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为群众“装点”温馨的“家”——毕节市城市社区建设扫描
为群众“装点”温馨的“家”
——毕节市城市社区建设扫描
作者:文|图 毕节试验区 陈泽劲  发布日期:2019/2/11 阅读次数:
七星关区市东街道龙山社区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织金县双堰街道杨柳社区提升服务质量,给居民打造“新家”。
  “社区像家一样温馨。”家住七星关区麻园街道双树社区的叶桂芝老人频频给社区点赞。她开心地告诉记者:“社区干部非常关心我们,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这里的娱乐设备很齐全,我们可以尽情地唱歌、跳舞……”
  “群众有呼声,社区就有回应。”金沙县鼓场街道红岩社区居委会主任万光会说,服务搞得好,干群关系才和谐,以家人的心态对待群众,用心用情为社区居民解决困难,群众才会有满满的幸福感。
  立足于提升为民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毕节市积极推动城市社区改革,完善城市社区建设,通过场所、队伍、财力、制度“四有体系”的打造,有效解决了社区服务阵地“差”、干部队伍“弱”、公共服务“缺”、管理机制“堵”、集体经济“空”等问题,社区发展蒸蒸日上,居民生活喜气洋洋,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建好服务阵地 增强服务能力
  为提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能力,毕节市全力推动城市社区建设,高起点、全方位打造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建好服务阵地。
  按照“6000人以下的社区服务站用房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6000人以上的社区服务站用房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的基本要求,我市精心谋划社区服务站建设,并规定在辖区内配套完善新时代市民讲习所、社区广场、停车场、卫生计生室、养老场所、小型超市、幼儿园、公厕、垃圾收运站点、雨污分流管道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通过规划预留、清理闲置、划拨公产、购买置换、调剂共享、改建扩建等方式,毕节市有效解决了城市社区办公阵地不足的问题。
  走进七星关区德溪街道后河社区服务站,一楼是宽敞明亮的便民服务大厅,二楼是电子阅览室、健身活动中心、“心情家园”等多功能室,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社区群众前来办事或休闲娱乐很方便。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地处七星关区城郊的后河社区服务对象越发庞大。要更好地服务群众,建强服务阵地是基础。七星关区委、区政府在肖家院安置小区划拨了2931平方米的区域给后河社区建设社区服务阵地,于2018年10月投入使用。后河社区从基础设施、功能设置、便民措施等方面对服务阵地进行城市化升级打造,为搬迁入住社区的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强化服务阵地建设。2017年,金沙县政府投入资金购买了玉簪花小镇860平方米的办公楼,结合玉簪花小镇1000余平方米的展示厅,依托1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建设了岩孔街道金白社区服务站,并配备了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儿童之家”、社会工作室、文体活动室等,使党员学习服务有阵地、群众休闲娱乐有场所,增强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办事。
  金沙县五龙街道幸福社区原服务阵地处于县城东二环,服务站面积只有300平方米,服务功能严重不足,群众参加活动和办事很不方便。2018年列入城市社区建设后,金沙县政府整合资源,在居民集中的金沙江路征地近5亩,新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站,设置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四点半学校”等功能室,配备了社区小广场、乒乓球台等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建好阵地,方便群众。“社区设备齐得很,样样新鲜,我的爱好比较广泛,经常到社区来吹拉弹唱。”金沙县西洛街道阳灯社区的64岁老人石城说,“每天接送完孙子,我都要到社区的大活动室来唱歌、练书法,社区的文化广场、健身广场那么宽,真适合锻炼身体。”
  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阵地是关键。大方县针对闲置的学校教学楼、单位办公楼、文化馆、供销社等公有闲置资产,调剂一批作为社区办公阵地,避免公产资源的浪费,节约财政开支。2017年以来,该县通过租赁的方式解决社区办公阵地7个、改扩建10个、资产清退划转6个、新建6个。
  织金县坚持“多元共治、共驻共建”的原则,积极整合住建、规划、文广等部门资源投入社区建设,整合医院、学校、企业等驻社区单位资源,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提供内部设施用于社区服务,帮助社区完善服务功能,并倡导其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开创了多方参与、优势互补的社区建设良好局面。该县双堰街道北门社区通过置换的方式解决活动阵地800平方米,三甲街道惠民社区通过政府划拨的方式解决了65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
  黔西县采取新建、改扩建和改造等方式,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用房和服务设施。通过“财政补助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基层自筹一点”的渠道解决建设资金。对新建的社区服务站按每平方米1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改扩建的社区服务站按每平方米12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改造的社区服务站按每平方米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充分考虑服务人群和覆盖半径,服务站用房应相对集中、独立,避免零散分布,遵循“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威宁自治县按照市里的要求完善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同步推动社区小广场、停车场、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该县通过调剂社区内闲置资产的方式解决11个社区无房、租房或面积狭小的问题。
  夯实发展根基 提升服务质量
  城市社区建设事关民生福祉,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就要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社区。
  党旗飘起来,双树益起来。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新需求,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好地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七星关区麻园街道双树社区以“大党建”为统领,探索实施“116工作法”(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趣支部”志愿服务中心为驱动,构建益树法治型、益树平安型、益树文体型、益树健康型、益树生态型、益树保障型六型联动为抓手),着力打造“益”社区。半年来,该社区“趣支部”志愿服务中心开展各类公益志愿活动30次,参与人员500余人,受益群众超过4000人。
  党建强起来,发展根基筑牢,社区治理才能从“一人撑船”转变为“众人划桨”。
  位于金沙县城新老城区结合部的红岩社区,以社区党建为引领,构建了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网格工作室、一站式服务大厅“四位一体”的社区组织构架,推动党组织进小区、进网格,建立了5个网格党支部,社区党建工作横向纵向全覆盖。党支部建到宣传队,党的好声音传万家。该社区在文艺宣传队中成立了文艺宣传临时党支部,强化党对文艺宣传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引导文艺宣传队为群众“送政策、送服务、送关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拉近党群距离,在全社区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强党建,聚民心。七星关区市东街道龙山社区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好分类服务,以“党建核心、服务中心、凝聚民心”为主线,开展全方位的便民利民服务,着力打造居住舒适、服务健全、邻里互助的新型小区。社区搭建“3平台、1站、5室”(智慧就业平台、安全教育平台、“幸福家”学习平台、爱心驿站、巾帼无忧室、美德传承室、公道评说室、民生监督室、科普宣传室),满足居民的就业、学习、健康等不同需求,实现分类服务,拉近社区与群众间的距离。同时,每月每天不间断服务,打造15分钟服务圈,开展服务质量反馈日、社区主题服务日、“感党恩、唱红歌”等主题活动,加强社区与居民的互动和了解,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让居民享受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从而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为了使服务有保障,我市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投入机制,各县(区)根据社区建设新任务、社区服务半径和居民总数制定差别化财政补助政策,市级实行“以奖代补”,并加大党费资助社区活动的力度。2017年,全市投入社区建设经费近6亿元,确保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正常运转。
  同时,我市加大资源下沉、利益让渡等政策倾斜支持力度,鼓励社区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入股”多元投入机制,通过深化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社区闲置资产,发展和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确保有钱办事、有钱开展活动。
  幸福社区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下有社区易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社区苗圃场等经济实体。易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2018年承接幸福社区内棚改房屋拆除工程,拆除房屋面积11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向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支付管理服务费3元,2018年底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超过33万元。
  红岩社区通过“村社一体化、三资促三变”模式,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量化)农户土地发展经果林产业,目前已种植234亩经果林。同时,依托社区区位优势,采取门面、场地出租等方式,每年创收10万余元。目前,该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超过80万元。
  夯实城市社区的发展基础,毕节市注重把社区各类资源、各种力量聚合起来,有力推动社区治理向纵深发展,提升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激活社区这个城市肌体最活跃的“细胞”。
  拓展主题功能 彰显服务特色
  真情服务,精准服务,永远在路上。
  毕节市在推动城市社区建设进程中,在筑牢社区发展基石的同时,还不断完善和丰富社区的主题功能,让居民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我市各个城市社区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主题”的要求着力打造功能齐全、服务到位的“主题社区”,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公正、便捷、及时、周到、热情的社区服务,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在社区服务站都能得到满足,营造了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态。
  七星关区洪山街道洪山社区坚持以“幸福”为主题,围绕“开放融合•共享幸福”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管理模式,打造“五心家园”。
  洪山社区协商民主管理工作组由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业主委员会、部分居民代表组成,通过召开院坝会、板凳会等形式决策社区大小事务,采取“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方式对破损道路、排污沟改造等12项问题台账及乱搭乱建、车辆乱停等不文明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使社区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居民需求。该社区组建了义务巡逻、法治宣讲、防毒禁毒三支队伍,强化与辖区派出所的联动协作,为社区居民平安保驾护航,着力打造“平安•放心家园”。对周边院落地面、花池、院坝进行升级改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分类建立社区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群体档案,采取“多帮一”“一对一”帮扶形式分类帮扶,打造“温馨•暖心家园”。根据居民服务需求,发展电商产业,开办邮政代办、水电费代缴、交通违章处理等业务,打造“便利•舒心家园”。充分挖掘传统节日、重要节日文化内涵,鼓励居民广泛参与节日活动,增进居民沟通了解,增强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居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和谐•开心家园”。依托社区“五老”人员,创办“慈母书香屋”,指导社区未成年人学习绘画、书法,培育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定期对辖区网吧、娱乐室进行检查,督促经营者规范经营行为,为社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打造“慈善•爱心家园”。通过协商民主治理,洪山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讲、医疗服务、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各类主题活动30余场,受益群众3000余人。
  这是我市积极拓展社区主题功能、突出社区服务特色的一个缩影。
  金沙县西洛街道中心社区积极创建就业型社区,依靠社区“两委”成员、社区文艺队伍、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党员队伍积极参与就业服务,汇聚社区“微力量”,有效解决“大社区”就业问题。利用春节群众返乡高峰机会,在新客运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举办现场招聘会,让返乡群众充分就业。依托辖区创业孵化园,对有创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未就业大学生、复转军人等有计划地举办创业培训班,鼓励居民积极创业。同时,引导居民关注就业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就业政策信息,实现智慧就业创业。“我们将社区划分成15个服务网格单位,配备就业创业服务员,实现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主任夏达昌介绍,社区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依托辖区劳务输出公司、家政物业公司、物流快递公司等载体,积极推荐居民就业。开展就业型社区创建以来,该社区新增就业300余人,推荐就业162人次,帮助23户零就业家庭中23人实现就业,创业培训带动就业100余人。越来越多的居民在新城区就近就业创业,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让服务与百姓更近,让社区与居民更亲。织金县三甲街道惠民社区着力打造就业型社区,让搬迁入住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找到发展的路子。加大对社区居民岗位技能培训的力度,推荐居民到社区的“平远新城”等小区就业,从事保安、保洁等工作,并鼓励部分群众到辖区内的扶贫微创园自主创业。
  “我的几个孩子都在社区里的小学读书了,我现在开始学做衣服,学会了以后就可以在厂里上班啦。”来自织金县以那镇的刘琴高兴地对记者说,从没想过会变成“城市人”,小孩就在社区里的学校上学,自己也能在社区里的服装厂打工挣钱,住在这样环境好的社区当然开心。她家八口人搬迁到惠民社区居住,告别了以前的危房,采访当天她在社区里的青达服装厂专心致志地学习缝纫技术。
  为了健全社区服务网格,让社区管理更加精细、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毕节市根据城市社区的特点,坚持以居民需求为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在建设过程中充分拓展社区的主题功能,创造性地开展就业型、学习型、服务型、平安型、文体型、绿色环保型等“主题社区”创建,努力建设出新出彩、和谐和睦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社区,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为群众打造一个个温馨舒适的“家”。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