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香茗一杯 致富一方——记七星关区亮岩镇古茶保护与开发办公室主任张俊
香茗一杯 致富一方
——记七星关区亮岩镇古茶保护与开发办公室主任张俊
作者:文|本刊记者 刘广琴  发布日期:2017/8/14 阅读次数:
张俊品鉴太极古茶
太极古茶树
  张俊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一名普通的驻村干部,却因为与太极村古茶树相识、相知,开启了一段与太极古茶难了的情缘。
  太极村,一个别具一格的村庄,位于七星关区亮岩镇的东南部,清澈的河水沿山绕行,形成了一个S型大拐弯,把村庄一分为二,在河岸平原上自然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天然“山水太极图”。
  在这个静谧的村庄,有默默生长的古茶树。据《华阳国志》《茶经》等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的平夷县(今七星关区一带)就种植、制作、饮用茶叶。太极村及周边村庄至今保留有大量的古茶树,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古茶树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5年3月,张俊作为七星关区信访局一名普通的驻村干部来到太极村。在村子里走访时,张俊发现太极村及周边村存在大量的古茶树,他为之欣喜若狂:“太极古茶将是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是上天留给当地群众的一份厚礼呀!”兴奋之余,张俊开始冷静思考,由于当地交通闭塞,群众无加工技术,加之群众保护和开发古茶树资源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大量古茶树遭到严重砍伐。为此,他立即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发现太极村的古茶在清朝时期曾经作为贡茶,同时发现古茶是当今非常稀缺且市场价值可观的一种饮品。
  “古茶树的保护刻不容缓。”张俊立说立行,连夜将太极村古茶树的情况形成报告向市农委、市茶产业协会、七星关区茶办等相关单位汇报,同时组织带领群众到深山对古茶树进行普查。经普查,太极及周边8个村现还保存有古茶树69877株。
  张俊的报告得到市农委、市茶产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市农委、市茶产业协会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太极村进行考察。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太极村及周边村是七星关区目前唯一存在古茶树的地方。市农委、市茶产业协会要求立即对太极及周边村古茶树进行普查,挂牌保护。
  为了让当地群众进一步知晓古茶树的价值,不再破坏古茶树的生长环境及砍伐古茶树,张俊自己上网学习古茶树的保护、管理、栽培等知识。他晚上学习,白天就将所学的知识教给当地群众,让群众知道保护古茶树就是保护自己的钱袋子,就是脱贫致富的好出路。他把普查到的古茶树的信息录入电脑,实行挂牌管理。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持续广泛宣传保护古茶树重要性的同时,张俊也在思考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茶产业在七星关区不是主导产业,茶叶加工方面特别是了解当地茶叶属性并制出具有当地特色茶的技术人员非常稀缺,群众没有制茶技术,古茶树只会沦为风景树,成不了“摇钱树”。
  当地政府、群众受制于茶叶制作技术,张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破解当地政府、群众的难题,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学会茶叶栽培及加工技术,并结合当地茶叶的属性,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太极古茶”。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俊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在学习上。他先后师从广东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红茶岗位专家陈栋,贵州省茶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赵玉平,贵州省制茶专家蹇青卯,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制茶专家张太云,毕节市纳雍县制茶名师黄斌等,学习古茶树的扦插、种植、管理以及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的制作技术。
  在学茶的路上,张俊的执着精神令人动容。2015年9月,为了学会制作红茶,他打听到黄斌正在纳雍县水东乡制茶后,不顾白天的疲劳,驾车赶到水东乡学艺,当他赶到时,已是晚上10时,却被告知黄斌已经回安顺了,第三天要到深圳出差一个月。张俊顾不上舟车劳顿,连夜驾车赶到安顺,拜见黄斌。黄斌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从深圳回来就教他。见到黄斌的张俊一刻也等不了,他心心念念地想早点学会,于是软磨硬泡连夜将黄斌从安顺载回太极村教授技术。2016年4月,陈栋、赵玉平到太极村进行为期7天的古茶树调研,张俊为了不错过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七天七夜都待在茶叶加工厂房中,别人休息了他还在做茶,别人休息回来他还在做茶。白天老师在时他不让老师动手,老师讲,他耐心听、动手做、仔细瞧、亲口尝;晚上,老师休息了,他就反复地揣摩、总结和实践,累了就靠着墙壁眯一会,两位60多岁的老师都不得不陪伴他四个通宵。七天七夜下来,他彻底“变形”了,然而,两位老师告诉他及周边的人,他七天学到的东西是别人几年都学不到的。两位老师走了,他却成了制作太极红茶、太极毛峰茶的老师;2016年7月,通过赵玉平的推荐,蹇青卯答应教他做乌龙茶,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学到真传,他委屈蹇青卯睡了三天的凳子,自己熬了三天三夜,三天下来,吃饭都拿不了筷子,从此他成为蹇青卯的得意门生之一。
  学习过程中,张俊将各位老师的特长进行叠加融合,渗进自己对不同地方茶叶属性、加工技术等的总结提炼,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反复实践、不断探索,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太极古茶”。
  2016年8月,张俊在毕节市“原生态•奢香茶•馨乌蒙”大众品茗暨“奢香贡茶杯”茶叶比赛中荣获古树茶红茶一等奖(金奖)、古树绿茶三等奖;2016年9月,他参加贵州省总工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办的“凤冈锌硒茶杯”2016年贵州省第五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荣获手工红条茶赛一等奖(金奖);2016年10月,他在贵州省秋季斗茶赛中荣获古树茶绿茶“茶王”称号、红茶优质奖;2017年6月,他参加贵州省斗茶大赛,获得红茶银奖。
  张俊加工出的成品茶深受广东、福建人的青睐,2016年他制作的3000多公斤红茶被广州客商以1800元/公斤的均价一次性采购完,2017年的茶叶还未生产就被广州、福建、北京等地客商预订完。
  在张俊不厌其烦地讲解和手把手地传授下,太极村及周边800多人熟练掌握了茶叶的扦插、种植、管理技术。2015年底,他指导太极茶叶专业合作社扦插太极古茶树苗30万株,打造古茶树园20公顷;2016年底,他指导当地政府育苗3.33公顷700万株。目前古茶苗长势良好,他教授100多人掌握了红茶、绿茶的基本加工技术,其中有10人已经成为当地红茶、绿茶加工技术骨干。80多户400人精准贫困户通过古茶树的栽培和加工实现脱贫,解决了当地20余人的固定就业、1000多人临时就业。
  在张俊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下,他写给市茶产业协会、贵州省茶叶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报告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赞誉。2015年10月至12月、2016年2月至7月,国家、省、市的相关茶叶专家、茶科所教授多次到亮岩镇对古茶树进行考察研究,帮助亮岩镇进行古茶的加工和品牌定位。经过专家们多次的考察论证,2016年4月,贵州省茶叶协会授予亮岩镇“贵州省古茶树之乡”荣誉称号,并与太极村签订精准帮扶协议书;2016年8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七星关区“中国古茶树之乡”荣誉称号,极大地提升了太极古茶的知名度。
  鉴于张俊在当地茶产业发展中的特殊贡献,2016年7月,七星关区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4月,贵州省总工会授予他“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太极古茶,更好地带动当地群众精准脱贫,七星关区委组织部于2016年11月将张俊从该区信访局调到亮岩镇负责太极古茶保护与开发工作,让当地群众在古茶树的种植和加工中脱贫致富。(供图/毕节市总工会)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