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读者天地 >> 杂志社档案 >> 浓浓的情 深深的爱———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浓浓的情 深深的爱
———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文|杨晓航  发布日期:2020/5/12 阅读次数:
  当我看到由李霓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书时,脑海中马上跳出了现代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一种怎样深沉而厚重的情感啊!它让我热泪盈眶。
  翻开书本之前,我想有这样书名的书一定是抒情诗集或散文集,浏览目录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各民主党派中央及各级优秀干部到毕节挂职,贡献智慧,参与扶贫实践的动人事迹。仔细阅读,我被深深吸引,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书中有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情洒乌蒙,亲自赴毕敲定发展规划,并语重心长地提醒产业发展“不能单打一,要发展主导产业,同时兼顾相关产业发展,否则很危险”的告诫;有为纳雍基础设施建设呕心沥血,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民革中央经社部经济处处长郑心楠“郑大姐”;有情系喀斯特、梦萦试验区,动真情、干实事,利用市场机制实施开放式、造血式扶贫,授人以渔(教会脱贫方法),并极力推动生态扶贫,提出“喀斯特”品牌战略的农工民主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原部长刘峻杰;有将毕节试验区视为第二故乡的民建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夏赶秋;有为提高当地教育水平而努力培训师资的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科教处处长马树林……还有很多为毕节脱贫致富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远离家乡,为的是帮助贫困地区早日走出大山,早日脱离贫困;他们各方奔走呼号,热情奉献,为的是打开封闭的山门;他们资助贫困儿童读书,为的是给孩子们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他们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出路,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洒下辛勤汗水,为开发当地生态旅游资源,捧出了一颗颗炙热的心,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央统战部及各民主党派在毕节奉献大爱、脚踏实地倾力帮建的一组组群像。
  25万字沉甸甸的书籍,它是一个记录,更是一种精神。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记录了来自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国家机关等53位在毕节市、县、乡挂职干部,在乌蒙山区脱贫攻坚广阔战场上的生动感人事迹,记录了他们为毕节脱贫和发展所做的实事,这是现实的记录,也是将来的历史。《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本书透露着一种精神:一种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一种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这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这种精神有时有博大的情怀,有感天动地的能量;有时又像流淌的小河,“润物细无声”地沁人心脾,给人精神上的感动和享受。
  说到“浓浓的情,深深的爱”,我想一方面是作者对毕节这片土地的深情和挚爱,是作者被挂职干部的真情和奉献所感动而产生的敬爱。另一方面,是在乌蒙山区挂职锻炼的各级优秀干部心中对这片大地的爱,他们充满激情,带着真诚的梦想,踏上了广阔无垠的乌蒙大地。在这里,他们呼吸着绿色的空气,让心感受夜色宁静;他们仰望星空,在花海鹤乡穿行;他们唱着澄澈的歌,迈步走在乌蒙大地;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扎根基层锻炼,也获得了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这里,他们观风景,察民情,定目标,提建议,抓落实,促发展。他们奉献了知识,积累了经验,获得了成长,留下了记忆。
  既然是试验区,那就可以率先探索进行试验,允许失败,允许走弯路,允许修正。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毕节走出了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我们为毕节试验区喝彩,为《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点赞,为此书留下了毕节脱贫攻坚这一历史阶段的真实而宝贵的记录而叫好!(作者系贵州省社科院三级研究员)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