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 卫生健康 >> 高山云雾出好茶——毕节市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综述
高山云雾出好茶
——毕节市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综述
作者:聂宗顺  发布日期:2020/9/15 阅读次数:
毕节市优质茶园(资料图片)
毗邻百里杜鹃金坡景区的金坡乡化窝社区茶园(供图/百里杜鹃管理区党工委宣传部)
  毕节市产茶历史悠久,“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茶树新梢持嫩性强、鲜叶主要营养物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约4%、茶多酚含量约25%)的特质,所制茶叶以“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回味悠长”著称,特别是水浸出物含量超过40%,在全国处于一流水平。毕节茶具有独(离天最近、离地最远,有中国最高海拔的茶园)、特(多为高山生态有机茶,无污染、无公害,有机茶园多)、优(品质好、口味好、汤色好,夏秋茶可比江浙一带春茶)的特点,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此,毕节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出台了《毕节市发展高山生态茶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毕委办字〔2018〕29号)支持高山生态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大力推进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毕节市高度重视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茶产业——政府组建农投公司负责投融资,村社一体合作社负责流转土地,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引进茶企负责投融资和市场拓展,政府指导组建村社一体专业合作社配合,把农民纳入利益联结之中;引导本土企业家转产或经济实力较强的社会人士发展茶产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组织当地农民发展茶产业和个体加工户收购茶青进行加工。同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的要求,充分借鉴“三变”经验、“塘约经验”,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与村集体、农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以土地入股、林地荒山入股、“特惠贷”资金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实现土地入股固定分红、劳务分红、产业效益分红、扶贫资金固定分红,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毕节市高山生态茶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各地新建茶园如火如荼。据统计,去冬今春,全市新建茶园20.14万亩,特别是世界最高海拔茶园、百里杜鹃茶旅一体化观光基地、纳雍骔岭高山有机茶园、织金县双堰街道黄金芽观赏茶园、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茶旅融合观光旅游示范园、毕节市拱拢坪茶旅康养基地等一批茶旅观光示范基地的成功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高山生态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毕节市在大力推进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茶叶营销及市场拓展工作,组团参加省内外的茶博会、推介会,支持各地举办“采茶节”暨“万人品茗”活动、茶文化“六进社区”活动,积极宣传“奢香茶”公共品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举办“毕节奢香茶”斗茶大赛和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组织茶企送样参加全省秋季斗茶比赛、“中茶杯”和“黔茶杯”比赛等活动;鼓励我市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自主打造“纳雍古树茶”“金沙贡茶”“威宁乌撒烤茶”“大方海马宫”等企业品牌。创新营销手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如:贵州三丈水生态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消费者网上订购专属茶叶基地的方式实现了产销对接。狠抓茶叶销售网络与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在国内各茶叶旺销城市开设直销窗口,抱团拓展销售市场。充分挖掘民族特色茶文化,利用《毕节日报》《毕节试验区》等新闻媒体,不断提升毕节茶的知晓率、美誉度和影响力。
  截至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87.97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8.9万亩,现有茶企107家、专业合作社236个,已培育“贵茗”“乌撒”等9个“贵州省著名商标”,“清水塘”牌“清池翠芽”获“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称号,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茶呈嫰黄绿、甜花香、鲜爽味,在短短几年间便获得了2017年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等多个荣誉,被授予2018年度贵州茶行业绿茶类特别“金奖”;大方县以利茶场生产的“以利牌”绿茶在2016年、2019年贵州省秋季斗茶大赛中荣获“茶王奖”,纳雍县、金沙县多次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纳雍县、金沙县、七星关区分别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贡茶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生产茶叶6717.71吨,产值219454.98万元,同比分别增加32.8%、39.37%。预计全年可产茶1.2万吨、产值35亿元以上,帮助1.5万贫困农民脱贫,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作者单位:毕节市农业农村局茶产业办公室)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