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我为群众办实事】贵州织金:聚焦“急难愁盼”答好“民生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贵州织金:聚焦“急难愁盼”答好“民生题”
作者:张袭江  发布日期:2023/11/14 阅读次数:

学思想.png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织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实招办实事纾民困解民忧,奋力答好主题教育“民生之题”,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问需于民  做到有呼必应

党员化身“急先锋”,对社区居民反映问题,10分钟内上门服务,常规问题2小时内解决,复杂问题1天内制定解决方案,帮助解决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织金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建立“红色物业”党建联建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中心下移,整合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等服务资源,建设社区党群服务站,设置物业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室等窗口,让居民“有话跟党说,有事找社区党组织”,着力解决居民关注的重点、难点、堵点,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干部沉下去,问题带上来。织金县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把群众需不需要作为第一信号,采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信访接访下基层等方式畅通群众反馈渠道,积极探索开展“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借助“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切实把群众诉求收集起来、反映出来、解决到位。

“我觉得这个人民调解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在这个人民调解室可以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至于我们用不着去人民法院,就能达成一致意见并和解。”当事人杨先生说。

文腾街道金北社区不断将服务端口前移,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户到人,从细微处着手落实诉源治理和风险防控,走出一条“调解服务落实在邻里、大小矛盾纠纷化解在邻里”的基层善治之路。目前,金北社区共排查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5件。

官寨乡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党建五项行动”,建立“民情联络员、民事承办员、民忧化解员”三员联动机制,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架起干群“连心桥”。目前,全乡共排查走访群众2万余人(次),摸排矛盾纠纷90起,化解矛盾纠纷85起,为群众代办实事465件。

在主题教育开展中,织金县认真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凝聚社会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成效,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问计于民  做到有问必答

“在这里上下班比较自由,早上送完孩子过来上班,下午5点就下班接孩子放学回家。”胡大姐是搬迁户,现在在服饰织造公司上班,聊到目前的生活状态时满脸笑意,洋溢着幸福感。她说:“一个月4000多元工资,家顾好了,还不用出远门,好得很!”

“这里务工的大部分是当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以往为了照顾老人和小孩不能外出务工。而‘就业基地’解决了这部分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托起大家‘稳稳的幸福’。”织金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洪峰说道。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惠民街道始终把搬迁群众就业和增收作为工作重心,抓住东西部协作契机,致力于遴选引进优质企业,服务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充分发挥吸纳就业作用,通过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利用辖区企业、帮扶车间、沿街门面等资源解决脱贫劳动力就业800余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群众最关心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突出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织金县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紧扣职能职责,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梳理形成为民办实事清单,出实招、出硬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

为有效破解城市保障性住房小区治理难题,杨柳社区党支部不断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载体,创新打造“红杨管家”物业管理办公室,高质高效解决了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管理得非常好,现在小孩下来有个玩的地方,我们老年人下来有个休闲的地方可以四处走走,我感觉到非常满意。”杨柳社区居民胡萍高兴地说。

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重点在基层,核心是共治。“红杨管家”物业管理办公室有效解决了小区、物业“两张皮”的问题,真正实现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从“有房安家”到“有房优居”。

织金县充分运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功能,围绕“服务基层、方便群众”工作重点,通过民主议事、公道评说等形式,及时纠正群众认知偏差、解开思想疙瘩、理顺负面情绪、协调邻里关系,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做到治理过程群众参与、治理成效群众评判、治理成果群众共享,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区治理工作不竭源泉。

坚持问效于民  做到有诺必践

“坑坑洼洼的水泥地‘变身’平平整整的青石板,看着美观,走着舒服,环境变美了,我们的心里也舒畅了。”眼看家门口的广场旧貌换新颜,集镇居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文明美丽的人居环境,三甲街道将集镇广场升级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实事,积极筹措项目资金,对排水网管、广场地面、环境绿化美化等项目进行改造升级,为群众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旅的文旅小镇,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便捷。

大平乡群建村以“乡村治理有效带动全面振兴”为抓手,按照“搭建兑换平台、制定兑换标准、创新兑换方式、增强兑换质效”的思路,采取“文明积分+兑换积分”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垃圾当铺”兑换机制,引导村民用垃圾兑换生活用品,激发群众参与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织金县党员干部坚持问效于民,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为群众带来满满获得感、美美幸福感、稳稳安全感。

走进牛场镇后坝村,只见数十名工人正在屋舍间忙碌着,机械设备来回穿梭,堆砌整齐的鹅卵石、红栅栏和流水青山交相辉映,依山傍水、民风纯朴的小村庄变得越发清秀。

“现在后坝村建设变化很大,公路修到家门口,周围的菜园改造完成,我们老人吃菜方便。”出门走走看看、逛逛自家的菜园子,谈及村庄这些年的变化,70多岁的毛朝林老人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为推动村庄发展、带动群众多渠道增收,织金县牛场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将农业、旅游有机结合,巧借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建设项目落户后坝村,实现生态和农业产业良性循环发展,蹚出一条“护住绿水青山,筑牢金山银山”的乡村致富路。

(来源:共产党员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