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战斗的旋律 高亢的歌声——缅怀毕节革命先烈林青
战斗的旋律 高亢的歌声
——缅怀毕节革命先烈林青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程 红 刘继明  发布日期:2021/11/29 阅读次数:
矗立于贵阳市委党校内的林青烈士塑像(资料图片)
林青手迹(资料图片)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雄壮激昂的《国际歌》,一直激励着林青为革命胜利而奋勇斗争。
  在革命生涯中,林青教过许多同志唱歌,通过传播革命歌曲,激发战友们的阶级感情和革命热情。1935年9月,林青惨遭国民党杀害。在赴刑场的途中,他高唱《国际歌》,展现了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革命歌曲的熏陶中成长

  林青从小喜欢唱歌画画,因家境贫困,13岁时就辍学到毕节志和百货商店当学徒。1926年,15岁的林青因不堪商店老板的虐待,跟随在他家客栈结识的贩盐挑夫逃到重庆寻找出路。
  在重庆嘉陵江畔的码头,林青受到革命歌曲的熏陶,经常听到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们唱起激昂的《国际歌》,认识到“革命的歌曲是向敌人冲杀的呐喊”。“在这儿荟萃着斗志昂扬的战士/在这儿活跃着意气风发的青年/他们到江边码头宣传革命/他们在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列/工棚里随着江风飘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的战歌/船台上拥着波涛响起/反贪官反军阀反帝反封建的呼唤/江边风景壮丽,大学生们常来写生画画/码头上车水马龙,青年们常来唱歌讲演。”(宁汉戈《高原之鹰》诗句)
  1930年夏天,林青从重庆辗转到上海,进入提篮桥的一家锁厂当学徒,办起工人夜校,组织工人学文化、讲时事、唱《国际歌》。“晚上,林青你不顾疲劳,为促进工人的觉醒/办起工人夜校,组织工人学文化,讲时事/夜校成为团结发动工人群众的阵地,/成为公开、秘密活动的联络网/……当深沉的《国际歌》回绕夜空/工人们懂得了‘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斗争,工人阶级才能得到解放。”(《高原之鹰》诗句)
  林青接上团的组织关系后,满腔热忱地投入革命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林青联络“觉悟书店”的贵州同乡缪正元、金啸远、谢凡生等人,组织成立“朝阳音乐社”,通过“左联”的关系,在上海沪东和沪西工人区演出抗日歌曲,“‘朝阳音乐社’探讨音乐战斗的新声/抗日救亡歌曲像一股洪流/在工人、青年、学生中传播心音”(《高原之鹰》诗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932年,林青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判刑两年,关进西牢。1933年,适逢英王举行登基25周年大典,在服刑一年半后被大赦释放。林青出狱后,生活困难,经常到贵州同乡谢凡生那里吃饭,参加歌咏队,和他们一起练歌和演出。谢凡生在《忆林青》中回忆说:“大约在十一月的某天,来了一个和金啸远、郑亮松认识的青年,他外边衣着破烂,里面穿了一件蓝白横条的汗衫,容貌很清瘦。据金啸远介绍,他叫李远芳,也是贵州人。他刚从监狱出来,生活困难。因此,他虽然没有搬来和我们同住,但经常来我们这里吃饭,并参加歌咏队,一道练歌和演出。”(原载《贵阳党史资料》1985年第5期,总第14期)
  在革命歌曲的熏陶下,在革命洪流的洗礼中,林青对革命歌曲作用的认识更为深刻。后来,他对加入“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的人员有严格的要求,参加该组织的人必须首先学唱《国际歌》,并拥护歌词内容。
  山歌作为歌曲之一,通俗易懂,曾受到林青的重视。1934年四五月间,林青和缪正元以搜集山歌作为掩护,到云南镇雄县属的泼机开展革命宣传活动。
  林青在泼机搜集山歌的事情让泼机革命者王余芳印象十分深刻。“林青、缪正元同志到了我家不几天,就要我大哥邀几个贫苦农民来和他们座谈。当时被邀来参加的有苗大王、林兴发、李成章、王必文、李文明等人,地点在我家厢房内。开始,林青同志问他们会不会唱山歌,请他们唱几支给他听听。这几个人彼此唱了一些,缪正元同志从旁在小油灯下记录。林青同志根据他们唱的歌词,给予修改和删削,另行赋予新的内容,又叫他们重唱。我还记得林青同志增添删改过的两首,解放前一直被人们传唱,从而激发着人们向往着革命的到来。其一:不公平来不公平,人间出现富和贫。富人依靠穷人养,还说穷人命生成。其二:清早起来去望秧,满坝谷子金样黄。空喜今年收成好,交了地租饿断肠。这些山歌,当时缪正元同志把它们抄在一本夹纸订的本本上,翻开的第一、二页,还画了一面有镰刀、斧头的党旗和五角星。”(《他们播下了革命火种——回忆林青同志在镇雄的活动》)

革命歌声响彻毕节山城

  1933年初冬,林青和缪正元由上海回到毕节后,与在毕节领导抗日救亡活动的秦天真取得联系。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林青、缪正元、秦天真三人决定以学校为阵地、以进步教师为对象,以原有的进步力量为基础,团结广大的爱国青年和群众,创办群众性的革命文化艺术组织——“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以下简称“毕节草原社”),以歌咏、戏剧、绘画、文学等文艺形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向群众宣传反封建和抗日救亡的道理。从此,毕节山城悄然响起嘹亮的革命歌声。
  “毕节草原社”的社歌《草原青年》,词曲简单,易记易唱,节奏感强,男女四部轮唱,唱起来扣人心弦。在秦天真的回忆中,这首歌系林青作词作曲,“每次演出,缪正元指挥歌咏队首先合唱《国际歌》,再唱林青作词作曲的《草原之歌》:‘草原青年,草原青年,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光明在前,向前进,向前进!’还有《马赛曲》《伏尔加船夫曲》《囚徒歌》《大路歌》,也演唱以岳飞《满江红》为词的壮怀激烈之歌。嘹亮雄壮的歌声,响彻毕节山城,激动人心。”(秦天真《风雨八十年》)
  在缪正元的回忆中,没有明确由谁作词作曲,算是“我们”的集体之作,“我们还为‘草原艺术研究社’谱写了社歌,‘草原青年,草原青年,起来,起来……’首次演出台上台下一起唱,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真是轰轰烈烈。”(缪伦《我在贵州地下党斗争的历程》,原载《贵州党史资料》第五辑)
  而在宁汉戈的回忆里,《草原青年》由秦天真作词、缪正元谱曲,林青设计歌曲谱夹子。宁汉戈在《高州高原的山鹰——献给林青烈士》“第六章 转移”里写道:“成百斗志昂扬的青年男女/歌唱草原青年,还第一次唱起无产者的心音/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这是打破千年沉寂的惊雷呵,人心,震撼山河/缀着五角星的红色谱夹/像片片彩霞,飞满城郭。”(原载《贵阳文史资料》1987年第4期,总第24期)当时林青设计的歌曲谱夹子,封面是一个对角有大片红色,一个对角是一小块黑色相接,交界有一颗金灿灿的五角星和一条五线谱音符斜斜上升、飞去,夹子内第一支歌就是《国际歌》。
  林青强调“歌唱不唱低沉庸俗的靡靡之音”,旨在通过革命的歌声去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起到唤醒民众、鼓舞斗争的作用,这种鲜明的主张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支持。林青还教大家唱《国际歌》《马赛曲》《囚徒歌》《伏尔加船夫曲》等革命歌曲,激励了群众,轰动了毕节山城。
  “毕节草原社”的活动,受到国民党毕节当局的限制。滑稽的是,愚昧的统治者准唱法国的革命歌曲,却不许唱苏俄的进步歌曲。反动当局认为俄国是布尔什维克的故乡,俄国的歌曲就不能唱;法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马赛曲》是法国的就被审查通过了。(缪伦《我在贵州地下党斗争的历程》)
  1934年春节期间,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毕节草原社”公演在毕节城珠市路川祖庙戏楼举行,轰动毕节山城一时,可谓“闹翻世界穷光蛋,轰动山城小‘暴徒’。革命歌声沿路唱,惊人口号遍街呼”(宋达兼《题吊李肃如》)。演出节目除话剧《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和一些小独幕剧外,“歌咏队演唱的除当时流行的抗日救亡歌曲如《打倒列强除军阀》等外,还唱《国际歌》《只有战争才能消灭战争》《工农兵联合起来》《囚徒歌》《伏尔加船夫曲》等”(王树艺《忆林青》,原载《山花》1981年第1期)。
  在“毕节草原社”的影响下,许多青年如徐健生、熊蕴竹、宁汉戈、宁起枷、王树艺等同志走上了革命道路。徐健生在《关于贵州地下党的情况》里回忆道,“参加‘草原艺术研究社’的积极分子,不仅仅是拥护党的主张,而且积极进行活动——如唱《国际歌》《马赛曲》《伏尔加船夫曲》《囚徒歌》……当时参加的青年、学生较多,‘草原艺术研究社’的活动,对毕节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起了很大作用。”(原载《贵州党史资料》第五辑)
  在宁汉戈的记忆深处,林青的歌声高亢雄浑,指挥唱歌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草原社’的日日夜夜/又在我眼前浮漾/你高亢的国际歌声/仍在我耳边荡漾”“记忆的春风,吹绉我脑海的涟漪/耀现着你明洁英俊的形象/我一闭眼,面前就屹立着/你充满着青春活力的身影/依然同昨天相见一样/你指挥唱歌的手臂/总在我眼中摇晃。”(《高原之鹰》诗句)

做革命歌曲最有力的传播者

  毕节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引起敌人的注意,国民党反动派电令驻扎在毕节的军阀犹禹九逮捕林青等人,林青、缪正元、秦天真获讯后立即撤离毕节。林青撤到贵阳后,与战友们创建“星光读书会”“文学研究社”“社会科学研究会”,通过阅读进步书籍、传播革命思想,吸收了一大批进步男女青年参加革命,把革命的烈火燃向全省。
  中共贵州地下组织的同志利用严金生家开诊所的有利条件,经常在他家楼上聚会,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林青常去那里活动。“每到这时,严金生和妹妹严金萱便自觉为他们去放哨。林青常给他讲革命故事,教他唱《少年先锋队歌》《国际歌》等,对他进行革命的启蒙教育。”(中共贵阳市委党史办《严金生烈士》,原载《贵阳文史》1997年增刊)
  林青还教青年教师们唱革命歌曲,“谷友庄离开贵阳后,林青、邓止戈、秦天真常到坚姐家……经坚姐介绍,他(林青)与几位青年教师认识,他的聪明干练、多才多艺,使青年教师们赞不绝口。他曾多次帮助修改《劲草》的文章,文笔犀利,才华横溢,他还会写诗、作画、唱歌。通过他的教唱,《国际歌》《囚徒歌》《工人歌》等很有魅力的革命歌曲在青年中慢慢传开了。”(尹克恂《朝晖晚霞集·坚姐》)
  贵阳地下党员丁毅从丈夫李策(李策英勇就义后,丁毅与宁汉戈结为伉俪)那里,学会了《国际歌》等革命歌曲。“他还教会我唱《国际歌》《囚徒歌》《战士入狱志更坚》《没有战争不能消灭战争》《工农战鼓》等革命歌曲……这些歌我现在还能唱,它是多么强劲有力的战斗号角呵!”(丁毅《怀念亲密战友李策烈士》,原载《征途》第2辑)
  丁毅在《林青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原载《贵阳党史资料》1985年第5期,总第14期)深切回忆说:
  林青烈士还是革命歌曲最有力的传播者。他教过许多同志唱歌。《国际歌》《马赛曲》在山城青年中暗地流行,正是由于林青和战友们的传播。林青同志教给李策唱的歌,我基本上都从李策那里学会了,特别是李策转述林青同志给他讲解的《国际歌》的意义后,使我对《国际歌》的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我暗暗为自己能加入工人阶级的行列去进行这“最后的斗争”而感到自豪。另一首《工农战鼓》,歌词大意是:“战士入狱志更坚,镣铐和铁链,身受棍棒鞭……夜在狱中,工农战鼓入耳动心欢。转眼革命兴,工农建红军,夺政权,齐暴动,战士去出征,高举赤色旗,热血向光明……”又一首是《没有战争不能消灭战争》,歌词大意是:“工人农民红军们!快准备作战,没有战争不能消灭战争……”等等。正是这些具有无穷威力的歌曲的宣传、鼓舞和影响,一大批热血沸腾的青年自觉走上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黑暗势力、黑暗社会、腐朽没落的反动制度进行了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殊死搏斗,终于夺取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幸福人间。
  贵阳地下党员尹克恂回忆说:“林青殉难次年,我们姐弟四人搬到堂姐尹素坚家,我刚满14岁,坚姐一次又一次地同我谈起矛戈,谈矛戈的诗,谈矛戈的画,谈矛戈喜欢唱的歌,她说:矛戈唱起歌来,那宽广的音域,深沉的音色,带着酒窝的笑脸,激动的浓眉,节奏鲜明地挥动的手臂,真是令人神往。她要我帮着抄下《工人歌》,这是我第一次悄声学唱的歌曲。我突然发觉自己不是用童声,而是像大人一样从心底深处呼喊和歌唱。”(尹克恂《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林青烈士殉难五十五周年祭》,收入《朝晖晚霞集》)
  何治华到贵阳达德学校任教后,接触了革命志士尹素坚。经尹素坚介绍,何治华认识了林青,还从林青那里学唱革命歌曲。“不久,李肃如和刘茂隆同志有任务暂离贵州,坚姐和几个同志到东山高惠亭为他们饯行。其实是以饯行的方式碰头聚会,研究商讨工作。那天,坚姐把我和凌钟媛、王惠丽都邀去了。他们谈论了一些事情之后,李肃如同志便教我们大家唱《国际歌》《囚徒歌》。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林青同志也早已英勇牺牲。缅怀先烈,似乎这歌声还在耳畔,它将永远指引着我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何治华《回忆坚姐》,原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1982年第4辑)
  “慷慨悲歌过长街,怒火烧红古城头。”(《高原之鹰》诗句)1935年9月11日,从国民党贵阳警备司令部经大十字至六广门主要街道中华路和中山路一带,军警荷枪实弹,戒备森严。一辆人力车载着林青在军警的押送下游街示众,送往六广门刑场。车辆驶出大门,林青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的口号。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24岁的宝贵生命,唱响了一曲共产主义战士的青春之歌。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