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蔡群:“指尖技艺”绣出美好生活
蔡群:“指尖技艺”绣出美好生活
作者:文|高博雅 闸淇允  发布日期:2023/12/12 阅读次数:


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官寨乡,问起苗族服饰的制作,当地村民都会提到苗家刺绣能手蔡群。近期,我们有幸参加“一路看贵州,多彩黔之行”—乡村振兴促进团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官寨乡大寨村拜访了苗族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蔡群,聆听了她的故事和经历。

回乡创业:拾起传承,寻找新出路

“不经历风雨,怎么会遇见美丽的彩虹。”蔡群外出务工多年,也吃过不少苦头。由于心灵手巧、工作勤奋,她在外务工时学得超凡手艺。由于对蜡染刺绣的热爱,2005年,蔡群拿着在外务工积攒下来的钱返回家乡,在自己家里面开起了蜡染刺绣作坊,同时还开办农家乐,将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发展。

“一个人做什么东西,不要急,急不来的。因为你要守得住、等得了。”2006年,蔡群参加手工艺刺绣比赛——贵州省组织的“两赛一会”(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旅游商品展销大会)活动。在家人的支持和亲戚的鼓励下,本来对获奖不抱任何期待的她还是决定试一试,没想到提交的刺绣作品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二等奖有2000元奖金,我好开心,这可是我在外打工4个月才能挣到的。”这也让她意识到,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是值钱的!接下来的两年,蔡群陆陆续续又做了许多刺绣和蜡染工艺品,但是中途也曾被丈夫劝说继续外出打工。直到第三年“五一”再回乡的时候,她又在省、市的比赛中连获大奖,这更加坚定了她留下来的决心。

1.png

蔡群的苗族蜡染刺绣成为毕节试验区一个亮丽的文化品牌(毕节试验区 李金贵 摄)

在创业过程中,她也曾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有的绣娘会担心自己做的东西不被她收购,不相信自己能通过这门手艺赚到钱。“那时候一般农村苗族妇女都不识字,没有上过学。我给她们说什么,她们都不敢相信,她们一定要等做好东西交给我,然后我把钱给她们以后,她们才确定我说的是真的,才相信我不会骗她们。”也有很多年轻人看到蔡群慢慢挣到钱以后,才愿意跟着她返乡创业。蔡群的公司满足了许多苗族同胞在家附近既能就业、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想法。

现在不仅是苗族同胞,只要是愿意参加蔡群提供的技能培训,并且培训后能够制作出优质手工艺品的工人,她都会为其提供就业机会,有订单也会派发给她们,真正实现了“公司+农户+市场”的管理运作模式。在蔡群的带动下,织金县许多苗族村寨都在制作蜡染,很多苗族妇女积极加入到苗族传统文化产业创业队伍中来,多数农户因制作蜡染刺绣,收入明显增加。

造福家乡:“指尖技艺”绽光彩,一针一线“绣”幸福

谈起贵州十年发展中身边的变化,蔡群说:“过去十年,我们这些绣娘是没有房子、没有车子的。现在我们可以在家门口实现用自己的手工艺赚钱,小洋房、小汽车也都买得起了,远比外出务工强上一百倍。”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外出拾荒的打工妹到全国人大代表,她用自己的力量带着村里的姐妹们“绣”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从小作坊到工艺厂,蔡群始终没有停止在苗族服饰制作上的创新。“我的产品图案独特、工艺严谨,是别的地方比不来的。”在设计的蜡染和刺绣的图案上,织金蜡染传统的纹样靠技艺传承,不用直尺、圆规,纯手绘就能做到分毫不差,这是绣娘们从生活和劳动中获取的灵感,一派天然。如今,她的产品包括蜡染方巾、马尾绣绣片、银饰、苗家上衣、苗家背带等,通过网络订单,远销香港、北京、大连等地,年销售量1万余件。

2.png

蔡群工作室成品展示(毕节试验区 朱 欣 摄)

“我们做刺绣,其实还得感谢政府,如果没有政府搭建平台、没有政府帮我们宣传,现在我连什么叫做非遗、什么叫做传承都不知道。”每每谈到政府给予蔡群的帮助时,她眼里总有泪光。

“非”出大山:走向两会,迈向世界

蔡群不仅代表毕节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还在20113月被评为“贵州省百佳创业小老板”,同年11月,她创办的织金县蔡群苗族蜡染刺绣工艺厂被列入“贵州省旅游商品产业重点企业”。在蔡群的带动下,织金县官寨、珠藏等乡镇许多苗族聚居村寨家家户户都在制作蜡染,“织金蜡染”成了特色民族文化品牌。

实现了个人愿望的蔡群,并没有忘记帮助同样历经打工艰辛的乡亲们实现愿望。2013年,她成功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更加不遗余力地投身到保护苗族蜡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将苗族蜡染刺绣带上了两会,迈向了世界。“如果没人带动的话,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蜡染就不会有人做了,这门技艺将面临失传的危险。”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她提出了保护蜡染刺绣等非遗的相关建议,呼吁国家加大立法保护力度,鼓励和支持更多具备条件的民间团体或个人开展技术培训,并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永久的传承。她还建议,国家能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让他们成为致富的“领头雁”,带领农民拓展市场,让民族工艺品“走出去”。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她提出了“关于加大力度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建议。202112月,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织金蜡染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png

蔡群蜡染刺绣作品展示墙一角(毕节试验区 朱 欣 摄)

看着衣服上传统的苗绣图案,蔡群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把传统的跟现代的结合起来,让国内、国外更多的人去了解,不光是我们少数民族穿上传统服饰走出去,还要让全世界人都能穿我们的民族服饰。”(作者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生)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