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听党话 跟党走——缅怀父亲林正良烈士
听党话 跟党走
——缅怀父亲林正良烈士
作者:文|林天烈  发布日期:2021/5/14 阅读次数:
林正良烈士(资料图片)
林正良烈士《狱中遗嘱》(资料图片)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不会忘记成千上万的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弘扬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
  父亲林正良烈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父亲已经牺牲80年了,我们缅怀他。
  父亲林正良,生于1907年,金沙县人,自幼家境贫苦、勤奋好学。青年时代,在贵阳师范求学期间,阅读了很多进步书刊,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30年毕业后回到金沙,从事教育事业,先后任城关小学教务主任、校长等职务。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继李绍夫同志之后担任中共新场(金沙县)总支书记。在中共贵州省工委的领导下,父亲积极开展地下党的革命活动,培养进步青年,发展地下党员,扩大地下组织。当时参加地下革命活动的有60余人,先后组织“民教工作团”“除奸自卫队”“农会”等革命团体,团结进步人士、农民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金沙抗日救亡活动风起云涌,外地把金沙称为“小江西”。
  父亲为了使更多的人懂得革命道理,四处传阅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为了筹集资金,购置进步书刊,置家庭生活困难于不顾,“余以尽瘁教育之故无暇事生产,置家庭赡养于不顾,致父母妻儿有冻馁之虞”。父亲团结社会贤达,开设了“十友书店”,创办了金沙图书馆。当时传阅销售的书刊有《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大众哲学》《新华日报》等。他在诀别信中写道:“余自十九年,献身地方教育,任劳任怨,孜孜不息者,良以教育为立国之基。金沙亦神州一隅,努力于乡,犹勤劳于国,十一年来,虽无伟大成功,确已尽国民天职于万一。”他抱着“以教育为立国之基”“百年大计树人师”“读书救国主人翁”的思想,发挥地下党组织的作用,团结、动员当地进步人士,克服了师资、经费等困难,创建了玉屏职中(即今日金沙一中),利用讲台给青年教师和高年级的学生讲革命道理,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地下党员,壮大革命力量。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为了扩大抗日影响,推动抗日救亡活动工作的发展,父亲组织地下党员、进步青年组建文艺宣传队,到边远的山村开展宣传活动,排演了《打东洋》《夜之歌 》《一颗炸弹》《放下你的鞭子》等话(歌)剧,教群众唱《醒狮怒吼》《流亡三部曲》《在太行山上》等歌曲,还自编了一些抗日山歌,到10多个边远乡镇演出,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地下党工作在金沙的活跃,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惧,国民党贵州省党部在金沙建立了特别党部,加派了特务和官僚力量。1940年农历腊月二十七,国民党贵州省保安司令部的军队荷枪实弹、杀气腾腾开进金沙,把我家团团围住,将我父亲逮捕,随即押往贵阳,关押在省保安司令部监狱。
  父亲在狱中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遍体鳞伤,但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宁死也没有暴露党的组织和同志,彰显了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就义前,奋笔疾书写下痛斥国民党的诗:“蓦地风波起不平,满城风雨犬鸡惊。声声腊鼓催除岁,处处警岗在捉人。思想自由偏犯罪,救亡努力反殃身。河山破碎扶桑恨,祸起萧墙耻用兵。”敌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于1941年8月7日将我父亲秘密杀害在省保安司令部防空洞内,时年33岁。就义前,父亲在给我母亲的诀别信中写道:“妻乎,勿悲!余今日之牺牲,即儿辈异日之成功,余虽无伟大成功,确已尽国民天职于万一,今日就戮,视死如归,实无愧怍于心也。”
  父亲牺牲后,没有给我们后代留下任何物质方面的遗产,“余一身之外,无长物,仅遗书籍数十册,即以此作余之遗产,以遗儿辈。”给我们兄妹写了《狱中勉诸儿》:“国仇家难恨重重,责在儿身莫放松。学艺克家跨灶子,读书救国主人翁。歌成正气文相国,冰结坚甲史阁公。千古英雄承母教,圣贤事业盼追踪。”
  今天,我要高兴地告诉父亲:您在就义之前写的诀别信和诗稿,已被贵州省博物馆列为国家三级文物收藏,作为对我们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更要骄傲地告诉父亲:您所追求的理想和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做好党的传人。(作者系林正良烈士女儿、贵阳市委政法委退休干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