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一)
作者:文|常近时  发布日期:2021/9/24 阅读次数: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华民族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和汉、唐、宋朝代的综合实力和所处的世界高水平;论述了近代特别是清朝晚期和民国时期政治腐败、国力低下、贫穷落后的局面和东、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家面临危亡的惨痛经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经济。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

  前 言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发生了令全世界广泛赞誉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的荣誉感、自豪感、自信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和坚定;每个中国人都为当今国家的日益强盛和人民幸福生活而欢欣鼓舞。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华民族正以难以置信的高速度实现着伟大复兴,一个近代贫穷落后的国家,在本世纪中叶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则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其中古代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他们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判断伟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为青铜器的大量应用,其次是文字的使用和广泛传播,以及城市文明的出现;在此基础上产生人口的规模聚集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农耕放牧的发展。
  部分史学家认为,4000多年前,中国第一个朝代夏建立,此时中原以农耕放牧民族发展成国家。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真正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是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厉王姬胡登基才算是中华文明的初始,而此前的文明历史年代尚不确切,只能说中华文明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伴随考古事业的新发现,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两块冶铸的黄铜,距今已有6000年;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鼎,距今已有8000年,可见,中国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绝非臆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秦帝国虽只存在15年,但却是极为重要的朝代,它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还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道路规制、政府管理体制等一系列制度和标准,对后续各朝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此后的汉朝、唐朝、宋朝等中国各发达时期的经济、文化、军事都有创世界的发展。中国若干发达朝代的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疆域、人民生活等,在同期的全世界处于最高或较高的水平。
  中国在北宋时,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为当时世界之最;公元1000年时,GDP占全球的80%,经济全球领先。但到公元1300年,即元朝大德四年,中国的经济已开始落后于意大利,到1750年,即清乾隆十五年,综合的经济指标已落后于欧洲,其中重要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落后,人口增长过快,超过资本与土地积累速度,导致人均生产率下降。晚清的90年,即从1821年至1911年,中国连续遭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割地赔款加重了清朝封建统治的负担与腐败,使人民生活进一步贫穷与落后。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都在探索中华民族振兴之路。百年后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在1949年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奋力复兴的新时代。特别是这40余年,在党中央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必然,已经从梦想正在快速变为现实。

  一、中华民族杰出的历史业绩
  中华民族一词的称谓仅只有百余年历史,据文献记载,首先于1902年由梁启超提出;1911年底孙中山先生宣布中华民国实施“五族共和”,确认除主要居于中原的汉族外,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各民族共同构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人民政府进一步明确所有居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域内的56个民族均属中华民族。2010年我国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6%,其余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8.4%。尽管汉族人口占据绝大多数,但各族一律平等。
  从秦统一至清王朝结束,前后共2123年,封建君主制国家在中华大地上战争不断,分分合合,经历数十个家天下王朝和数百位帝王更替,国家疆域面积在400—1250万平方千米变化,然而,中国的社会形态基本未变,即为农业社会。秦时,中国人口约2000万,清末已达4亿,为秦时的20倍;清王朝落后的封建制度和人口过剩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
  回顾中国历史,曾有过若干个持续统一数百年的强盛王朝,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准在当时的世界各国均处前列。一项关于历史上世界37个帝国国力强盛水平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国家的面积、人口、GDP,持续存在时间等四个具体的指标参数综合计算排序,前十名里中国统一的王朝就占据六个,它们为元、清、汉、唐、宋、明等帝国。
  许多学者认为,汉朝的武功、唐朝的经济、宋朝的文化艺术最为发达。事实上,这三个统一的朝代都曾达到过当时世界最强的综合国力,且各有所长。
  1、汉帝国的综合国力
  汉帝国(公元前206-220年)在中原由西汉与东汉刘姓家族统治达400余年,与当时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世界两强。
  汉朝时期,中国的人口显著增长,由秦时的2000万人口增至6500万。城市化水平提高,农业、商业、手工业已相当发达。此时货币的铸造水平较高,奠定了稳定的货币体系。陶瓷、缫丝与棉纺、丝绸工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当时,在中原的西部、北部,汉朝与西域、匈奴国相邻。汉朝当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将西域纳入中国版图,其意义十分重大。此后,多年征战克服了北方匈奴汗国的袭扰。
  西汉建国66年时,汉武帝刘彻继位,派汉将卫青与霍去病进攻匈奴,经几次战争,汉朝北部匈奴的威胁基本解除,一部分匈奴人被驱赶至西北大漠,后沿亚洲北部进入欧洲游牧。此后数百年,进入欧洲北部草原的匈奴经常南下活动,被称为“上帝之鞭”,公元433年匈奴大单于阿提拉建立了帝国,首府为布达城,同一时期西罗马帝国在总督阿契斯带领下变得强大,双方于公元451年发生百万军征战,双方共死16万人。公元453年阿提拉结婚洞房中暴死,此后匈奴国解体。最终匈奴人与中欧的民族融合。而另一部分史称南匈奴人,则与中原地区汉族融合。
  汉武帝于公元138年招募使者,选中了张骞带领百余人组成的使团出使西域,首次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司马迁称之为“凿空之旅”。中国人的眼界从此大开,知道西域还有许多国家,并开创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这条道路便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2000年,中国西北的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居住的民族为夏族,晋南关中一带则居住着华族,华、夏二族融合成统一的民族——华夏民族。此后华夏族又融合了近区的藏缅族、东夷族、通古斯、西戎、祝融氏、蚩尤氏后代以及鲜卑、匈奴人。在西汉时期,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即汉族得以产生和壮大。华夏族是汉族的源和根,而汉族则是华夏族融合了10余个少数民族的结果,因此,汉族的血统构成十分复杂,从汉朝起汉族自然成为中华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帝国疆域比秦统一时要大50%,约600万平方千米,比当时环地中海的罗马帝国疆域大20%。汉帝国无论从行政管理、官僚机构、人才选用、政绩考核等都很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均比罗马帝国要强;汉朝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灌溉与漕运均较发达。后来,罗马帝国的农业日渐衰落,大批奴隶进入农业,成为农田耕种的主力,自由民与小农经济大量破产,而汉朝的农业相对比较稳定。一项研究表明,西汉全盛时期GDP(按1990年美元不变价估算)约265.5亿美元,人均400美元,比罗马帝国要高。
  2、唐帝国的综合实力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繁荣统一、鼎盛的朝代。唐朝前期疆域主要向西、向北开扩,超过任何朝代;初期国土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千米,不久,西南的吐蕃等地也纳入大唐版图,疆域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
  唐朝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时期,国泰民安,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十分繁盛,科技、军事、经济、文化处当时国际领先地位。
  唐朝初年,人口少土地多,使均田制得以进一步推广,政府将土地分给农户,达到“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繁荣景象。
  唐开元年年间,发明并使用了曲辕犁,粮食产量逐年增高,亩产为汉朝时两倍。手工业分官营与私营,都有快速发展;丝织品延用北朝的“蜡缬法”染色,成品花样繁多;白瓷十分精细,“唐三彩”流行广泛;金银器皿制法工艺改进,采用“灰吹法”提高金、银的纯度,出口产品的种类、质量都有所创新,促进了外贸发展。印度、锡兰、中东等地商人纷纷来华交易。
  由于唐朝时期城市发育和城市商品经济已具雏形,长安、洛阳、苏州、扬州、成都、广州等已形成商业中心。连接城间的陆路与水路也已相当发达,全国有大小驿站1463处。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经过30年的治理,唐朝达鼎盛时期。此时全国人口达8050万人,疆域总面积达1251万平方千米;东至朝鲜、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北至贝加尔湖北;GDP约占当时全球的50%,经济实力世界第一。
  在盛唐时期,世界上同时还存在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和查理曼帝国,前者位于西亚、中亚、北非,后者位于欧洲。阿拉伯帝国是由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帝国。8世纪,哈里发哈伦·贵德时代的阿拉伯人,已基本结束了军事扩张,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且手工业、商业发达,中国与之有较多的往来。由于哈里发既是君主也是教主,难免发生宗教派系不同的政权斗争,所以阿拉伯帝国最终因民族内部矛盾产生分裂而走向解体,分成若干个小国。
  在盛唐时期,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夏斯脱里派都曾先后传入中国,教派的头人也受到唐太宗、唐玄宗的召见,但这些宗教都未能融入国家政权,仅只成为一种从皇帝到民众的宗教信仰,且各种宗教与宗教派别间相互容让、友善相处,成为国家与社会安定的有利因素。唐代宗教文化也很兴盛发达。
  3、宋帝国的经济实力
  宋朝是中国地域面积最小而经济、文化、教育最为繁盛的时期,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著名学者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由于陕甘地区气候干旱,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步南移,到北宋时基本完成这一过程,中国的中部与东南部已成中原的重心,农业、手工业、文化艺术有了很大发展。
  公元960年,基本未靠战争,“陈桥兵变”将五代的后周柴氏王朝,和平禅让赵氏建立了宋王朝。宋朝实行文官统治,注重民生和发展经济,很快便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领先的国家。世界著名的史学家贡德福兰克认为:“11世纪至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它地方。”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宋代文明深深地影响了世界。”英国史学家麦迪森说:“公元10-15世纪,中国人均收入是世界领先的国家,技术、开发、管理水平都超过欧洲。而到19-20世纪,当世界经济显著增长时,中国却衰退了。”根据他的测算,按1990年美元不变价为基准,公元960年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而后则达600美元,而那时的欧洲仅为422美元。
  北宋时期(960-1127年),北方为辽,其领土面积比北宋略大。辽圣宗时,辽已是高度汉化的王朝,宋、辽形成南北朝对峙局面,双方实际均无能力且也无意灭掉对方。宋朝占据中原核心发达地区,辽则占据少量中原区即燕云十六州,其余均处北方牧区。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远不及宋。
  公元1127年,赵构迁临安建立南宋(1127-1279年),金与南宋沿淮河一线对峙,此时宋的国土面积更小,国力也不如北宋。
  北宋年间,正逢欧洲天主教势力扩张时期,在罗马教皇的准许下进行持续200年的“十字军”东征,前后共发生九次主要与阿拉伯穆斯林哈里发国家的战争;由欧洲封建主和骑士组成远征军,进攻地中海东岸穆斯林国家,意在讨回被其占领的领土,其中也包括基督教内不同派别的斗争。由于战争绵延时间长,对双方经济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此期间欧洲与西亚环地中海国家的经济实力都无法与北宋时期的中国相比。
  由上述可知,中华民族在汉、唐、宋等朝代,都曾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然而,到公元1300年即元朝大德四年,中国的经济就已开始落后意大利。公元1400年即明朝建文二年则被英国超越,到1750年即清乾隆十五年中国人的生活指标已落后于欧洲。晚清,则连续遭受东、西方列强的侵略,最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未完待续](作者系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