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推进毕节试验区农业标准化发展——关于山东寿光农业标准化发展的考察报告
推进毕节试验区农业标准化发展
——关于山东寿光农业标准化发展的考察报告
作者:毕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2017/10/31 阅读次数:
  为学习借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农业标准化建设成功经验,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发展,2017年9月11-15日,由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洪应带队,标准化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大方、金沙、织金、赫章、威宁等县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工作负责人,部分农业标准化项目单位技术人员一行16人组成的考察组,赴寿光市考察学习农业标准化建设经验。
  考察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寿光市高新蔬菜种植园无公害蔬菜农业标准化及寿光市蔬菜物流中心建设、蔬菜冷链中心的建设及运营情况,学习了该市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做法,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蔬菜冷链、质量监管体系、品牌建设及农产品相关标准制定发布等方面的工作经验,有效地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进一步提升了农业标准化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产品质量稳定、创新农业科学技术、规范农产品市场销售、促进产业扶贫的认识,增强了做好我市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寿光市蔬菜产业基本情况。寿光市地处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辖14个镇(街道)和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人口108.5万。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84万亩,大棚40万个,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拥有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年交易蔬菜60亿公斤、交易额90亿元,是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是“中国寿光蔬菜指数”的发布地。
  (二)标准化工作基本情况。寿光市标准化建设起步早、推进快、效果好。一是通过实施“标准化+”工程,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17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获得立项,已建成13个、在建4个。二是推动标准化战略实施,加强标准化工作基础能力建设。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49项,承担“全国化学催化剂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低汞触媒催化剂工作组”工作,制定相关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掌握话语权。三是推进标准化改革,重点工作创先争优。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已发布团体标准6项,403家企业进行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发布标准2025项,位居山东省前列。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规划布局,构建农业标准化产业聚集区
  寿光市沿羊青路、羊田路、昌大路规划建设了“三条生态农业走廊”,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设科技型、生态型、高端化大型项目,将争取到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向走廊投放,依托走廊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建设技术标准、模式标准、产品标准的聚集区和示范带动区。
  (二)完善产业体系,提升标准综合体建设实力
  1、科技创新。寿光市依托国家大宗蔬菜综合试验站,与国内科研机构积极对接,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专家和优秀人才到寿光创业,引导市内大型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专家开展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对蔬菜种业研发、病虫害防治、生态农业技术、日光温室改造技术、设施农业测试等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研发,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蔬菜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出以全国14家科研院所为核心的全国蔬菜产业科研中心,着力提升标准综合体建设实力。
  2、蔬菜育种。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育种研发,加快建立商业化蔬菜育种体系,是提升蔬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寿光市通过省级审定鉴定的蔬菜新品种达41个,从事蔬菜育苗的企业200余家,种子经营业户400多户。
  3、园区带动。寿光市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蔬菜园区230多处,建设外埠园区80多处,面积20万亩以上。引导规模化蔬菜园区切实加强已有标准的推广应用;总结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推进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蔬菜园区、龙头企业通过推广应用标准实现全过程控制的目标,全力打造全国蔬菜标准形成中心。仅2017年上半年,就发布实施了9项山东省地方标准。
  4、品牌直供。加强农业品牌创建,创建蔬菜品牌200个以上,“三品一标”认证达552个。寿光市各大蔬菜园区、龙头企业与中食、乐购等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直供合作模式;与大型超市、连锁餐饮、社区等发展中高端渠道冷链物流模式;与多家电商发展网络营销模式。百分之八十以上园区蔬菜以品牌的形式直供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着力打造全国优质蔬菜配送中心。
  5、产业服务。寿光市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支持加工配送企业组建跨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公司,支持农资企业组建专业化病虫害防治中心,支持研发企业建设设施农业测试中心,针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便利化、专业化、全方位服务,全力打造全国蔬菜产业行业服务中心。目前,已建立起一支由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专家协会和蔬菜瓜果产业协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推广服务队伍,结合已发布实施的标准,对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生产技术等培训;中国农资集团下属中农利华生物科技公司成立专业服务公司,开发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数据系统,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现代二维码技术,对蔬菜生产地点、定植、用肥、用药、采摘、上市等进行全过程跟踪,让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相关信息。
  (三)试行实名购买,推进标准综合体源头监控
  寿光市市场监管局以“智慧寿光”建设为契机,与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开发了“寿光市农资实名制监管服务系统”,全面推进农资市场监管和追溯机制。截至目前,全市14个镇(街道)和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有400多家农资门店安装、运行该系统。通过农资实名制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农资经营户的日常交易情况可以自动保存到系统,代替了传统的纸质台账,执法部门可实时掌握全市各种农药的进销货、购买使用、产品流向等基本信息,使监管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三、启示与建议
  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我们看到了毕节与寿光在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我们将充分学习借鉴寿光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做法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扎实有效措施,科学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为打赢“113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一)加强主导产业的培育。我市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自然地形,应重点培育具有特色化、规模化的马铃薯、高山夏秋蔬菜、特色经果林、生态畜牧业、中药材、高山生态茶、特色食粮等农业主导产业,引导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建设,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做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分级分类及深加工,切实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二)加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坚持质量为本,围绕产业链建设,总结成功经验,制定和实施农业标准体系,实现农产品全过程监控。着力发挥标准提档、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的组合效用,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制定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经营,引导企业开展农产品追溯,在产品包装上标识二维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切实提升高品质、高水平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好市、县各相关部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资源,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从源头抓好农产品质量,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三)加强标准化建设的规划布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山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整体规划,加强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冷链物流、产品加工设备、物联网等农业科技技术的研发,推进农业由单一的农业种植(养殖)向农产品精深加工、信息服务、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等多功能融合发展,通过标准化建设、认证监管等工作的开展,为园区、龙头企业、农户提供科技支撑,着力提升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整体水平。
  (四)加强示范引领。毕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市326个农业园区入驻企业981家,产业基地面积122.75万亩,专业合作社1467个,覆盖扶贫对象19.89万人,扶持带动贫困人口10.4万,辐射带动67.54万农民增收。同时,我们也看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带动能力还不强,农特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还不够,产品链不长,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不高,品牌打造欠缺,有质无量等问题仍然突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一种或一类农产品为龙头,运用农业标准化手段,通过示范区建设企业(组织)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实行综合标准化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我市打造出一批农产品品牌,加速毕节农产品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进程。
  (五)加强政策扶持。借鉴寿光市做法,市财政每年预算品牌奖励专项经费,对组织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的企业(组织),对获得农业标准化品牌奖励的企业(组织)进行奖励,激励企业(组织)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提高农业标准化综合水平,推动品牌建设实现溢价,带动产业发展。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