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红九军团侦察连指导员尹自勇率部突围
红九军团侦察连指导员尹自勇率部突围
作者:文|图 许定平  发布日期:2022/12/16 阅读次数:

未标题-1.jpg

纳雍县董地乡与昆寨乡群山

故事发生在19354月,乌蒙山麓大定县西区。

415日,红九军团在乌江北岸掩护中央红军南渡乌江,完成任务后,左冲右突,辗转来到大定县西区以列猫场宿营。16日凌晨,大部队准备拔营出发之时,遭到黔军刘鹤鸣团和坡脚大地主汪筱恒民团及陈子廉、陈全生等土匪地主武装偷袭,红军仓促应战,奋起突围。军团大部队经癞石沟(大方硫磺厂原厂址)激战,边打边撤到梯子岩阻击,鏖战到下午,大队人马才攀越梯子岩,进入纳雍县(1941年建县)境内。

红九军团经过猫场惨烈战斗,激战天险梯子岩,突袭大兔场(今纳雍县城),绕道以角西进水城的故事传奇而悲壮,许多人耳熟能详。然而,红九军团侦察连指导员尹自勇在猫场奋力突围后,因与大部队失去联络,带领20余名战士走错方向,误入土匪、地主和土目武装盘根错节之董地、治沟、昆寨和猪场一带地域,激战周旋、历尽艰难曲折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尹自勇生平

据史料记载,尹自勇,字界基,1914年出生在江西省永新县龙门乡一个贫苦人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在其家乡儿童团任团长。

19291月,尹自勇参加永新农民赤卫队,在根据地参加革命斗争。第二年赤卫队编入红军,他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参加红军后不久,他加入了共青团,给红三军第九师师长徐彦刚当勤务兵和传令兵。19307月被选派到师教导队学习。学习结业后,调到军部给军长黄公略当传令兵。后来经黄公略、徐彦刚介绍,尹自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12月进入红军军校学习,毕业后任红三军军部警卫连连长。193112月调红五军团任警卫营营长,19326月任教导团团长兼政委。1934年,尹自勇又调到红九军团,历任青年科长、部长、军团党委委员等职。

19353月,在红九军团长征贵州途中,因军团缩编减员,尹自勇下放到基层,任军团侦察连指导员。

刘家垭口突围

1935416日凌晨,猫场小镇枪声骤起,军匪地主武装混合分三路合围夜宿猫场的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命令军团司令部以及后勤直属等部由腿伤行动不便的政委何长工率领向梯子岩方向撤退。同时,命令侦察连连长龙云贵率部堵住街口,并向敌人发起反冲锋,将敌人逼到官家大坡松林。在这一宝贵时间里,红军各团得以交替掩护,边打边撤,军团各部才逐渐有序撤退。

随即,敌人组织强大力量反扑,战斗异常激烈,侦察连被打散,连长龙云贵带领侦察连大部跟随大部队往梯子岩突围,尹自勇率领部分战士却跟随一些连排走错了路,误退偏离梯子岩的天生桥方向(瓜仲河边)。

天已经大亮,撤退的红军战士目标更显清晰。战士们一边回击后面紧追之敌,一边向天生桥(瓜仲河边)奔跑。当来到刘家垭口的村寨时,没有想到,坡脚大地主汪筱恒带领计划围剿红军的第三路匪军民团早已从七家桥下来,埋伏在这里。红军部队遭到伏击,伤亡很大。在激烈的战斗中,七团团长洪玉良带领的一个排被打散,他在隐蔽间隙,突然听到梯子岩方向更加密集的枪声,随即召集并率领部分战士冲出火线,赶往梯子岩,得以突围。尹自勇率领少数战士拼死还击,冲出敌军拦截的火力网,快速赶到瓜仲河渡口,寻得一只渡船,20多名战士分两次渡过瓜仲河,来到对岸安全地带。

误入董地

今天著名的九洞天风景区,洞天连环、风光旖旎,天南地北接踵而来的游客,纷纷畅享大自然鬼斧神工带来的愉悦。可没有多少人知晓,紧紧环绕九洞天风景区的周边,80多年前,曾经是红九军团全体指战员为了追求真理,为了换来今天幸福美好生活而殊死搏斗、浴血奋战的疆场!

瓜仲河南岸,1935年仍属大定县西区,地势偏僻,地形复杂,地主武装和土匪势力云集交错。

当天下午,被打散抢渡过来的20多名红军战士聚集在尹自勇身边,隐藏在崖壁之下的丛林里,得以休整。

傍晚,枪声已经停止。激战之后的洞天幽谷,硝烟的余味还在环绕飘浮,群峰巍巍,河水静流。平时此起彼伏的猿声已然不再,四野寂静无声。

20多名红军战士集体讨论之后,一致决定在军团侦察连指导员尹自勇的带领下,统一行动,听从指挥,全力追赶主力部队。

20多名战士,建制不同,临时组成一个小分队。为了不作无畏的牺牲,不走大路,不走村寨,沿着河流南岸翻山越岭,向上探索前进。

本来,小分队从瓜仲河谷走野麦地,经寨乐鸡场大坝,过野鹿山,即可进入大兔场,在途中也许会同向南疾进大兔场的军团大部队会合;或从黑塘爬坡上小羊场,走沙坝过岳家田坝,经沙包,也可以抵达大兔场。但是,尹自勇的小分队在既无向导又不熟悉地理环境的情况下,误上翘龙头(本地人称“青龙头”,有关史料上称“翘龙头”),一路向西,沿原宣慰府奢香夫人修筑的古驿道走达那,经石垭口,进入了董地,在此撞入了狼窝虎穴。

回旋治沟与昆寨

董地,如今是纳雍县的一个苗族彝族乡。这里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成熟地区,山高林茂,沟谷幽深。1935年,董地的高山密林之中,主要居住苗族彝族同胞,状如与世隔绝。

尹自勇的小分队昼伏夜行进入董地,没有向导、没有联络工具,小分队如漂泊在汪洋大海之中的一叶小舟。当红九军团大部队深夜赶到大兔场,先头部队成功夜袭大兔场敌区公署之时,他们还在董地的群山峻岭之中打转转,偶尔遇到深山里的苗彝人家,由于老百姓惧怕,言语又无法沟通,也是枉然。

17日凌晨,小分队伴随着饥饿与疲劳,辗转爬到董地和治沟交界地带,尹自勇命令队伍停下,路头路尾派出岗哨后,其他人员潜伏进松林里休息。

拂晓,部队起来赶路。当队伍探索行进到狗场垭口时,突然与一队人马不期相撞!

原来,与董地、昆寨相邻的龙场木梳栖苏家塘地主苏兆祥,其亲属家头一天嫁女,苏兆祥率家丁30多人送到小兔场(今纳雍县维新镇),今晨从小兔场赶回,没有想到,在路途中同尹自勇率领的红军小分队不期而遇,一场恶战就此打响。

在敌我双方卧伏相持中,对方喊话,红军战士不慎吐露声音,苏兆祥匪帮听到是外地口音,立即开火,双方展开激战。

敌强我弱,地形不熟,继续战斗下去显然对我方不利。尹自勇果断下令,除留下几个战士掩护,点射牵制敌人,其他战士陆续撤离火线网,向治沟方向迅速疾进。

红军不愧是英勇之师、仁义之师,即使身陷逆境之中,也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在撤退途中,下治沟孙家小街,一名小战士实在饿急了,看到街边摆的粑粑摊(当地女老人周刘氏所摆),无人看守,跑上前去拿了一块,丢了五角银币在簸簸里,一边咬粑粑,一边继续奔跑。

跨过碓窝河,横进到昆寨地界,后面苏兆祥匪帮还在穷追不舍。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当队伍抵达昆寨的古苏寨时,队伍又遭到当地土目安克谦兄弟率领的60余人堵截。红军队伍一边打一边斜插向倒开门、小箐口急进,安氏弟兄和苏兆祥共百余人紧紧尾追,咬住红军不放。打到老蛇场(今属纳雍县猪场乡),红军占据险要地形,双方僵持到天黑。

此时,敌众我寡,人地生疏,战士疲劳饥饿,红军陷入极其艰难的困境。

安克谦和苏兆祥深知红军身陷绝境、进退两难,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如果劝降红军,这一支英勇善战的生力军将大大充实他们自身实力,使其在方圆百里众匪之中鹤立鸡群,将处于不败之地。

两人一合计,便委派苏兆祥管家杨洪顺和一名亲信前去红军阵地劝降。尹自勇和战友们听了杨洪顺转达安、苏二人要求谈判的意见,坚定地表示:谈判可以,我们的底线是坚决不投降,如果答应,就可以谈,不答应,红军不惜拼死到底!

杨洪顺转回告诉安、苏二人,两人暗自盘算,自古道:“杀人三千,自损八百!”要消灭这股红军也要花出血本,很不容易,于是同意谈判。通过谈判,安克谦、苏兆祥要求红军把枪交给他们,他们保证红军人人安全离境。红军的意见是:交枪可以,但要在保证红军安全离开的情况下再交。当晚达成协议,红军住宿在苏之管家杨洪顺家。

第二天早晨,在缜密的安排和确保无危险的情况下,尹自勇和他的队伍把枪支交给安克谦和苏兆祥,安克谦一再好言挽留,尹自勇断然拒绝,直奔水城方向追赶大部队。

他们依然在战斗

这一支小分队没有胜利,最终也没有集体找到红九军团大部队归队。

尹自勇带着他的生死弟兄紧走慢跑,赶到水城管辖的又一个叫董地地名的米箩。据打听,前面又有当地地主武装截击,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进行反抗就意味着要付出不必要的牺牲。尹自勇和大家商量,为了保存实力,不受伤害,决定化整为零,就地解散。尹自勇在战友们分散时强调,同志们冲出去后,能够找到大部队的为好,找不到的要想办法回乡,继续参加革命斗争。

据史料记载,之后,尹自勇在水城和新建的纳雍县交界一带,同掉队的原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欧阳崇庭等在一起,参与并领导当地如火如荼的农民武装——齐心会,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直至1941年壮烈牺牲。(史料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纳雍县历史》及其大事记;作者系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纳雍县政府办公室。)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