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彰显优势 展示魅力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毕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几点思考
彰显优势 展示魅力 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毕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几点思考
作者:本站  发布日期:2018/11/22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7月18日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这对毕节试验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毕节试验区建立30年来,告别了过去“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窘境,使这片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不适宜人居”的地区,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已然成为一方宝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毕节日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成为深受全国关注的重要区域。
  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如何找准定位、深挖潜力、纲举目张、高品质发展,由过去被动解决生存问题的“试验区”转向主动作为的“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垂范作引领,全面提升住房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成为摆在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示范、探路子。
  一、高点布局,精准定位,在城市规划设计上作示范。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特别指出,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一张白纸好画画”,作为发展不充分的毕节,更应有高水准、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把毕节建设成为一流的区域中心城市。一是明确一个思路——打造“盆景城市”。首先,依托毕节奇山、秀水、飞瀑的山地特色资源,科学划定湿地、绿化、景观等不可开发用地,把这些原生态资源、山坡建成城市盆景,着力打造“盆景城市”,使之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其次,在可开发用地中,先布局好教育、医疗、公园等城市功能用地,再确定其他开发用地,促进城市功能完善、资源升值。二是树立一个目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着力优化“一中心、三组团”空间布局,全力做好控规整合。加强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机场快速通道、城市干道和城市公交联络线的统筹规划和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真正把毕节打造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力争到2020年,毕节大物流、大商贸、大平台、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形成辐射川滇黔渝的产业集群,建成大西南重要的保税物流中心、川滇黔一流的物流服务基地,城镇化率达到50%,城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三是打造一个品牌——彰显毕节个性特色。着力在城市色彩上下功夫,把握基调,将自然色与人工色有机结合起来,突显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将城市园林绿化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在道路、园林绿化中科学种植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独具特色的植物,彰显地域特色,展示城市名片。四是塑造一个精品——“百年城市”。牢固树立“当代精品、后代遗产”的理念,遵循“显山、露水、透绿”的原则,从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到局部地段建筑的群体设计和重要建筑的单体设计,做到高水平设计。着力探索城市设计内容与规划编制体系的有效衔接,做好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衔接,注重继承和创新,结合地域特征,突出文化特色,打造“百年城市”品牌。做好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一些老建筑、老树、老标志尽量保留,留下城市的历史记忆。
  二、以人为本,自然和谐,在绿色生态发展上作示范。
  倡导绿色,让发展的“底色”更为养眼,让城市的“血液”更为鲜艳,让城市的“内涵”更有温度。一是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突显城市周边山体特色,亮出山体脊线与轮廓,念好“山字经”,依托城中山、城中水原始风貌,显山露水、水天一色,道法自然、浑然天成。中心城区重点依托金海湖湿地公园、德溪公园、南山公园和营盘山森林公园等,利用好母亲河倒天河这一城市活力之源,推进城市“双修”,形成点状式、线状式串珍珠。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448亿元,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绿地率达36%。二是倡导绿色,推动绿色建筑建设,大力提高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绿色建筑占比,力争到2020年实现新型建材产业产值42亿元以上、装配式建筑达50%,争创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三是着力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按照“山水相依、产城相融、农旅相生、景田相望”的思路,做好山水文章,激活小桥流水、林草山丘等生态细胞和传统村落特色,突出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传承传统文化、耕读文明、田园生活,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四是实现到2020年把全市所有乡镇都建成智慧小镇的目标,做到政府管理智能化、群众办事便捷化。五是实现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互促互进,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三、生态美丽,宜居舒适,在旅游康养品牌上作示范。
  典型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毕节,季风气候明显,雨量充沛,立体气候突出,年平均温度在10℃-15℃,独特鲜明的自然、气候资源成就了天然的大氧吧,成为最具魅力的独特资源。一是围绕“世界地质公园”的织金洞、“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的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世界十佳观鸟地”“中国三大高原湿地”之一的威宁草海、“世界喀斯特地质博物馆”的九洞天、“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的赫章韭菜坪、“高峡出平湖贵州第一湖”的支嘎阿鲁湖等全国独有自然资源,通过融资、引进企业等方式,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同时,大力开发建设,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旅游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利用,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着力顶层设计,将整个旅游景区通达性纳入议事日程,实现所有景区通高速公路,旅游景点进入立体交通网络,解决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做到精品线路一线连接。二是立足毕节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绿色生态资源,发挥享有“避暑天堂”美誉的优势,凭借县县通高速公路、成贵铁路和空中走廊的立体交通,引导企业紧贴市场需求,走差异化发展路子,着力打造避暑休闲、养老康体、文化旅游等跨界地产,有序推进民宿民居建设,大力宣传推介毕节,提升毕节知名度、美誉度,打造“避暑天堂、宜居毕节”康养旅游品牌,真正辐射带动方圆500-1000公里半径,尤其是重庆市、四川省成都市和乐山市、广东省广州市等高温城市人群避暑休闲和置业创业,唱响毕节好声音,掀起“冬到海南、夏住毕节”季节旅游新热潮。三是深度发掘彝、回、苗、白、布依等少数民族文化,使之走出深山、走出村寨,注入更多艺术元素,使自然人文高度融合,展示毕节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使游客在休闲避暑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地域特色,感受闲情逸致、养生养心、沉醉流连不知归的休闲体验。(供稿/毕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