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毕节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初探
毕节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初探
作者:文|张荣达  发布日期:2017/6/18 阅读次数:
威宁县草海镇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资料图片)
  贵州省毕节市地处黔西北高原,海拔高,气候冷凉,适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进入本世纪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农业部将马铃薯产业作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贵州省把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内容并加以扶持的大好机遇,根据毕节市大部分山区种植马铃薯优质高产,商品马铃薯外观好、品质优、营养价值高、深受城乡居民喜爱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持续加大投入,使马铃薯产业在10余年间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就。笔者就毕节市在马铃薯产业取得的发展成就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系统的思考。
  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脱毒种薯及其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马铃薯作为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蔬菜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市农委统计,2016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为520.48万亩,产量718.3万吨,其中:脱毒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为336.79万亩,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64.71%;产量516.05万吨,占马铃薯总产量的71.84%。由此可见,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取得了重要突破。由于脱毒马铃薯增产显著,因此在马铃薯生产中,已经形成了脱毒马铃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格局,在马铃薯产量增加的同时,马铃薯的商品性能也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在马铃薯的生产中,受生态类型多样、立体农业气候特征明显的影响,我市不同的生态区,马铃薯的耕作栽培制度不同,如我市西部海拔1900米以上的凉山、半凉山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特别冷凉,马铃薯的种植是春播秋收和以净作为主,形成了一季单作为主的种植制度。据市农委统计,2016年这些地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市总种植面积的37.96%;中部和东部海拔1900米以下的地区,马铃薯是冬末春初播种,夏季收获,在种植制度上以间套作为主,形成了间套作和接茬复种相结合的种植制度,其种植面积占全市总种植面积的62.04%。另外,马铃薯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新进展。据统计,2016年我市稻田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达6.33万亩,马铃薯免耕栽培达2.14万亩,地膜覆盖栽培达10.81万亩,为马铃薯生产实现优质、高产和高效找到了新途径。
  (二)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促进了马铃薯种业的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和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我市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据统计,2016年我市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能力为8000万粒,扩繁原种1.71万亩,产量2.52万吨;扩繁一级种薯11.95万亩,产量19.46万吨;扩繁二级种薯79.66万亩,产量103.59万吨。在种薯繁育的品种结构方面,近几年,各种薯企业及其专业合作社根据种薯市场需求进行了调整,既繁育威芋5号、宣薯2号、青薯9号、威芋3号等中晚熟品种,也加大了扩繁费乌瑞它、中薯2号等早熟品种种薯的力度,同时各地还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以进一步优化我市马铃薯种薯的品种结构,使之更适应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需求。
  (三)推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提高了马铃薯产业的经济效益。为推动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行马铃薯产业化经营。一是建设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13个,面积2.4万平方米,年交易能力16.28万吨,吸引了本地薯农和外地客商进场交易,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和支持本市企业发展马铃薯加工业。目前全市有投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6家,2016年加工马铃薯鲜薯1.1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0.72亿元,利润总额达891.29万元。三是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社52家,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民3225人,覆盖面积21.6万亩。这些专业合作社有的发展种薯生产和销售,有的组织商品薯生产和销售,其产品既销往贵州各地市场,又销往四川、重庆、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上海等外地市场,年收益达1514.9万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是建成马铃薯储藏设施1076个(多为小型储藏窑),面积7.36万平方米,储藏能力8.5万吨,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储藏能力,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过10余年的培育和发展,毕节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取得极大的成就,在一些马铃薯种植集中度高的山区,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随着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向前推进,我市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既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解决好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将马铃薯产业建设成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机遇。从政策支持方面看,第一,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在我省“西北部地区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和 “重点支持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第二,毕节市有6县1区是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马铃薯作为短平快的产业化扶贫项目,将得到大力支持;第三,我市作为农业部部长的联系点,农业部明确表示重点扶持以马铃薯为主的粮食产业;第四,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毕节试验区建成南方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和淀粉加工基地”;第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把贵州打造成以威宁自治县为主的南方最大的种薯供应基地和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表明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从交通条件方面看,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市交通网络将更加便捷通畅,目前,321、326国道贯穿全境,县际公路全部实现油化,通乡油路改造正在逐步推进,贵毕、大纳高等级公路已与西南出海通道并连,厦蓉、杭瑞两条高速公路在毕节交汇贯穿,内昆、隆黄铁路已经投入运营,毕节飞雄机场已建成通航,县县通高速已经实现。便捷的交通,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商机。另外,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将大幅度地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将对包括马铃薯及其制成品产生新的需求,这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问题。一是品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商品量不多,费乌瑞它、宣薯2号、中薯3号等早熟品种种植面积仅占全市总种植面积的10.6%;商品薯基地规模化程度不高、集中度不够、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鲜薯外销量虽然占了35%,但是品质好、价格高的商品量不大。二是马铃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不强。马铃薯深加工发展滞后,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三是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威宁大西北种养专业合作社原种储藏库建设项目,原建设地点在威宁县迤那镇合心村,因项目用地调整,未完工;威宁泰丰公司在威宁县草海镇民族村建原种储藏库,目前已完成基础平场,由于办理和完善工程建设的各项手续进度缓慢,两个项目都申请延期建设。四是随着国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产区的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这可能导致农村马铃薯生产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种植马铃薯的农户大幅减少、马铃薯生产规模下降等,给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今后一段时期,是毕节市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要把马铃薯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打造,就必须实施马铃薯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示范、优质专用薯生产示范、品牌创建、加工增值五大工程,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良种繁育与质量控制、精深加工、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五大体系建设,推进马铃薯种植规模化、布局市域化、生产标准化、品种专用化、加工精细化、营销品牌化,努力把毕节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供应基地、优质商品薯基地、产品加工基地,确保到2020年,全市建成较为完善的马铃薯产业体系,实现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5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基本普及、单产水平明显提高,马铃薯产值达150亿元的目标。
  (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合和协作,积极建设毕节试验区威宁县马铃薯育种工作站和毕节市马铃薯工程实验室,联合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的首席专家或者岗位专家等,开展马铃薯品种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积极筛选适宜我市不同生态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加大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加工型品种的推广,努力实现品种专用化和品种布局区域化。依托马铃薯高产创建、马铃薯重大科技项目,积极组织科技力量,对影响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出在不同生态市域、不同耕作制度条件下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生产技术规程,使我市马铃薯产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经过5-7年的时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良种繁育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不断壮大毕节马铃薯种业。加快威宁泰丰公司、市农科所马铃薯扩繁中心建设,尽快将我市马铃薯原原种年生产能力提高到1亿粒。同时重点抓好以威宁雪山、双龙、迤那等为主的原种繁殖基地建设,以威宁小海、麻乍等为主的马铃薯一、二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积极推行脱毒种薯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促进依法生产和经营。争取建成毕节市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中心,加强对全市脱毒种薯的质量检测。争取建设国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加快马铃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确保到2020年,我市马铃薯原原种年生产能力超过1亿粒,建成以威宁县为主的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一级良种扩繁基地20万亩、二级良种扩繁基地100万亩,使种薯质量得以大幅提升。
  (三)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毕节山区特色的马铃薯品牌。争取用2-3年的时间制订完成马铃薯茎尖脱毒、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种薯生产、种薯分级、商品薯生产、商品薯分级等地方标准,全面推进全市马铃薯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打造“毕节马铃薯”“威宁洋芋”品牌为核心,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主产基地与超市、高校、城镇社区等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培育发展一批主要从事马铃薯经销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和运销大户。改善马铃薯储藏、包装、运输条件和技术,对外销鲜薯进行分级包装、精包装上市。支持申报马铃薯无公害、有机、绿色产品,支持注册马铃薯产品商标和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响毕节马铃薯品牌。
  (四)进一步加强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努力提升马铃薯加工业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地位。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广青薯9号等高淀粉型品种,发展以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为主的加工业。积极发展变性淀粉、全粉、马铃薯休闲食品、旅游食品等加工企业,不断提高我市的马铃薯加工能力。以现有加工企业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与扩产升级,鼓励加工企业参与原料基地建设,发展订单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促进加工增值。重点引进和扶持年产万吨以上的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以及薯条、薯片和高档休闲食品等加工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五)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扩大销售量,努力提升我市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一是积极开拓马铃薯销售市场。加强对外宣传推介与交流合作。通过参与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和旅游节庆等活动,利用互联网、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我市马铃薯产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扩展马铃薯消费市场。大力开拓省外市场,在各省中心城市建立直销点。二是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农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营销经纪人+网络信息平台+产品批发市场”的立体营销网络。积极探索“产前签订单、产中推技术、产后抓营销”的生产模式,大力扶持各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马铃薯产地批发市场,构建集产、供、销信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
  (六)进一步扶持和培育马铃薯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努力提升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招商引资和多方筹集的方式,引进和培育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培育农民创建产业化经营服务组织或各种马铃薯协会,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培育、扶持一批善经营、懂管理的马铃薯运销户或经纪人,建立马铃薯营销网络,促进产销衔接。(作者系毕节市农技站站长、农业推广研究员)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