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奋进在脱贫攻坚的春风里——织金农商行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奋进在脱贫攻坚的春风里
——织金农商行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作者:文|图 本刊记者 宋 霞  发布日期:2018/4/8 阅读次数:
织金农商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飞(右一),副行长雷韵洁(右二)走访慰问贫困户(供图/织金农商行)
“小鸡蛋”成为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真扶贫、扶真贫。”一种担当,一份责任;使命如山,号角催阵。这是织金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织金农商行”)砥砺奋进的力量和航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金融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织金农商行上下联动、扎根田垄、服务“三农”,积极开展送爱心、送政策、送资金等活动,持续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融扶贫:助力决战脱贫攻坚的“及时雨”
  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织金农商行坚定政治站位,把对党的赤诚之心体现在金融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和实际行动中,党员干部带头先干一步,让党的温暖惠及千家万户。
  实施爱心服务,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织金农商行继续推进“8532”扶贫工程,即领导班子结对帮扶贫困农户8户、中层正职帮扶5户、中层副职及会计帮扶3户、普通员工帮扶2户,仅2017年,全行干部职工帮扶资金及物资价值累计达25.65万元。
  持续深入推进信用工程体系建设,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该行把农村信用工程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以农户建档评级工作为基础,开展信用农户的评定和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的创建。截至2017年12月末,对辖内23.84万户农户进行建档评级,录入信贷系统21.39万户,评定信用农户19.45万户,创建信用组3033个、信用村442个、信用乡镇17个,全力投放信贷资金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向全县农户发放“致富通”贷款54435笔、金额277230万元。
  精准定位“特惠贷”投放,有效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该行结合信用工程建设,对贫困农户进行建档评级授信,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保障了扶贫资金的有效投入;将信用工程建设与政府扶贫开发工作连接起来,通过贫困农户信用信息和扶贫信息的结合使用,对在册贫困农户进行建档立卡。截至2017年12月末,共向贫困农户发放“特惠贷”贷款13832笔、金额58681.66万元,“特惠贷”全部按照基准利率执行,让利3213.34万元。
  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以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该行大力推进“五张名片”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促农增收致富;为龙头企业投放扶贫产业子基金1亿元,对小微企业共计1970户投放信贷资金145484.09万元。
  大力实施普惠金融,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该行拥有从业人员400余人、营业网点45个、“信合村村通”服务点608个,布设ATM机具93台,设立31个“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通过流动服务平台,为传统柜台装上自由行走的“腿”。截至2017年12月,“信合村村通”交易量达132.72万笔、交易金额22.10亿元,为农户节约往返交通费1240万元以上;“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办理业务1万余笔、交易金额2387万元,为农户节约往返交通费15万元以上。机构网点覆盖城乡,金融服务通达村寨,已构筑起辐射全县的服务网络。完成辖内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效率高、成本低的金融服务,为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有益的金融环境。
  “特惠贷”:开启贫困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在距织金县城30公里处的大山之间,一排排颇具规模的红色厂房显得格外耀眼夺目,这些红色厂房就是织金县茶店乡绿色生态蛋鸡养殖基地的厂房。
  该基地由织金县圣铧实业有限公司发起成立、贵州织金嘉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实施、茶店乡乾宜绿色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注资,已于2016年底投产。目前,基地有蛋鸡13万羽,每天产蛋12万枚。
  该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分红模式,村委会和贫困户将财政扶贫资金入股,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年分红资金按6%计算,且逐年递增1%,原则上分红三年,三年满后可退还股金或继续入股;“特惠贷”的49户贫困户每户自愿入股5万元,年分红资金按12%计算。说起基地的建设,基地负责人周齐元记忆犹新,2016年春节,在茶店乡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上,他与织金农商行茶店支行行长、茶店乡以补村“第一书记”杨焱斌相识,便把自己想回家乡建养殖基地的想法告诉了杨焱斌,杨焱斌听后觉得这个想法好。可要建成一个厂房最少要600万元,这笔资金从哪里来?却让周齐元犯愁了。这时织金农商行给他送来了“及时雨”,通过“特惠贷”贷款给49户贫困户245万元参股,再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注资,加上自己多年来创业积攒下来的资金,就这样600万元建设资金的筹集难题迎刃而解。
  记者在与基地管理员郭自然闲聊中,了解到他是附近的农民,基地建成前,他和妻子王艳一直在沿海一带打工,自从基地建成后,夫妻二人决定回家乡找点事做。凭借自身的一技之长,郭自然在基地当起了管理员,王艳则为基地开小货车拉货。每个月郭自然能拿到近5000元的工资,王艳每月也有3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和在外面打工相比,一点也不少,最主要是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这点让夫妻二人十分欣喜和满意。
  在该基地的集蛋库,捡蛋工人正在娴熟地分拣和包装,其中一个埋头干活的工人名叫郭龙琴,是通过“特惠贷”入股的贫困农户,自从基地投产后,她就和丈夫王江一起回到老家,进入基地工作,王江在基地上做水电工。“全靠国家政策好,让我们享受‘特惠贷’,农民也能分红!”郭龙琴说。2017年,和郭龙琴家一样的其他48户“特惠贷”贫困农户也分到了6000元的红利。
  “借鸡下蛋”助脱贫的茶店模式初见雏形,形成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大好局面,有效帮扶贫困户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龙头带动:拉动农村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大力扶持当地农资企业,以龙头企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是织金农商行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
  织金县慷骅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是织金农商行重点扶持的企业,该公司是当地农资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先后荣获省、市、县“重点扶贫龙头企业”等称号。
  走进该公司办公室,手指荣誉墙上挂满的各类奖牌,公司董事长周其模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每一个来之不易的荣誉。“‘心系民康、驰马风华’是慷骅公司名称蕴含的深意,心系百姓、服务民生、做大做强是我们的追求。”周其模铿锵有力地说。
  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织金农商行共投放贷款13笔共1.75亿元支持该公司发展,截至目前,贷款余额4200万元。
  多年来,该公司一直铭记服务“三农”的责任和使命,致力于农村精准扶贫事业,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公司在织金县中寨乡铁厂村建地方特色冷水红粘米基地1200亩,其中示范基地600亩。从2013年起,公司每年无偿向铁厂村贫困户赠送有机化肥30吨、价值12.5万元;每年以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稻谷;直接带动富余劳动力200余人就业。
  公司在织金县大平乡建立产业扶贫园区,积极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着力打造集产业扶贫、循环经济、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织金慷骅苗药乌鸡生态养殖基地3000亩。采取“公司+基地+村委会+贫困户+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补齐了散养农户与市场对接的短板,延伸了养鸡产业的农业产业链;向农户发放苗药乌鸡鸡苗2万羽,发展100户贫困户养殖苗药乌鸡,每户年均增收1000元。公司不仅使扶贫资金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让贫困户不离乡土就可拓展增收致富渠道,为脱贫攻坚奉献了企业的力量。
  开展帮扶慰问活动,让贫困群众感受到织金农商行的温暖;通过发放“特惠贷”贷款,帮助贫困农户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逐步脱贫致富;通过发放贷款支持农业企业发展,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导农民就近就业或参股分红逐步走出贫困等,这些都是织金农商行致力于开展精准金融扶贫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展望未来,织金农商行负责同志信心满满地说:“在脱贫攻坚的新征程中,织金农商行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当好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力军,让织金农商行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百姓银行’。”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