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在追寻光明中前行——周素园题词拾零
在追寻光明中前行
——周素园题词拾零
作者:文|图 毕节试验区 程 红 刘继明  发布日期:2022/7/26 阅读次数:
毕节一中新校区以周素园名字命名的“素园楼”
矗立在毕节一中新校区的周素园雕塑
  1950年8月24日,周素园先生在《光明日记》卷三的封面上欣然题词:“期待着光明,等待着光明,光明来了!”(引自《周素园年谱》288页)题词简洁凝练、饱含深情,对未来充满希冀,“表达了自己进入新生活的欢悦心情,也显示出他将这部日记命名为《光明日记》的用意”(引自《周素园文集》1061页)。
  周素园是贵州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也是有影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他追求光明前途,积极探索解救中国的真理,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题词。这些题词内涵丰富、通俗易懂,涉及经济、军事、宣传、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饱含他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各项事业的憧憬。

关心文化教育事业

  周素园在1949年4月28日的日记里写道:“县中校刊请题字,书‘小决使道’四字与之。”(引自《周素园文集》1066页)“县中”即“毕节县立初级中学”,由李仲群1931年创办,主张男女合校,提倡学生自治,按新课程教学。1933年,李仲群聘请进步青年教师秦天真、邱在先等人到校任教。1935年夏天,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邓止戈来毕节组建武装,在校开展革命活动,发展进步学生入党。1938年,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
  1942年春季,国民党毕节县政府重建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新村路(今七星关区滨河东路望城坡),1947年迁入城南刘家祠堂(今七星关区桂花路水井坡),解放前曾发展到有高中部。首任校长为杨伯明,继任校长有王桂浑、罗象贤、邱志先、葛天回、肖生祥(肖吉人)。邱志先为周素园的二姐周培蕙之养子、外甥女杨礼卿之丈夫。
  《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校刊》创刊于1948年,每年3期,主要刊载该校师生的论著、文学作品以及学校新闻、大事记等内容。“小决使道”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意思是说,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作为参加过红军长征的社会名流,周素园在《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校刊》上的题词,对进步师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很多学生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早在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组建“贵州抗日救国军”,周素园毅然出任司令员,毕节县立初级中学师生踊跃支持。1950年1月,毕节专员公署将原毕节县立中学与私立弘毅中学合并组建毕节县立中学,同年4月1日改为贵州省立毕节中学。1955年,贵州省立毕节中学在毕节南门外的虎踞山麓修建新校区(今毕节一中桂花路老校区),周素园将自己的房屋及土地捐赠出来,支持学校建设。周素园在1955年12月12日的日记里记载:“晨间接平一来信,毕节专区要新建一所中学,地址看定虎踞山脚,包括我的房屋、园地在内。据闻地委已作出决议,但有些手续和零件平一拿不定主意,请示如何处理。”(引自《周素园文集》1348页)12月14日,他回信周平一后,在日记里记载:“复平一信,房屋、土地国家需要征用,我们绝对服从,千万不可多说一句话。说到换,在我可以不要,为了平一的利益,合式的也可以接受。其余的一切自由处理。”(引自《周素园文集》1349页)
  如今,在毕节一中新校区,该校以周素园名字命名道路“素园路”、建筑“素园楼”,还竖立一尊周素园先生的塑像,让师生们零距离接触这位毕节名人,周素园的事迹被师生们广为传诵。毕节一中红色历史展览馆展出周素园、林青、秦天真、徐健生等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2022年4月被授予“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周素园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文教委员会主任后,非常关心文化教育事业,“计划从今天(1951年9月1日)起,找这几个部门的材料来学习学习,看看试试。只要能支持,我愿很努力地去干。”(引自《周素园文集》1181页)周素园阅览《贵州二届教育行政会议总结报告》《在贵州省高等教育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上的报告》《西南文教部上半年工作综合报告》《应该重视和办好中等教育》等报告,熟悉和了解各项工作。
  1954年,贵州省实验小学(今贵阳市实验小学)和贵州省完全中学(今贵阳市第六中学)举行奠基仪式。受省教育厅副厅长黄颖的委托,1954年7月11日,省教育厅叶科长带着黄颖的亲笔信,到周素园家里请其为贵州省实验小学和贵州省完全中学题词。周素园给贵州省实验小学题词“为工农子弟打开了大门”,给贵州省完全中学题词“适应国家需要,培育建设人才”。(引自《周素园文集》1296页)
  1949年底,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确定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大门向工农开放,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周素园为贵阳市实验小学的题词,贯彻了当时的教育方针,被刻在该校新校舍的石碑上,深深鼓舞着广大师生,成为那一代师生美好的记忆。而在贵阳六中校园里,竖立着一尊周素园先生坐像的雕塑。贵阳六中是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省创办的第一所公办中学。68年来,贵阳六中以“适应国家需要、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化宫是群众文化、休闲娱乐和职工培训的重要活动场所。1950年,贵阳市政府在河滨公园规划建设“贵阳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上世纪70年代末改名为“贵阳市工人文化宫”),按照苏式宫殿建筑设计,1952年初竣工,拟于同年5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1952年4月22日,周素园应邀为贵阳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题词:“为了响应毛主席‘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号召,为了使我们国家建设稳步地走上工业化道路,领导的工人阶级应发展爱国的劳动竞赛,和工程技术人员团结起来,改进生产技术,加紧学习,为提高政治、文化水平而奋斗。”(引自《周素园文集》1215页)文化宫向市民开放后,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重视宣传思想工作

  周素园年轻时立志改良政治,寻找救国之策,在辛亥革命前参与创办贵州第一份日报《黔报》,积极宣传新思想,热情讴歌爱国主义。他充分认识到报刊、广播、电视作为社会舆论工具的作用,从《新华日报》转录中共中央的指示:“各级党委及省(政)府部门的负责同志,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经常亲自动手在报纸上写能透彻解决问题的社论,以便对自己所负责的地方和工作一定的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出大家努力的目标,动员群众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引自《周素园文集》1183页)
  周素园不仅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责任”,还应邀为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贵州日报》的前身)和省广播电台题词。1950年12月18日,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贵州分会成立,周素园被选为主任委员。12月30日,新黔日报社社长刘子毅“自来要求稿件,时间万来不及,拟作简单题词”(引自《周素园文集》1152页)。题词曰:“保卫世界和平是一种神圣事业,它是尚德不尚力的。但它的不轻用其力,正是它的善于蓄聚其力。假使它被迫到非发挥力量不可的时候,在一个夜里把世界面目变革过来,也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引自《周素园年谱》302页)
  1952年12月21日,省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石佩华、许树桐持函来,请求周素园为特刊撰稿并题词(引自《周素园文集》1234页)。12月22日,周素园给省广播电台题词:“振动每一个人的心弦。收听广播,已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组织学习、增加生产、提高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引自《周素园年谱》343页)
  周素园虽然阅过《关于建立西南区广播收音网的指示》,但是对广播电台的工作还不熟稔,坦承“这些新业务我只是粗枝大叶的了解,要深入还得求教老师傅”(引自《周素园文集》1234页)。他通过检阅《新华日报》收集关于广播的材料后,才开始撰稿《广播事业的前途》。12月23日,“完成两段,约九百余言”。24日,“续昨稿,完成一大段,约一千零数十字,整个修改一番”。25日,“文稿缮竣。又小有修改,并校正讹误。接广播电台一信,并送来三年总结未完稿。”(引自《周素园文集》1235页)
  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50年2月14日,在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两国友好关系蓬勃发展。1952年11月7日至12月6日,为庆祝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日,中国各地热烈举行“中苏友好月”活动,苏联文化工作者代表团、苏联艺术工作团、苏军红旗歌舞团、苏联电影艺术工作者代表团应邀参加“中苏友好月”活动,进一步发扬中苏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精神。
  1952年11月,贵阳市委组织开展“中苏友好宣传周”与“中苏友好月”活动,报纸开辟介绍苏联的“专版”,全市各个电影院放映苏联电影、文化馆举行苏联图片展览等活动,社会各界组织观看和学习。1952年11月5日,周素园应苏联影片展览室之邀题词:“影片是富有群众性的艺术,是提高群众政治、思想、文化水平的有力工具,通过这一次展览,中苏友好团结的精神将得到发展和巩固。”(引自《周素园文集》1230页)题词写好后,周素园让警卫员梁泽学送去。

拥护新生人民政权

  1950年6月28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周素园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7月7日,周素园在日记里记载:“阅报见西南大行政区组织成立,任命发表,余名列军政委员会委员之一”,感叹“似此病躯,如何能支”(引自《周素园文集》1122页)。西南军政委员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六大行政区政府之一,刘伯承为主席,贺龙、邓小平、熊克武、龙云、刘文辉、王维舟为副主席。
  周素园非常拥护和珍爱新生人民政权,以羸弱之躯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为亲人题词时,袒露自己的心迹,流露出年老体衰、不能为国家和人民多作贡献的惆怅。1951年1月28日,周素园为在贵阳读书的侄孙周光弼题词:“过去一般的出发点是自私,今天要求的却是忘我。横梗着一个我,便要为它谋安全,又要为它谋享受,一生的学问事业都给牺牲掉。永远陷入灭顶的泥潭中。‘我’是成功的死敌,是前途的魔障。忘之哉!忘之哉!”(引自《周素园文集》1156页)。
  1950年初,潜伏在贵州一些地方的反革命残余势力,趁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兵团主力入川滇作战、各级地方人民政权还不巩固、群众尚未发动和组织起来之机,勾结恶霸地主、惯匪溃军、地痞流氓,造谣欺骗或武力裹胁部分群众,发动反革命暴乱,与人民为敌,对抗新生的人民政权。根据西南军区的决定,杨勇兼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苏振华兼任军区政治委员,从1950年春季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剿匪斗争。7月15日,根据西南军区决定,贵州省剿匪委员会正式成立,苏振华兼任主任委员,尹先炳兼任副主任委员,负责组织领导全省的剿匪斗争。
  1951年1月19日,在剿匪斗争一周年之际,周素园为贵州省军区编印的《剿匪一年》题词:“一年来的剿匪工作,获取了伟大辉煌的成就。它的胜利基础是建筑在各级干部忠实耐劳、忘我苦干的精神上;其次是善于改变作风、适应环境。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把全省匪焰扑灭。在大部分地区简直把远年陈旧的老匪根株都给铲除了。但是,我们不能以此自满,还有艰巨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解放西藏,解放台湾,驱逐美帝在远东的侵略势力。我们要为巩固国防和发扬国威而奋斗。”(引自《周素园年谱》304页)
  1951年4月10日,周素园为贵州邮电局工人庆贺功模大会题词(引自《周素园年谱》311页)。4月17日,周素园给贵阳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题词(引自《周素园年谱》311页)。5月9日,周素园为护士节题词,并在日记里记载:“本月的护士节请题词,嘱潘实之拟送”(引自《周素园文集》1169页)。7月5日,贵阳市军事干部学校招生委员会成立,夏页文(原名夏芳林,山东长清人)任主任。7月16日,周素园为贵阳市军事干部学校招生题词20字(引自《周素园年谱》317页)。
  周素园还为新民主主义青年代表会、省商业厅题词。1951年2月20日,周素园给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会题词:“未来新中国是你们的。历史的车轮正等待你们去推动。”(引自《周素园文集》1159页)。7月18日,省商业厅邀请周素园为该厅主办的特刊题词,周素园题写“掌握经济锁钥,推动物资交流”(引自《周素园文集》1221页)送去。这些题词,表达了周素园对各项事业的由衷热爱和殷切希望。
  此外,周素园还为亲属题词,勉励后人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周素园的女婿、周平一的丈夫孔宪聪回忆说:“从前,我有个很大的毛病,高兴时往往忘乎所以。老人(周素园)是早就看出来了的。记得1950年,他老人家离开毕节到贵阳赴任的前一天,用信笺写了一张字给我:‘当你高兴的时候不要忘记思考。’可真语重而心长!……但它却已深深地栽植在我的心坎上,随时提醒我,教我自爱,催我反省。”(引自孔宪聪《素老轶事数则》,载《毕节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