乌撒烤茶的饮用方式已无法考证其形成的年代,至今流传下来的形式是这样的:

1、茶具:乌撒烤茶的茶具一般是三件,即一个小砂罐,纯的砂器,高约10-12厘米,直径约5-6厘米,口沿有或无溢口,正好装一杯水。当地因饮茶习俗的原因,生产小砂罐的地方较多,但还是以威宁一个叫小米倮的地方出产的砂罐为上乘,许多人把此地产的小砂罐作为烤茶的首选茶器。一个水壶,用来烧水。在近百年前或更早一些时间,水壶是铜质的,因本地手工业不发达,多从云南购进。铜壶也不大,形似小鼓,便于携带。现代由于社会进步、交通方便,不像近百年前一样出行是骑马或步行,铜壶也不多见,就改用其他烧水器具了。再就是一个盛茶饮茶的器皿,讲究一点就用瓷杯子,其他只要可以盛茶的都行,主要用途就是用来饮冲泡好的茶。原来烤茶在这里叫“罐罐茶”,即是因小砂罐得名,但小砂罐是制作饮料的工具,而不能泡好了直接饮用,必须倒出来用另一种器皿饮用。如果说讲究,这就是必须讲究的,无论是多人一起饮茶或一个人独饮,这都是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也是这个习俗文化的精华点之一。

2、茶叶:最初威宁这个地方是不产茶的,茶叶都是从相邻的云南、四川和黔西北地区乃至贵州省的产茶地区购进茶叶,也有茶商专门做茶生意,从外地把茶运输到威宁来进行交易。由于威宁和云南的几个县接壤,只要半天时间就可到云南,多数茶叶都是从云南输入。茶叶以云南普洱绿茶为佳,不用红茶制作烤茶。威宁地方较偏远贫穷,富足人家极少,数得上的仅是那些土司、土目和为数极少的官僚,从外面进的茶大多是一些低档茶叶,很少有高档茶叶进入这里。但这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特点,必须饮茶,威宁的茶叶消费虽然没有多少高档茶叶,消费量却很大。我国生产的茶叶产品有六大类型,因威宁乌撒烤茶实际上是经二次加工才饮用的茶汤,在六大类型的茶叶中,最适合做威宁乌撒烤茶的就是绿茶,因此,威宁乌撒烤茶长期以来使用的茶叶定位在中低档绿茶。

3、水、火:由于威宁地处偏远,饮茶习俗独特,处高山地区,其水质自然较好。用以烹茶的水几乎没有什么选择,只要可以饮用的水都可以用以烹茶。火就有一定的讲究了,据调查,以前在烤制茶叶时,用的是木柴烧火,那时威宁还没有开采煤炭,都是打柴烧火,后来煤炭开采,就用煤火烤茶了。

以前,威宁乌撒烤茶的烤制是用木柴或者烧成炭来烤制,其味纯正,茶香具有特色;后来随着煤炭开采,大家都图方便,就用煤炭火烤茶。虽然乌撒烤茶是经过二次加工,用砂罐烤炙而成,火的不良气味也会透过砂罐染进茶叶中。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砷、氟等物质很容易附着在烤茶过程中的茶叶上,其味就不像用炭火烤制的那样茶香纯正、具有高原特色了。

4、烤炙到饮茶的全过程:威宁这种用罐罐烤炙的茶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乌撒烤茶”,这种饮茶方式在威宁是一个“家常”的必须的生活内容。传统的方式有两种,即众饮和独饮,但两种方式的饮法基本一样。众饮方式是:数人围坐在火塘或火炉边,先将特制的小砂罐放在火上将其烤热,再放入茶叶,然后不断地摇,簸小砂罐,使茶叶在罐内慢慢膨胀变黄,待茶叶香气溢出,这个过程大约两三分钟。然后将刚烧开的水少许冲入砂罐中,听得焌出“嗞”的一声响后,罐内汽泡沸涌、茶香四溢,令人馋涎欲滴。待泡沫散后,立即加入开水煮沸,用一盛茶汤的杯子盛茶汤,便可慢慢饮用了。有的人不饮头道茶水,用少量开水焌出茶香后把这焌出的茶水滗掉,这叫“洗茶”,然后再加开水冲出的第二道茶才饮用。这就是当地所说的“头酒二茶”,即头道酒好、二道茶香。用这种方法煨出来的茶水,苦中回甜。此茶饮起来茶香浓郁、滋润脏腑、撩拨食欲。朋友聚会,主人先把水烧开后,递给每个人一个小砂罐,一个茶盅,再由客人自己抓茶叶,多少自选,自己煨茶。客人把茶煨好后,主人家便端出燕麦炒面拌蜂蜜或各式点心、瓜籽等,大家就一边吃茶点一边闲聊,烤茶冲饮三开后即弃。

2.png

茶园中的烤茶意趣(资料图片)

众饮一般三五人到十来人,但并不是用一个砂罐冲泡给众人饮。砂罐也只有茶杯那么大,冲一次只够一人饮。如果把第一道茶冲倒给一个人,第二道茶冲倒给第二个人,再冲一道倒给第三个人,那么三个人各饮的是一道茶,这就极不礼貌了,就是对待孩子,也是不容许的,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从来不会发生的。众饮虽然人较多,但每个人必须用一个砂罐,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每人一个盛茶汤的杯子,开水大家可以共用一壶。众饮的场合,在饮茶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这种饮茶方式的文化特质和意蕴。

威宁有句烤制茶叶的谚语:“水涨(烧开)茶罐辣(烫),副(,读音“辟”,次等的、品级差的)茶当好茶。”意思是说,冲泡茶的时候要掌握好烤焙茶叶的温度,茶罐要烫,水要正烧开,只要做到这两点,次等的、不好的茶也能变成好的茶汤。这显然是全靠第二次制作茶的功夫了。水涨就是水沸了,这好理解,而茶罐“辣”,要“辣”到什么火候,这是一种技艺。罐儿太烫了,可能把茶叶焙糊炒焦了,不仅变不成好茶,而且会完全不可入口。罐儿火候不到,也起不到“变好”的作用。在烤炙茶叶的时候,往往将茶叶放进茶罐里,是看不见茶叶在罐子里的变化的,老手全凭手感、嗅觉和罐口边焙出的微烟来辨别茶是否已烤炙好了。手上的几摇几簸,加上眼观鼻嗅,一群人各自烤茶时,才见老手的功夫。往往大家在一起饮茶时,烤茶的功夫就各有千秋,好手烤的茶确实“副茶当好茶”,而有的人功夫差,不仅烤不出好茶,而且搞得手忙脚乱,给大家增添笑料,产生和乐气氛。虽然各自烤茶各自饮,但在许多时候,大家都互相交流品尝,尝到别人炙的茶比自己炙的好喝,就向别人讨教,尝到别人炙的不如自己炙的好喝就给别人传授经验,也成了大家在一起喝茶的话题,这也是一种茶文化的氛围。我国宋代就有斗茶的文化习俗,那种斗茶是要有裁判的。威宁乌撒烤茶当众饮的时候,也暗藏着斗茶的意蕴,烤茶的互相品尝、互相评判,最后大家评出谁的茶烤得最好,都向谁讨教,这其实也是一种斗茶的形式。朋友相聚休闲,到某家去聚会,有事需要大家在一起商量,总是离不开要饮乌撒烤茶,而饮茶时还要佐以一些瓜子、花生、核桃,还有威宁的特产荞酥(点心),大家在和乐的气氛中增进友谊、倾诉心曲、交流感情和知识,这就是以乌撒烤茶为纽带系起来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独饮的方式也是一种茶文化形式的表达。生活在威宁这一带的人,形成的这种饮茶习俗是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茶,乌撒烤茶是人们每天的必需。独饮的饮法和众饮的基本一致,在家独饮和大家在一起饮时完全一样,仅缺少一些气氛,这里讲的是一个人出门的独饮。在很久以前,威宁这片偏远的地方交通很不方便,那些脚夫贾客们一个人出门,总要带上茶罐和水壶、茶杯(或其他盛茶汤的器皿),走到累了歇脚时就在路边拾点柴禾,烧起火一个人烤起茶来了。在路边有水的地方歇脚首先想到的是用随身带的小铜水壶去打一壶水来烧好,然后取出小砂罐烤茶、冲泡,一边饮茶一边吃干粮。茶就成了旅途的最好伴侣,它可以解除旅途的劳顿,可以勾起美好的回忆,可以提振起再赶路的精神,可以溢出对家乡家人的思念,还可以驱除行进在深山冷洼的孤寂和胆怯。许多时候,一罐茶喝下,精神打起来了,一路山歌小调,几十里路就走完了。


二、饮茶习俗的形成


一种习俗文化的形成,成因是多方面的,历时也很长,威宁乌撒烤茶习俗就是这样形成的。威宁乌撒烤茶习俗的形成主要受地理、气候、人文因素的影响。

(一)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古代,威宁到处是森林,满山是荆榛,交通十分闭塞,从这里向四面走出去很难,从外面进来也很难。威宁是贵州海拔最高的县,处于冷凉山区,其物候与海拔低的地区有很大的不同,每年阴历的九月就入冬,次年阴历三月底春天才姗姗而至。这里生长的农作物以荞麦、马铃薯为主,有少量的玉米。牲畜以牛、羊、猪为多,养殖牛羊条件较好,有大片的天然草场,连猪都是放养到山上去。由于交通的不便、气候较冷凉、产出的作物和牲畜状况,生活在这里的人只有就地取材,以荞麦、洋芋为主要粮食,以牛羊肉为主要肉食。这些食物又恰是产生热量较高的食物,也是没有更多选择的生活必需品。而荞麦、洋芋、牛肉、羊肉这些食品虽然能产生比其他食品更多的热量以抵御高原的寒冷,但是这些食品也是不易消化的。当地有谚语云:“荞翻山,麦打坐。”意思是说,吃了荞做的食品可以翻过山去,吃了麦子食品坐一会儿就消化掉了,荞食品“禁饿”,麦食品“不禁饿”。由于食物结构造成了利、弊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可以御寒是其有利,另一方面是其不易消化,令人致病。为了兴利除弊,人们就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了饮烤茶来帮助消化那些荞麦、洋芋、牛羊肉,这样就有了威宁乌撒烤茶的饮食习俗。从地理环境上,威宁是贵州的“阳光城”,由于日照时间长,有利于荞麦、洋芋及一些草食动物所需的饲料植物的生长,但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紫外线辐射强的地理气候特点,而威宁乌撒烤茶不仅可以帮助消化,还可以帮助抵御紫外线辐射。

据化验,威宁乌撒烤茶经过用砂罐进行第二次加工后,茶叶的内含成分会发生一些变化。通过适当的高温进行再炒炙,能够降低茶叶含水量,使香气充分溢出,而茶叶内含物质的变化是:当温度低于130º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茶多酚、叶绿素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可溶性香气成分含量明显上升。当温度超过130ºC时,茶叶色泽易变黄,香气易焦变。同时,通过煮沸,还能将茶叶内含物质充分浸泡溢出,增进茶汤浓度,增强助消化功能。茶叶经过烤炙加工后茶汤的色调就从淡绿色变成了琥珀色,用玻璃杯盛茶汤,会勾起人的“茶瘾”来。威宁乌撒烤茶的饮用是在长期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饮食习惯中产生的,这样的饮茶方法,是自然的选择,也是生活在威宁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历代聪明智慧和探索的结果。

(二)人文因素的影响。如前所述,威宁从远古到现代,归属时而云南、时而四川、时而贵州,一直是川、滇、黔互通的一个走廊,又是夹在川、滇、黔中间的一块蛮荒之地,开发得较早,但开发得很迟缓。从2007年中水考古的结果看,在商周时代,这里已是军事重地,但农业和商业不发达。威宁的土著民原为“濮人”和“僚人”,他们就是现在的仡佬族人的祖先。然而,由于战争和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他们在长期的发展中被历史湮没了。首先进入这块地盘的外来民族是彝族,他们来到这块地盘的时候,并不是凭自身的武力进来的,而是来“租借”这块土地居住生存,和这里的仡佬族及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威宁县志》载:“满三年一普伙,普谓称仡佬,伙为祭献仡佬先灵,不忘根本。以野牛野马祭告后,复加各彝升转名位。男则披毡,署以四方小羊皮代之;女则披仡佬大袍。祭祀、临民皆披此,以为公服。”这是说彝族进入威宁这块地盘之后,以客而居,主人还是仡佬族。彝族三年要祭祀一次仡佬族先灵。后来彝族的势力发展壮大了,就成了这里的主要居民。虽然威宁这块地盘上政权数经沿革,但越到后来,彝族的势力越大,中央和地方政权鞭长莫及、难以控制,后来不得不承认彝族人的统治地位,封其为宣慰使,一直到清朝时改土归流。

茶是彝族祭祀活动中的主要祭品之一。据彝族文献《献茶经》等记载,彝族饮茶的历史很早,彝族很早就用茶祭祀祖先,但时至清末民国时期,饮乌撒烤茶之风才开始盛行。近百年来,饮乌撒烤茶已在威宁普及,不仅是彝族,其他民族也饮乌撒烤茶了。然而,从各个民族到威宁的时间和他们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茶方式看,应当说,威宁乌撒烤茶是彝族率先发端的。

土著民族是仡佬族,那是很早的事,彝族和苗族到威宁的时间不相上下,然而因为威宁很早以前是不产茶的,只有靠从外面购进来,加上饮茶也有一定的讲究,这几样茶具在当时的威宁恐怕生产不出来。苗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都是被统治者,很贫穷,到清朝末年外国传教士到威宁,在苗族人中首先传教,即便是因为苗族人贫穷,长期受到压迫,想寻求救世主解放自己,因此,苗族不是首先饮乌撒烤茶的人群。就是现在,乌撒烤茶在威宁普及了,苗族群众也很少有人饮乌撒烤茶。回族进入威宁的时间是在公元13世纪末,大批迁入威宁定居主要是在公元14世纪明朝洪武年间。如今威宁的回族当然也饮乌撒烤茶,但因其进入威宁比彝族晚了许多世纪,可以肯定乌撒烤茶的发端者不是回族。还有一点就是:回族在威宁也是少数民族人口居第二位的民族,他们也饮烤茶,但是其饮茶的主要代表性方式是“八宝盖碗茶”。此种饮法是:茶具必备三件,俗称“三件套”,即茶碗、碗盖和碗托盘。泡茶以炒青茶再加上冰糖、果脯、果干(大枣干、葡萄干、桃干、柿干、枸杞子干、桂圆干等),有的还要加上白菊花、芝麻之类,通常达八类之多,故名“八宝”。在饮茶时,一手端托,一手握盖,用盖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这样一则可以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二则使茶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因此也叫做“刮碗子茶”。还有一个在威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白族,他们也饮乌撒烤茶,他们也是从云南进入贵州威宁的,但来得较晚,几乎和回族同一时代进入威宁,但他们在云南饮茶的代表方式是“三道茶”。

据饮茶习俗的资料所载,在威宁的几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饮茶习俗,只有彝族以乌撒烤茶为代表,其他民族也饮用乌撒烤茶,但不是他们的代表性的饮茶方式,他们另有其代表性的饮茶方式。其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习俗,反过来可以证明威宁乌撒烤茶是彝族率先带入威宁的,而不是其他民族。

总之,威宁乌撒烤茶的形成习俗,是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相互交融产生的结果,是一个地域内人对生存条件的长期选择得出的适应生存条件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地域和人文叠加和融洽的文化符号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值得挖掘和整理。


三、威宁乌撒烤茶与中华茶文化的异同


一种文化由产生、发展到消失,是文化本身有规律的演变过程,整个过程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就是人。威宁乌撒烤茶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也不例外。茶为国饮,这是经过7000多年的文化积淀才得出的经典性的定论,这是中华民族这个群体从生存到民俗到精神旗帜的逐渐演变。茶俗、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灿烂多彩的文明,其发展是依靠大量的生活的技艺,也就是民俗来创造的,茶俗经发展,到今天已变成了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处于显著地位的文化精魂。

威宁乌撒烤茶包含了历史的、地理的、地域环境的、民族的、民俗的多重文化,它是众多因素的一个结合体。如果说乌撒烤茶是中华礼仪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它也是循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规律发展的。威宁乌撒烤茶的几番兴盛、几番式微足以证实这一点。威宁乌撒烤茶早些时候是奢侈品,后来逐渐传到大众中间,又因经济收入的不稳定,好的年景大家都可以饮,不好的年景又缩减,一种饮茶的习俗就在这样的反反复复中进行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这种饮茶习俗也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一个兴盛时期。如今,走到威宁,只要你想饮茶,随时都饮得到。而人们饮烤茶已是一种文化氛围,逢休闲时,三五小聚,一边品茶,一边谈天说地,拉拉家常,叙叙旧,这种场合不是茶馆的那种气氛,却比茶馆那种气氛更融洽。人们在相聚饮茶之间畅叙友情,倾诉心曲,打发时光,增进了友谊、亲情,心结得到释放,构筑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文化气氛,应该说这也是社会进步、民心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心理平和的表现。威宁乌撒烤茶的饮用,从另一个视角折射出国家、社会、民生的千姿百态。

威宁乌撒烤茶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选择沉淀下来的礼仪文化。这种饮法,虽说是地域、环境、人文的交融,但最终还是应当归结到文化上来。虽然如今在云南那边还有彝族、白族保留了烤茶的饮茶习俗,但他们之中只有彝族把烤茶作为代表文化符号,白族的代表符号是“三道茶”,烤茶仅是“保留”而已。

威宁乌撒烤茶在威宁这个地域环境内的文化倾向已不是云南那边的状貌,它是得到了地域、民族、民俗、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充实和完善后,以鲜明的地域特质和时代特征表达出来的茶文化符号。这个符号是威宁特有的,在贵州独有的,是一朵茶文化的奇葩。这种饮茶习俗具有一定的物质文化特点,但更多的是非物质文化特色,因此,这既是地域文化符号,更应当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考虑将这种文化的发展突破阈限,让它在中华文化链条中占取应有的一席之地。

乌撒烤茶是威宁这个地方的地域环境和独特的人文延续演绎的文化现象,在这里,茶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公认的茶文化内涵有不同之处。威宁茶文化的表述实际上是突出了一个“和”字,这个“和”字是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核心,即“和谐社会”。这种茶文化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在于——它把茶的“士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泛化为一个“和”字,而在这里表现的“和”与佛家所表达的“和”也大有不同。应当说,乌撒烤茶的文化内涵,就是茶文化从一种“曲高和寡”走向雅俗共赏的态势的先遣趋向。“茶为国饮”,就是要让国人都有饮茶兴趣,都有茶文化品位,就要让国人都像威宁这里的人们一样普及饮茶习俗。

欣赏乌撒烤茶,其实就是欣赏威宁这个地方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在欣赏和触摸处于“深山更深处”的人们上千年以来的民风、民俗、文化发展状态,民族的争战与融合、人们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的矛盾与交融,把乌撒烤茶展示给世人,就是让人们去阅读乌撒烤茶所饱含的千年信息。因而,乌撒烤茶也是威宁向世人奉献的一部奇书,让人们去浏览其文化深蕴。

从人们无法用一个好的名称以冠的威宁“罐罐茶”,到而今冠以“乌撒烤茶”之名,是对这一茶文化内涵的定格。“乌撒”是威宁这一区域的古代称谓,这个称谓展示了茶文化的古老,同时也告诉人们这西南一隅、贵州最高处鲜为人知的茶俗,还告诉人们这一地域带有很浓厚的少数民族色彩。

烤茶在华夏大地上也是稀有的饮茶习俗,也是很新鲜的,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当人们接触到这样一个既赋有陈年老窖的深沉内涵而又新鲜有趣的名称时,好奇之心定会油然而生。这是乌撒烤茶与以往人们所知道的全国各地著名的茶、茶文化特质迥然不同的亮点,是开发乌撒烤茶,将其推向中华茶文化家族的切入点。

乌撒烤茶已经将崭新的视角,为茶文化表达方式增添了新的成员,值得加大开发力度,让其早日跻身于中华茶文化之林。(作者系毕节市政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原副主任)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