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水西古驿道上的古桥梁
水西古驿道上的古桥梁
作者:文|史宏拯  发布日期:2018/6/26 阅读次数:
朵妮桥
大渡河桥
1958年修建的鸭池河吊桥与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钢筋水泥大桥反映不同年代的建桥技术
  “龙场九驿”是奢香夫人的杰作。奢香,本是元末四川蔺州安抚使之女,14岁时远嫁顺元宣抚使(明朝时改为“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摄政后,坚持与中央政权修好。然而,时任贵州都督马晔欲废水西安氏土司而代之“流官”,借故裸挞奢香以激反。当四十八部彝族“土目”决心“扫境以反”时,奢香表示,“反非吾愿”,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飙驰见太祖”。文献记载,见到朱元璋,奢香自陈家世守土功及马晔罪状。太祖曰:“汝等诚苦马都督!吾将为汝除之,然汝何以报我?”奢香叩头曰:“若蒙圣恩,当令子孙世世戢罗夷,不敢生事。”太祖曰:“此汝常职,何言报也?”奢香曰:“贵州东北间道可入蜀,梗塞久矣,愿为陛下刊山开驿站,以通往来。”太祖许之,乃召晔入朝议事。马晔是马皇后的侄子。朱元璋为了顾全大局,谓高后曰:“朕固知马晔忠洁无他肠,然何惜一人不以安一方也?”马晔入见,太祖数其罪状。晔无一所答。太祖怒,立斩之,以其头示奢香曰:“吾为汝忍心除害矣!”奢香等叩头谢。太祖乃封奢香为“顺德夫人”。奢香回到贵州,开辟驿道,建立“龙场九驿”,岁岁贡马匹、廪给,以通往来。关于“龙场九驿”,《贵阳府志》《大定府志》《黔西州志》所称基本相同:“九驿者,龙场、六广、谷里、水西、奢香(西溪)、金鸡、阁雅(鸦)、归化、威清(毕节)也。”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奢香英年早逝,太祖遣使吊唁,葬于云龙山麓。1988年,奢香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主持修建的“龙场九驿”,迄今尚存一些路段和桥梁,主要是蜈蚣桥及蜈蚣坡路段、谷里驿路段、朵妮桥及朵妮桥路段、西溪桥及奢香驿路段、阁雅驿路段。蜈蚣桥,位于今贵阳市修文县洒坪乡蜈蚣桥村南,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万历年间,贵州宣慰使安国亨重修,改名“龙源桥”。蜈蚣坡路段,位于修文县洒坪乡蜈蚣桥村,长约5公里。谷里驿路段,位于黔西县谷里镇北1公里,东南起谷里驿,西北接水西驿,现存路段长2公里。朵妮桥,位于黔西县谷里镇青龙村与甘棠乡三角村之间,东西向,跨皮家河,为五孔弧形拱桥。朵妮桥路段,位于黔西县甘棠乡杨柳村东,东接谷里驿,西连水西驿,现存朵妮桥两岸长约1公里。西溪桥,原称“勤善桥”,位于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再建。奢香驿路段,位于黔西县林泉镇卫星村北,东南连水西驿,西北接金鸡驿,现存250米。阁雅驿路段,位于大方县双山镇与竹园乡交界之落脚河西岸,东连金鸡驿,西接归化驿,全长15公里,现存小阁雅至双山镇一段,长约5公里。
  朵妮桥和勤善桥
  “龙场九驿”年久失修,残缺不全,唯其如此,弥足珍贵。实地考察得知,今日之“贵毕高等级公路”,几乎是沿着“龙场九驿”线路修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称奢香为“开发水西交通第一人”。居住在驿道沿线的彝、苗、汉等各族人民,迄今还流传奢香领导修桥铺路的传说,其中《朵妮桥的故事》和《勤善桥的传说》尤为动人。
  朵妮桥位于黔西县谷里镇自治村与甘棠乡杨柳村交界处,横跨驮煤河下游之河上。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是“龙场九驿”中的重要桥梁之一?。该桥为5孔石拱平面桥,用青石砌筑而成,全桥长36.5米、宽5米、高5米左右,桥面用石板铺成,原来桥两侧有条石护栏,现已残缺,桥头的石碑已不复存在,虽经六百多年的风雨剥蚀,水流冲刷,至今仍坚实地横跨在驮煤河上,见证着历史的沧桑。相传,朵妮本是奢香随身女侍从,因奉命修桥而以身殉职。奢香当初开辟“龙场九驿”时,将谷里驿路段交“陇舍嫩益”家支头人陇勺阿甫负责,并免去阿甫三年赋税。阿甫将建桥之事交与基层土官勺俄。勺俄克扣钱粮,甚至残害民工,致使进度缓慢。奢香深入建桥工地,倾听工匠哭诉,当即拿下勺俄,并令女侍朵妮接管其事。朵妮带领工匠不分白天黑夜开山采石建桥,由于劳累过度,多次口吐鲜血。奢香得知朵妮犯病,带领官员看望。将到建桥工地,但闻一片哭声:朵妮累死了。奢香怀抱朵妮遗体,缓步走在桥上,举行“踩桥”仪式。当她和宣慰司众官员走到桥的中段时,沉痛宣布:“朵妮为建桥献身,就叫‘朵妮桥’吧!”贵毕高等级公路开通后,路过此桥的人日见稀少,朵妮桥成为当地村民的赶集便道。
  位于今黔西、大方两县之间的西溪桥,始称“勤善桥”。洪武年间,奢香官邸设于九层衙门。其地高寒,隆冬时节,大雪封山,交通极为不便。于是在地势较低的西溪河畔修建行宫,行宫建于河东岸。九层衙门与西溪行宫之间需建一座桥。此桥也是奢香驿(又称“西溪驿”)的重要津梁。桥建成后举行“踩桥”仪式,走在桥上,奢香发问:“叫什么桥好呢?”宣慰司的高官慕魁扯事回答说:“宣慰苴摩(指奢香)执掌贵州宣慰司以来,勤政于民,善扶于众,百姓安居乐业,叫‘勤善桥’最好。”桥建成后,为水西一景,人称“溪桥断雪”。奢香因为修桥铺路名垂千古。明代贵州提学副使吴国伦在《次奢香驿因咏其事》诗中赞美道:“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宫。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刊木穿蒙茸。至今承平二百载,牂牁僰道犹同风。西溪东流石齿齿,呜咽犹哀奢香死。中州男儿忍巾帼,何物老妪亦青史。君不见,蜀道之辟五丁神,犍为万卒迷无津。帐中坐叱山川走,谁道奢香一妇人?”
  大渡河桥
  奢香生前自立自强,摄政之后力主开发贵州、发展经济、促进交流,受到了世人永远的称赞和敬仰。她的后人——水西安氏家族中,也有一批开明和开放的人物效法奢香,为开发水西地区、发展交通事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继奢香开龙场九驿、十八站之后,其后世又陆续组织人工修建的“水西十桥”,是明代后期水西交通建设史上的突出事迹,是水西地区社会发展的见证、民族风情的结晶,其文化价值弥足珍贵。
  “水西十桥”是明代后期水西交通建设的杰作。据有关史料记载,“水西十桥”实际上并不只10座桥,而是20多座桥。明成化年间修建的一组为“前十桥”,明万历年间修建的另一组为“后十桥”。“前十桥”乃明成化年间安观、安贵荣父子所修。据《大明一统志》载:“前十桥”可考者有蜈蚣桥、秀水桥、麦稼桥、李五桥、龙场桥、头铺桥,尚有四桥桥名待考。“前十桥”目前仅有蜈蚣桥尚存,位于修文县城西二十里许三潮水蜈蚣坡下的猫跳河上游。“后十桥”为明万历年间安国亨时所建,其可考者有龙源、乌箐、乌溪、大渡、西溪、阁雅、老场、土射、永定九桥,余一桥桥名待考。另据《黔西县志》和《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系列•彝族卷•贵州分卷》载,位于如今黔西县谷里镇境内的朵妮桥和大方县境内的落脚河(古称落折河)老桥,也属于奢香古驿道上的桥梁。
  在古驿道上的众多桥梁中,最值得一书的是位于黔西县锦星乡红旗村与大方县鸡场乡大兴村交界处的大渡河桥。如今,这座古桥早已随着洪家渡水电站的关闸蓄水而永远长眠于水底。据史料记载,大渡河桥在贵州彝族地区现存的各类桥梁中,投资最为巨大、规模最为宏大、修建时间最早,且是始建原物。大渡河桥及桥头树立的两通石碑,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彝族的文字、风俗、政治、经济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 
  水西大渡河桥位于大方县鸡场乡大渡河上,彝汉文碑两方靠大方界桥头并排竖立,是目前已发现字数最多的彝文碑。据《大定府志》第363页记载:该桥为慕齐齐74世安国亨袭任贵州宣慰使时,其属下土目安邦禀其母禄氏之训,捐白银一千一百五十余两,经两年努力,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建成。全桥为石头拱砌,桥面系片石镶嵌。大渡河桥建成后,过往行人“无俟冰寒可渡者众,无俟乘舆利涉者广”。大渡河桥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动工,万历二十年(1592年)完工。桥为5孔,高14米、长70米、宽7米。靠黔西县桥头上立有长0.67米、宽0.59米的界碑一方,上阴镌“黔定交界”4个楷字。靠大方界桥头并排立有大小相同的彝汉文碑两方,大小尺寸相等,高1.78米、宽0.73米。彝汉文碑内容除记叙安邦世系和建桥经过外,还表彰了安邦母子捐资建桥的义举。
  汉文碑为安国亨所撰,碑上记载了建桥始末,并有多处涉及安邦家世和本人的事迹。汉文碑高2.81米、宽0.91米,共676字。彝文石碑正文29行、1972字,内容除详细记述了水西彝族史以及慕俄格的武功、政绩、疆域、风尚和文化外,也镌刻记录了建桥经过。碑文中描述未修建大渡河桥以前:“若有龙过坝上,行船遇洪流,就难以通行。小船上的人,每年都有船翻溺水的,只有眼看洪流而发愁啊!这条河的为患可厉害了。”“当夏季来临,大河泛滥成灾,鲤鱼翻身跃,黄缸似的大蟒搅洪水,危害人畜。江流的飞沫溅在江潭里,河里起了雾罩,没牲畜来路,没租赋来路。”译文中是这样描述建桥缘由的:“修桥通道,为善有盛名,扶助黎民,济之得生,使其有所繁衍;租赋来自通途,有利于子孙万代,永远征求不尽。”大渡河桥建成后:“从此租赋有来路,人行康庄大道,子孙增寿龄。”碑中除记有建桥办事的人,还有测水位的名匠古略不丛孙和夺苏阿罕,石匠略不丛、阿罕克阿遮、额米阿赫孙、阿聂阿亥等。清人陈治曾有诗称赞大渡河桥:“一从鸟道化垣夷,电流星驰羽檄飞。皇华时复歌载路,使节所至辄题诗。”时光荏苒,岁月沧桑。一座石桥维系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四百余年。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水西大渡河桥及彝汉双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水西大渡河桥已被水淹,彝汉双碑收藏于奢香博物馆。
  与大渡河桥建桥碑记一样,水西地区的许多建桥碑记,除记载建桥始末、捐资芳名外,还以大量篇幅追述水西彝族远古时代的历史和迁居贵州之后的变迁。特别是对彝族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文治、武功和当年的疆域、习俗诸多方面作了精彩的描述,堪称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用彝文镌刻的建桥碑记,其本身就是极为珍贵的民族文化典籍,诚为水西文化的灿烂篇章。
  这些石桥建造以前,由于水西地区山高水险、沟壑纵横,每当山洪暴发,来往行人全靠小船摆渡,常常中断交通,甚至危及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建十桥碑记》云:“……四河之水入于六广,极其奔放衍肆,一泻千里,如自天而下,深不可涉,嗟乎!富商大贾无所为而至,谁有能拒之入?严冬霜降,渡者少,人亦劳。上良于远途,宣慰府更以石为之,桥基弥坚,致易于实地。”
  为适应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建桥成为当务之急。这些石桥的修建,沟通了水西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水西地区各部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时“曲尺卧清波,笑语漫小河”。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可以遥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修建这样的石桥,的确并非一件易事。民谣云:“修桥铺路,功德无数。”数百年过去了,如今虽然已经难觅这些石桥的踪迹,但是修路人的感人事迹已然超越历史时空,永远铭记在后人的心中。
  鸭池河吊桥
  乌江是贵州人民的母亲河,南源三岔河发源于威宁自冶县花鱼洞,北源六冲河发源于赫章县辅处乡的古龙井,两条源头穿越了乌蒙山的千山万壑汇聚了数百条溪沟涧川,流淌了数百公里后交汇于黔西县新仁乡化屋苗寨后称之为鸭池河,穿越鸭池河十余公里的峡谷上有一座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钢筋水泥大桥,而早于它修建于1958年毕节地区第一座公路吊桥——鸭池河钢桁构吊桥已成为见证贵州造桥史上的历史遗存。
  清毕路在贵毕高等级公路通车前是从贵阳到黔西北重镇毕节的必经之地,是毕节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在这条翻越崇山峻岭的道路中,最险峻的当属位于鸭池河上的鸭池河大桥,这座大桥见证了贵州省交通历史的发展。鸭池河大桥位于清毕路段上,桥跨鸭池河,紧临东风电站下游,是毕节通往省会贵阳的交通咽喉,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34年,清毕公路通车后,在鸭池河设渡口方便运输车辆和行人,保证公路的畅通。但每年上游下雨后,洪水沿河而下,渡船不能开行,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常被阻数日。
  解放后,随着行车增多,贵阳和毕节、黔西之间增设客运班车。为改善渡运条件,添置渡船,实行人车分载。其后,又置钟摆渡。但渡运艰难与阻航现象未能根本消除,而渡人船只翻覆事故常有发生,对此,省、地领导十分关切,决定改渡建桥,时任省建委主任的徐健生还亲临现场勘定桥位。工程于1957年正式动工,取用钢桁构加劲柔性单孔悬索吊桥,省公路局桥工队承担下部构造建筑,交通部第一工程局桥梁工程处主持上部构造架设安装。1958年7月1日建成。桥高(桥面至低水位)60余米,净跨115米,总长120余米,桥面宽4米,加两侧人行道,桥面铺装木枋,上钉铁皮固定,缆索垂条桥栏。两岸各设钢筋混凝土门塔一座。该桥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还被编写进《吊桥设计实例》一书,成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可见鸭池河吊桥的修建在我国建桥史上的地位。
  鸭池河吊桥在建成通车使用的近40年时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毕节与外界的交流增加,车流量加大,大桥不堪重负,虽然采取了加固和不准双车过桥等措施,还是不能解决大桥成为危桥的必然规律,但鸭池河吊桥在我省交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作者系黔西县政协退休干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