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特色种植托起致富梦——记大方县志德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卢志德
特色种植托起致富梦
——记大方县志德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卢志德
作者:文|本刊记者 刘广琴  发布日期:2017/10/31 阅读次数:
  沙土村是一个传统的小山村,以种植业为主,位于大方县大山乡政府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
  村民卢志德在劳作之余,常常凝望着连绵起伏的大山,憧憬着山外的世界。时间一年年地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过程中慢慢流逝,卢志德的内心开始变得不安,甚至有些惶恐,他想得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现状。对于初中没有毕业的他,首先想到的也只是外出打工,尽管内心充斥着对外面世界的不确定性,但外出打工或许能改变现状的微弱希望还是让他有些兴奋。
  1989年,卢志德依依惜别家人,背上简单的行李,怀揣朴素的梦想来到浙江省温州市。在温州,他最初在瓷砖厂打工,瓷砖厂的活又苦又累,工资每月仅有1000元,尽管这和他“想混出点模样”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他还是坚持了两年。后经老乡介绍到皮鞋厂上班,他在皮鞋厂一待就是15年,工资开始有2000元左右,最后几年超过4000元。在皮鞋厂上班期间,踏实肯干的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也积攒了一些人脉。后来,他就开始尝试做皮鞋外加工,在做皮鞋外加工的几年中,他可谓稳扎稳打,每年可赚10万元左右。
  常年在外的卢志德尽管工作顺风顺水,但他时常记挂着家里的老母亲和3个孩子。2010年,他决定返乡不再外出,但他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全家人生活的希望,不外出意味着没收入,不可能坐吃山空。思索一番后,他打算就在老家创业。卢志德似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当初他极力想离开的地方,不同的是,10多年前他是带着不确定的梦想离开,而现在他是带着明确的目标回来。
  沙土村立体气候明显,有发展种植业的传统。卢志德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发现种大葱赚钱,就入伙朋友的合作社种植大葱50亩。2012年,他把目标转向了中药材,种植前胡40亩,盈利20万元左右。2013年,采取合作社出资和农户出地的合作方式种植方竹4000亩,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解决了村里劳动力就近务工问题。
  2014年是卢志德创业路上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在大山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卢志德在大山乡信用社贷款30万元,成立了大方县志德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经过4年的种植,卢志德发现购苗费用太高,于是就开始尝试自主育苗,至今先后投入育苗资金100多万元,培育板栗苗200万株、刺梨苗120万株、石榴苗80万株、银杏苗200万株。自主育苗相比购苗节约一半的费用,并且还能带动家乡村民共同致富,也为2016年全县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做好了充分的苗木供应准备。通过退耕还林,卢志德在大方县三元乡种植青脆李400亩、皂角200亩,在大山乡种植青冈700亩。2016年,大方县志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大山乡总工会的帮助下,创建了大方县志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会委员会,确保了务工人员的利益,逐步完善了管理机制。2017年,该合作社在大山乡松鹤村培育皂角苗30余亩,预计出苗50万株;培育板栗苗30亩,预计出苗30万株;培育刺梨苗50万株。
  大方县志德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力于绿化造林和经果林种植,尤其在近几年来,国家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该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林业、扶贫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成立以来就完成了许多项目的建设。
  说起打工的日子和创业的经历,卢志德说,打工虽然苦累交加,但为创业积累了资金,那段日子值得长久记住;创业要经受的考验很多,大面积地搞种植业,除了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外,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特别强,所以压力也很大,但压力也是动力,创业是一件让人充满激情的事情。
  谈到以后的打算,卢志德表示,将着力生态、放眼未来,继续为大方县的生态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努力,带动当地村民共同富裕。
  卢志德采摘丰收的辣椒(供图/毕节市总工会)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