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读者天地 >> 杂志社档案 >>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举行纪念第十九个记者节暨《毕节试验区》公园“读者之家”创办五周年座谈会——分享办刊故...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举行纪念第十九个记者节暨《毕节试验区》公园“读者之家”创办五周年座谈会
——分享办刊故事 聆听读者心声
作者:文|毕节试验区 黄忠贵 图|毕节试验区 陈再雄  发布日期:2018/11/22 阅读次数:
  11月7日,毕节试验区杂志社举行纪念第十九个记者节暨《毕节试验区》公园“读者之家”创办五周年座谈会,分享办刊故事、聆听读者心声。原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蒋弟元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毕节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刘衍奎,毕节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原毕节地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正发等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座谈会由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社长、主编李霓主持,副社长、副主编杨超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在听了来自毕节试验区杂志社3位同志分别分享的采访、编辑和发行故事后,与会人员畅所欲言,一句句话语传递出一份份真情,汇聚成冬日里的一股股暖流融进彼此心里,成为这个冬天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据悉,《毕节试验区》从2007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11年的风雨历程。11年来,《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中央、省委、市委的声音,展示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实践、经验、成果,反映广大群众的心声、愿望和生活;173期杂志,形成了173个铿锵有力的脚印,杂志先后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党刊”“全国十佳党刊”等荣誉称号;杂志社在2013年10月被全国城市党委系统政研(党刊)联席会授予“全国党刊工作创新奖”,获得了“全国敬老文明号”“全省文明单位”“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等殊荣。2016年,毕节试验区杂志社勇闯新路,试刊半月刊,2017年4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毕节试验区》成功改版半月刊,成为全国地市级内部党刊中的第一家半月刊,为宣传和推介毕节试验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与毕节试验区同名,《毕节试验区》幸运;与《毕节试验区》同行,广大读者朋友倍感温馨。以下内容,是座谈会上记者从各参会人员以及3位杂志社同志的发言中摘取的部分片断,让我们透过这些片断,去感受这份刊物与读者之间的点滴温情。
  
  发言(讲话)摘登

  ◆蒋弟元(原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
  《毕节试验区》是一本办得特别优秀的刊物,我每期必读,不但如此,我还从杂志上摘抄一些经典语句进行收藏,按工、农、旅等分类编号,现在已经抄满了20多个笔记本,这本刊物无疑是我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古话说:“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学道酬苦、艺道酬心。”意思是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的努力,必有回报。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的工作实绩,就是对这句古话最好的佐证。
  正如李霓社长在记者节感言中所说的:在高度与温暖间前行。我希望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的记者朋友在李霓社长的带领下继续前行,用政治上的高度、文化上的厚度、平台上的广度、服务上的温度、忠诚上的态度,不忘初心、摸着良心、出以公心,把《毕节试验区》这本杂志办得更加精美精彩。
  
  ◆刘衍奎(毕节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
  杂志社3位记者对采访、编辑和发行工作的分享,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二十多年以前,那时我就像他们一样,他们的这些感受,像我自己亲身的感受一样亲切。
  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记者,说起来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要真正当好一名党和人民信任的记者,非常不容易,要求非常高。今天,虽然我们的技术手段与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过硬的作风、敬业的精神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平时的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记者必须要深入现场,采访到第一手资料,还要厚积薄发,之后才能形成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杂志社的李霓社长带出了一支非常精干的团队,把《毕节试验区》办得风生水起,作为一名新闻行业的过来人,我要表示衷心的祝贺。
  
  ◆谢正发(毕节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原毕节地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能按期阅读到《毕节试验区》,我感觉收获满满。“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这句话充分证明了记者的力量与作用,是对记者的高度评价与赞扬。
  作为一名老记者,同时也是一名老党史工作者,我知道,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党史的记述也往往会出自于新闻记者笔下。有人说,记者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记者是一个镜头,哪里危险哪里站;记者是传声筒,哪里有新鲜事,就将其传出去;记者是一名“黑包拯”,走到哪里,哪里就平安。我觉得这些说法一点都不夸张。用责任捍卫尊严、用事实反映民生、用心灵抒发感情、用良知服务社会、用笔头讴歌平凡中的伟大、用勤劳播撒传奇,这是记者的职责,也是记者的自觉和本能。
  
  ◆孙 晓(毕节市老龄办专职副主任)
  《毕节试验区》从月刊到半月刊,这是一种不断的创新。《毕节试验区》履行了党刊的责任与使命,是一本弘扬主旋律的好杂志,一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好杂志,一本特色鲜明的好杂志。
  我感叹和感动于毕节试验区杂志社对老年群体的尊重与关爱,也感佩于李霓社长的敬业精神。毕节试验区杂志社是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的队伍,办这本杂志,他们带着的是满满的感情,是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毕节试验区杂志社不仅宣扬这种美德,还身体力行地去做,令人动容。希望以后我们能与杂志社携手同行,将对老年人的这份关爱传递给每一位老年人。
  
  ◆李东升(毕节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毕节试验区》是通向外界的桥梁与窗口。由于我经常为《毕节试验区》撰写历史文化稿件,我与所写的一些历史人物的亲属成为了忘年之交、莫逆之交。
  在我看来,《毕节试验区》在对毕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方面功不可没,且具有持续性、高端性和及时性,无疑是我们向外推介毕节历史文化的一个全方位窗口。我从来没有看到哪一本杂志办得这么有温度、这么有亲和力,能够把她的读者请来,聆听读者对刊物的心声。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以德办杂志,让党的声音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人从更深处了解毕节试验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杨永福(原毕节地区统计局法规科科长)
  我是一名《毕节试验区》的忠实读者,也是一位81岁的老人。第一次去《毕节试验区》公园“读者之家”时,他们的真诚和热忱就深深地打动了我,时间一长,我和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现在,和我的老伴一样,《毕节试验区》成为我每期必读的枕边书。这本杂志没有创办之前,我们对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不太了解,杂志创办以后,我们通过她了解了毕节试验区建立30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
  毕节好故事要靠毕节好记者来讲,毕节好记者要讲好毕节好故事,在这一点上,毕节试验区杂志社做得非常好,我的许多老年朋友都称赞这份杂志办得有水平,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邱光明(原毕节县轻工贸易公司党支部书记)
  平时就喜欢读书看报的我,一次在报刊亭里发现了《毕节试验区》,第一次阅读后便深深地喜爱上了她,后来那个报刊亭被拆除后,心中很是失落。令人欣喜的是,我在人民公园游玩时看到了《毕节试验区》公园“读者之家”,走进去时,第一印象非常好,里面值班的同志非常热情,令我深受感动。通过这份杂志,我了解了毕节试验区的建设进度,了解了毕节的历史文化,《毕节试验区》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
  
  ◆张 丽(毕节四中校长)
  我们学校与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的缘分始于2015年杂志社开展的毕节试验区区情宣讲进校园报告会,那次报告会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也让我对杂志社刮目相看。
  那次报告会上,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的几位记者配合着精美的图片对毕节试验区过去的状况、目前的建设成就和以后的发展目标作了生动的讲解,我们的师生听过以后心潮澎湃,对杂志社几位记者的评价非常高。
  学校的本职是教书育人,但是在我看来也不能局限于书本,现在,我们已经将阅读《毕节试验区》纳入了德育工作范畴,把阅读党刊与青少年教育有机结合。我也经常阅读《毕节试验区》和关注“毕节试验区杂志”微信公众号,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成分,树立起了作为一名毕节试验区人的自信。
  
  ◆向云蔚(毕节七中校长):
  虽然现在是网络时代,要读书看报非常方便,但是对于《毕节试验区》,我每期必看。在办公室,我特地用一个箱子来存放《毕节试验区》,并且要求学校里的每一个班主任在政治业务学习时将里面的相关信息传播给广大师生。
  《毕节试验区》编排新颖,内容接地气,特别是所开设的“历史•文化”栏目,更是值得品读。《毕节试验区》所刊载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适时传递着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刊登了不少关于教育的报道。同样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教师是思想的教育者,你们记者是思想的传播者。我衷心祝愿《毕节试验区》越办越好!
  
  ◆邵继红(七星关区洪山街道桂花社区党支部书记)
  2003年桂花社区成立时,只有60左右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毕节试验区》送达以后,我们无处摆放。2017年,我们的办公场地得到很大改善,光是书屋就有60多平方米,我们把《毕节试验区》《毕节日报》和《毕节晚报》等报刊摆放在一起,让社区的居民阅读。
  在书屋里,社区居民一边读刊看报一边讨论,其乐融融,成为了我们社区一个新的景观。在我看来,记者与战场上的战士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佩服记者们的精神,也开始乐于与记者打交道,慢慢地了解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张万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
  我是在一次闲游时看到《毕节试验区》公园“读者之家”的,当时出于好奇就进去看了看。里面的工作人员很是热心,又是倒水,又是搬凳子,真正让我有了一种家的感觉。那天,我差不多在里面坐了一个下午,后来了解到可以免费赠阅,我就时不时地去领新刊来阅读。
  我的家乡在赫章县河镇乡,通过阅读《毕节试验区》,我知道了河镇乡的海雀村是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因为对这本杂志的喜爱,我现在来到《毕节试验区》公园“读者之家”当起了一名志愿者,我坚信这样的志愿服务,将会对我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刘广琴(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今年是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毕节试验区》是一本与毕节试验区同名的刊物,能在毕节试验区杂志社工作,让人有着无限的自豪感,同时也深感责任和压力。
  做编辑工作,我们杂志社始终秉承工匠精神,力求做到:严谨专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杂志社实施的“纠错”制度,提出了“纠错‘纠’到上机印刷前”的口号,在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三级审稿制的基础上,实行责任编辑交叉纠错和发排集中纠错、审读防线前移制度,发排后开机印刷前,由主编或副主编再次审校。
  从事编辑工作是辛苦的,从一篇稿件主题的把握,到段落、句子的修改,甚至标点符号的推敲,编辑都要付出很多心血。但做编辑工作也是幸福的,我们实行的纠错前移制度,使杂志的差错率非常低,受到了省新闻出版局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回首过去,杂志社的累累硕果让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面对未来,我们昂首阔步,满腔热情,因为我们坚信,明天的现实,必定超越今天的梦想。
  
  ◆黄忠贵(毕节试验区杂志社记者)
  8年前的7月,我从毕节学院(现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业,之后,和我的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也成功地考上了一名特岗教师,但是阴差阳错,最终没能去成,两个月后,我顺利考入了毕节试验区杂志社,当起了一名记者,与党的新闻事业结缘。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那个时候,我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最初的认识。平时就喜欢写些东西的我,在心底曾经将记者与教师作过对比,一番比较下来,结论是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新闻记者,都更接近于我心目中的理想职业。
  不知不觉,我踏入记者这个行业已有8年。8年时间,我遗忘了不少的事情,但是与采访和记者有关的许多事情却无比令人难忘和感动。
  人们都说,新闻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既是对我们的概括,也是对我们的褒奖。坐拥毕节试验区这座新闻的富矿,有幸能与毕节试验区同行,去感受她、去聆听她、去记录她,我想,这是我们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运。
  
  ◆李金贵(毕节试验区杂志社读者服务中心负责人)
  从2011年来到杂志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到今年已经7年多了,现在回望7年多来的每一天,我都在体会着一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感。
  现在,我们在全市有870多个《毕节试验区》发行网点,形成了覆盖全市各县(区)党政机关、沿途乡镇、城区报刊亭、宾馆酒店、银行网点、车站及机场等的发行网络,得到读者高度认可。
  今年5月,我们新增了36个乡镇农商银行直发网点,同步发行《毕节试验区》和《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工作手册》,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今年9月,我们在全市各县(区)汽车客运站建立党刊赠阅角9个,让南来北往的旅客都能免费取阅《毕节试验区》。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地冻天寒,我们的发行队伍迎着清晨的曙光踏上发行之路,伴随着夜晚的到来返回。今年1-10月,通过杂志社发行人员直接送达的杂志达8.5万份。
  2013年,《毕节试验区》公园“读者之家”创办,我们始终践行着“进门一张笑脸相迎、入座一杯热茶相待、离别一声慢走相送”的工作原则,周一至周日、节假日期间免费为读者开放。5年多来,共接待读者近18万人次,赠阅《毕节试验区》33万余份,成为了传递和谐文明和正能量的一个重要平台和窗口。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