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绣出美好新生活——记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绣娘王秀琼
绣出美好新生活
——记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绣娘王秀琼
作者:文|本刊记者 刘广琴  发布日期:2017/9/12 阅读次数:
缘于对刺绣的热爱,王秀琼成为苗绣的传承人。
  这是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同心新村”,这是“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这是大方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乡村气息、不一样的苗寨特色。
  新开苗寨是大方县六寨苗族中的一寨,位于八堡乡南部,是一个纯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全寨共346户1360人。这里苗族文化浓厚,红色文化厚重,传承着蜡染、刺绣、纺织等手工艺,留存着水花酒酿制秘方,保存有民间中草药配制秘方,成为非物质文化的“活化石”。
  新开村这片红色土地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青山有幸埋英骨,松柏多情伴国魂”,这是八堡乡新开苗寨山岗上的一座红军坟的对联。在红军坟的前面,有一尊雕像,三个红军战士脚穿草鞋,扛着步枪,迈着坚定的步伐,这就是当初牺牲在新开苗寨的3名红军战士,他们的精神一直引领着这个美丽小寨的人民勇往直前。
  那是在1936年2月,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王震率领的红二、六军团途经八堡时,把在将军山战斗中负伤的47名红军战士转移到新开苗寨养伤。这些战士养伤期间,得到了当地苗族同胞杨仪夸、杨仪沙、杨保清等的悉心照顾,村民们省吃俭用,熬粥为伤员调养身体,并用苗族草药为他们包扎伤口,使受伤的红军战士很快得以康复。期间,为了防备土匪袭击,当地苗民们每天晚上都把伤员带到一个叫锅圈岩的山洞里躲藏起来,并轮流守护。在守护中,苗族同胞用猎枪打退了地主武装的偷袭,保护了红军伤员。在苗族同胞的精心照顾下,44名红军战士痊愈归队,另外3名红军战士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后来,经苗族同胞商量后,把3名牺牲的红军战士埋在了寨子对面的小山岗上,并时常对红军坟墓进行管理。
  提起保护红军伤员,村民们介绍,当时的老一辈可谓是与敌人斗智斗勇,其中最为深刻的一次就是在同地主武装斗争的过程中,为了让伤员最大限度地不受伤害,苗族同胞把自己的衣服给红军战士穿上,而红军战士的军装则被换到他们身上,以引开地主武装组织的追击。当时,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让敌人发现红军战士。他们不畏牺牲、不辞辛劳地将保护伤员作为己任,深刻体现了军民一家的真情。
  这里的苗族同胞除了勇敢善良,还有就是热情好客。自古以来,苗家儿女都非常热情,以酒待客是苗家的最高礼仪之一。走进新开苗家,在芦笙欢快的歌声中,水花酒是不能少的。初尝水花酒之人大多容易“中招”,喝的时候因为口感好而不知不觉地多喝几杯,站起来出门被风一吹,便觉轻飘飘的有些站不稳,这便是水花酒“见风倒”的魅力。
  在新开村,苗族服饰同样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八堡乡六寨苗族的服饰文化最具特色,因服饰形似喜鹊,又被称为喜鹊苗,而服饰文化中,就不得不提到苗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刺绣。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六寨苗族的刺绣蕴含着他们的历史文化,主要集中表现在刺绣的色彩和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深含民族的文化,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是民族情感的至深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现代生活的展现。
  新开村的王秀琼就是苗绣的传承人之一。王秀琼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苗族家庭,深受苗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本着自己对刺绣的热爱,她自幼就和母亲学习刺绣,练就了一身娴熟的刺绣技艺。现在村寨里的男女老少只要一提到王秀琼的刺绣,无不竖起大拇指。
  王秀琼说,以前自己按上辈人传下来的方法刺绣,现在则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自己花一个月甚至是半年的时间完成一条裙子或一件新衣时,得到同行和大家的肯定和喜欢。刺绣是一门手艺,也是一门艺术,它能体现苗族民间文化,也能体现刺绣人对苗族文化的理解。
  由于近年来受现代服装文化的影响,六寨苗族的儿女已经很少穿着民族服装,很多年轻的苗家儿女甚至觉得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很别扭,而那些从小就开始学习绣花、蜡染的少女们,也渐渐地失去刺绣的兴趣,丢失了原有的刺绣本领。这些现象深深地刺痛了王秀琼的心,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着急的是如何在现代流行服饰的冲击下留住六寨苗族传统服饰,并且将其发扬光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冥思苦想,在村委会有关人员的帮助下,王秀琼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但要让苗族刺绣传承下去,还要用这门苗族的传统手艺带领群众致富。
  知道她的这一想法后,有的村民笑了,因为他们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怎么办呢?在新开苗寨流行这样一句俗话,叫“人比人,花比花”。所谓“人比人”,是指比歌舞;而“花比花”则是指服饰上的织绣染。苗族的姑娘们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学习挑花刺绣,到了十四五岁时,就已掌握了相当成熟的技术。传授方式一般都是母教女、姐教妹和互相学习,没有拜师的习惯。所以,王秀琼决定从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着手,她利用农闲时给两个女儿绣了两条裙子,并动员她们穿上。由于她做出的裙子做工精美、绣法精湛,再加上两个女儿天生丽质,一穿出去就引来苗族青年们一双双羡慕的目光。接下来的日子里,村寨里穿苗族服装和主动学习刺绣的女孩渐渐多了起来。
  王秀琼笑了,因为她的第一步计划成功了,接下来,她将实施带领群众致富的计划。凭借新开苗寨在2012年被评为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以及当地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每天都会有游客到新开苗寨游玩。农闲时,王秀琼把擅长刺绣的妇女聚在一起,带领她们制作刺绣手工艺品,并在游客来新开苗寨游玩时进行展示,当游客看到做工这么精致的手工艺品时,都争相购买。王秀琼不仅让刺绣得以传承,还真的让苗寨的妇女们增加了一份收入。据介绍,现在苗寨里一套手工制作的女士服装,价格在5000元左右。
  王秀琼说,年轻的时候就是一门心思想把苗族刺绣手艺学好,让自己的刺绣技艺得到大家的认可。现在,她最大的理想,是将苗族刺绣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让苗家涌现出更多的刺绣能手,代代相传。苗族刺绣,其实也是苗族的一种符号,无论在哪里,看到这种符号,她都感兴趣、感到自豪。
  如今,当地群众只要一提到王秀琼,无一不竖起大拇指,而王秀琼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扩大了作坊的规模,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苗家妇女,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正在慢慢地靠近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地带领着村民们同奔小康。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王秀琼说:“希望把六寨苗族的刺绣作品绣得更好,让刺绣引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供图/毕节市总工会)
  
[1楼] 网友王蔓,于2022/7/25 17:06:53发表:
请问八堡有小花苗支系没有,感谢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