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红军鏖战枷担湾
红军鏖战枷担湾
作者:文|史宏拯  发布日期:2022/2/17 阅读次数:
红二、红六军团黔西县定新乡枷担湾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毛泽东主席曾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
  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黔西,在枷担湾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枷担湾,因山沟弯曲如耕地套在牛肩上的枷担而得名。枷担湾位于距黔西市城区22公里的定新乡英雄村境内,两条深达数十米的山沟在象鼻岭处交汇成弯弓状,这里正是80多年前红军与国民党鏖战的枷担湾战斗遗址。枷担湾一带坡高岩陡、树深林密,只有一条狭窄蜿蜒的石阶路从山脚穿过,路旁一条沟渠沟壁陡峭,沟水沿象鼻岭岩底一座小石桥流入渭河,地势险要,易于伏兵。明末清初吴三桂征剿水西,与安氏土司在此有过一场激战,双方死伤惨重。这里是黔西通往金沙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6年2月3日,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进占黔西城后,蒋介石令嫡系万耀煌纵队驰援。万耀煌(1891-1977),名万奇,字武樵、迪奇,十七岁肄业两湖师范附小,投笔从戎,先后考入湖北陆军小学堂、陆军第三中学、陆军军官学堂、陆军大学,接受完整的新式军事教育;求学期间参加日知会、同盟会、国民党,参加了辛亥革命、反袁运动、荆襄自主之役;毕业后任驻湘鄂军参谋长;中原大战时,任第十三师师长,在攻打曲阜的战斗中,该师顽强作战,动摇了阎锡山整个津浦路的防线;大战结束后,被调到湖北黄安“围剿”红军;1933年,又奉命调入江西,参加“围剿”中央苏区,任抚州警备司令兼第八纵队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蒋介石令其率部跟踪追击;1935年,他被提升为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
  2月6日,万耀煌纵队抵达三重堰(今黔西市重新镇)。受过良好军事教育又久经沙场的万耀煌在三重堰街上的六木小学校园内设立指挥部,派人侦察去黔西县城沿途地形,搜集红军有关资料;及时召集连以上军官开军事会议,制定作战方案。
  万耀煌率部到达三重堰的消息传到黔西县城,为保卫根据地,红二、红六军团在黔西县城川主庙召开临时会议,根据会议决定:贺龙、萧克率红军四师、六师、十七师三个主力师前往迎敌。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率十七师到牛场拨(今定新乡),贺龙率六师十八团到大协厂、新开田准备迎战;红二军团直属队及四师、六师师部在黔西城坐镇指挥。
  萧克出生于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幼年入私塾,上高等小学。1923年,考入嘉禾甲种简习师范学校。1925年冬,师范学校毕业后,只身前往广州,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该教练所后归并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并随国民革命军征战江西、浙江等地。1927年初,萧克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叶挺部任连政治指导员、连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投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洪流。1927年8月,萧克随叶挺部参加了南昌起义,任71团4连连长。1929年初,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萧克任支队长、纵队参谋长。在宁都攻城战中,率部首先登上城墙。1930年春,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率领部队进军江西、湖南。萧克利用打仗间隙,针对部队的具体情况抓紧训练,使第三纵队成为红四军的主力之一。1931年7月,萧克调离第三纵队,任江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率领部队英勇作战,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1932年10月,任湘赣苏区红八军军长。1934年1月,奉中央军委之令,率领部队北上破袭南浔铁路,在国民党军46个整团兵力围追堵截中,率部4000余人纵横驰骋,历时两个月,行程1250余公里,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灵活作战,击溃国民党军6个团及许多保安团队,捣毁敌人无数碉堡和据点。回师湘赣苏区后,在沙市伏击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旅,击溃国民党军4个团,并活捉国民党军旅长侯鹏飞,受到中央军委的传令嘉奖,并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7月,担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奉命率部先遣西征,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开辟通道,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序幕。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与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一起,率领部队声东击西横渡沣水沅江,直插湘中,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而后挺进黔东,1936年2月3日到达黔西。红军一路走来,身处在森林草地、高山峡谷、峻岭江河之中,在天上有敌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敌军前堵后追左右拦截的恶劣环境下,凭着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萧克率十七师向重新方向进发,边走边查看地形。当红军进入枷担湾时,萧克看到这里地势十分险要,就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他找了一块平坦的高地打开地图,对照地形进一步研究作战部署。红军进入贵州后能参考的地图主要是当时贵州教材课本里的地理、地图,其误差之大可想而知。好在他们前几天通过地下组织获取到敌方的一张军用地图,但在当时的绘制条件下,军用地图也有很大误差。萧克根据地图上的标识,放眼目所能及的山峰、河流、道路,胸有成竹,决定把战场定于此处,在两边山腰各部署一个连设伏,山洼拐弯处潜伏一个营,几挺机枪对准百米内的大路。
  三重堰在黔西北部,面积139平方公里。元代因当地人在小河上筑坝三道拦截河水灌溉沿河稻田,人们习惯于称三重堰。清乾隆年间形成集市,1914年更名重新。2月7日,万耀煌纵队探知红军已有准备,而且是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坐镇指挥,他领教过萧克的厉害,决定坐观其变,固守三重堰按兵不动。
  2月8日,万耀煌纵队仍按兵不动。鉴于万耀煌纵队按兵不动的形势,红二、红六军团领导决定把红二军团直属队及三个主力师的辎重行李运到大定(今大方县),由部队轻装与敌周旋。红二军团四师回沙窝,留十团一营守卫城区,六师、十七师进到樱桃坪以北,准备伏击敌人。
  2月9日,萧克布置十七师五十团一营在三重堰附近诱敌出击,亲率十七师剩余部队由牛场拨经大定戛木迂回到敌人的两侧和背后,准备对敌人形成夹击之势。十七师五十团一营先头部队在龙洞沟(今英雄桥)一带与三重堰出击之敌相遇。敌人凭借八角庙居高临下的地形,进行火力封锁,打伤红军数人。为减少伤亡,五十团一营红军退到枷担湾,把营部设在一碗井寨子里,把通讯指挥部设在枷担湾南面的安家大坪,在安家大坪、高火崂、张二沟、象鼻岭一带依山修筑工事,架设电话线,凭高据险,借助有利地形阻击敌人。万耀煌纵队追至枷担湾,也在水沟之侧渭河之滨的桥头坡、火金山、青杠寨一带修筑工事。
  当天中午12时许,万耀煌部向红军阵地发起进攻。步枪声、机关枪声顿时不绝于耳,手榴弹、迫击炮弹炸得树断枝折、尘土飞扬。双方据阵对射,相持不下,战斗十分激烈。红十七团一营和十八团知道情况后,从新开田赶到枷担湾参战。万耀煌纵队也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向红军阵地连续发起猛攻。在机枪、迫击炮的火力掩护下,一股敌人从渭河浅滩扑向高火崂红军阵地,另一股敌人从火金山、青杠寨扑向象鼻岭红军阵地。红军顽强坚守阵地,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肉搏战,战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无进展,形成对峙局面。为保存实力,五十团一营营长在夜幕降临时,用小三角旗指挥战士迂回撤退,朝牛场拨、新开田、大协厂方向逐渐隐去。这次战斗,万耀煌部陈尸200余具,红军也有较大伤亡。红十八团参谋长贺崇禄也在这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红军撤退后,气焰嚣张的万耀煌纵队又向牛场拨、新开田逼近,于11日两次对牛场拨、新开田进行试探性进攻,均遭到红军挫败。枷担湾之战,红军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有效地延缓了敌人对红军的追赶,保卫了新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为纪念牺牲的红军战士,当地百姓将枷担湾与龙洞沟之间的一座石拱桥更名为英雄桥。1981年,原黔西县人民政府将此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功绩碑;2018年,黔西县(2021年3月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黔西撤县设市)以枷担湾之战为背景打造大型红色题材花灯戏《红灯照亮枷担湾》,演出后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热烈欢迎。
  长征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长征是一首惊天地、泣鬼神之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一路艰辛,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不仅谱写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且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弹指一挥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已经有86年,时光如流水,当我们追忆那段红色的历史,重走那段红色的历程时,仍旧会热血沸腾、感慨万千!(作者系原黔西县政协退休干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