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贵州省第一所抗大式学校——邻里小学
贵州省第一所抗大式学校——邻里小学
作者:文|赵秀梅  发布日期:2018/5/11 阅读次数:
今日邻里小学(刘小东 摄)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毕节县(今七星关区)小坝镇窝中屯村白马山麓,一幢木瓦结构四合院式的房屋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间,那便是80年后的今天仍让人难以忘怀的、曾经培养和引导许多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抗大式学校——邻里小学。
  1938年10月,生于窝中屯村、由贵州省工委派往延安抗大学习的中共党员孙煊因患病受组织安排回到贵阳后,根据省工委的指示回到家乡——毕节小坝,与其叔孙师武一起开展革命活动。在毕节县工委的领导下,叔侄俩做通寨中家族的工作,得到孙氏族长、爱国人士孙寿春的支持,经族中同意,维修孙氏祠堂、招收学生创办了学校,以革命导师列宁二字的谐音“邻里”为校名,旨在为革命培养青少年一代。学校同时作为地下党组织革命活动联络地,以掩护地下党员和先进分子。学校在当地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下,于当年12月开学,孙师武任校长,孙煊任教导主任。学校聘请了共产党员李一民、邱在陵及爱国进步人士阮家英、吴学敏、葛天回、周乐天、孙定国、孙师礼、孙梓才等为教员,共招收学生6个班300多人。学校创办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校师生的爱国抗日热情,校长孙师武从家里拿出300块大洋托人从昆明购买了一部德国造的西洋脚踏风琴用于教学。孙师武每年还拿出70石(相当于现今的1.75万公斤)谷物用于学校的开支。孙师武、孙煊是不领月薪报酬的,但同样排有课程。
  学校开设了时事、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图画、体育等课程,全部采用地下党员熊蕴竹在贵阳生活书店购进的进步课本,进行抗大式的新型教学。在上时事课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革命政治理论的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的宣传及中国抗日形势的宣传。这些思想通过学生向其兄弟、朋友、家长传播,大家都受到教育。上音乐课时,主要教唱《延水谣》《黄河颂》《我们在太行山上》《义勇军进行曲》《农家乐》等革命歌曲。在农忙季节,孙师武、孙煊经常带领学校师生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插秧、割谷、栽种包谷,既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又密切了学校同群众的关系,深受群众好评。学校还订阅《新华日报》《群众》《解放》等进步书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校园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高亢、雄壮的歌声时常在人们的耳边回荡;操场上,篮球在飞、教笛在鸣、汗水在流,活跃着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教室里,形势教育让大家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消极抗日忿忿不平,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即奔赴前线抗战杀敌。邻里小学的这些课程,是旧学校只知“之乎者也”、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迂夫子们闻所未闻的。学校师生经过这些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的教育和培养,不少人后来成为革命队伍的领导和骨干。
  邻里小学用延安精神培养教育进步青年、传播革命思想,很快为全县所知。学校虽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也并非是一片净土,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国民党叫嚣“攘外必先安内”,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对邻里小学他们也没有放过。1940年,在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时,因毕节县工委委员葛发声叛变革命,县工委书记王芸生、工委委员邱在模和孙煊、进步人士孙师武等相继被逮捕关进监狱。12月,邻里小学被毕节县国民党当局查封,学校只得停办。事后不久,在孙寿春的支持下,学校又继续开办,一直到毕节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邻里小学被更名为“中屯小学”,属村级小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地、县等各级党委对这所学校非常重视,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毕节县政府决定恢复“邻里小学”的校名;1988年毕节地区(2011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行署拨款3万元进行了维修。后来得到原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原贵州省副省长秦天真的关怀,省、地财政部门共拨款20万元进行了扩建。秦天真还为该校题写了校名,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主任、原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健生作序,以资纪念。2004年5月,中共毕节市委研究并批准邻里小学为“毕节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校园建立纪念碑,以徐健生所写的序为碑文,旨在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教育。(作者单位:七星关区教育局)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