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量身打造帮扶方案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访赫章县委常委、副县长王秀旺
量身打造帮扶方案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访赫章县委常委、副县长王秀旺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黄忠贵  发布日期:2019/4/15 阅读次数:
王秀旺(中)在赫章县铁匠乡调研鲜花种植项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广州到毕节 他以改变人居环境打开工作局面
  “经历了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我更想亲身参与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中来,为脱贫攻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2017年,在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曾有过多年军旅生涯的王秀旺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以一名军人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的坚强意志,加入到了广州派驻毕节挂职帮扶的干部队伍中来。
  来挂职之前,王秀旺对毕节和赫章基本没有什么了解,甚至没听说过赫章县。通过网上查阅,王秀旺了解到:赫章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脱贫攻坚的政治高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王秀旺对赫章的总体印象。
  2017年3月,王秀旺第一次踏上了毕节试验区的这片土地。“第一感觉是山多,就连赫章县城也是四面环山,但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贫困。”在王秀旺看来,“赫章县城及周边乡镇的基础设施不错,特别是村村通水泥路和家家通连户路,给群众带来了很大实惠。”
  让王秀旺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他第一次到结构乡慰问贫困户,一个家庭特别贫困的老大娘紧紧地拉住他的手,说什么也要留他在她家吃烧洋芋、喝甜酒,这让王秀旺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里纯朴的民风。
  没来挂职前,王秀旺是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道的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主要分管武装、民生保障等工作。来赫章后,他挂任赫章县委常委、副县长,担负起了番禺区对口帮扶赫章县的工作,并协助分管全县农业农村、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等工作。
  因为与之前的工作没有太大关联,加上对新环境不大适应,初来乍到,王秀旺就遭遇到了要花大量时间深入到乡镇去了解贫困群众需求,再结合赫章实际动员番禺大后方参与到帮扶中来的难题。
  来到赫章的第二天,王秀旺就深入到珠市乡韭菜坪村西泥塘组进行走访。西泥塘地处贵州屋脊韭菜坪腹地,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这里,人畜杂居现象十分突出,40多户村民中,人畜杂居的就有20多户,牲畜粪便房前屋后随处可见。
  走访过程中,王秀旺听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抬着”沾满牲畜粪便的双脚,他一口气走访了40多户人家,回到县城时,已接近晚上九点。通过一天的调研,王秀旺发现,这个地方要脱贫,首先得改变人居环境。
  通过与相关部门对接并再次实地考察,王秀旺产生了要把西泥塘组作为“改变”试点的想法。随后,他协调资金500万元,开始对西泥塘实施房屋立面改造、修建圈舍和连户路……
  短短几个月,原来住在隔壁的牲畜被统一规划安排到了离寨子500米远的地方进行集中喂养。西泥塘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和谐美丽”的嬗变,还修建起了大大的文化广场,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无不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挂职干部交口称赞。

  以“公仆”身份深入一线 帮扶工作成效明显
  就这样,半年不到的时间,王秀旺几乎走遍了赫章县的所有贫困村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王秀旺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做好沟通联络和牵线搭桥工作,积极寻找两地协同发展的“共振点”和“共赢点”,努力当好两地的联络员;为番禺区和赫章县决策部署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提供可靠信息依据,增进赫章与番禺甚至整个大湾区之间的工作和文化认同,营造共同推进协同发展的浓厚氛围,努力当好两地的信息情报员;以“公仆”身份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切实当好群众的服务员。
  根据“番禺所能、赫章所需”的总体要求并结合两地的资源禀赋,王秀旺协调到了越来越多的帮扶资源,最大程度地参与到了对赫章的帮扶工作之中,帮扶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产业合作方面。王秀旺先后引进广州市10家企业落地赫章县,解决700余人就业,带动25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协调对接赫章县参加番禺区举办的农特产品展销活动和旅游推介活动各2次;帮助赫章县打通销售渠道,香葱、茄子等农特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有力地解决了“黔货出山”的产销对接问题。
  人才交流方面。王秀旺协调番禺区选派33名教育、医疗、农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到赫章县开展帮扶工作;组织赫章县130名乡科级干部到番禺区进行培训;组织教育专家到赫章县对3662名学生和452名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医疗专家对赫章县485名医生进行培训;协调赫章县两批次9名乡科级干部到番禺区挂职锻炼和78名医务人员、187名教师、4名音乐创作骨干到番禺区培训学习。通过挂职互派等方式开展的人力资源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助推赫章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资金支持方面。王秀旺协调广州向赫章捐赠财政扶贫资金9978.34万元、社会捐款或捐物总价值1230万元,通过将这些帮扶资源和力量聚集在条件最差、贫困程度最深的贫困村(资金用于贫困村帮扶比例达95%以上),让宝贵的帮扶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劳务协作方面。王秀旺协调帮扶双方签署劳务合作协议,在番禺区成立了“番禺区对口帮扶赫章县劳务协作工作站”,专门为赫章到广东务工人员提供服务保障;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定岗”的技能培训,精准实现贫困群众异地转移就业。两年来,共组织开展劳务培训1600人次,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6场,提供针对贫困户就业岗位4000余个,共帮助4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带动1600余人增收;在乡镇打造“扶贫车间”3个,带动1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携手奔小康方面。王秀旺为赫章县“量身打造”帮扶行动方案,通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延伸结对帮扶网络,大力推进结对帮扶向乡镇和贫困村延伸。广州市和番禺区有关部门、企业共对赫章县113个深度贫困村进行了全覆盖的结对帮扶,从过去单向提供资金和物资帮助拓展到产业聚集、吸纳就业、人才培养等更多领域,实现了由过去给钱给物的“输血式”帮扶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式”帮扶转变。

  融入当地干部和群众 他喜欢并爱上赫章
  在赫章挂职的两年,无论是饮食、气候还是工作条件,对王秀旺来说都是考验,但是在日复一日的下乡调研中,他渐渐学会了沉得下和蹲得住,决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得到了提升,既磨练了意志,又增长了才干。
  “5+2”“白+黑”是王秀旺的工作常态,他每天奔波在乡镇与村寨之间,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对接广州市和番禺区帮扶项目落实情况,对毕节试验区和赫章县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他逐渐地喜欢并爱上了这里,视这里的干部群众如同亲人,感觉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收获满满。远在异地他乡,王秀旺想家时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与家人联系,和他们说得最多的,还是自己在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感人事迹。
  在下乡的过程中,王秀旺看到,这里的乡镇干部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但却任劳任怨地在基层工作着。“和他们相比,我们在东部城市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待遇实在是太好了,因此,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搞好本职工作。”在这里,王秀旺真实地体验到了基层干部的艰辛,这让他感动,更让他增强了要扎实做好帮扶工作的决心。
  从踏上赫章的第一天起,王秀旺就把当地的领导和同志当作老师,不打官腔、不摆架子,与他们真心交朋友,对人、对事始终保持着谦虚、随和的态度,因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王秀旺就基本融入到了当地干部和群众中去,既没了初来时的寂寞和孤独,又从多个层面增强了对当地基本情况的了解。
  王秀旺建议,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赫章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贫困户自身的脱贫能力,通过切实抓好宣传教育来促使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懒惰思想。要注重情感沟通和交流,不断增强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要把技能培训放在脱贫攻坚发展产业的优先地位,制定科学可行的培训计划,有效整合分散的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推动扶贫培训走向市场化和社会化。要根据贫困户自身情况合理规划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力求差异化发展,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问题,通过强化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贫困帽摘得下、稳得住。
  王秀旺表示,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将继续协调对接好组织领导、人才交流等工作,把赫章县中医院番禺区骨科打造成毕节市的一流科室,打造赫章三中智慧教育服务共享网络,服务好已落地的广东籍企业并新引进两家企业落地赫章,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两年来的帮扶成效,助力赫章县在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