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高效农业领跑高山农民跟跑——记纳雍县骔岭镇坪箐社区“农头老大”谭正义
高效农业领跑 高山农民跟跑
——记纳雍县骔岭镇坪箐社区“农头老大”谭正义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陈泽劲  发布日期:2019/4/9 阅读次数:
谭正义(右)在茶园介绍茶叶长势情况(资料图片)
绿色茶山变成金山银山(资料图片)
  3月7日,雨雾蒙蒙,在纳雍县骔岭镇坪箐社区,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正义和群众挥汗如雨、使出浑身解数铺筑山下连通茶山的“产业路”,一刻也没闲下来。
  谭正义,土生土长的坪箐社区农家汉子。年近半百,谭正义头上多了些许白发。“他不当‘甩手掌柜’,不是站着指挥别人干,而是身体力行、领着乡亲们一起干,俨然没有大老板的架势。”随行的骔岭镇党委书记李践介绍说,谭正义在发展壮大企业中很多事情亲自干,全心全意领跑高效农业,带领村民们发展致富奔小康。   
  这位执着的本土农民企业家,在大山深处绘制着一幅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美丽画卷,奏响一曲曲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动人乐章。
  
  转行:煤老板巧变身
  骔岭镇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无烟煤,是纳雍县主要产煤基地之一。生在农村,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谭正义对煤多了几分熟悉。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正值青春岁月的青年谭正义开始在煤矿打工,多年的摸爬滚打,他从一线工人变身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者。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努力,谭正义从一个打工者慢慢变成了一个小煤矿的老板。
  瞄向家乡地底下丰富的煤炭资源,2006年,谭正义创办了纳雍县骔岭镇庆荣煤矿,之后的8年,他赚了人生的“一大桶金”。八年间,谭正义的煤矿解决了当地6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平均每年支付工资高达2500多万元,共计创税2亿多元。
  煤炭资源不可再生,迟早会枯竭。那时,骔岭镇煤矿开采“遍地开花”,随之产生的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环境污染严重、矿群矛盾突出。为了安全和环保,政府逐年提高门槛,对煤矿实行兼并重组,提出更高更严的开采标准。谭正义意识到:煤炭产业只能解决青壮年就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难度可想而知。随着煤炭行业的不景气,谭正义经营的煤炭生意渐渐走下坡路。
  同时,他发现这样一些现象:老家的乡亲们大多数依靠种植传统的农作物、低端化饲养家畜为生,经济收入并不高,导致许多群众都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里。
  山地慢慢荒废,变成了荒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钱赚,才是长久之计。”为了让荒山变绿,把村民留下来,谭正义开始探索煤矿企业转型之路。
  受自然条件影响,许多产业都不适合在坪箐社区发展。当时,上级政府出台了关于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及贵州茶产业行动计划等方面的好政策。“我家住在高山上,山上有大面积的荒山、荒坡闲置,靠山吃山,就要在山上做文章。”思索再三,谭正义首先想到的是发展生态有机循环农业。2009年,谭正义先后辗转北京、山东、广东等地考察生态农业项目,几经周折,他把战场从地底转到地面,目光瞄向了茶叶种植,开始从“黑”变“绿”的转身。
  面对巍峨的神箐荒山,在艰难险阻面前,谭正义走上了漫长的种茶之路。
  
  耕耘:做活绿色产业
  2009年,谭正义进行产业转型,在坪箐社区建立生态有机茶种植基地。“要在海拔2300多米的神箐山种茶,根本不合适,也不可能!”谭正义还没开工,人们就好言相劝:“这个事难度太大,干不得。”
  质疑声一片,但谭正义“不信邪”,义无反顾地种茶。2010年,谭正义流转承包了家乡近万亩荒山荒坡,按照传统挖茶沟、施底肥的方式种了数百万株茶苗,结果一个冬天,凝冻冻死了80%以上的茶苗。
  失败没有打垮他。2011年,谭正义筹资注册成立了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6000万元发展茶叶种植。“冬天种不活,那就夏天种。”2011年夏天,谭正义又种下了几十万株茶苗,情况仍无好转,70%的茶苗还是没有躲过致命的“凝冻”关。尽管失败,谭正义依旧不死心。第三年,他采取直接种茶籽的方式,一下种了3000多亩。这一次,谭正义发现茶苗出土慢、长不大,抗凝冻、抗旱能力也不行,依然以失败告终。
  连续三年,单单在茶叶种植上,谭正义就亏损了近千万元。质疑声愈加猛烈。“一定要干,而且还要干出个‘头路’来。”铁了心的谭正义,誓要种出海拔最高的高山茶来。
  第四年,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谭正义决定最后一搏。这一次,他选在1800米海拔的山下,用营养坨育苗,两年后再移栽到山上。这一回,茶苗存活率超过80%,抗旱能力明显增强。这一次,很多怀疑的人改变了对谭正义的看法:“只有你能不服输地坚持,换作其他人早都放弃了。”
  就这样,一年接着一年干,又连续干了四年后,7000亩荒山全部被谭正义种上茶树。抬头远眺,神箐大山披绿挂翠,换上“新装”。
  5年时间攻坚,茶是种上了,可问题又来了。如何保证茶叶“有机”、适应人们对茶叶的高品质追求?要想茶叶有持久的竞争力,就得使用有机肥。初期,谭正义到过浙江以及省内安顺等地采购有机肥,但耗时长、成本高、不可靠。
  没有耕种过的土地加上无污染的生长环境造就了茶叶的高品质。“我们全程采用人工除草,不用农药和化肥,加工没有任何添加剂。基地和茶产品经过国内外权威机构检测和认证,保证茶叶的有机品质。”谭正义介绍。
  基于对品质的追求,谭正义决心走“以养殖带动种植,以种植促进养殖”的生态循环有机之路。他投入资金在茶山下的盆地上建起生态养殖场,形成种猪繁育、牧草种植、熟化饲料加工、污物处理(污水粪便)、有机肥利用(沼液沼渣)全配套的高山生态立体循环养殖模式,构建“猪—沼(电)—茶(果蔬)—草”循环农业产业链。
  立足于县内优良土猪品种—糯谷猪的保种、提纯、开发、利用,公司以熟化的玉米、黄豆、麦麸、牧草等五谷杂粮作为糯谷猪的主要食料,不用任何添加剂。“这样产生的猪粪发酵得好,沼液沼渣的质量就好,是真正放心的有机肥,用于浇茶树就能提升茶叶的质量了。”谭正义介绍说,每年仅认证费就要20多万元,为的就是“保证每一片茶叶都经得起检验”。
  把沼液从山下运到茶山上,谈何容易?“起初都靠车运,每天只能送30立方米沼液上山。”谭正义说,这样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种植需求。
  “修建沼液提灌系统,把沼液从海拔1800多米的养殖场提运到海拔2300米的神箐山上,让沼液自流,灌溉每一株茶苗。”谭正义设想一出,质疑声又来了。
  “不可能!”许多人说,山太高,落差太大,沼液肯定提不上去。谭正义还是“不信邪”,办过煤矿的他比谁都清楚,提灌系统能否成功,关键不在技术,而在管材。“普通铁管不抗压,那就选无缝钢管,无非增加成本。”
  说干就干,谭正义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总长20公里的沼液输送管道和16个遍布茶山基地的沼液储存池。如今,轻轻压下电闸,拧开阀门,沼液就能源源不断上山,灌溉每一株茶苗,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为茶树的生长质量提供保障。原本需要多次提灌才能上山的沼液,谭正义一次就实现了,他再一次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看着茶苗在神箐大山扎下根,沼液上了山,那些质疑声也在事实面前被一一击破、消隐。而谭正义最初那个让村民“有活干、有钱挣”的梦想,正在神箐山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目前,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园区已成为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贵州省绿色生态标杆企业和贵州省最佳信用企业。谭正义勤奋耕耘,在绿色生态产业道路上步履坚实、向前迈进。
  
  引路:带富一方百姓
  一片茶山养育一方人,一位茶人带富一方群众。
  “以前从没想过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坪箐社区群众王德学说,此前,自己一直在外打工,3年前回家探亲,被谭正义“招揽”到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班,现在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做梦也没想到。
  同是坪箐社区的群众宋勋贵已过天命之年,和妻子一起在公司上了五年多的班,大部分时间都在茶山上干活,有时也做其他杂活。“年纪大了,没有手艺,文化也不高,在外面很难找到事情干。”宋勋贵说,在哪里都是打工,还不如就在家门口做事,他们夫妻俩一年能拿到五六万元的工钱,收入比较可观,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
  每到除草、采茶的季节,就可见坪箐社区上百名群众在茶山上劳作的身影。当地广大妇女、老人甚至学生都可以就近务工,照顾到家庭。家住茶园附近的采茶工人张应莲告诉记者,来茶山上打工,每天都能采摘茶叶四五斤,一天轻轻松松就能赚100多元。
  “只有把百姓赖以生存的‘家业’(农业)做大做好,他们才有活干、有钱赚,生活才有奔头。”谭正义笑着说。
  10年来,谭正义的公司解决了周边30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拉动600多名群众就业,每年支付给群众的土地流转、工资等费用超过500万元,一大批群众脱贫摘帽过上了好日子。
  “老谭(谭正义)就是我们社区的‘农头老大’。”坪箐社区居委会主任刘清荣说,看到谭正义的成功,社区就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社区群众自发组织成立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八月瓜、白芨,养殖鹅、兔等。贫困户以资金或土地入股合作社,参与发展种植养殖业,参与分红。“平均每天大约有80人在茶山上务工,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刘清荣说。
  谭正义的茶园基地建设已长达10年,建设资金达1.5亿元。许多人对谭正义投入这么多钱在当地发展茶产业的做法表示不解,建议他可以在县城或大城市投资做房地产、门面生意,那样钱来得快,一辈子吃不完也用不完,但他坚持在家乡发展,造福当地农民。
  “家乡就是根。”谭正义动情地说,乡亲们还不富裕,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借助社会力量,在神箐这片高山培育出带动型产业和绿色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致富不忘思源,谭正义没有忘记乡亲们。
  谭正义无偿拿出400多万元,将山上的群众集中搬迁到山下,并用自己的车辆、挖掘机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个全新的小屯新农村跃然而出,还获评“全国文明村寨”。为方便周边3个村的学生上学,谭正义又拿出200余万元修建了一所村级小学。在小屯社区、坪箐社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他共计投资1000余万元,反哺农村、扶贫济困。2018年3月,谭正义给坪箐社区86户贫困户免费发放86头糯谷猪仔猪,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带动他们发展养殖业。
  随着糯谷猪养殖、深加工、销售体系的形成,公司在周边培植养殖大户,带动建立合作社30家,发展规模超5万头。
  在谭正义的带动下,坪箐社区群众王才改行发展种植养殖业,共种植200多亩的猕猴桃和布朗李;同时,他还养殖了5000羽鸡,目前已销售4000羽。王才学习借鉴谭正义的发展经验,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无偿给老百姓提供技术指导,还免费提供鸡苗给老百姓,带动他们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我要积极打造‘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让糯谷猪产品更成熟,让公司的雾岭雪芽、雾岭红等茶产品成为高海拔地区‘有模有样’的代表性茶叶,带动更多乡亲发展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眼下,谭正义已布局“农旅结合”产业,在茶园周围及公路两旁种植樱花、紫荆花、杜鹃花等树种,借助当地的“雾海”,打造红色“花海”、绿色“茶海”。
  目前,骔岭镇以“雾翠茗香农业园区”为核心,着力实施“百里樱花长廊、千亩紫荆花海、万亩生态茶园”茶旅一体化战略,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戏雪”的发展美景。
  谭正义用不服输的精神和执着的初心证明了他当初的抉择,默默地回应质疑的人们。“我认定做这一件事,会不顾一切阻力和困难,坚持干下去。”谭正义笃定地说。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