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他们的精神在脱贫攻坚中熠熠闪光——全市部分“优秀老书记(支书)”“最美村官”先进事迹扫描
他们的精神在脱贫攻坚中熠熠闪光
——全市部分“优秀老书记(支书)”“最美村官”先进事迹扫描
作者:文|图 本刊记者 黄忠贵  发布日期:2017/10/31 阅读次数:
李明芬
张青光
张凌
  先进是高扬的旗帜,标杆有无穷的力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个榜样。10月16日,全市“优秀老书记(支书)”“最美村官”命名大会召开,全市20名“优秀老书记(支书)”、10名“最美村官”及10名“最美村官提名人选”受到市委表彰。
  会上,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尹志华在讲话时指出:“全市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优秀老书记’‘最美村官’的先进事迹,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生动教科书;他们的奋斗精神,是推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强大动力;他们的高尚情怀,是对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色诠释。”并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这样的先进典型,真正把先进典型展示的时代精神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劲动力和自觉行动,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试验区建立30周年献礼。让我们走近“优秀老书记(支书)”代表李明芬、张青光和“最美村官”代表张凌,聆听他们在基层一线服务群众、助推脱贫的感人事迹。
  
  李明芬:与基层最近 与泥土最亲
  威宁自治县炉山镇的李明芬正式退休前,已在农村工作了整整38年。1977年成为威宁县金钟区结里公社工作人员的他,与基层最近、与泥土最亲,历任结里乡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等职,尤其是在担任结里乡党委书记期间,他用真心和诚意换得了群众的信任,同时也学会了担当尽责。
  那时候,生活和工作条件都不好,麻布粗衣黄胶鞋是乡干部的标配,交通全靠走、通信全靠吼。但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李明芬硬是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靠锄头铲耙、人背马驮,修路搭桥、建堤筑坝、修医院、建学校,各项事业干得热火朝天。
  1985年,是李明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影响了李明芬的一生。那年,李明芬担任结里乡党委书记刚好一年,在和乡里的几位同志沟通过后,乡党委决定修建新庄村到元林村10公里的通村公路。这时,李明芬的老母亲刚刚去世不久,父亲身体又不好,再加上孩子还小,家里非常需要他照顾。
  一个雨天,孩子发高烧,这时,一位修路的老乡跑来说路被水冲了,如果不及时疏通水沟,半个月的工程就白费了。顾不得孩子生病,李明芬连忙叫上负责该路段修建的同志及时组织群众进行水道抢修。经过3小时的奋战,水道终于疏通了,参与抢修的人员被淋成了“落汤鸡”。
  刚一进家门,李明芬的妻子就因为孩子发烧和他吵了起来。在修路那段时间,李明芬的妻子常常为了李明芬不能照顾家庭而和他吵闹,但是每当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李明芬又不得不将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肩上,提上水壶、扛上铁铲、带上洋芋又上了工地。
  李明芬工作的地方离家只有两三公里,但是为了把路修好,他不得不舍弃家庭住进工地,一两个月也难得回去一次。也就是这一年,病重的父亲离开了人世,李明芬悲痛不已。10公里的通村路修完,李明芬既充满了对父亲的深深愧疚,也在心里由衷为受益群众感到高兴。
  有人问李明芬:像这样拼命,连家庭都照顾不了,你得到了什么。“实话说,我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当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深情地对我说‘小伙子,谢谢你!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像你这样为我们老百姓办好事’时,我深受感动,并一直深深地被这位老人的话鞭策着、鼓励着。其实我知道,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乡党委书记!”说起这些,李明芬的语言铿锵、态度坚决。
  在担任乡党委书记期间,李明芬带领群众治理结里村到东风乡梯田村河堤7公里,有效防止了农作物遭受洪涝灾害;由政府主导、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原结里医院;修建全乡公办、民办学校6所,解决了全乡2400名儿童读书难问题,普及初等教育工作获全县第一名;征收公余粮20万公斤,荣获毕节地区第一名。
  在担任炉山镇司法所所长期间,李明芬指导和调解各类民间纠纷298起,调解成功率100%,挽回经济损失5686万元。2009年,李明芬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2012年,他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能手”荣誉称号。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发挥余热、用自己的余力再为群众干点事。”本可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李明芬,心里一直有着这样执著的信念。因此,在2014年12月退休以后,李明芬并没有闲着,而是重新受聘为炉山镇人民调解员。返聘3年,李明芬主持调解了各类民间纠纷140起。与基层最近、与泥土最亲的这位优秀老书记,还在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张青光:有限的生命与无悔的追求
  张青光是来自纳雍县董地乡雾嘎大山脚下的一名退休干部。1994年7月,张青光从阳长镇党委书记调任县委政研室主任。本想调入县城可以轻松一些,但1995年7月,锅圈岩乡在收缴“公粮”和“三费”过程中与苗族群众发生激烈冲突,必须及时化解和调处,于是,根据组织安排,张青光带队进驻锅圈岩乡进行调处——这一去就是6年。
  6年时间,张青光吃住在村,几乎没回过家。他把所在地马摆当成了自己的家,把马摆的老百姓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一面倾听百姓诉求一面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6年时间全部放在大山深处。
  自古忠孝难两全。1999年9月,张青光接到父亲病危的“家书”,但因为他是带队的人,此时又正在组织上千群众投工投劳修建通村公路,根本脱不开身。只得含泪写下一封《爸爸,对不起》的家书,托人带给了躺在病床上的老父亲:“爸爸对不起,我最近正在组织上千群众修路,无法回来看望您老人家,只能靠兄弟们照顾您了。”
  一个月后,张青光接到了老父亲去世的噩耗。当他含泪处理好手上的事情匆匆赶到家时,父亲的身体已经完全冰冷,面对张青光的,只是一口黑漆漆的棺材。跪在老父亲的遗体前,无论张青光怎样呼唤,却再也唤不来老父亲的半句回答,惹得族中弟兄大声咆哮:“宁愿要你的破工作,也不要你的亲生老爹!”
  这时的张青光无言以对,只能放声痛哭。他心里的苦、心中的痛根本无人能知、无人能够体会。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张青光还未来得及披麻戴孝,就接到了马摆数百群众上访的消息。张青光来不及多想就直奔上访现场,经过几天苦口婆心的劝说,才将上访老百姓一一劝返。
  当张青光再次赶回家中时,父亲已经下葬,能够见到的,只是埋有父亲遗体的一堆黄土,张青光与父亲从此阴阳两隔。“或许只有当某天我魂归黄土时,再向老父亲请罪,尽未尽的孝道了!”张青光的话令人动容。
  在抚平群众情绪的同时,张青光还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通了维新至马摆至锅圈岩宽7米、长28公里的维马公路,惠及锅圈岩、姑开、董地、维新三乡一镇的两万多群众;在小田坝架起了宽10米、长120米的渡口大桥,如今这座桥还被当地百姓称为“民心大桥”。路修通了、桥建好了,曾经激烈的矛盾渐渐平息。
  2006年,张青光回到老家董地,当看见老家的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尤其是冬天,还有孩子光着脚丫,他心痛万分,决定从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中拿出5000元为孩子们购买衣服和鞋。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张青光又找到当地煤矿企业寻求帮助。经过几天的死磨烂缠,企业同意伸出援助之手,但条件是要用张青光作“抵押”,为企业化解矿群矛盾。最终,张青光为孩子们换来了棉衣300件、棉鞋300双。当穿上新棉衣、新棉鞋的孩子们开心地对张青光说“谢谢爷爷”的时候,张青光的内心充满了甜蜜与幸福。
  “我要继续发挥余热,努力做一些事,温暖别人,也充实自己!”说到做到,2010年,为了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家乡的和谐稳定,张青光主动请缨,担任起了董地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和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副主任,重新走上了“义工”岗位,开始了新的“余热生活”。
  结合家乡“房子无人住、土地无人种、老人无人养、孩子无人带”的现状,张青光先后编写了《难舍故乡夕阳情》《献给故乡青少年的心声》《可怜天下父母心》等21篇宣讲文章到全乡各村和中小学巡回宣讲,劝说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赡养老人、照顾孩子。
  张青光处事公平公正、敢讲敢说、有事讲法、有事说理的作风赢得了父老乡亲的认可,他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上百件。“一生为民四十秋,栉风沐雨不停留。忠诚践行十九大,春蚕不尽誓不休!”张青光自己所作的这首打油诗,既是他有限生命和无悔追求的贴切表达,也是他数十年来所作所为的真实写照。
  
  张凌:用无悔青春浇灌脱贫事业
张凌是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返乡创业青年带领家乡百姓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箐口村是猫场镇一个贫穷落后的自然村寨,30多年以前,张凌就出生在这儿,过着和其他贫困人家孩子一样的艰苦生活。12年的寒窗苦读后,2006年7月,张凌如愿考上大学。没有学费,父母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是乡亲们伸出援手,帮张凌凑足了学费,让他走出大山,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从踏入大学的那天起,张凌就发誓要努力学习,今后尽自己所能去回报乡亲。
  2010年大学毕业后,张凌辗转于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进了多家公司。学到了很多经验后他回到贵阳创业。2013年初,在公司的精心策划下,张凌帮助一家企业在3个小时就达到了420万元的营业额,从此在业务上开启了“高速模式”。但是在张凌的心里,始终藏着一个“回家”的愿望。
  2015年,张凌怀揣愿望回到家乡,带着校服、书包去母校箐口小学看望学弟学妹。在那里,他想到了过去的自己,他知道,仅仅带去几套校服、几个书包、几本书根本解决不了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去破解贫困。
  通过走访,张凌发现家乡的老百姓缺四样东西:一缺发展理念,二缺发展平台,三缺发展资金,四缺领头人。找到了症结所在,张凌便下定决心带领群众一起发展。他先是动员姐姐和弟弟一起注册了大方县猫场镇新梦想种植专业合作社,把自己的全部积蓄220万元投入合作社,带领家乡的49户187名贫困群众种植猕猴桃。2016年底,他又筹措资金,带领67户贫困户267人种植杨梅、李子、樱桃等2000余亩。
  2017年初,村级换届,张凌抱着“换一种活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村委会主任竞选并高票当选。此后,张凌开始了自己的“村官”生活。
  大方县委组织部3次安排张凌和其他人员一道赴安顺市平坝区的塘约村学习,“塘约经验”让张凌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回到箐口,张凌和村“两委”成立了第一家村级集体公司——贵州聚合同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
  通过整合全村人力、物力和合作社,张凌带头组建起了工程队、运输队、营销团队、培训讲师队伍,形成了1个公司和N个股东的“1+N”模式: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分配资源,各片区合作社统一实施,老百姓成为公司股东参与分红,打零工赚外快,多渠道增加经济收入。
  利用县里给予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40万元资金,箐口村建起了养蜂场4个,由公司集中养殖,集中技术培训,与贫困户签订利益联接机制,确保贫困户成为直接受益者。通过近一年努力,现已养殖中华蜂800箱,种植猕猴桃、杨梅等3000余亩,集体经济积累从“空壳”增加到2.6万元,年底可达30万元。
  短短半年时间,箐口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发展热情高涨,脱贫攻坚信心十足。把箐口村建成美丽的“田园综合体”、向箐口村父老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这是张凌坚持奋斗的理由,也是张凌在青春时光里的无悔追求。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这样的追求美不胜收。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