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我市大型民族歌舞诗《神奇乌蒙•印象毕节》成功首演
我市大型民族歌舞诗《神奇乌蒙•印象毕节》成功首演
作者:文|图 实习记者 尚宇杰  发布日期:2017/7/12 阅读次数:
歌生活之美 舞民族魅力
  6月17日晚8点,由中共毕节市委宣传部、毕节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毕节市广播电视台承办,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协办的大型民族歌舞诗《神奇乌蒙•印象毕节》在毕节市大剧院成功首演。市委副书记、市长桑维亮与来自全国各地参加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的嘉宾观看演出。
  《神奇乌蒙•印象毕节》由序、尾声和《古歌》《山风》《家园》3幕组成,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原创性等主要特色。开篇的序,以黔西县观音洞为背景,展现南方古人类在古老的黔西北高原上祭天拜地、钻木取火、驯化牲畜、种植五谷的生活状态,借“中国戏剧活化石”《撮泰吉》的人物形象和剧情,演绎刀耕火种的漫长历史。
  《古歌》通过《鼓》《陶》《套》《铃》四部分,以铜鼓舞、铃铛舞,配以彩陶和篝火,展现了夜郎古国繁华鼎盛的荣光,描绘出一幅斑斓古朴的瑰丽画卷。
  毕节拥有独特的高原山地农耕文明,不同于苍茫的中原大地,有别于秀丽的江南水乡,而《山风》一幕,如同林间跳跃的音符、月下洒落的光辉、场坝丰收的喜悦,宛如山间吹来的清风。该部分通过对播种、对歌、丰收、婚配的写实描绘,勾勒出乌蒙大地儿女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月下笙歌、男耕女织的淳朴形象,将毕节的民族特色与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第三幕《家园》开篇,以有着“高原明珠”美誉的草海湖畔为背景,以黑颈鹤为主要展现形象,发出了对长途迁徙的生命思考。而草海湖畔即将出嫁的女儿,将刻骨铭心的岁月,绣在美丽的嫁衣上。《家园》中《嫁》的部分,演绎了甜美的爱情,随之而来的是离别的忧伤,主演会心一笑后眼角的泪水,牵动了观众的心,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
  毕节是一片酒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家园》中《酒》的部分,以男子群舞的表演形式,诠释了乌蒙儿女如同酒做的骨肉一般大气豪迈的一面。《家园》最后以山间花海为背景,表达出“花开一季又一季、只为等待宾客至”的好客之情。
  歌舞诗以《福》为尾声,所有的演职人员挥舞双手,向前来参加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的各地嘉宾送上祝福,台下掌声经久不息,《神奇乌蒙•魅力毕节》完美落幕。
  歌舞诗以彝族文化和夜郎文化为主,旨在展现毕节“洞天福地、花海鹤乡”的独特魅力,既充分突出毕节本土文化特色,又与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背景相契合。在此基础上融入其它民族文化,其中多数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多民族携手共进、融合发展的新景象。
  大型民族歌舞诗《神奇乌蒙•印象毕节》总导演李文均表示,晚会既充分挖掘毕节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又考虑唯美、高端、大气的舞台效果,主要为打造一台具有毕节地域特色的、能长期演出的原生态晚会,使之成为毕节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外来宾客到毕节旅游、度假、考察、投资时不容错过的一台文化大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