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不忘初心 盼梦成真——记毕节市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世贵
不忘初心 盼梦成真
——记毕节市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世贵
作者:文|图 本刊记者 邓 杰  发布日期:2018/5/11 阅读次数:
张世贵(右)与村民交流脆红李种植经验
  3月23日,漫山遍野的李花正在七星关区龙场营镇元岩村清香绽放,目之所及,皆为风景。李树园里,张世贵正和技术员查看脆红李树的长势,在树冠密集的地方,用剪刀修剪枝条,提高脆红李的挂果质量。“大家要充满信心,干和不干两个样,种植脆红李就是能让乡亲们脱贫的好产业。”修剪过程中,张世贵还不忘为村民们鼓鼓劲。
  张世贵,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元岩村人,毕节市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2013年4月退休。退休前曾在部队、原毕节县商业局、乡镇企业局、工厂和黔西县人民政府、市总工会等部门工作。如今,张世贵的身份又一次实现了转变,成为元岩村脆红李种植的带头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张世贵眼中,让家乡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就是他的目标,也是他一辈子的追求。
  是初心,也是义务
  少年时期的张世贵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在物资匮乏、交通受阻、缺水断电的年代,他开始思考如何让家乡改变面貌。他说,人人都过上好日子,老百姓不再人背马驮、能用上电灯,这就是他的共产主义。
  元岩村位于两省四县交界,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马蹄镇和毕节市金沙县清池镇、马路乡及大方县长石镇相邻,总人口约4200人,居住有汉、彝、苗、白、蒙古等5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最多,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海拔最低800米、最高1450米,山体沟壑交错,十分险峻。“这样的地形实属少见,周围呈圆形悬崖,上元岩村就像爬楼梯,过去人们常说元岩村这地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元岩村姑娘都是往外流,男人娶个媳妇着实难。”说起过去的元岩村,像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张世贵。
  “儿时常想,要是有一天元岩人不再下深沟(2公里)去背水,不再蹚水爬坡去背煤,不再点煤油灯过夜,那就幸福了,元岩人的‘共产主义’就算实现了。”在张世贵看来,元岩村人的幸福很简单,但这又好像是个梦,很天真,不可能实现。
  时间追溯到1990年,发生在张世贵身上的一件事,让他下定决心要改变元岩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1990年的国庆节,张世贵的几位朋友提议去他的老家元岩村看看,一行12人一同乘车前往,当车行驶到大方县长石镇的街上时,前方路断了,不能往前走。怎么办?去吧,从长石镇到老家元岩村足足有12公里,且全是山路,还得过悬崖、蹚河沟、爬大坡、上石梯,太难了;不去吧,心又不甘。
  “因为我们这帮人有的当过兵,有的是知青,都来自农村,啥困难都经历过,大家都坚持要往前走。”张世贵慢慢回忆道,“可万万没想到,刚行走不到半小时,才蹚过一条小溪,有人鞋子就破了,有人开始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瘫倒在地上,艰难前行4个多小时才爬到山顶,其间有三位体弱者倒在地上,再也走不动了,后来有一位是背着走,两位扶着走的。”同行的就有人半开玩笑地问张世贵:“我听说元岩村这地方有不少人在外面工作,都解放40多年了,这地方还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不知道这些在外工作的人好不好意思,脸红不红。”
  “是啊!解放已经40多年了,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我的故乡、我的父老乡亲们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还看得过去吗?不行,我要出力,否则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自己的父老乡亲。”于是,作为元岩村外乡游子的张世贵就开始思索着怎样改变元岩村现状。
  “要想富,先修路;要住人,电先行;要无悔,解决水。”张世贵说,这些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迫切的。
  说干就干!要修路,资金问题就要解决。据张世贵回忆,自己当时天天去各部门争取资金,动员乡亲们一起修路。“手提钢钎、挥舞大锤、淌着汗水、喝着山泉、抽着旱烟、咽着酸汤包谷冷饭,不管刮风下雨,不论春夏秋冬,男女老少齐上阵,向山沟、向石崖开战。”在当时的元岩村群众心中,盼路、寻路、修路愿望迫切,路不通不罢休。
在张世贵的带领下,家乡父老历经千辛万苦,克服艰难险阻,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于将三条乡村路从不同方向打通到了元岩村。上天总是眷顾善良的人,当时,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力的大好形势下,张世贵瞅准时机,又组织全村群众抬电杆、架电线、装电闸,电线顺利联网,解决了全村人多年的用电困难,每家每户都用上了电。
  路通了、电通了,就差水的问题了。元岩村长期以来人畜饮水困难,只要遇到天旱,守水、争水、抢水的情景时有发生,非常可怜,有时人背马驮,要走近4公里的崎岖山路才能取到水。于是,张世贵又为家乡筹集资金,组织群众开山采石,在各方面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带领村民攻坚克难,终于建成多处水窖,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3年,一切都如张世贵和村民们所想,路通了、电来了、水有了,村民的出行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是梦想,也是牵挂
  2013年4月,张世贵退休,按照大部分人的想法,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是该休息放松、旅游养生了,但对于他来说,退休只是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工作,而带领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帆船才刚刚起航。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这就是无形的力量,只有领着他们挽着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脱贫致富奔小康才有希望。”过去由于工作繁忙,张世贵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顾及家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故土乡亲,退休以后,有了时间精力就立马为家乡找出路、谋发展。
  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元岩村祖祖辈辈只能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而种植传统农作物不仅人力投入大、劳动强度高,最致命的是收益低,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要想脱贫致富,关键是要有载体,有项目做支撑。”张世贵说,只有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是元岩村的出路。可种植什么产业、定什么项目,张世贵心里也没有数。
  “自己不懂,就去外面取经学习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受资金、技术、人才的影响,元岩村如何在转型中找准定位,张世贵为元岩村选择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路子。
  与传统种植农业不同,已经成功进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地区经验更丰富。在争取到毕节市总工会的农民工培训资金再加上自筹资金,张世贵组织了村委会主任、村民组长、寨老等到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安徽省、四川省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先后考察了猕猴桃、茶叶、火龙果、白芨等种植项目,又邀请贵州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元岩村,考察调研、取土化验,根据元岩村的海拔、气候、土质,为他们选择最适合发展的种植产业。
  通过考察得知,元岩村种植火龙果海拔偏高,种植茶叶、猕猴桃、白芨等投入大、周期长,百姓无力负担,综合考虑后最终确定种植脆红李。“一是当时正处于‘十二五’期间,脆红李种植是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发展项目;二是元岩村的地理位置处于海拔800-1500米之间,气候条件适合种植脆红李,综合分析之后,专家建议种植脆红李。”张世贵说,种植脆红李对元岩村来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事,也是造福农户的好事。张世贵回到元岩村带领村民种植脆红李的这五年,元岩村拉开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序幕,从选苗、种植、施肥、修枝到挂果,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理论体系,在科学种植的背后,留下的却是一位花甲老人忙忙碌碌的身影、不断奔波的汗水。
  王志全当时是元岩村的村主任,张世贵退休以后,想要为家乡做贡献,就找到了他,和他一起讨论如何发展产业,这让想发展却没有思路的王志全欣喜不已。“一般人退休了以后可以不管事,安享晚年了,但是张主席不一样,他心系家乡,想到这片土地生他养他,就要为家乡做贡献,自己带头到处奔波,为我们找项目,真的非常敬佩、感谢张主席。”王志全动情地说。
  “村民们以前没种植经验,有顾虑是正常的,所以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为他们理清思路,才能让他们自觉接受。”为此,张世贵又到元岩村的家家户户走访,为他们消顾虑、讲道理,最主要的就是做好“两件事”、算好“一笔帐”。
  “两件事”:一是在元岩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户用土地入股,参与入股分红,增加收入;二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统领,作好技术指导,合作社收购、销售一条龙服务。“一笔帐”:就是为他们算清楚种植脆红李的收入账。
  不仅是王志全,全村人都在分享种植脆红李带来的红利。已79岁高龄的贫困户王成斋每天都要到自家地里去看种植的脆红李,自己种了一辈子的玉米没脱贫,如今他的脱贫希望都在自己三亩地种植的脆红李上。“我种了近200棵脆红李,去年是脆红李的试挂果阶段,我就卖了1万元。”王成斋乐呵呵地说道。据了解,王成斋老人有3个儿子,全家人一共有20多亩地,如今全部种上了脆红李,说起以后的发展,王成斋老人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句话“儿孙后辈的幸福好得很”。
  脆红李造就了元岩村的特色发展之路,也成为了该村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经吸引了1000余名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发展。不仅如此,在元岩村的示范带动下,龙场营镇的脆红李种植还在全镇铺开,种植面积1.6万余亩。
  “共产党员就是要为家乡百姓谋福祉,不忘来时之路,即便是退休,这也是应该做的事,是平凡的事。”张世贵说,把元岩村打造成花果飘香、村民富足的美好家园,这就是他的“初心”,这就是他的“梦想”。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