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绝地试验闯新路 总攻贫困图振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重要指示精神
绝地试验闯新路 总攻贫困图振兴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重要指示精神
作者:文|汤正仁  发布日期:2018/11/6 阅读次数:
  2018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试验区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肯定,对未来毕节试验区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30年来,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统一战线广泛参与、倾力相助,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统一战线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毕节试验区的不断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提供了强大动力。  
  过去30年,作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走出了开发脱贫之路、生态脱贫之路、“同心”脱贫之路,彻底摆脱了当初“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恶性循环怪圈,实现了良性发展。2017年,贫困发生率从试验区建立之初的65.1%下降到8.89%,贫困人口累计减少594万;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52.81%,减少水土流失面积5400多平方公里。面对充满希望的未来,要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要求,走出总攻贫困之路、振兴发展之路。
  开发脱贫之路。30年来,毕节市改救济扶贫为开发扶贫,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可推广、可复制的开发脱贫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脱贫。试验区建立前,毕节地区交通闭塞、电力缺乏、通信不畅、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从行政公署所在地到省会贵阳,正常情况下汽车需行驶10小时,没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试验区建立后,将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今天,毕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省会贵阳到毕节只需2小时车程;建起了毕节飞雄机场,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高铁开通也指日可待。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得到根本改善,迅速赶上全省和全国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大部分人口因此而脱贫。二是能源开发脱贫。毕节煤的探明储量占南方煤炭资源大省——贵州省的45%左右,水能资源也占贵州省的三分之一,在毕节试验区建立前和建立后的前10多年间均未得到有效利用。2000年11月,毕节洪家渡水电站建设拉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毕节地区的煤电和水电得以迅速开发建设。2000年全毕节发电量只有34亿千瓦时,到2007年,发电量已经增加到339亿千瓦时,是2000年的9.97倍。洪家渡、引子渡、索风营等几大水电项目和黔北电厂、纳雍一电厂、纳雍二电厂、大方电厂、黔西电厂等火电项目的开发,不仅拉动毕节试验区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而且增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大量贫困人口脱贫。三是产业开发脱贫。毕节试验区建立前,毕节还是一个农业大区,除刚刚起步的毕节卷烟厂、地区化肥厂、地区水泥厂等少数企业外,几乎没有其他像样的工业;服务业也非常落后。毕节试验区建立的30年,二产、三产得到迅速发展,一产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产值比重大幅度下降。根据毕节市统计公报,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到20.6%,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到37.6%和41.8%。四是智力开发脱贫。毕节试验区建立前,仅有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在校生1000多人,中专学校少。农民中存在大量文盲和半文盲,许多青少年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几乎为空白。现在,毕节试验区建起了4年制本科院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校生近万名;建起了3所大专职业技术院校、10余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6万多名;建起了2038所幼儿园,在园人数31万多人。小学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毛入学率102%、高中毛入学率87.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4%,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了86.9%。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使相当多的贫困家庭实现了智力开发脱贫。
  生态脱贫之路。毕节试验区建立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石漠化问题极为突出,曾被认为是不适宜人居之地。经过多年建设,生态建设已然成为试验区建设主题之一,走出了生态脱贫之路。一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中国3356》工程、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林一茶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启动高速公路与成贵快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深入推进“绿色毕节”行动。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从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二是生态产业化脱贫。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生态产业化脱贫的重要基础,全市林业产值250亿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收入66亿元,发展林下经济产值32亿元。生态产业化成为生态脱贫的重要路径,生态旅游2017年带动全市6.98万人脱贫,2018年预计带动7.12万人脱贫。三是产业生态化脱贫。毕节试验区寓经济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经果林,种植核桃、刺梨、樱桃、苹果等45万亩,既进行了生态建设,又发展了经济产业,解决部分贫困人群的脱贫问题。
  “同心”脱贫之路。30年来,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走出了一条共产党领导、多党派推动、各方面帮扶的“同心”脱贫之路。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毕节试验区是在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大力倡导下、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大力支持、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30年来,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贵州省委、中共毕节地(市)委全方位坚强领导了毕节试验区建设改革发展,领导了毕节脱贫攻坚。中共中央统战部牵头建立和完善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部分省市统一战线参与试验区建设工作机制,推动747批、7414人次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毕节考察,推动实施脱贫项目233个,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引进项目361个;中共贵州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意见和政策;毕节地(市)委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作为统揽毕节试验区全部工作的主题,领导全市人民艰苦奋斗、拼搏创新、不懈努力,30年如一日。二是各民主党派的大力推动。统一战线在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在改革试验总体规划、政策设计和脱贫攻坚一系列战役和建设发展中,各民主党派同心同向、倾力相助、共同发力,各自均作出了重要贡献。民革中央争取火电厂、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纳雍;民盟中央协调东部10省市民盟组织对口帮扶毕节15所中小学;民建中央完成黔西20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民进中央在金沙县举办培训班培训医疗技术人员2万余人次;农工党中央帮助大方县完成32个乡镇309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规范化改造;致公党中央帮助培训医务人员2415人次;九三学社中央组织发达地区26所学校对口帮扶威宁县24所中小学;台盟中央援建赫章县5所小学教学楼,建设40所新农村卫生室;全国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在织金投资产业项目130多亿元,组织民营企业精准帮扶202个村的1.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等。仅2014—2017年,统一战线就协调推动在毕节试验区实施脱贫攻坚项目336个,为毕节试验区决战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三是发达省市的对口帮扶。除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中华职业教育社定点帮扶毕节市各县(区)外,按照中共中央要求,发达省市还对口帮扶毕节。1996—2016年,深圳对口帮扶毕节20年,着力强化毕节“造血”功能培育,精心谋划项目推动,推进毕节试验区转型发展。深圳企业共投资毕节79个项目,投资额达259亿元;采取基金扶持贷款方式扶持项目34个;接收了2283名贫困家庭子女在深圳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免费为毕节培训干部137期5522人次。2016年9月起,中央调整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改由广州市对口帮扶毕节,目前两市已经呈现出产业合作、劳务合作、人才支援、旅游帮扶、民生项目援助、社会帮扶全面开花的生动局面。
  总攻贫困之路。毕节试验区建设30年取得巨大成就,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消灭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已近在咫尺。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最后胜利越不能掉以轻心。目前还存在的贫困问题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在未来不到3年时间内,必须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尽锐出战、总攻贫困,打好消灭绝对贫困歼灭战。一是精准聚焦。动态调整贫困户建档立卡,着力解决错评、漏评、错退问题,着力解决因户施策问题,让毕节试验区的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经得住历史检验。二是尽锐出战。坚定不移实施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三大战略行动,将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主要精力集中到总攻贫困上来,将扶贫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主要集中到深度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户上来,强化支持力度,强化各种扶贫资源使用效果的检查监督,强化总攻贫困中的反腐力度,确保总攻贫困战役的最后胜利。三是打好“四场硬仗”。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是总攻贫困战役的一个个具体战役,只有各个战役都取得全面胜利,总攻贫困战役才能最后胜利,脱贫攻坚才能最后打赢,脱贫才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
  振兴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未来寄予厚望,不仅要求要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且要求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努力将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要成为实践这样的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毕节试验区在30年的改革开放建设发展中尽管形成了一定基础,但仍然任重道远。为此,一要提前长远谋划。将毕节试验区发展定位与美丽中国建设结合起来,与“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建设结合起来,高起点、高定位,推动毕节试验区建设向纵深发展。二要推动绿色发展。30年的生态建设试验为毕节试验区打下了良好的绿色发展基础,人民大众在长期的生态建设实践中尝到绿色发展的甜头,通过绿色发展走向共同富裕,通过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通过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世世代代长期可持续,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三要开发人力资源。毕节是贵州人口第一大市,试验区建立前由于经济落后、粮食匮乏、缺少就业岗位,人口更多不是资源而是负担,“控制人口”成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之一。如今,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多、人口年轻化成为毕节试验区的一大优势,人力资源成为毕节新的最重要资源,亟待开发。培育具有各种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不仅能形成新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作为取得收入的消费者又会形成大市场,从而从生产、消费两头推动和拉动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发展。四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体制机制创新是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效率所必需。毕节试验区的30年即体制机制创新的30年,未来毕节试验区要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固然要坚持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但更需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不断探索新的体制机制。五要发挥统战优势。统一战线倾情倾力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是不可多得的优势,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赏,并要求未来统一战线继续发挥好作用。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汇聚了大量优秀人才,在未来毕节试验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进程中,尤其是在开发毕节地区人力资源、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中将会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作者系贵州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省委党校原副校长,经济学博士、教授)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