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山城依稀随所遇——黄齐生先生的毕节之行
山城依稀随所遇
——黄齐生先生的毕节之行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刘宇浩 刘应尧  发布日期:2023/4/12 阅读次数:


蓬转如飞思竟夜,生涯半世近于诗。”1946210日,重庆发生较场口血案,延安各界推举黄齐生为代表赴重庆慰问为民主和平流血的李公朴等。黄齐生肩负重任,临行之作,似乎是他对自己在那个时代为国奔波的结语。用《黄齐生传》作者王鸿儒的话说:他在诗中回顾了半世如诗的生涯,那是如飘蓬般流走无定的生涯,如今他又要为国家、民族奔波去了,那是他心甘情愿的。他看到了光明的天堂般的边区,他热爱这里;而国统区却是那样黑暗腐败,人民正身陷水深火热之中。黄齐生完成延安各界的重托后,194648日与王若飞乘机返回延安。途中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山西黑茶山空难,舅甥不幸遇难,成为名垂千古的革命烈士。董必武曾写诗悼念:黔中教育茁新芽,人道先生第一家。爱护贤甥终共命,几回忆及总咨嗟。

黄齐生是在国、共谈判期间为谋求和平、民主奔波的过程中不幸因飞机失事而殉难的。许多年来,人们都把他当作革命老人、民主战士来怀念,有关他的回忆文章,着重介绍的也多是谈他如何接受革命思想影响、投身革命之类,谈及他的教育、教学,则往往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至于总结他的教育哲学、教育小法,更是罕有所闻(王鸿儒《黄齐生传·代跋》)。追寻黄齐生先生在毕节的足迹,他是第一个编写《奢香》剧本的人(李任夫《我和黄齐生先生的一段交往》,载《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3期),他曾经在毕节驻留10多天,历史的记载又何止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能言之?这10多天的驻留,得从黄齐生1937年对延安的参观访问后说起。

1.png


缘起:为什么路过毕节

19384月,在延安参观访问告一段落的黄齐生,留下女儿黄素昭及其儿子李光绳(193712月参加革命,先在延安陕北公学、军委通信学校学习,后在新华社工作,曾参与朝鲜停战谈判)在延安工作和学习,自己带着夫人和孙子黄晓庄同回贵阳。黄齐生回到贵阳后,前往探询他到延安观察抗日形势的人络绎不绝。他在达德学校作了几次公开演讲,介绍在延安的见闻。他还应邀到各学校、社团讲演,每每拿边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对比,使听众了解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积极抗日、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彻底揭露所谓共产党抗战不积极,团结无诚意的谰言。

6月,国民党贵州省党部扬言:黄齐生从延安归来,大肆替共产党义务宣传。黄齐生听了,十分坦然地说:共产党抗日积极、有办法,我为之宣传,这是我的义务。要我不讲,办不到!但风声渐紧,将对黄齐生不利,他偕夫人和黄晓庄前往昆明,住在任职于中国航空公司的侄儿黄受骧处。由当地民主人士郑一斋介绍,参加昆明文教界抗日救亡活动。黄齐生到西南联大和昆明中学演讲,深受爱国青年欢迎。微论前方与后方,认清岗位不矜张。羞言老去不中用,七十从心夜未央。(谢孝思《黄齐生(续)》,载《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第2期)是黄齐生抒发自己这一时期胸襟的诗作。

8月初,曾任达德学校校长的谢孝思因受反动派压迫,到昆明与黄齐生相聚。住了20天,两人计议入川。当时川滇公路正开始修筑,决计沿这条路线前往,既可以绕过贵阳,又可以沿着红军长征的脚印了解革命史迹,还可以在边远县份做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谢孝思对黄齐生说:此番长途跋涉,将辛苦先生了!黄齐生笑着说:这较之红军长征,则又如何了?

9月初,黄齐生、谢孝思带着黄晓庄,一行3人上路。由昆明启程东行,经曲靖、宣威入贵州境,又经威宁、水城、毕节、赤水等县。所过穷山恶水、悬桥绝溜之类提心吊胆的地方不可胜数。沿途城镇,黄齐生都有朋友和学生。每到一地,多有来欢迎接待的。各学校及各界组织群众集会,请黄齐生报告抗战意义及目前形势,并介绍延安见闻。谢孝思介绍省城的抗日救亡活动。黄晓庄演唱抗战歌曲。俨然是一支三人抗日救亡宣传队。到处受到热情接待,甚至有挽留多日的。有的还诚恳地赠送程仪。途中遇到村墟赶场,或修路工人、农民集中的地方,也停下来宣传、演唱一番。一路访问当年红军长征的情景。群众普遍反映,红军纪律严明,是老百姓的子弟兵。也曾杀了个把人,无非是坏家伙,为民除害(谢孝思《黄齐生传略》,载《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9月出版)。在毕节驻留之后,黄齐生一行由遵义、桐梓往北出境,王鸿儒在《黄齐生传》中说,他们去重庆看望黄炎培等朋友。每到一地,多有来欢迎接待者……”

驻留:毕节山城有故交

妙言欢四座,幽默多比譬。一心为人民,向前耻后退。这是黄齐生1946年牺牲后,陈毅在《哀黄齐生先生》中,对黄齐生印象的描写,也是黄齐生在毕节驻留期间给山城人民留下的生动形象。据当时的毕节县立女一小教师洪文荃(原毕节县城关三小教师)回忆,黄齐生一行在毕节驻留期间,住在他家,地址是毕节城关百花路一号龙门。于今天的七星关区城区而言,这个地址恐怕已经难以追寻了。黄齐生到了毕节,之所以住在洪文荃家,原因是洪文荃及其胞妹洪文芬在贵阳女子师范读书期间,1936年参加话剧演出活动时,结识了黄齐生先生。1938年,她们姊妹毕业后到毕节县立女一小任教。

洪文荃在文中回忆:黄老曾应毕节县立男一小校长刘安甫先生的邀请,到男一小(校址为今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了一次长达数小时的演讲。他演讲的内容有二:一,介绍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勤工俭学的经验;二,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爱国主张。黄老的演讲十分生动,博得了听众的赞扬。当黄老讲到抗战开始,国难当头,我辈青年,头可断,家可破,国不可亡之时,全场群情激愤。年仅十一岁的晓庄还当众演唱了《大刀进行曲》。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便成了流传在毕节人民口中的第一首抗战歌曲(洪文荃《黄齐生在毕节》,载《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第2期)。

当天的演讲结束后,洪文荃随黄齐生一行到刘安甫家做客。当他们穿过狭窄的街道,跨进刘安甫家并不华丽但却高雅古朴的书房时,已经有几分倦意的黄齐生很风趣,“‘我还以为山重水复疑无路了,料不到这里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接着,黄老又指着墙上郑板桥的《竹石图》说,为人当如竹,有节而虚其心。我们都点头称是(《黄齐生在毕节》)。洪文荃说,黄齐生住在他家时,白天常常宾客满座,有的是他的学生,有的是慕名而来的青年。黄齐生都热情接待,白天给他们讲抗日救国大义,晚上给大家摆谈陕北的生活情况。谈到延安的窑洞时,黄齐生说:别以为那是土洞子,可里面冬暖夏凉,光线也不错。陕北的生活虽然艰苦一点,但那里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朝气!

黄齐生离开毕节之前,手书明初诗人邓羽的诗赠给洪文荃:人生天地长如客,何独乡关定是家。争似区区随所寓,年年处处看梅花。同时,还写了一首四言诗赠给洪文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种不收,何肥何瘦!事隔多年,洪文荃还说:每到冬梅初绽、暗香透幕的时节,我总要在青花瓷瓶里供上几支梅花,而后将黄老写给我的那四句诗,默默地念上几遍,以此表示我对他深深的怀念(《黄齐生在毕节》)。

2.png


毕节:山城依稀随所遇

在洪文芬儿子刘世桢的追述中,洪文荃在贵阳女子师范就学期间,曾参加了为筹备学生自治会资金而举办的抗日救国义演,黄齐生先生是这次演出的指导老师之一,因有此一段师生情谊,所以黄老一行来到毕节,就落脚在他的外婆家里。在洪文荃的记忆中,黄老其时约50左右年纪,身材修长,着蓝布长袍,衣袖宽大,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精神矍铄,仪态举止十分潇洒。

黄齐生在毕期间,还花了不少精力邀请毕节知识青年座谈,激发他们抗日救国的热情。在茶余饭后,给刘世桢的母亲洪文芬、舅舅洪文荃摆谈陕北的情况。有一天,黄老风趣地说:我到陕北后,时常被邀请去作讲演。一次主持会议的人向听众介绍道,现在请一位南方的代表给大家讲话。我就对听众说,我不是南方的代表;如果说是的话,那我代表的是南方的劳动群众。

至于黄齐生在毕节的行踪,还是洪文荃知道得比较清楚。黄齐生到毕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门拜望了刚由延安回毕节的周素园先生。据周素园《光明日记》记载,毛泽东在40年代初,请贵州著名教育家、王若飞的舅父黄齐生先生从延安带了一条陕甘宁边区生产的毛毯赠送周素园。由于种种原因,毛毯未收到。195110月,周素园到北京参加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金城对他说起这件事时,他心情十分激动。他在1020日的日记上写道:可见主席在极忙碌极艰苦时,还记得有我这么一个人。(《周素园文集》1190页)据说黄老与周老在陕北时就住在一起,曾有过一段交往,从周素园的记载推断,两人彼此之间应该比较熟悉。

在刘世桢父亲刘安甫的回忆中,黄老给人的印象是博学、热情、诙谐、健谈,那次在县立一小的演讲会结束以后,他曾陪同黄老一行,走过卫生条件极差的大街小巷到家里休息。黄齐生第一次走进刘安甫的书房时,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对当时毕节县城内满街污水、垃圾的环境极不满意;相比之下,刘安甫的书房竟收拾得如此净洁、幽雅和舒适,所以脱口引诗称赞。接着,黄老又指着书房壁上郑板桥的《竹石图》道:为人当如竹,有节而虚其心。

黄齐生在毕节大约逗留了半个月的时间,后来前往四川壁山(因为壁山有一所社会教育学院,是他的一个朋友在那里创办的),离开毕节前,赠与刘安甫和洪文荃的是同一首诗。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刘安甫是毕节山城颇有声誉的人物,洪文荃在教育界也有一席之地。黄老为党的工作计,曾私下动员刘安甫走延安道路,但其安于照顾家庭,未下断章;洪文荃则以父母在,不远游,婉言谢绝了黄老的一片好意。

用刘世桢的话说,黄齐生在临行之前,挥笔写下的四句诗,赠给其父亲和舅舅,其殷切希望之情,溢于言表。他父亲生前曾绝口称赞此诗,说它寓深刻的哲理于贴近的比喻之中,实不愧为教育大家手笔。特别是争似区区随所寓,年年处处看梅花一句,发前人之所未发,一扫往昔咏梅诗词旧意,堪称绝唱矣!

王鸿儒在《黄齐生传》里说:这次旅行是难忘的。他们看到了贵州山区农民极端贫困的生活。干人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住茅屋、宿岩洞,随处可见。他们听见苗胞唱出这样的悲歌:藤藤菜,叶上长,刨连茗,挖地瓜。抛下女儿走出门,娃娃哭叫要妈妈,妈妈已经死在屋檐下。在交通不便之地,盐荒更时时袭击他们。斗米斤盐,盐价昂贵,好不容易得到一小块食盐,吃饭时,也只能将小块盐放在辣椒水中涮上一涮,称之为吃涮盐。或者用细绳子将盐块吊起来,吃饭时以舌尖舔上一舔,谓之吃吊盐。他们目赌了这些情景,因之理解了为什么红军经过黔西北时,没收官商盐仓,将盐巴分给穷人,会有那么多干人奔走相告,形成人山人海、盛况空前的欢腾场面。

当年黄齐生一行,路过毕节这片土地的初衷是沿着红军长征的脚印了解革命史迹,用今天的话说,他们开启了重走长征路的先河。关于黄齐生驻留毕节的故事,刘世桢、洪文荃提供的史料,颇具研究参考的价值,尤为可贵。除此之外,黄齐生当年在毕节的情况,即使在互联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留下的史料已经难以寻觅。

黄齐生(资料图片)

黄齐生手迹(资料图片)

[1楼] 网友曾志伟,于2023/4/24 17:18:04发表:
感谢提供的灵感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