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照片背后的故事——1996年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毕节试验区回眸
照片背后的故事
——1996年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毕节试验区回眸
作者:文|图 刘衍奎  发布日期:2018/4/24 阅读次数:
1996年2月,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前排右)深入毕节试验区大方县考察工作。
1996年5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左一)在毕节城区公园路蔬菜市场考察。
1996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前排右二)深入赫章县珠市民族乡视察并看望贫困群众。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1996年,本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我的新闻生涯中,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年的2月2日至5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冒着冰雪严寒到毕节地区(2011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考察,我随行采访。采访结束后,分别在2月9日和16日的《毕节报》上发表长篇通讯《翻山越岭送温暖》和12幅照片。
  这年的5月11日至14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取道安顺来到毕节地区考察,我随行采访。采访结束后,分别以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在5月21日和24日的《毕节报》上作了详细报道。
  这年的10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取道六盘水深入毕节地区赫章县珠市民族乡视察,我前往采访。事后以《总书记,乌蒙儿女欢迎您》为题,在11月1日《毕节报》头版头条位置作了充分报道。
  ……
  近半个世纪的新闻宣传生涯,弹指一挥,其间的几多酸甜苦辣,早已成为过眼烟云,但惟有1996年的几次重大采访活动,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回顾历史,启迪后人。茶余饭后,每当我翻开以上早已成为历史的文字和图片的时候,老想一个问题:记者——时代的忠实记录员,应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修养?道理,专家们已讲得很多,本文只记述发生在这几次采访活动中的一些故事——
  
  
  右上这幅照片摄于1996年2月5日下午3时许,地点为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照片上的主人公分别是:前排右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前排左为80多岁高龄的女老人李正英,后排左二为大方县委书记吕开邦,后排左三为大方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兴举。头发黝黑、和蔼可亲的温家宝端着木筒,正在与脸庞瘦削、头缠黑丝帕的李正英亲切交谈。
  1996年春节前夕,温家宝冒着严寒来到乌蒙山区,在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袁荣贵,毕节地委书记刘也强,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禄智明和地委副书记许正维等的陪同下,用4天时间,行程近400公里,从黔西县开始,先后走访了4个县(市)、9个乡(镇)、10个村、2个企业和25户贫困户。
  2月5日,是温家宝在毕节地区进行调研活动的最后一天。这天下午,他乘车来到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先后走访了朱洪顺、李正英等4户贫困户。
  穿岩村地处大方县城东部5公里处,这里群山环抱,山间有一片几公顷的坝子,又称沙坝,地方特产——沙坝豆干就产于此。长期以来,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很多村民不得温饱。听说温家宝要来这里考察,镇领导特意挑选4户经营有方、收入较多、房舍较好的农家供察看。下午2时30分左右,当温家宝从乘坐的中巴车里下来之后,镇领导就把他引向一栋墙面贴有白色瓷砖、开有一个小商店的农舍。温家宝站在门前,扫视一眼之后说,我不是来看“小卖部”的,这家就免了。然后转身就往回走,径直钻进家住茅草房、门为包谷秆的朱洪顺家,同朱洪顺并肩坐在简易的床沿上,嘘寒问暖、促膝谈心,一谈就是半个多小时。
  “不看吃的看穿的,看罢穿的看住的。吃穿住是温家宝衡量贫富程度的标尺。”这是我这位老记者跟随这位中央领导几天后得出的结论。对此,工作在基层的镇领导并不知道。当温家宝结束对极贫户朱洪顺的走访后,镇领导仍按“既定方案”,请他到一家“卡拉OK厅”休息、饮茶。温家宝一听,生气地甩出一句:“我不是来休闲的!”他站在公路上举目四望,发现西山脚下有一栋又矮又旧的茅草房,便提出要到那里看一看。这下可苦了警卫人员。他们知道,居住在离公路500米以外的农户,比如西山脚下,不在“计划”之内,未作安全防备,一旦发生意外,怎么办?但他们毕竟很有经验,反应快速,及时选择捷径,快步来到草房之前。当我随同温家宝一行来到的时候,正在房前小院里捡豆子的户主李正英老人已经知道“北京来人”了。温家宝大步迈入小院,往室内看了一眼,就打住脚步,从老人手中接过盛有豆子的木筒,并亲切地交谈起来。其情其景,全定格在本文前面提到的那幅照片上。从交谈中得知,女老人叫李正英,已80多岁,老伴健在,下地干活去了。老人每年的生活来源就靠经营2亩薄地,有两个儿子,均身有残疾,早同二老分开居住。听了李正英的情况介绍后,温家宝动容又动情,从衣袋里掏出200元钱塞在李正英手里。李正英再三推辞收下后,一时感动得老泪纵横,连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此话虽不合时宜,但谁会苛求一位80岁的老人呢?它体现的是一代人的真实情感。
  2003年初,当温家宝当选为国务院总理时,香港记者在一条报道中称,温家宝是一介平民总理,总是要求干部群众向他讲真话道实情,对此,凡外出调研时,往往中途停车,下去看自己想看的地方,听自己想听的真话。读了这条报道,联想多年前温家宝的毕节之行,仅中途停车就有两次:一次是2月3日上午,从黔西至毕节途中,来到大方城郊时,顶风冒雪走访羊场镇穿岩村黄河村民组的肖开文。一次是2月4日上午,从毕节到赫章途中,来到赫章县平山乡对江村时,突然下车走访村民顾庆友。下面这段文字,就是摘自我的长篇通讯《翻山越岭送温暖》中关于在黄河村民组中途停车的真实记录———
  1996年2月3日上午10时许,两辆中巴车在黔西通往大方的清毕公路上,碾着坚冰,缓缓行进。当车行驶到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黄河村民组路段时,在一斜坡上嘎然停住,乘客依次从车上下来,环视一眼周围银装素裹的冰峰冰树后,便向一栋冰雪封盖的草房走去,走在前头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同志。
  掩映在冰树丛中的小茅房,其主人肖开文万万没有想到,叩开他家门、钻进室内的陌生人,竟是北京来的客人。他忙不迭地让出床沿、腾出板凳,请客人落坐。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待主人的心情稍加平静之后,才向他说明来意:“老乡,新春佳节快要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贫困地区的人民,派我们来看望大家,向大家拜个早年。”
  室外寒风嗖嗖,室内暖气洋洋。客人、主人并肩而坐,拉开了家常。他们从上年的生产、全年的收入、承担的税费到当前的生活、今年的打算等等,都展开了讨论。一时,北京与乌蒙的距离显得是那样的近,主人与公仆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融洽。
  ……
  
  
  1996年5月13日上午8时,胡锦涛乘坐的中巴车沿着川黔公路,缓缓向城北驶去,来到毕节城郊的观音桥办事处熊家寨。先钻哪家?知情人士告诉随行记者:先去他的老朋友——“杨八郎”家。
  “杨八郎”何许人也,在场的人都觉得陌生。“谜底”同样是那位知情人士解开的:“杨八郎”是家住熊家寨的一位苗族农民,他的真实名字叫杨德才。8年前,胡锦涛任贵州省委书记时,毕节地区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也是他来得最多的地方。一次,他同地委书记禄文斌来到塘房村考察,走进杨德才家,胡锦涛问:“老杨,你家分得几亩地?”“四亩。”“有几个孩子?”“不算姑娘,有八个儿子。”“嗬,你是‘杨八郎’罗。这么点地这样多人,日子咋过?”
  “杨八郎”家的境况令人心酸,胡锦涛当即同本地干部商量如何帮助像“杨八郎”这样的农民脱贫。那时,村里有个建筑公司,胡锦涛找到公司经理熊廷顺,动员他收下了“杨八郎”家一个男孩打工,每天挣几块钱。第二年,胡锦涛再访“杨八郎”,杨家日子过得比头一年好多了,买了新床板,院子里堆放着准备建房的砖头。胡锦涛高兴地说,就是要一年一变样才行。
  后来,胡锦涛调离贵州,转眼便是8年。“而今,他已经来到老朋友的家门口,怎能不去看看呢!而且这个考察点,还是他在地委报送的考察计划上专门列上的。”
  听罢这番介绍,我深感又是一条重要新闻线索。别的不说,起码要把“老友重逢”的动人情景抓拍下来。于是,当胡锦涛一行沿着凹凸不平的山村小道向杨德才家走去的时候,我抢先一步,同警卫人员一道,赶在首长之前进入了现场——杨德才的家中。举目环视,这是一间光线暗淡、四壁漆黑的居室,门从左开,中间有一个火焰熊熊的炉子,主人面向房门站在火炉旁,正在干着什么似的。“从哪里拍照才是最佳位置?”扫视现场之后,我就反复琢磨这个问题。从左或从右拍照,不可能把两人的脸部纳入镜头;从正前方或从后方拍照,前有床铺,物距不够,后有人挡,入画人物太多……正当无计可施的时候,胡锦涛已迈步入室。情急之下,只好侧转身子,坐上床沿,上身往铺上一倒,仰面举起相机,很快揿动快门,终于把两位“老友”隔炉握手的精彩瞬间凝聚在画面上。
  同日上午11时45分,胡锦涛一行从毕节卷烟厂考察结束,返回毕节宾馆,途经公园路的时候,他突然提出下车,看看毕节的“菜篮子工程”。这又是一个“计划外选题”,顿时忙坏了随行的警卫人员和新闻记者,这无疑是对他们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
  当时,我乘坐的车与首长乘坐的中巴车相隔两部小车。车停止前进,坐在前车的人纷纷下来,“历史经验”告诉我:定有新闻发生。于是我就去拉车门,偏偏事不凑巧,老是打不开车门。待驾驶员经过一番折腾打开之后,我等下车赶到现场,在长数十米的一字货摊前,已齐刷刷地站满人,几次想就近穿过“人墙”,跨过货摊,找一个面对首长的最佳拍摄位置,但失败了。在万般无奈之时,自己只好往货摊的左侧跑去,在离中心点10余米的地方,我看到货摊与货摊之间有一通道,但被一货主占据。“请让让!”话未说完,就出手把此人推开,大步越过货摊,来到胡锦涛等领导的斜对面,顿时,他们的一举一动,全被纳入了自己的视野。当正在与摊主交谈的胡锦涛从蔬菜堆里拿起一株莴笋之时,我赶快举起相机,用竖幅构图的形式,拍下了这一生动的情景(见右上图)。
  胡锦涛一行是5月11日取道安顺进入织金县的。他在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士能,毕节地委书记刘也强,毕节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禄智明等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织金县的凤凰山林场、城关镇桂花村以及毕节卷烟厂、毕节地区化肥厂和毕节市轧钢厂,向农村干部和村民罗福义、刘进明、周启明、熊廷顺等进行调查走访。所到之处,同8年前比,毕节地区的山山水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说,这次是重返故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特别在生态建设和科学种田上进步很快,因此,一是感到亲切,二是感到高兴。他又说,8年所取得的成绩起码有两点启示: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毕节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走出了一条符合毕节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子;二是必须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方针,不等不靠,扎实苦干,长期奋斗。
  5月13日下午4时,胡锦涛一行从地区化肥厂和毕节市轧钢厂考察回来,立即在洪山宾馆接待室听取地委书记刘也强代表毕节地委、行署作的工作汇报。随后,胡锦涛就毕节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作了重要讲话:第一,在经济工作上要努力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坚定不移地抓好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地搞好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人口、生态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做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使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第二,把扶贫作为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能不能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关系到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是关系到能不能实现“九五”计划的大问题,不容忽视,不可掉以轻心。这就要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制定具体的脱贫政策,确定一定的脱贫项目,严格责任、严格奖惩,并把扶贫项目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经济上的扶贫同智力上的扶贫结合起来,把国家扶持同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加快脱贫步伐。第三,进一步开展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改变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局面,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今后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第四,抓好党的建设,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提供组织保证。应突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学理论、讲政治,提高理论水平,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性锻炼,严格党内生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时间:1996年10月25日下午4时许
  地点:乌蒙山麓小镇——赫章县珠市民族乡
  这里正在举行一个秘密会议。会议主持人:毕节地委书记刘也强。参会人员:毕节地委副书记杨智光,《毕节报》总编辑刘衍奎,地区公安处副处长李隆文,中共赫章县委书记陶定卿,赫章县委书副书记、县长周应华,赫章县委副书记常履文和珠市民族乡的有关领导。
  会上,地委书记铿锵有力地宣布:这次接待的是江泽民总书记。总书记到来之前,对任何人都只能说是迎接省的卫生大检查。请严守机密,在座的哪一个做不到,就马上离开珠市……
  会后,刘也强拍拍我的肩膀,再次重复离开毕节时他在车上说的那句话:“意义重大、机会难得,一定要作好准备,拍好照片、搞好报道。”
  “拍好照片、搞好报道……”当夜,我与地区公安处的驾驶员躺在一间床上,他倒好,很快呼呼入睡,我老是琢磨书记的这句话:“搞好报道”,什么叫好,好到什么程度?可以说一夜没有合眼。我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总书记与群众在一起的场面拍到,这才是富有政治性、历史性的瞬间精华,也是无价之宝。
  深秋的乌蒙高原,山丘起伏,莽莽苍苍。
  10月26日上午9时40分,江泽民总书记乘坐的中巴车,取道水城驶入赫章县珠市民族乡兴营村海子村民组。
  我把省公安厅警卫处发给的《采访证》佩戴在胸前,就全身心地投入采访。来不及记录,就把挂在身上的采访录音机打开,不时用嘴巴对着话筒口述现场新闻,让录音机把时间、地点、人物和现场气氛等录制下来。
  在海子村民组,江泽民总书记先后走访了杨世明、杨文高、杨世华3户贫困村民。由于他们的房屋窄小,投入采访的新闻记者多达15名,因此,负责警卫的同志就对“老记者们”下达一道死命令:“除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以外,其他记者一律不得入内。”于是,每当总书记进入农户家中,门前就由一大个子警卫把守。总书记进入杨世明家后,我分开站在门前的“人墙”挤到门边,请求让我入室采访,但几次都被大个子警卫挡住,只好悻悻离开,在房前选择“制高点”,抓拍总书记入户前或出门时的情景了。
  当江泽民总书记结束对3户村民的走访即将离开村寨时,我汲取“老是走在大队伍后面”的教训,沿着斜坡,抄一捷径,率先来到村口。举目一望,全村男女老少齐刷刷地站在小道右边,不停地高呼:“欢迎总书记!”我心头一亮,江泽民总书记路经这里时,一定会面向人群,挥手致意的。啊,若抓拍成功,这不是最好的场景吗?于是,我迅速选好拍摄位置,目测好物距,采用估焦拍摄技巧调好曝光组合,待总书记一到,就揿开快门,拍下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镜头,完成领导交给的重任,实现自己的预想。殊不知事与愿违,当我在最佳位置上一站定,肩扛摄像机的中央电视台记者陡然间出现在我的身前,他的个子又高,顿时把我的视线挡得严严实实。这时,我也不甘示弱,用力将他向前推了一步,并紧贴他的身躯,站稳双脚,将相机举过他的头部,采用不看取景框的拍摄技巧,当江泽民总书记向人群走来,并招手致意之际,我按动了快门,定格了画面(见上图)。
  随后根据场景的变化,我又拍了一张,但均是黑白照。当我举起另一部相机想拍上一张彩照时,动人的场景已不复存在。
  上午10时30分,江泽民总书记乘坐的中巴车又缓缓行进在通向珠市民族乡核桃村的公路上。11时许,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了核桃村大坪村民组,顿时,寨前寨后欢声笑语、沸沸扬扬。
  穿红着绿的百余村民列队站在村口,热情欢迎总书记一行的到来。总书记频频向他们挥手致意之后,由乡党委书记杨世林带路,爬坡过坎,先后来到贫困户张荣朝、杨角珍家,一一查看他们的房子避不避风、床上有没有被子、罐里有没有食油、囤里有没有粮食……教育在场的干部要注意工作方法、关心群众生活。总书记说,贫困地区的各级干部务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务实作风,要经常深入贫困乡村,时时处处把群众的衣食冷暖挂在心上;对于少数极贫户,更要一户一户地摸清情况,采取措施,认真帮扶,尽快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千万不能“穷在深山无人问”! (作者系毕节报社原社长、总编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