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泥土里绽放的芬芳——记“贵州好人榜”敬业奉献模范王光耀
泥土里绽放的芬芳
——记 “贵州好人榜”敬业奉献模范王光耀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宋 霞  发布日期:2020/5/26 阅读次数:
王光耀(右六)了解孩子们假期生活学习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谆谆教诲感恩铭记,化作扶贫路上的铿锵誓言,心怀真情、步履坚定,将深长的足迹镌刻在美丽乡村的土地上,让一张张朴实的笑脸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
  今年4月,我市驻村帮扶干部王光耀荣登“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贵州好人榜,成为“贵州好人·全省敬业奉献模范”。53岁的他,自1989年到毕节卷烟厂工作以来,因表现突出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17年5月,他来到纳雍县龙场镇以扒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用真情和实干开启了自己的扶贫之路; 2018年7月,因帮扶成效显著,他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初见王光耀,炯炯有神的目光中带着坚毅,浑厚的嗓音充满力量,黝黑的脸庞不经意间漾出暖暖的笑意……不善言辞的他,当说起在以扒村驻守的岁月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如数家珍地讲述着他和这个村的故事。

建阵地抓党建促扶贫

  “要想富,得先建强党支部。”这是王光耀在毕节卷烟厂生产党支部工作多年的切身体会和悟出的道理,这让他在接下来的帮扶工作中找到了切入点和方向。
  到以扒村不久,王光耀发现,村“两委”办公人员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办公,缺乏必需的现代办公设施,办公效率低下;不具备接待来访群众的条件,老百姓咨询政策、反映情况不充分;无党建活动阵地,党内生活质量不高,“三会一课”落实不到位……
  王光耀第一时间把掌握的情况如实反映给厂领导,并向厂里提出了“以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厂里决定以完善硬件设施为切入点,强化活动阵地建设,构筑战斗堡垒,抓实党建工作,促进精准脱贫。
  随即,王光耀与村“两委”人员谋思路、想对策,对村“两委”办公场所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突出党建和服务功能,将厂里的5.2万余元帮扶资金及时投入使用,顺利完成了村“两委”办公环境的提质改造。
  王光耀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给钱给物不如给个致富门路的道理,他决心要努力为乡亲们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子。经实地走访调研,王光耀把目光放在了产业扶贫上。
  “今天是星期六,没有回家,我同张杰(水井坡组干)、君明昌一起去看机耕道的路线,走完整个路线,目测下来,大约1公里左右,我们看了周边的情况,确实有发展潜力,不管是养鸡、种植大棚菌子和蔬菜,以及开农家乐,都很合适,但我不知道县、镇两级的想法,我觉得发展了,对整个村都有好处,我还是想用其他渠道为老百姓办点好事……”在2017年12月9日那天的《民情日记》上,王光耀这样写道。
  2018年2月1日,以扒村村“两委”成立了“纳雍县龙场镇以扒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李家寨鑫援合作社”,王光耀向单位申请了20万元的帮扶资金修建420平方米的圈舍,养殖了200余头生猪,为村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增强了他们劳动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有房有家就有奔头

  对于以扒村何家箐组的黄忠荣来说,有房才有家,拥有一个能遮风挡雨、安心居住的“家”是他们心中的期盼。
  几年前,黄忠荣一家6口人居住在面积仅10平方米大小的“窝棚”里,房顶挂着接雨水的小塑料桶,这里并不能为他们一家挡风遮雨,每天晚饭后,他的母亲及读学前班的两个孩子要走1公里的山路到大哥家借宿……
  而黄忠荣呢,这个小小的“窝棚”“关”不住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赶嘎”——当地苗族的风俗,每当有老人去世的时候,便要杀牛祭祀亡灵,四乡八邻会来“赶嘎”,饭管饱、酒管醉、肉管够。黄忠荣乐此不疲,经常在半醉半醒中度日,丝毫没有“扎根”下来安心寻求发展的心思。
  王光耀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多次深入走访,了解到黄忠荣个人户口未独立分户,与其一同居住的母亲、妻子、孩子均无户口,政府采集不到信息,不能列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危房改造中,黄忠荣家只能享受一般户5000元的标准。
  在摸清情况后,王光耀积极协调,向镇政府反映情况,向派出所提供材料,为黄忠荣办理了分户手续,同时为其妻子、孩子、母亲办理了入户手续,让黄忠荣有了“户主”的“底气”;在精准扶贫查缺补漏工作中,镇、村两级部门根据纳雍县贫困户经济收入核查标准以及“四看法”的评分标准,对黄忠荣家进行了精准贫困户评定和上报审核。同时,王光耀向厂党委汇报情况,厂党委决定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标准,为黄忠荣家补助3万元,帮助其进行危房改造。
  在帮助黄忠荣家进行危房改造的过程中,王光耀及时协调落实资金,按照扶贫资金使用程序,经销商协商并提供担保,赊销建筑材料给黄忠荣修建房屋。2017年11月底,黄忠荣家新修建的“目”字型住房主体工程竣工;2017年除夕夜,他们一家三代其乐融融地在自家的新居里吃上了年夜饭。
  “当黄忠荣一家高高兴兴地住进新居时,我从心底为他家感到高兴!”王光耀的《扶贫日记》中清楚地记录着彼时自己内心的那份欣喜。
  现在,黄忠荣成了真正有“家”的人,孩子放学回家后有了写字的地方,母亲和孩子不再每晚到大哥家去借宿,自己也不再沉迷于“赶嘎”,而是忙于筹划来年的庄稼种植、经济发展,日子有了奔头……
  2017年,在王光耀一家一家地走访调研、一户一户地协调解决下,以扒村完成了13户危房改造工程,让更多的群众告别了旧房、住进了新居,开始了新生活。

打通扶贫之路“最后一公里”

  “以扒两地隔山望,来回却有十里遥”,这是以扒村青杠林和冲门口两个村民组面临的尴尬现状,更是阻碍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一道屏障。
  一道山梁横亘于青杠林与冲门口两个组之间,两地直线距离不过七八百米,但只有一条羊肠小路从山间蜿蜒而过,晴天还好,勉强可以通行,若是逢上雨天,泥泞的道路简直让人望而生畏,除非遇上特别急的事情,否则不会有人选择从其间通行。所以,冲门口等4个村民组的村民到青杠林组种地时,都要绕行经过镇上,将近5公里的路程往往要花费半小时的车程。一直以来,被这道山梁阻隔开来的几个村民组的村民一直都渴望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方便学生上学、村民出行。
  王光耀在了解情况后,暗下决心,希望在自己驻村期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村民们把这条路修好,以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驻村期间,王光耀经常在村里转悠,和各村民组的组干、村民进行沟通,了解大家内心真实的想法,甚至多次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与大家商讨对策、实地考察、规划线路走向等。在村里做了大量工作后,王光耀在厂扶贫工作组到以扒村调研以及回厂里汇报工作时,把自己关于在以扒村修路的想法及时汇报给厂领导,并得到厂领导的全力支持。
  2019年春节过后,王光耀在心中谋划已久的“修路大计”终于要实施了。在他的提议和牵头下,由村委会出面,组织成立由各村民组的寨老、组干、管事等共25人组成的修路工作组,负责道路修建过程中土地协调、质量监督、物资供应等各项具体工作。
  “要修路,最难的问题是向村民协调土地,毕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那段时间我和工作组成员每天都到村民家中动员、协调,早上去遇不到人就中午去,中午去还遇不到人就晚上再去,反反复复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前后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总算把这条路沿线有土地的村民们的思想给做通了,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土地无偿贡献出来修路。”回忆起当初修路时的场景,王光耀感慨万分。
  终于,在2019年4月29日这天早晨,工程队的挖掘机进场,正式开挖路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党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800余个,运输砂石200余车,最终,这条花费近10万元,长1.2公里、宽4.5米、厚度为20厘米的道路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打通。
  2019年6月13日,连通以扒村青杠林和冲门口两地的路通了,打通了扶贫之路的“最后一公里”。
  “路修通的那天,以扒小学的学生们笑了,村干部和村民们也乐坏了……”想起这条路打通时的情景,王光耀难掩心中的喜悦。他乐呵呵地说:“这条路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总算圆了我心中的这个小小的梦。”
  王光耀对以扒村的帮扶,大到为村里谋划产业、修建道路,小到为贫困户买药、送无户籍贫困户到外乡(出生地)办理户口等,他都事必躬亲。从驻村至今,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的《民情日记》写满了一页又一页,记录着他和以扒村干部群众戮力同心战贫困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他对群众的牵挂和对工作的思考。
  新的《民情日记》还在续写,而王光耀始终“初心不改”,奔走在扶贫道路上,用沾满泥土的双脚,耕耘着以扒村每一寸深厚的土地,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老百姓心中盛开的幸福芬芳。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