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黔西,我的第二故乡——记黔西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志鹏
黔西,我的第二故乡
——记黔西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志鹏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孙晓疆  发布日期:2020/1/27 阅读次数:
徐志鹏(中)到黔西县锦锈花都社区扶贫车间调研(图为受访者提供)
  他从繁华的东部城市来到偏远的西部山区,用“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气概克服种种困难,完成身份与角色的转变;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和良好的工作业绩,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他就是广州市花都区机关事务局调研员徐志鹏。
  2016年7月,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召开后,广州市从深圳市手中接过了对口帮扶毕节市的“接力棒”。2017年3月,在了解到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艰苦后,徐志鹏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主动报名参加西部扶贫计划,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开始为期三年的挂职帮扶工作。

  做贴近基层的挂职干部
  黔西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北、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是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的贫困县。从城市到山区,从机关到基层,如何尽快转换角色融入到基层一线工作,成为了徐志鹏需要闯过的第一道关口。
  “刚到黔西时,黔西正处于冲刺整县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基层干部‘5+2’‘白+黑’的工作方式让我一时难以适应。”徐志鹏说,那时候,他不仅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生活习惯上的不同,还要主动适应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尽快融入工作角色。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毕节又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既然来到这里,就应该尽己之力,做些实事。”徐志鹏说。为迅速掌握黔西县的基本情况,徐志鹏花了3个月的时间跑遍该县的全部乡镇,耐心细致地与各部门负责人、当地老百姓沟通交流,了解黔西县的产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扶贫产业计划。
  掌握信息、融入角色,说起来简单,但其中的苦,徐志鹏深有体会。  他说:“白天进村走访,晚上快速‘充电’,刚来的几个月基本没睡好觉,晚上一合眼,满脑子想的都是白天需要做的事儿。”经过扎实的走访调研,徐志鹏基本掌握了黔西的县情,对如何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也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

  找准产业助农增收
  黔西县红林乡漆树村是当地最贫困的村之一,由于海拔高、多山石、土地破碎贫瘠,全村森林覆盖率虽高达70%,但仅靠种玉米、土豆谋生,村民始终守着“青山”过穷日子。
  为改善漆树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徐志鹏多次带队到该村走访调研,帮助村民找准致富产业。2017年5月,结合漆树村实际,在充分了解村民的发展意愿后,徐志鹏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引进项目、资金,引导村民发展养蜂产业。“花都区出资50万元作为漆树村养蜂产业发展资金,引进种蜂、配套工具和技术指导服务,采取‘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将存在‘散、弱、贫’的贫困户,按起始蜂群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管理、统一销售,产生效益后按照7∶2∶1的比例进行分配。这样平均下来,一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2800元。”徐志鹏介绍。
  “养蜂一点也不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收入也可观。”漆树村村民杨华新说,“一箱蜜蜂一年能产二十七八斤蜂蜜,一斤蜂蜜一般能卖100元,品质好的每斤能卖到150元,自己两箱蜜蜂一年就有5000多元收入。”
  对于漆树村的不少村民而言,养蜂虽不是新鲜产业,但却是在当前国家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过程中通过产业转型实现脱贫致富最有力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引导漆树村村民养蜂增收,仅仅是徐志鹏等挂职帮扶干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积极推动黔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2018年9月,经国务院扶贫办专项评估检查,黔西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成功实现稳定脱贫出列目标。黔西成为了毕节市贫困县(区)中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这一令人振奋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徐志鹏等挂职帮扶干部的辛苦付出,更离不开花都区各级各界的倾力支持。

  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
  “人入黔、货出山”是徐志鹏总结的对口帮扶思路。在走访调研中,徐志鹏发现黔西县生态环境优良,生产的绿色农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但销量却一直不高。除了受交通、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外,徐志鹏认为更重要的是产销脱节,市场信息获取迟缓,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等。
  黔西县作为花都区的对口帮扶点,为什么不把优质的农产品送往广州市场进行销售?于是,徐志鹏萌生了在广州建设农产品分销中心的想法。
  为了让黔货顺利出山,徐志鹏邀请了贵州农特产品广州分销中心负责人邓贵峰到黔西县考察。那段时间,徐志鹏和邓贵峰经常出现在黔西县大大小小的田间地头,认真考察各种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与农民们沟通交流,不厌其烦地向农民们讲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引导农民走产业化种植道路。
  通过实地考察,徐志鹏和邓贵峰发现黔西县出产的农产品比市面上销售的质量好,符合广州市餐饮企业、超市的食材标准,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着手准备建设广州农产品分销中心。
  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10月18日,占地2300平方米的黔西农产品广州分销中心正式开业。该中心设置了集展示区、品尝区、分拣区、冷库于一体的综合展销平台,为“黔货”产销企业提供供销见面会、洽谈会、展销会等服务场所,平台已成为“黔货”对接珠三角市场的“桥头堡”。同时,徐志鹏还组织花都、黔西两地经营面条加工、畜牧养殖、蔬菜大棚、餐厅、酒店的150余家企业成立“同心黔行”产销联盟,助推黔西的鸡蛋、面条、南瓜、土豆、番茄、蘑菇、羊肚菌等农特产品销售。
  三年来,徐志鹏变老了、变黑了,但看到黔西的农产品销量越来越高,农民们的笑脸越来越多,贫困户越来越少,他觉得再辛苦也值得!因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6月,徐志鹏被贵州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做好扶贫协作的桥梁纽带
  三年来,徐志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聚焦深度贫困,按照“中央要求、当地所需、广州所能”的部署要求,从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扶贫协作工作,全力助推黔西县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组织领导方面。两地党政领导互访20次175人,召开两地党政联席会议13次,花都区部门、街道负责人到黔西县考察52次563人。花都区召开专题研究部署东西部扶贫协作会议13次,持续高位推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
  人才支援方面。花都区共选派6名党政干部、43名专业技术人才到黔西县挂职参与帮扶工作;黔西县选派34名党政干部、45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花都区挂职学习;组织261名党政干部、144名专业技术人才(医生、教师)到花都区跟岗学习培训。
  资金支持方面。广州市、花都区累计划拨黔西县财政援助资金6480.45万元。动员广州市、花都区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持黔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筹集社会帮扶资金492.13万元。
  产业合作方面。引进11家广东省企业到黔西县投资兴业,完成新增投资1.47亿元,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95人,利益联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9人。成立扶贫车间5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68人。组建“同心黔行”产销联盟,推动“黔货出山”,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超过3900万元,带动1600余名贫困人口增收。
  劳务协作方面。转移635名贫困人口到广东省及其他地区就业,帮助5691名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举办招聘会18场,提供岗位36846个。通过举办培训班31期,培训贫困人员3435人,实现就业377人。花都区还专门出台《关于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对接就业政策扶持方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为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携手奔小康方面。花都区镇(街道)、企业与黔西县5个贫困乡和14个深度贫困村签订了镇镇、镇村、村企结对帮扶协议,实现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花都区的17个医疗卫生机构与黔西县的33个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帮扶协议,并开展实质性帮扶工作,有效提升黔西县的医疗卫生水平。花都区的68所学校与黔西县的68所学校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并开展实质性帮扶工作,帮助黔西县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先后选派41人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致富带头人创业成功41人,直接带动贫困人口208人增收。
  在黔西挂职期间,徐志鹏收获了许多感动和感悟,感受到了黔西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担当。“三年的挂职经历让我与黔西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这段经历将会成为我今后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即将挂职结束离开黔西的徐志鹏说,“黔西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回到广州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黔西的经济社会发展,相信在穗毕两地的共同努力下,黔西一定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