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倾情帮扶促发展同心同向奔小康——民盟中央倾情帮扶七星关区发展纪实
倾情帮扶促发展 同心同向奔小康
——民盟中央倾情帮扶七星关区发展纪实
作者:文|本刊记者 宋 霞  发布日期:2017/12/28 阅读次数:
2015年3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右三)等出席“微天使工程”启动仪式。(资料图片)
厉以宁捐资建设的希望小学(供图/七星关区委统战部)
2015年4月,民盟中央美术院赴长春堡镇捐赠。(供图/七星关区委统战部)
  “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这是民盟中央原主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当年对民盟帮扶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秉承这样的宗旨,近30年来,历届民盟中央的领导不辞辛劳、数十次深入毕节试验区,跋山涉水、走村串户进行视察指导,为毕节的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一代代民盟人一次又一次踏上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致力于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倾情帮扶这里的人民群众走向富裕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用真情、担当和智慧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情牵乌蒙、共谋发展”的同心赞歌。
  1988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的钱伟长一行赴毕节调研,从此,民盟对口帮扶毕节试验区的大幕拉开了。近30年来,民盟中央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参与七星关区的建设和发展,从智力帮扶、示范带动、救贫济困、产业引领、改善民生等方面精准发力,努力为七星关人民“斩穷根”“摘穷帽”,有效助推七星关区脱贫攻坚的进程,完美地诠释了“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同心”思想。
  智力帮扶 点燃发展希望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在民盟近30年的帮扶历程中,一直注重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大力开展智力扶贫。
  费孝通、钱伟长、丁石孙、蒋树声、张宝文、厉以宁……民盟中央领导多次莅临七星关区,为七星关区的发展想点子、找路子。“东桑西移”和“生猪调出大县”扶持项目、七星关区电视台的建立、倒天河水库综合治理方案、毕节飞雄机场的建设、七星关区农业中长期规划等,在民盟中央的协调和帮助下得以立项并实施,为毕节试验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为毕节开设的“光华-泰达-毕节”领导干部培训项目,立足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减贫这个中心,广泛研讨制度变迁、政策支持、城镇化、民营化、环境保护、教育和人才资源投资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等,为七星关区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思维、管理素养、创新能力的干部,是智力帮扶七星关区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治愚”和“扶智”,根本手段就是发展教育,教育兴则百业兴。民盟中央始终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渠道,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烛光行动”“同心助学”等一批民盟品牌项目在七星关区落地开花,并取得了实效:先后投入260万元,改扩建水箐镇大湾希望小学、何官屯镇中心小学、杨家湾镇希望小学、鸭池镇光汇烛光学校、朱昌镇同心幼儿园、长春堡镇王官小学等;协调100余万元建设图书室并提供图书;通过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累计为七星关区培训教师2万余人次。2015年“同心助学”活动启动,民盟东部十省(市)相关学校与七星关区13所中小学校签订了结对协议,实现一对一帮扶,将之前分散的、小范围的、短期的教育帮扶向固定的、集聚的、长期的教育帮扶模式转移。通过物资捐赠,改善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通过教师培训、教学示范、跟班学习、互访交流等形式,有效提升教师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为七星关区教育事业提质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民盟东部十省(市)赴七星关区开展“同心助学”活动20次,捐赠价值410余万元的教学物资,培训教师1200余人。
  七星关区第五实验学校(毕节宗琳小学)的孩子们,提起他们的厉以宁爷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故事要从2004年说起,当时的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教授到毕节市(今七星关区)流仓桥办事处调研,当看到毕节宗琳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时,决定把自己获得的“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奖金300万日元全部捐献出来,新建学校。
  走进七星关区鸭池镇光汇烛光学校,整洁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显得稚嫩却富有生气,齐全的教学设施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在此之前,这所学校破败不堪,学生们在场地狭窄的教室里学习,硬件设施、教学质量长期严重滞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民盟中央筹资50万元,帮助校舍重建。2011年9月,新学校竣工投入使用,作为民盟中央教育扶贫“烛光行动”的一部分,学校被正式命名为“光汇烛光学校”,学校环境优美,远程教育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一应俱全。
  一次次的考察调研、一次次的出谋划策、一次次的培训指导、一次次的捐资助学,民盟为七星关区教育扶贫注入了强劲动力,为试验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储备了人才、凝聚了力量。
  定点帮扶 形成示范效应
  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干堰村,曾经是一个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寨,过去的干堰村道路不通、学校破旧、医疗条件极差,村民的生活十分艰苦。而现在的干堰村,不仅道路修通了,村庄变美了,致富的路更宽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了。这些变化始于民盟中央对七星关区的倾力帮扶。
  2013年7月,民盟中央经过考察调研,把干堰村定为民盟参与试验区建设帮扶示范点。从此干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开始了美丽的嬗变。
  民盟中央在扶贫思路上进行模式创新,走“精准扶贫”的路子,既要帮干堰村找到致富门路,也要让大多数村民掌握一两种致富技能。为此,民盟各级领导及农业旅游业方面的专家多次深入干堰村考察调研,尽心尽力为干堰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干堰村制定了详细的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先后投入30万元新建了干堰村卫生室,投入70元万元对干堰小学进行改造升级,投入100万元改造雄嘎1公里道路,整合深圳帮扶资金90万元新建雄嘎环湖公路900米,整合民盟各级组织和政府专项资金400余万元,建设民族同心广场,建设集办公、居家养老、远程教育于一体的约4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中心;投入50万元帮助建设干堰村雄嘎高原食用菌种植基地,协调民盟贵州省委投入35万元帮助实施林下养鸡项目,引导当地调整产业结构,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为当地群众实现精准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走进今天的干堰,宽敞平整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校园、窗明几净的便民服务中心、热热闹闹的休闲广场,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环境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正呈现在眼前。
  苗寨旧貌换新颜,展现出勃勃生机,更凝聚着民盟中央的真挚情谊。干堰村的嬗变,只是民盟中央帮扶七星关区的一个缩影,在七星关区广阔的农村,像这样的嬗变还在继续。
  医疗帮扶 守护群众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促进七星关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民盟中央的又一帮扶目标。针对七星关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步晚、水平低、人才少的难题,民盟组织利用盟内外专家优势,积极支持、热心参与,为七星关区的医疗改善献计出力,在医疗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自2004年以来,民盟中央和各级组织采取多种方式,助力七星关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举办业务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为七星关区培训医务人员10余次,累计培训医务人员2000余名。进行义务诊疗,彰显医者仁心。先后8次组织医疗专家组赴七星关区开展义务诊疗活动,让七星关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2012年,民盟中央协调医疗专家组赴七星关区免费实施300余例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2013年,协调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医疗专家组赴七星关区开展“唇腭裂医疗救助活动”筛查,并为100余名患者实施免费唇腭裂修复手术及后续治疗;2015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专家走进七星关区人民医院,为眼病患者进行示范性手术和义诊活动;2017年,民盟“增爱义诊”走进七星关区,11名专家组织教学查房60人次,诊查患者433人次;民盟河北省委“新肝行动”两次走进七星关区,为100余名肝病患者进行义务会诊,并确定为3名重症贫困肝病患者进行全免费治疗。捐建卫生室和赠送医疗设备,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协调资金140万元对青场镇卫生院、朱昌镇卫生院、梨树镇上小河村卫生室、长春堡镇干堰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协调相关单位向七星关区捐赠价值494万元的医疗设备和价值150万元的药品。
  家住七星关区朱昌镇的罗义昌老人因患风湿关节病不得不到该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由于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老人治疗的费用95%可以报销,自己只需缴纳不到50元的费用。“党的政策好,民盟对我们毕节老百姓真心关照,我才能够有条件接受这么好的治疗。”他对民盟中央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民盟中央及东部十省(市)各级民盟组织的大力帮扶下,七星关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产业帮扶 增强致富能力
  一直以来,民盟中央注重培育和发展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增强群众致富能力,以产业帮扶作为脱贫攻坚的必由之路,打造了民盟中央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典型示范项目——毕节市瑞庆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长春堡镇垭关村寒泊羊养殖基地等。
  2014年,经民盟中央协调,毕节市瑞庆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与七星关区签约并入驻七星关经济开发区,填补了毕节市新型墙体材料的空白,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厂区总面积为3.8万平方米。该公司年产300万平方米建筑材料,产值3.2亿元,利润1120万元,可提供300个就业岗位。
  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寒泊羊养殖项目是民盟中央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帮扶项目,该项目系贵州连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由河北连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河北的舍饲养羊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寒泊羊养殖基地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148亩,预计带动农户种植牧草300亩以上、养羊3000只以上,解决劳动力就业100人以上。
  该公司秉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延长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由公司提供种羊、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承担回收养羊户所繁育出来的商品羊,农户贷款购羊、养羊,以此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同时辐射带动全区发展养羊产业。目前,该项目成为七星关区生态畜牧业集参观、培训、体验于一体的示范基地,正带动群众走上低碳、绿色、环保的致富之路。
  服务民生 共享发展成果
  29年的倾情帮扶历程,民盟组织始终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实际困难,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让七星关区人民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多党合作的红利。
  民盟在帮扶七星关区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帮助七星关区打破这一“瓶颈”。早在1990年,民盟中央就协调资金80万元在七星关区水箐镇实施公路修建和输电线路改建工程。后来,还协调立项倒天河水库水库大坝加高工程,解决了七星关区城区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协调资金150万元在七星关区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共建设沼气池1500口,极大地改善了七星关区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能源供给能力;民盟上海市委出资50万元援建的毕节爱民广场露天舞台,为七星关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息娱乐场所。
  2008年冬天,七星关区遇到较大的冰雪凝冻天气,民盟中央知道情况后,及时出资10万元帮助雪凝灾害房屋受损农户重建家园。2014年,民盟“暖梦行动之温馨黔行”向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干堰村贫困家庭捐赠价值80万元的衣裤、鞋子。民盟组织的帮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激励着七星关人民早日脱贫致富。
  “这种帮助是真心实意的,是不分你我、手拉手、心连心的。他们是在用真情、用智慧切实地为七星关区做实事、做好事。”谈起这些年民盟中央的帮扶,毕节市、七星关区的领导干部、各族群众都感怀于心。
  “同心战贫困,磅礴乌蒙旧貌换新颜;民盟倾情扶,巍巍七星大步迈小康。”这是民盟中央多年来在乌蒙大地上书写的美丽诗行。民盟帮扶七星关区的29年,是七星关区不断成长的29年,也是深化多党合作不断探索的29年,七星关区巍然屹立的青山、奔腾不息的绿水共同见证着民盟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和厚爱,这里的人民将永远铭记,并激励着大家不断向前奋进,努力早日实现同步小康。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