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勠力同心战贫困 携手奋进新征程——民革中央定点帮扶纳雍县纪实
勠力同心战贫困 携手奋进新征程
——民革中央定点帮扶纳雍县纪实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黄忠贵 袁胜繁  发布日期:2023/7/31 阅读次数:

苍翠夏日,纳雍大地一派勃勃生机。在建筑工地,工程车辆来往穿梭;在工业园区,机器不停地运转轰鸣;在田间地头,大家埋头苦干、挥汗如雨,处处迸发出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199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民革中央毅然选择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纳雍县作为扶贫开发帮扶联系点,向纳雍人民许下了“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民革不断线”的庄严承诺,开启了与纳雍携手鏖战贫困、同心奋进小康的浩荡征程。

30多年后的今天,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民革中央的倾情帮扶下,一幅幅宏伟蓝图正逐步演变为现实,纳雍城乡到处如同锦绣画卷:高速公路穿山越河、通达四海,城镇面貌升级提质、焕然一新,美丽乡村治理有效、文明宜居,特色产业如火如荼、风生水起……定点帮扶结出累累硕果。

2018718日,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同年,按照《民革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民革中央与7个东部民革省级组织签订帮扶责任书,分别结对帮扶纳雍县7个极贫乡,民革贵州省委结对帮扶玉龙坝镇,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针对纳雍发展所需开展对口帮扶,其他省级民革组织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形成了“7+1+1+N”的结对帮扶模式,成功助力纳雍县实现脱贫摘帽。

5年来,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民革中央尽己所能助力纳雍一体推进新“三大主题”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不断取得新成绩。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民革中央把示范引领作为一项长远任务和系统工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创建了民革帮扶的“纳雍示范”品牌,为纳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试验”到“示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民革中央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与纳雍人民携手并肩,努力把定点帮扶的“责任田”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田”,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倾情帮扶写下了辉煌壮丽的动人诗篇。

1.jpg

民革浙江省委帮建的纳雍县董地乡街上村田尾巴组示范点全貌(供图/纳雍县融媒体中心)


结缘分:

要啃就选最硬的骨头

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交通不便、贫困闭塞,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当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回拨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述情景便是全国深度贫困县——纳雍县的真实写照。

毕节试验区建立后的1991年底,为彻底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各民主党派迅速行动,正式拉开了在毕节试验区结对帮扶贫困县的序幕。

“要啃就选最硬的骨头!”当民革中央喊出这句豪言壮语,纳雍县便与民革结下缘分,成为了民革中央远在乌蒙大山深处的“穷亲戚”,战胜贫困、走向富裕的共同愿望,把民革中央和纳雍县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30多年来,民革中央始终将帮扶纳雍县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坚定不移地扎实推进,按照“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抓重点、重实效,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扶贫方针,形成了“纳雍的事就是民革自己的事”的全党共识,重点帮扶纳雍县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区域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等方面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帮扶成效。

盛夏时节,走进纳雍县阳长镇核桃寨村,干净整洁的连户路直接连通每家每户。在村里,现代化的蛋鸡养殖场、设施完备的休闲小广场、充满欢笑声的双语幼儿园、商品琳琅满目的自选超市等一应俱全,让人忍不住发出农村不比城市差的赞叹!

核桃寨是一个边远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由于山高坡陡、沟险谷深、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贫穷和落后一直是核桃寨的代名词。

2001年以前,核桃寨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村民只能靠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等勉强维持生计,吃水要走山路去河里背,全村到处都是木房、土坯房和茅草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562元。

核桃寨的蝶变,始于民革中央的帮扶。2002年,核桃寨正式成为民革中央的扶贫联系村。当年,民革中央出资1.5万元在该村启动修建示范性蓄水窖13口,核桃寨背水吃成为历史。

随后,民革中央会同纳雍县修建了集办公室、卫生室、村民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积极协调修通了乡政府到核桃寨村的通村公路。以优质经果林建设带动发展循环经济,民革中央还将核桃寨村规划为畜禽养殖小区、蔬菜种植小区和经果林种植小区,致力于打造集畜牧业、经果林、特色蔬菜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村。

数据显示,在往后的10余年里,民革中央带动社会各界资助核桃寨村改造茅草房、建设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总投入超2600万元,使昔日贫困落后的核桃寨,摇身变成了靓丽富饶的小康村。

核桃寨村的蝶变,是民革中央帮扶纳雍改变贫穷面貌的一个缩影。为帮助纳雍实现“煤从空中走”的目标,民革中央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从前期考察到立项、动工再到建成投产,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建成纳雍火电厂和二厂四处奔走,最终让纳雍人不再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煤电成为了纳雍县的支柱产业。

为破解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民革中央积极奔走呼吁,协调将纳雍到水城的老路改造为三级油路;争取资金建成了化作乡到大方县猫场镇、维新镇到水城县南开乡、百兴镇纳雍河到六枝特区牛场乡等三条公路;持续发挥联引协调作用,促使厦蓉、杭瑞两条高速公路在纳雍交汇,织纳铁路建成通车,让纳雍从此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和“手无寸铁”。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不高,一直是制约纳雍发展的难题。为此,民革中央以开展教育帮扶、加大劳务输出和医疗卫生事业等的帮扶力度破题,在纳雍新建希望小学15所,到2018年累计投入资金208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各级民革组织捐资750多万元修建和改造村级卫生室16个,培训医务人员上千人次。纳雍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2.png

民革中央整村推进示范点——纳雍县阳长镇核桃寨村(供图/毕节市委统战部)


战贫困:

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

2018年,入暑后的毕节试验区峰峦叠翠、万物繁盛。7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统一战线在脱贫攻坚中作出的重要贡献,要求毕节试验区要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如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完成“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任,民革中央既深感使命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非常时段,必须得有非常之举!面对重任,民革中央对帮扶纳雍提出了“举全党之力”的总要求。

201811月,民革中央召集30个省级民革组织在纳雍县召开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这次会议,既是民革帮扶纳雍的“全党总动员”,也是民革中央助力纳雍脱贫冲刺的新起点。

这次会上,民革中央分别与7个东部民革省级组织签订帮扶责任书,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与纳雍县政府签订帮扶共建协议,民革贵州省委与玉龙坝镇签订帮扶共建协议,纷纷立下“军令状”。

4.png

202329日,民革定点帮扶纳雍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纳雍县召开。(毕节试验区 张 宇 摄)


按照《民革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7个东部民革省级组织分别结对帮扶纳雍县的羊场、昆寨、锅圈岩、猪场、董地、左鸠戛、新房等7个极贫乡,民革贵州省委结对帮扶玉龙坝镇,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则针对纳雍所需开展帮扶,其他省级民革组织分别对应其他乡镇的贫困板块因地制宜开展对口帮扶。

这样的安排部署既是冲刺前的任务分解,也是民革中央助力纳雍脱贫的“时间表”“任务书”和“作战图”:被结对的7个乡都是“贫困”甚至“极贫困”乡,而结对的7个组织都是“重量级”的民革省级组织。

这种“一省(市)对应一乡”的配搭,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的要求,“7+1+1+N”的帮扶模式由此形成,“全党参与,重点结对贫困乡”的帮扶机制正式建立,冲刺性帮扶的非常规模式从此开启,一场轰轰烈烈的帮扶行动在纳雍大地迅速掀起。

脱贫帮困,责任在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民革北京市委在羊场乡开展暖冬、教育、义诊和销售“四个行动”,建立北京全市总动员工作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一项项机制和一个个举措的迅速出台,充分展现出对帮扶工作的重视和决心;民革天津市委为昆寨乡“量身定制”了帮扶方案,确立了“扶智扶志、扶教、扶医、扶产、扶村”五大帮扶工程,重点在打造示范村,培训致富带头人、教师、医师等领域精准发力。

定点扶贫项目16个,投入帮扶资金、捐赠物资513万元,“博爱图书、十年百馆”项目覆盖全乡中小学校,南瓜种植等全产业链项目扎实推进……这是短短一年多时间,民革上海市委结对帮扶锅圈岩乡交出的“成绩单”;而在帮扶猪场乡的600多个日夜,民革江苏省委“真心、真情、真爱、真给”,将对口帮扶当作“一把手”工程,2019年形成7大类35个帮扶项目,2020年形成8大类33个帮扶项目。

自立下“军令状”,民革浙江省委多次深入董地乡调研,发动全体党员为精准扶贫定制“连环招”,首批完成“八个一行动计划”及“十二个帮扶项目”;民革山东省委则在审议通过《各市委会对口帮包左鸠戛乡贫困村组方案》后,动员全省筹集扶贫资金超过150万元。

截至20206月底,民革广东省委在新房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65万元,2019年完成帮扶项目22个,2020年完成计划项目15个;作为贵州本地的民革组织,对口帮扶玉龙坝镇的民革贵州省委开启了“组团式”帮扶,不但帮助制定产业规划,协助引进中药材种植、冷水鱼养殖等项目,还建起了“帮妇助残”精准脱贫项目示范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中山博爱卫生室等。

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则紧紧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重点扶持切合地方实际、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产业项目,投资建设了同心博爱纳雍高山茶等项目,搭建“黔货出山”电商平台,畅通销售渠道。此外,内蒙古、河北等20多个民革省级组织也积极在农业、教育等领域开展帮扶。

沉甸甸的帮扶成果,既是对7+1+1+N”机制成效的有力证明,也是对民革中央扶贫机制创新成果的最佳检验。

202011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纳雍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纳雍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撕下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民革中央也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成效考核中连续两年(2019年和2020年)被评为“好”的等次。脱贫攻坚硬任务圆满完成,多党合作好故事精彩动人。

3.png

民革中央协调的织纳铁路建成通车(供图/毕节市委统战部)


促振兴:

纳雍脱了贫,民革不断线

脱贫不断线,共赴新征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特别是2018年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民革中央举全党之力用心、用情、用力聚焦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努力打造定点帮扶“升级版”,纳雍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和拓展,乡村振兴得到全面推进。

在纳雍县董地乡街上村,花红柳绿、山清水秀的幽美环境让人心旷神怡,青瓦白墙的贵州民居、设施完备的悠闲广场、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质朴典雅的木栅栏、栩栩如生的宣传画……无不展现着乡村的文明与振兴。

街上村是民革中央在乡村振兴帮扶新征程上着力打造的11个示范点之一。近年来,凭借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街上村在民革浙江省委的对口帮扶下,建成了污水处理终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民革浙江省委投入156万元安装了分户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后,该村田尾巴组的52户农户每年光靠卖电就能增收1000多元,村民个个喜笑颜开。

在纳雍,民革中央将示范引领作为一项长远任务和系统工程,由8省市民革组织对口帮扶8个乡镇11个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共落实帮扶资金495万元,整合县级资金1650万元投入示范点建设,民革中央与纳雍携手共进,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余22个省级民革组织则分别对口8个乡镇开展“组团式”帮扶,帮助纳雍补足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短板,创建民革帮扶的“纳雍示范”品牌并逐步向周边乡村辐射,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小康村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

在绿色发展方面,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主题,民革中央不断推进纳雍绿色产业发展和环境卫生改善。积极支持“绿色项目”实施,重点实施公益、智力、教育等绿色帮扶项目330个;推动纳雍县百凤庭食品有限公司、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绿色产业的建设和纳雍茶产业的发展壮大;积极组织“我为帮扶下一单”等消费帮扶活动;认真做好“绿色环保”监督,争取2320余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支持纳雍县河流治理,扎实推动了纳雍“绿色产业”的发展。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立足纳雍人口大县的优势,民革中央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选派干部挂职“添活力”(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到纳雍挂职,具体参与统筹协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培育专业队伍“强实力”(针对纳雍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紧缺的短板实施智汇、智库、智享“三智工程”,帮助纳雍培育一大批紧缺专业人才)、增强干部本领“提能力”(在上海、广东等地举办纳雍县党政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帮助纳雍基层干部以良好的精气神投入乡村振兴),千方百计为推动纳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支撑,增添和激发了纳雍发展的新动力。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1+1”结对帮扶机制(1个省级民革组织结对帮扶1个乡镇)、“1+2”联席会议机制(民革中央每年到纳雍召开1次定点推进会议、2次以上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3”定期互访机制(纳雍与全国30个省级民革组织开展定期“你来我往”的互访交流)等体制机制的探索和建立,深化和拓展了定点帮扶的新内涵。

聚点滴以成江河浩荡,集细壤方就山峦苍茫。据统计,自定点帮扶纳雍县以来,民革中央在纳雍县累计协调实施帮扶项目497个,投入资金超2亿元,民革各级组织直接投入及引进帮扶资金2.7亿多元,组织开展消费帮扶直接购买及帮助销售纳雍农产品,销售额达6993.85万元。

5.png

纳雍中等职业学校(资料图片)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民革中央始终将新时代参政党应有的使命与担当牢牢扛在肩上,为纳雍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增添了无限活力,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值得毕节试验区人民和纳雍人民永远铭记与感恩。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