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王阳明《象祠记》与水西孝悌文化
王阳明《象祠记》与水西孝悌文化
作者:文|史宏拯  发布日期:2023/12/14 阅读次数: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学说。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1.png

王阳明画像(资料图片)

游山观祠 名篇传世

明正德三年(1508),水西以彝族为首的各民族请安贵荣出资翻修象祠。祠成,安贵荣遂请交往甚笃的王阳明为之作记。王阳明出于与安贵荣的友情,欣然应允。为了把友人所托的这篇文章写好,王阳明于正德四年(1509)早春,在安贵荣的陪同下,渡过六广河到水西境内“灵博山”观看翻修后的象祠。时值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树枝上还留有残雪,然而,毕竟春天已经到来,沿途的景色令王阳明心旷神怡,在渡过六广河踏上水西的驿道上,吟诵出了《六广晓发》的诗句:

初日曈曈似晓霞,

雨痕新霁渡头沙。

溪深几曲云藏峡,

树老千年雪作花。

白鸟去边回驿路,

青崖缺处见人家。

遍行其胜才经此,

江上无劳羡九华。

这首诗笔调愉快活泼,把六广河的山光水色描绘得令人如入其境。作者以光亮的云霞、渡口沙滩上留下的雨痕,先让人感觉到六广河的清新和绚丽,继而再写六广河的曲折深幽,又以千年老树、驿路飞鸟、青崖人家衬出六广河的神秘古老幽静,最后的感叹又以他游玩过的有名的风景名胜地九华山和六广河作对比,更衬出六广河的秀丽神奇。全诗婉约清新,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阳明和安贵荣在到达水西灵博山的途中,受到当地苗、彝等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向他们献茶敬酒,还留他们住宿进餐。水西的天气说变就变,早晨还是红日冉冉的晴天,晚上忽然又飘起雪花来了,王阳明感慨系之,留下了《雪夜》一诗:

天涯久客岁侵寻,

茅屋新开枫树林。

渐惯省言因齿病,

屡经多难解安心。

犹怜未解苍生望,

且得闲为白石吟。

乘兴最堪风雪夜,

小舟何日返山阴?

由于王阳明身历其境,所作的《象祠记》才那样生动感人。整篇《象祠记》以舜帝仁德感化弟象为主题,贯穿了“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主旨,充分体现了王阳明儒家“致良知”“以和为贵,百善孝为先”的唯心主义哲学观。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点明了象祠的所在地。“其下诸蛮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象祠”是为纪念虞舜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在山下居住的苗夷民众都将象当作神灵而祭祀他,宣慰使安贵荣根据苗夷民众的请求,翻新了象祠,并请王阳明为此写一篇记。王阳明问:“毁掉这座祠堂呢,还是将它翻新呢?”回答说:“翻新它。”“翻新它要祭祀谁呢?”他又回答说:“这座祠堂的开端大概没有人知道了。然而我们这些居住在此的民族,从我们的父亲、祖父上溯到曾祖、高祖,都尊奉并祭祀象,世代沿袭而不敢废止。”王阳明又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呢?有鼻那里的象祠,唐朝人曾经毁掉过。按象的品性,当儿子时不孝顺父亲,当弟弟时不敬重兄长。对象的祭祀,在唐朝就废止了。有鼻那里的象祠已经毁坏,这里的象祠却还在翻修。这是为什么呢?”王阳明明白了!君子爱某一个人,甚至会推及爱到他屋顶上的乌鸦,何况对于圣人的弟弟呢?那么,在此建祠祭祀是因为舜,而不是因为象了。王阳明推测象的死亡,大约是在舜舞动干羽表示偃武修文从而使有苗前来归顺之后吧。要不然,古代那些凶暴不安分的人难道还少吗?可是对象的祭祀却能在世上延续下来。王阳明从这一现象也看到了舜的德行完善,道义深入人心,恩泽流传久远。象的不仁,大概只是早年之事罢了,又怎知他最终不被舜感化呢?《书经》上说过:“舜以孝道使全家和谐,力求上进完美,不堕落到奸邪的地步。”又说:“舜的不识好歹的瞎父亲也变得诚信和顺了。”可见瞎父已被感化成为慈父了。如果象仍然不顺从兄长,那就不可以称为全家和谐。力求上进,修养到善的地步,就不至于作恶;不堕落于奸邪之中,就必然走上行善的道路:可见象确实已被舜感化了。《孟子》写道:“天子舜派官吏治理象的封国,象在那里是无所作为的。”这大概由于舜爱象深切,为他考虑得详尽,因此用以帮助和辅导象的办法也很周到。要不然,像周公那样圣明,他的兄弟管叔、蔡叔还不免叛乱而被镇压。由此可见象已被舜感化,因此能够任用贤能之人,安心地守住自己的职位,并对民众施予恩泽,所以死后被人们怀念啊。诸侯的卿由天子任命,这是《周官》中记载的制度,大概是仿照舜封象的做法而产生的吧。王阳明由此更加确信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可以感化的人。那么,唐人毁坏象祠,是根据象最初的表现,如今苗族民众供奉象,是根据象最终的表现。对这番道理,王阳明将向世人宣扬,让世人知道。君子修养德行,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对于即使像象那样不仁的人,也是可以将他感化好的。

在《象祠记》的字里行间,王阳明倾注了对水西少数民族浓厚的情感和由衷的赞美。作为被贬的“罪臣”,水西人民不仅不歧视他,反而敞开宽厚的胸怀接纳他、敬重他,从水西人民的最高行政长官安贵荣到一般老百姓都是如此。这怎不使王阳明感动呢?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他在贬谪边陲、身处逆境的情况下,还不遗余力在民族地区创办书院,传播儒家忠孝仁爱的文化思想。

孝悌文化播撒水西

明正德四年(1509)五月,即王阳明作《象祠记》后不久,他应水西文人学士的邀请,再度到水西一游,并为水西文人学子讲学。这从明万历《贵州通志》第二十四卷中《艺文》之《王守仁诗十八首》中的其中两首可以佐证。

宿谷里

石门风高千树愁,

白雾猛触群峰流。

有客驱驰暮未休,

山寒五月仍披裘。

饥鸟拉沓抢驿楼,

迎人山鬼声啾啾。

残月炯炯明吴钩,

竹床无眠起自讴。

谷里驿是从修文龙场到水西境内的第三个驿站,过六广驿西行30余公里即是。如今叫谷里镇,是黔西境内比较热闹的一个集镇。王阳明一早从龙场出发,骑马行约百里。到谷里驿时天已黑了,他就只好在这个冷清的驿站里住宿。贵州的天气素有“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冬”之说。水西山地气候尤为明显,虽然已是夏天的五月了,早晨和晚上仍要穿棉衣。觅食归来仍未填饱肚子的雀鸟们纷纷飞到了楼顶上住宿,山中夜鸟的怪叫如山鬼在呜咽。明亮的残月照着身上的宝剑,躺在竹床上的王阳明没有睡意,耳濡目染、浮想联翩,留下这首诗。

第二天起来吃了早餐后,王阳明与随从沿驿道往西进发,日头偏西时就到了水西城,即龙场九驿中的第四个驿站——水西驿。王阳明到了水西城后,受到文人学士的热烈欢迎,待他休息好后,邀请他游览城内的名胜古迹,王阳明在观赏了武侯祠后,感慨系之,写下七律一首。

谒武侯祠

殊方通道是谁功?

汉相威灵望眼中。

八阵风云布时雨,

七擒牛马壮秋风。

豆笾远垒溪萍绿,

灯火幽祠夕照红。

千载孤贞独凛冽,

口碑时听蜀山翁。

武侯祠初建在水西城西,即今黔西城西门的古佛堂处。后移至城中,即今黔西市城区老城中心的武庙。

2.jpg

象祠(毕节试验区 陈再雄 摄)

水西驿是水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王阳明受水西民众之请,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到水西讲学,吸引了城内及附近数十里地的学子前来听讲。据传,当时由于没有宽敞的房屋容纳众多学子,就选在东郊有名的八大景致之一“东山夕照”处,翠柏环绕的东山草坪上。王阳明将他创立的“知行合一”学说由浅入深地娓娓道来,其中着重讲了忠孝、和顺、仁慈、博爱等儒家学说思想,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即“八德”逐一讲解:孝字是一个老字头下面一个子字,两个字合起来就成了孝字,老子爱护儿子,儿子要孝敬老人,这就是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他还会尊敬师长和外人吗?不孝则不忠,不忠则不仁,这样的人再有本事也是于社会无益之人。悌是一个心字加一个弟字,心在弟旁,心中有弟,兄弟间互相关爱,家庭就能和睦,社会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兴盛……听讲学子无不为之信服。

王阳明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有较大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象山(即陆九渊)的“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之说,创立了一个庞大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形成了与“程朱学派”相抗衡的“陆王学派”。他的学说在明朝中期和后期曾经风靡一时,影响很大,而且波及海外,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一带广为流传。追溯其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谪居贵州龙场是他思想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在这一段颠沛流离的时光里,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忠君、孝悌、仁爱为待人接物之本。他潜心“悟”道,修身养性,将“圣人之道”超脱于生死荣辱之外。

当时的水西被称为“蛮夷”之地,经济社会文化落后,被一些人视为“冥顽不可化”之地。王阳明不这样看,他在《何陋轩记》中说:“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如果能办教育,施教于民,“其化也盖易”。基于这种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他对当地少数民族十分尊重爱护,施之以礼、言之以情,到龙场不久即与当地少数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贵州巡抚王质派人到龙场侮辱王阳明时,引起了龙场居民的不服,狠揍了来人一顿。

王阳明忠孝节义思想的另一重大特色是重视道德教育,立圣贤之志,但不拘泥于词章。他在一首劝学的诗中写道:“学文须学古,脱俗去陈言。譬若千丈木,勿为藤蔓缠。又如昆仑脉,一泻成大川。人言古今异,此语皆虚传。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子才良可进,望汝师圣贤。学文乃余事,聊云子所偏。”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教法,“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人若无志则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而勤学、改过、责善则是实现成圣贤志向的手段和条件。他认为:“人不以聪慧敏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强调要有勤奋、谨慎、谦虚、忠信、孝悌的品质。做人不可能无过,但有过能改则为贤,正如象之受舜感化变好;兄弟、朋友之间要互劝互助,自责自勉。他的这些思想,实质上也是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他的不少诗文中都有论述和表露。

公元三世纪的李密写过一篇名叫《陈情表》的文章,其中说到西晋王朝“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孝”点出了自汉以来的时代特征,这就是“内孝于亲外忠于君”的忠孝文化。家庭是社会和谐的细胞,因此,中国自古注重由尊老发展而来的“父慈子孝”的家庭纲常,这就是在家孝于父母,出仕忠于国君。古人认为,忠臣出于孝子;反之,居家不孝,为臣亦不忠。所以,“举忠臣于孝子”是两千多年来我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一大启示。

王阳明《象祠记》中舜以仁德感化弟象的家庭和谐思想和“性善论”“致良知”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为水西人民所接受。彝、苗等各少数民族历来信奉神灵、祖宗和图腾物,其民族宗教思想与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一拍即合。因此,自明代以来,水西各民族(亦包括汉族)中的尽孝、行善、忍让、改过、和谐、修身和因果报应等道德观念成了民族风俗、风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清末以来水西几大姓氏编修的族谱中可以看出,几乎都是以忠诚、孝悌、仁爱、和谐为传家箴言,并逐渐形成了“孝顺父母,奉事师长;和睦邻里,爱国齐家”的地方文化体系。这些思想的传播为增进家庭的团结友爱,与邻里的和睦相处,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作者系原黔西县政协退休干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