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读者天地 >> 杂志社档案 >> 讲好试验区故事 传递改革正能量——从《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看“四力”践行
讲好试验区故事 传递改革正能量
——从《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看“四力”践行
作者:文|鲍曙光  发布日期:2019/11/5 阅读次数: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献给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最好的礼物。这本书由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社长李霓主编,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沿着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主线,担起了宣传思想工作者的主责,用“四力”践行守正创新主业,从126名挂职干部、专家、学者中优选53位典型上主板,用三十年奋斗、三十年跟踪、十年的集结报道,回应世界瞩目的试验区改革开放主视角,讲出了好故事、传递了正能量。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子富的“序”传神精彩。1985年6月,他的一篇《赫章县一万二千多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的重磅级稿件,以记者讲真话、勇担当的态度,给中央提供及时内参,体现了强烈的民生情怀。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为此批示了“108个字”竟有“3个惊叹号”,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这片热土的高度关心关注。一个月后胡锦涛同志赴任贵州省委书记,三年后毕节试验区建立,钱伟长担任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开始了三十多年的多党合作制度探索。这个致力于解决“生态与温饱”问题为主的长征路,充满了机遇、挑战,有鲜花也有荆棘。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的编辑记者们深一脚、浅一脚,默默记录着、静静传播着,不知凝结了多少“四力”心血。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指示批示、六次重要讲话提到毕节,对毕节寄予厚望。试验区要如期脱贫,当好示范区,必须思想先行,用心用情、专注专业,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会出“划时代”精品力作,引领思维走前沿,为新时代鼓与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这是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干部的再动员、再加压、再鼓劲。新时代就要有新视角、新思维、新手法、新步伐,要有几把刷子才能在“四力”上领先,在谋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占先,这也是提升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占领主流思想舆论前哨和一线阵地,建设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的制胜法宝。

  初心的聚焦,使命的盘点
  毕节试验区是科学发展观的起源地,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袖们关心关注的政治高地,更是多党合作初心的聚焦点,落实“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历史使命所在。书中正是围绕这个初心聚焦才会体现引领作用,彰显人物的奉献精神、赤胆忠心。用战略头脑去思考政党制度之先进,顺势而为来把握时代脉搏。编辑记者们把政策记心头,行动落实在地头。激发内生动力,承接合作之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正是此书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引起热烈反响的原因。文中的人物在变老,有的甚至已经离世,而这片热土却更加有朝气、有活力,因为他有根啊,又怎能不让人爱得深沉?

  潜心的研究,玩命的探索
  一群人一辈子为试验区的发展闯路子、涉险滩,测土、测水、测空气,挑战“三岩”之首的“石漠化”。克服产业发展瓶颈,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没有三十年如一日的潜心分析研究,没有经历生死考验的探索,怎么会找到“五子登科”的产业发展之路。大家经历无数次失败打压,负重前行,玩命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干部,用踏实的脚步丈量山川,用搏斗的思维补齐短板,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去探知发展的幽径、感知书中典型人物的心灵、探究细节之关键。人生路上能遇见就是一种感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我们何尝不是时时刻刻走在这长征路上?

  真心的服务,革命的奉献
  专家、学者中有国家领导人、著名科学家、民主党派领导、一般干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把试验区当作自己的家。作为编辑、记者,要为他们记录下珍贵资料,选准视角,找准引爆点,点燃奋斗的激情。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赢得社会广泛认可,更是为试验区添砖加瓦、提供更大舞台。三十多年来,试验区取得的每一点成功都凝结着帮扶干部的心血,也包含着我们宣传思想干部的奉献。试验区的改革发展本身就是一场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破除陈规陋习、大刀阔斧冲锋陷阵的革命。思想引领决定发展方向,宣传推动引领未来走向。“慧眼”明则“义理辞”达,“三观”正则“精气神”足。大家用真心服务,用感恩回报,提升了奉献的质效。此书正是秉承此理,睹文见人,视角开阔,代表层面广,启发人、教育人、吸引人。科学发展走正道,放大格局视野广,只要相信科学,良心为本,人民至上,又何愁春风换不回?

  爱心的传递,拼命的实践
  发现这些典型后,如何用真实的镜头记下、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这些都考验着宣传思想干部的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和创作能力。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去体验、去感知。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去发现,与典型人物同吃、同住、同劳动,才会获取鲜活人、生动事,为作品争取更权威的话语权。有着三十多年发展历程的试验区,为我们宣传这些专家、学者、干部,宣传党的好政策、多党合作的好制度,提供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最佳平台。苦心人天不负,新时代就要多传递正能量。《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如此厚重,有切肤之感,好笔力也在好故事。宣传典型就要懂典型,长期走进这些人的内心世界,同心同向同行,又怎么会不被感动?

  恒心的守正,复命的创新
  恒心强不强是信仰力量的试金石,新时期干部的担当,就体现在守正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就必须在意识形态上坚守“绿水青山”。刘子富用三十多年时间诉说着这片土地,钱伟长用生命最后的22年为试验区筑梦,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党支部书记文朝荣用一生书写海雀村扶贫作品,李霓与她的战友们用镜头和笔尖记录下了试验区沧桑巨变的三十年,这是怎样的坚守,不正是新时代长征精神的真实体现吗?用正确的态度去干正确的事,用良心去发现典型,用坚守与公正去评价奋战在试验区建设中的干部很重要。树新风扬正气,做榜样当示范。践行“两新”使命,用真实成果、创新成果回报组织和人民,这就是复命的创新。宣传思想干部强“四力”,体现在出好作品、出示范性精品上,体现在回应良知与初心,做到知行合一、守正创新上,体现在讲好试验区故事、传递改革正能量上。(作者系中共百里杜鹃管理区工作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部长)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