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爱之深沉 大美华章——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爱之深沉 大美华章
——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文|李东升  发布日期:2020/9/17 阅读次数:
  
  每当工作之余,在我的阅读习惯中,喜欢三类书籍。一是历史,一是小说,再就是古诗词,至于其它书籍,因兴趣爱好与精力所限,则阅读不多。
  但是,当我捧起由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社长李霓主编,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书时,已往的阅读习惯完全被颠覆。捧书在手,不仅被它的装帧素雅、封面朴实、开本大气所吸引;粗略翻阅,便感觉这本散发着淡淡墨香、洋洋洒洒25万字的人物通讯集,每一篇报道均闪烁着人物事迹与思想的亮丽。他们对毕节试验区这片热土的深沉之爱,以及由爱得深沉而为之倾情付出的举动,不由你不被感动。
  通讯集集历史的厚重、写作手法的娴熟、人物形象的鲜明、诗歌般优美的文字于一体。因为笔者也是毕节人,也目睹了毕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毕节试验区建立30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钦佩那些被称为“空降兵”——来自于全国、挂职于毕节各级党委、政府的人士,他们为这些成就的取得所做出的无私奉献。诸多因素交织,顿时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非仔细阅读不可的冲动。
  这本厚实而倾注了记者与编辑大量心血的人物通讯集,从文学评论角度来看,难以挑剔它规范的文体。人物通讯采访与写作中,体裁要求文章须贯穿两个方面,也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另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场景、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积极意义,彰显新时期笔下人物的先进事迹与思想,在主流媒体中引导着人们价值观的塑造。

  
  该书的“过程线”,在其力透纸背的人物报道笔法中,实实在在地勾画出的是一段独特的、崭新的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史。
  历史的跨度并不遥远——
  1978年,闻名天下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在1978年的那个冬天,不再集队外出讨饭,而是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聚集在一起酝酿出了一个惊动华夏的决定:18户农民于当年11月24日,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斗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了“土地承包、包产到户”农业生产责任制,18个鲜红的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步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农村改革同样取得辉煌成就,但边远闭塞的毕节地区,还在贫困中徘徊。1987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306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仅有182元,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达345万,而且绝大多数生活在被联合国有关专家认定为“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喀斯特贫困山区。
  面对毕节地区的绝对贫困和生态恶劣状况,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思索着:毕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路在何方?他不辞辛劳地多次率有关部门干部、专家,深入到毕节8个县的农村基层调研,搜集和掌握了扎实、详细的第一手资料。省委、省政府根据毕节实际,在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与推动下,科学地决策了毕节发展的新思路并上报中央。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复贵州省,同意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毕节由此踏上了探索“开发扶贫”过程中人与资源、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从通讯集编纂的脉络上,让人清晰地感知:毕节试验区建设,既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段当代扶贫攻坚历史,也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社会变革系统工程,它需要智力、人力与资金的大量投入,也需要各方面社会资源的整合予以支持。这段“过程线”清晰地告诉读者,从毕节试验区筹建之初,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央统战部开始协调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等八个民主党派中央以及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国家有关部委一道,共同参与了贫困地区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毕节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不断探索、深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新经验。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原部长(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所说:“毕节既是统一战线服务改革发展的试验区和多党合作示范区,也是当前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
  这就是本书“过程线”所反映的是一段新时代崭新的历史。
  这段历史长河中短暂的30年,展示了充满辉煌的发展过程。

  
  此书编者独具匠心地以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时间为脉络,依次排序,集中选编了来自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中央国家机关等53位干部,在毕节市、县(区)挂职岗位上,在乌蒙山区脱贫攻坚广阔战场上的感人事迹。这种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物为纬线的编辑手法,犹如在试验区历史发展的大美长廊之上,串连了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在乌蒙山青山绿水间熠熠生辉;灵山秀水,镶嵌了他们晶莹的汗珠,点染了最美的画卷。
  此通讯集让人感悟生命之美、生命价值之崇高,在于奉献。
  开篇首卷,我们就在文章中认识了一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杰出长者。这位用灿烂的夕阳之辉,点染了试验区发展蓝图的长者就是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民盟的卓越领导人钱伟长。在毕节试验区蓝图规划以及建设实施中,已经是78岁高龄的钱老,曾先后5次从北京来毕节考察。他或冒嗖嗖寒风、或顶淡淡冬日,调研考察于崎岖坎坷的乌蒙山区,然后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智慧,高屋建瓴地指导编写了《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规划》。饱含钱老心血的整个规划,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符合毕节实际,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外,其延伸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不仅仅能解决毕节地区570余万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对贵州乃至整个岩溶贫困地区改变面貌、治穷致富、改善生态、科学发展、振兴经济,都将会起到积极的探索作用。
  智者仁心。这位著作等身、集众多桂冠为一身的长者,还是一位充满仁爱之心的老人。原毕节市(今七星关区)政协主席杨国兵还清晰地记得:1999年5月18日,87岁的钱老从北京赴毕参加毕节试验区10周年总结暨研讨会。会后,在毕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钱老夫妇奔赴100多公里外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毕节大屯彝族土司庄园参观考察。在庄园旁边,钱老夫妇的慈善之心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庄园旁的小学校里,一幕景象跃入了钱老眼中:在教室外的窗户前,许多孩子挤在一起,跟着教室内的孩子朗朗读书。得知这些教室外的孩子是因家庭贫困而失学,顿时让钱老夫妇心痛不已。他们急忙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钱,交给陪同前往的民盟贵州省委主委吴静波,请他帮助联系,落实资助10名贫困儿童的读书问题。返京后,这事一直沉甸甸地压在钱老夫妇心头,他们走家串户联络了10名教授,筹集了一笔资金,重点资助大屯民族乡18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这份爱心一直持续了6年,让他们最为欣慰的,是时常收到遥远的乌蒙山区孩子们寄来的充满感恩之情的学习成绩汇报信……
  从通讯集开篇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大爱无疆,把渊博的知识与智慧连同生命的晚年,献给毕节试验区贫困民众福祉事业的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同时也看到一位内心充满慈爱、和蔼可亲的长者。
  如果说把生命最后的岁月贡献给试验区事业,是钱老生命的灿烂之花的话,那么论起情系这片土地,爱得无比深沉的人群报道中,还凸显了另一位在时间的长河中,几十年如一日,令大家不能不崇敬、不能不被他的事迹所折服的人物——国内外学术界享誉盛名的水力机械水动力学“常氏体系”创立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常务副组长常近时。
  毕节试验区走过了30年历程,常近时这位统一战线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杰出代表,也陪伴着试验区30年发展变化的每一步进程。他将生命年富力强的时段,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地贡献于毕节试验区事业,直到耄耋之年。
  1989年,52岁的常近时接受了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领导交给的任务:负责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建工作。他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地优中选优,及时明确了高智力、高规格的顾问组人选。1989年9月20日,在国家民委会议室,在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万绍芬手中,庄严地接过了顾问组成员聘书后,毕节试验区发展的历史记录上,每一页都记录下了他的辛勤奉献。
  交通、项目、教育,是贫困地区改变面貌的三大支柱——
  为解决毕节经济社会发展中电力紧张的问题,常近时急毕节之所急,帮毕节之所需,多次亲自找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曾任水利部部长的钱正英等领导,争取了毕节头步桥火电厂的立项和修建,并通过全国政协请求能源部帮助解决1500万元资金缺口,使毕节头步桥火电厂如期建设投运,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让修建隆黄铁路的提案引起中央重视,顾问组提出并联合川滇黔三省67名民主党派成员联合参与提案上报,引起了上层关注。2007年,为隆黄铁路的修建,常近时又专门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常近时呕心沥血为毕节的辛勤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同年,该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并开工。这个倾注了常近时几多奔走和心血的项目,改写了毕节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常近时时刻惦挂铁路修建,几次亲自到隆黄铁路黄织段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与困难,又专门到凤凰山隧道考察,就工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综合向国土资源部反映。2008年,全长6600米的凤凰山隧道得以贯通,攻克了铁路线上的难关。
  毕节人都知道,“两烟”不仅是毕节轻工业的基础,更是毕节广大烟农有效增收的产业载体、毕节财政税收的主源。毕节“两烟”生产规模至今能正常运转,这其中常近时的功劳不可或缺。1998年,国家在调整“两烟”生产结构中,曾一度关停了不少烟叶复烤厂与卷烟厂,同时也涉及到毕节“两烟”生产的削减,这将严重影响到毕节的经济命脉。常近时对毕节的关心帮助再次体现,他向中央报告,要求减慢贫困地区“两烟”生产的削减速度,为保住毕节烟厂、保住“驰”牌烟100名牌的地位做出了特殊贡献。
  30年始终如一,把从事科研与教学的最佳年华、高端智慧贡献于毕节试验区的全面建设发展上,从年富力强到耄耋之年,他不仅称得上是时间持久上的“年份英雄”,也堪称乌蒙山区脱贫攻坚战场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当代愚公”。

  
  读着这本事迹与精神体量厚重、叙事与描写生动的书本,习惯上不自觉地带有文体分析的眼光与思维。在文体中,人物通讯是新闻中最主要的一种体载,尤其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宣传中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教育读者的目的。
  对教育读者最有效的启迪,当然是阅读中的感动。通讯集每一篇报道宣传的人物,均是个别显示一般、平凡突出伟大的载体。透过窗口,映入眼帘的是巍然屹立的群山。
  由于新闻体有别于文学,所以人物形象要在字里行间去思维,但有一张配文照片,让读者直观地看到了郑心楠大姐的形象。她年近半百,一头自然短发,一双知性的眼睛透露出睿智,素面朝天而衣着简朴。乍一看活脱脱一普通退休公务员形象,谁也想不到她竟然1986年从民革中央智力支边扶贫办公室主任任上起,就参与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蓝图之酝酿,就作为专家到纳雍考察,就在第一次考察中与纳雍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她冒着京城寒风中飞舞的大雪,踏着盈尺的积雪,怀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为解决纳水公路的改造,亲笔写给交通部部长黄镇东的请求支持的信件,来到交通部办公室,动情地诉说了纳雍有优质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因受交通制约而外运困难,限制了贫困县经济发展的困境。黄部长被民革中央这份扶贫的真情所感动。而后,交通部拨款1900万元改造纳水公路为三级油路——这条在当时被誉为纳雍经济发展“生命线”的公路得以在1997年完工,为纳雍煤炭外运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正是被本书主编亲切地称为大姐的郑心楠,不仅仅思考着煤炭的外运问题,她还与纳雍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一道,思索着、争取着资源的转化与产值的延伸。在利用民革中央在京的有利条件,配合纳雍县争取煤炭工业部批准,将该县列入全国第二批商品煤生产重点县后,又马不停蹄地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电东送”项目实施的宝贵机遇,争取纳雍火电厂的立项。这期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专家组的评估意见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节点上,又是她与民革中央经社部部长杨新人一道,全程参加了评估活动,向专家们详细介绍了纳雍的资源优势与民革中央的帮扶活动。其后,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又亲自写信给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宝国等领导。2000年10月26日,国家计委终于批准纳雍4×300万千瓦火电厂立项。郑心楠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了盼望已久的纳雍县领导,这一喜讯顿时让全县沸腾……
  通讯报道的特点与功能,要抓吸引人的故事——抓住故事使人物丰满打动人,生动的细节——细节使人物更鲜活,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教育读者的目的。按这要求,我们从通讯集人物身上,确实看到平凡中的崇高、一般中的奇异,那就是书中人物对毕节试验区这片土地的无私奉献、倾情帮助。这种深情之爱,不少细节让人掩卷后久久难以忘怀。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王一民,挂职任毕节市委常委、副市长。撇开他所做出的对毕节的重大贡献,仅从报道中的一个细节,就折射出他心灵的大爱和人性的崇高。他在威宁自治县新发乡与赫章县双坪乡的走访中,把15名极贫家庭的子女列为了资助对象,不仅举自己之力,而且邀约好友一起资助这些孩子。这些孩子幸福地享受着社会的关爱,小学每年每人可享受1200元的资助,初中每人每年可享受2400元资助,高中每人每年可享受3600元资助,大学每人每年可享受4800元资助。“每个家庭只要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这个家庭就一定会脱贫。”王一民的扶贫扶智心声,表达了他对贫困家庭脱贫的深思熟虑。

  
  通讯集洋溢着、代表着毕节人民内心的集体感恩与赞美的回馈。
  正如书中所归纳,在挂职干部的身后,是各民主党派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而丰富的人才资源,是他们身后强大的组织支撑。挂职干部将这些资源与扶贫地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可以有效、快捷、持续地帮助该地发展。
  毕节试验区又一位自始至终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已故的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高级记者刘子富先生精准地在本书的序言中告诉读者:30年来,统一战线副部级以上干部先后有280多人次深入到毕节调研指导工作,组织协调1066批、12259人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毕节考察帮扶,累计选派1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毕节挂职开展扶贫工作。帮助争取立项和建成铁路、公路、电厂、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举办招商推介会推介项目361个,指导制定各类发展规划46个,帮助培训人才45万人次,为毕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讯集中的这些数据,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展示了各民主党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责任感。书中给读者最鲜明的认知,就是毕节试验区从谋划、筹建开始,各民主党派在中央统战部的协调下,脚踏实地地参与到试验区改革、试验、建设和发展的火热进程中。
  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知识密集、人才荟萃、资源广泛、联系面广的优势,殚精竭虑服务于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发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在内陆省份的边远偏僻地区,构建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模式,以“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宗旨,齐心协力帮助毕节实施“同心工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试验和示范平台,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0年来,一批又一批统一战线选派到毕节挂职的干部,以深爱这片土地的执着感情,远离京城的繁华舒适,远离父母妻儿并忍受生活上的诸多不适应和孤身的寂寞,埋藏了内心的亲情牵挂,和毕节各族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以绝地逢生的勇气开展着前无古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探索改革创新试验。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通讯集的编辑出版,像似一组历史画廊中的精美浮雕,既是毕节试验区杂志社——这个诞生在试验区战斗进程中的刊物成果的展示,又是向试验区建立30周年的献礼,更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向伟大祖国的汇报:统一战线正与毕节试验区人民一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战略思想,与试验区人民一道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毕节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报道先进人物,借用这句话来说:事例不在多,有“神”则灵。这里所说的“神”是指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和人物行为。
  这本佳作所弘扬的先进思想、体现的新时代精神、昭示的未来方向,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扶贫攻坚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为传承先进思想、宣传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发展成就、揭示与归纳“示范区”经验,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形势,宣传报道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神圣职责。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更好地发挥宣传报道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透过《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书,我看到了毕节试验区杂志社记者们的努力——他们正在以试验区精神的巨大推动力,参加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苦战斗!(作者系贵州省著名红色历史题材作家)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