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园区变景区 产业促就业——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蹲点见闻
园区变景区 产业促就业
——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蹲点见闻
作者:文|图 毕节试验区 陈泽劲  发布日期:2019/6/6 阅读次数:
七星关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芳香四溢的玫瑰花种植基地
草莓基地成为市民采摘体验的好去处
家门口务工,增收更轻松。
  “园区建在了家门口的马路对面,这么近上班,不仅有固定工资收入,而且还可以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真是一举多得。”夏季五月,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来自该镇宋伍社区的群众罗艳一个劲地夸农业园区建在家门口就是好。从2014年开始在园区里的贵州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班到现在,罗艳每个月的班上得满满当当,公司每月除了发工资外,还另外发了300元的达勤奖、50元的医药补助费和10元的洗衣补助费。
  园区建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不用愁。更多的就业机会、就近方便上班、收入稳定……好处多多,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惠。
  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省委、省政府“5个100工程”省级重点农业园区之一。
  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新路,园区按照“科技示范、辐射带动、科技服务、多元发展”的理念加快建设步履,紧扣科技引领、产业扶贫主题,建成了农耕文化展示区、休闲观光区、设施蔬菜展示区、果药套作示范区、科研展示区、花卉展示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示范区等主导功能区域。
  “园区将农业与旅游、健康、扶贫和大数据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的‘接二连三’和多元融合互动发展。”在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纪委书记李雪松看来,园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区域实体经济,为引导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增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有效的基础。

  景区化:园区释放发展张力
  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面积1000亩,总投资为3.87亿元,始建于2013年,2014年建成投产。园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按景区式提升打造,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带动农户发展致富及乡村旅游发展,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踱步园区,给人带来多种体验。占地70亩的水上乐园聚集多项国际主流精品项目,让游客感受浪花拍击、徜徉溪流的美妙乐趣。
  临水而建的生态餐厅以智能连栋温室为建筑主体,采用世界先进的农业和园艺栽培技术手段,把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民族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起果蔬环绕、花果飘香、景观优美、环境舒适的就餐环境。让游客一边品尝现摘现做的绿色食品,一边欣赏室内外的迷人田园景色。
  在灵芝苑,可以喝灵芝茶、品灵芝酒、吃灵芝宴,还能吃上毕节的小吃、农家菜以及特色烧烤。古朴农家风格的木屋,让游客体验乡村田园气息,找到家的感觉。在现代气息浓郁的茶庄、药庄,游客可以品尝到美食、喝上香茶,享受惬意生活。在演艺广场,不同的节日有相关农业方面的主题表演和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让游客在园区享受到精彩的视听盛宴。
  在确保蔬菜、瓜果种植、采摘体验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园区辐射创建了养殖园区和特色食品产业园区,进一步丰富了园区产业结构,形成“一园三区”产业化发展格局。园区现有蔬菜种植、良种培育、苗木绿化、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旅游观光、农业体验、餐饮服务等八个主导产业。
  作为园区的技术依托单位,毕节市农科所在园区率先建成了毕节市首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泰丰园,紧密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导向,积极开展脱毒马铃薯、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特色杂粮等新品种展示以及优质高效集成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优势,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为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要使园区提质增效,我们对外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投入,着重在农旅结合方面打造升级园区,在指导发展好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产业的同时,借助农耕文化的载体,通过农业科普的手段展示农业产业、农业科技的成效及现代农耕文明,让更多人了解园区,吸引更多人到园区休闲观光、体验娱乐。”李雪松如是介绍。

  产业旺:多元融合彰显活力
  产业兴,园区活。
  夏日,在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游走,道路两旁的梨园、核桃园、盆景园、苗木基地处处是浓郁的绿色,青翠欲滴,让人心旷神怡。不管是黄瓜、草莓种植大棚,还是在玫瑰种植基地、兰花培育展示基地,采摘的市民、游玩的客人、务工的群众,一个个生产、休闲的场面,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农旅融合发展图画。
  脱贫攻坚,产业是关键。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把准产业发展“脉搏”,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实施产业扶贫,让园区形成多元融合态势,迸发发展生机与活力。
  园区现已建成各类设施大棚30余万平方米、科研实验楼4000平方米、蔬菜加工厂房6000平方米,建成100亩盆景园、1640亩苗木超市、200亩良种研发基地和300亩梨、葡萄基地,发展垂钓、餐饮等链条产业,积极开展休闲农耕体验。2018年,园区实现产值2.42亿元。
  农产品种植带动了养殖业、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多样产业融合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朱昌镇建立养殖园区和特色食品产业园区,坚守生态底线,形成闭合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就近就地提升本土农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4家养殖企业入驻养殖园区发展。其中,蛋鸡专业化养殖企业2家,年存栏蛋鸡47万羽,日产蛋量44万枚,蛋鸡品牌2个;生猪养殖企业2家,年出栏生猪1万头。农牧产业废弃物的加工再利用打通了变废为宝的循环产业链,现已完成茅台集团高粱种植2万吨有机肥的供应订单。
  特色食品产业园区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9家,打造了自主品牌3个,极大地提升了朱昌农产品的竞争力。其中,净菜加工龙头企业毕节农商联动发展有限公司,面向七星关区“鸭(池)朱(昌)阴(底)”片区5个乡镇2万余名中、小学供应营养午餐食材,日均消耗食材7.5吨,共解决186人就业(贫困户47人)。2018年,该公司实现产值1.07亿元。
  位于朱昌镇养殖园区的贵州勤农运鑫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物理和生物活化处理技术,以菌渣、菌渣灰、秸秆、麦麸等植物源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好氧发酵工艺生产高效有机肥,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养分,促进作物稳产高产,提高农产品品质。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科技示范基地”的模式,该公司和园区周边的养殖、种植企业相互带动,最大化地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变废为宝,打造新兴绿色农业产业。该公司每年能处理10万多吨农业生产废弃物,去年生产销售有机肥3万吨,带动其他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助推农业提质增效。目前,公司已带动20户贫困户83人务工增收致富,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型企业。
  在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像勤农农业公司发展绿色生态循环产业的并非个案。贵州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种植基地开展高标准、规范化、科学化示范种植,提高果蔬品质和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周边地区实现高效、优质种植。
  多样化的产业勃兴,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进程中奏响农旅一体化、多元融合发展的新乐章。

  促就业:带农增收助力脱贫
  助力脱贫攻坚,园区做好助农增收“文章”,让群众享受到发展红利和实惠,务工机会多了,收入稳定了,腰包更鼓了,脱贫致富路更宽了。
  依托毕节市农科所建设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地、果药套作示范基地、珍稀菌类研发中心、农产品体验中心(生态餐厅),园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特色蔬菜300余亩、种植马铃薯1000余亩,年产值近1000万元,实现100余人稳定就业;以生产蔬菜为主的贵州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园区,解决50余人稳定就业;以生产牧草为主的贵州大同牧业有限公司,解决20余人稳定就业;以水上游玩为主的水世界,解决50余人稳定就业;茶叶产业化开发培训中心和中药产业研究及体验中心建成后将解决60余人稳定就业,以休闲养生为主的贵州益生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将于今年6月投产运营,投产运营后可解决100人稳定就业。
  园区的建成投产,已辐射带动朱昌镇周边1000余农户4000多人从事订单农业、发展特色种植,有力地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到高效农业中去,有效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助力贫困群众快步脱贫致富。
  朱昌镇双堰村五组的村民王万香和其他几十位周边村民在贵州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大棚里给黄瓜苗点花授粉。星丰公司是一家发展蔬菜产业的高科技农业企业,其带动性很强,为周边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助农增收。
  今年50岁的王万香已在园区务工多年。“掏沟、栽苗、盖膜、浇水、除草、施肥、打芽等活路我都会干,只要人肯动起来,收入就会涨起来,生活会更富裕。”王万香乐呵呵地说,园区离家近,既节省了很多开支,又减少了麻烦,照看家庭、上班挣钱两不误。
  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园区把解决就业作为打好打赢“113攻坚战”的重点工作,围绕园区自身划分的示范区域和入驻的企业,最大限度地吸收劳动力就业。目前,园区自身划分的示范区域共解决300余人稳定就业,入驻的6家企业共解决80余人稳定就业。到园区就业的村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园区积极探索采取企业自筹、项目适当补贴、学生参与、农民参与等多种方式,建立园区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平台,挖掘园区就业潜力和扩大园区就业空间,提高就业人员和创业人员务工收入,为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贵州黔之果农业有限公司在园区的种植区建设了4个大棚,种了30亩草莓。“用工旺季,能解决五六十名群众就业。”公司负责人何远宽介绍,种植有一系列的生产环节,带动就业很明显,开箱、整地、除草、盖膜、栽种、采叶、控制营养等都需要为数不少的劳动力。
  为提高周边农民的职业技能,园区自2016年成立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以来,依托毕节农科所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对周边农户不定期地开展特色蔬菜、中药材、果树种植技术培训及讲习,并采取就业岗前培训、请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实训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园区务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培训100余场次,培训5000余人次,使周边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在种植技术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有的群众从园区学到技术后种植葡萄、草莓和梨,有的群众瞄准了园区的发展态势开起了农家乐,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纷纷自主创业,步入增收致富的快车道,推动了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