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读者天地 >> 杂志社档案 >> 《毕节试验区》:了解创新发展的窗口
《毕节试验区》:了解创新发展的窗口
作者:文|刘子富  发布日期:2017/12/19 阅读次数:
  学习《胡锦涛文选》,第一卷第一篇文章便是1988年6月8日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弹指之间,29年过去。作为毕节试验区创建、试验、改革、发展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学习胡锦涛当年讲话,重温由他倡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倍感创建试验区挑战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的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
  30年前,“三大难题”并非毕节所特有。我国南方广西、云南、贵州喀斯特(当时称“三岩”)地区,西北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当时称“三西”)地区,我国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西部12个欠发达省(市、自治区),亚洲、非洲等世界范围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甚至全球都因“温室效应”而使生态日趋恶化,不同程度地遭遇“三大难题”的挑战和压力。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有关专家考察毕节居民生存环境状况,结论为“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毕节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压力。
  毕节试验区主旨是在喀斯特贫困山区探索控制人口过速增长,恢复重建生态系统,开发扶贫,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探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资源、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路。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对口帮扶城市的指导帮扶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毕节地区(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团结带领各级干部、各族人民以绝处逢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改革试验,开发扶贫,重建生态,控制人口,科学发展,一举摆脱干旱、洪涝频发,各种灾害交相为害,饥荒、疾病叠加,贫穷落后如影随形的困境,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从长期处于贵州挂末位置跻身前列,与贵阳、遵义一道构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金三角”,探索创新富有战略意义、全局意义、现实意义的宝贵经验,找到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地市、富有毕节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彰显胡锦涛同志当年定位“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远见卓识。
  中共毕节市委主管、主办的《毕节试验区》杂志,在毕节试验区建立即将30周年之际,转眼创刊近10年,去年9月开始半月刊试刊,不仅增加了时效性和信息量,而且扩大了赠阅量,更好地满足了各地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读者热切期望更多地了解毕节试验区的需求。
  对毕节试验区的深厚感情,催使我每期必看。不仅是刊物图文并茂、栏目和内容丰富、文风清新、印刷精美吸引我,使我开卷受益、爱不释手的是:毕节试验区丰富实践经验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探索、试验、改革、发展完整的经验体系,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我国西部类似地区综合治理、统筹发展、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的典型样本,中国多党合作共事、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一个地区改革发展探索的成功范例,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只要系统阅读《毕节试验区》杂志,从中都可以找到与时俱进、令人耳目一新的权威答案。
  放眼当今世界,人类正受到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环球气候变化考验着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领导人、政治家、科学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政治智慧、科技创新能力和责任担当。
  中华民族是言而有信的民族,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2016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成为完成批准协定的缔约方。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G20杭州峰会期间,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习近平、奥巴马分别向潘基文交存本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不难想见,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与环球气候变暖叠加,“温室效应”驱使疲惫的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与自然相依相存、和谐发展,驱使人类建设可供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鸟瞰当今世界,无论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半岛,还是中美洲的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或已沦为沙漠,或向荒漠演化。然而,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乌蒙山区腹心地带的毕节试验区,曾经号称“苦甲天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正在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成为我国西部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作者系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高级记者)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