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毕节人 >> 马铃薯花开遍地香——走近毕节市农科所马铃薯研究首席专家张绍荣
马铃薯花开遍地香
——走近毕节市农科所马铃薯研究首席专家张绍荣
作者:文|图 本刊记者 宋 霞  发布日期:2017/6/18 阅读次数:
马铃薯花是她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为了大地的丰收(罗春卫 摄)
  小小马铃薯既没有蔬菜的伶俐通透,也没有谷物的厚重淳朴,可是它坚实饱满的身体里却积蓄了巨大的能量,人们通过唇齿间流溢出的甘甜醇香,感受到它潜藏在身体里的丰富与美妙。
  马铃薯别称土豆、洋芋,是仅次于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主要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它品种繁多,营养丰富,既可以当主食,又可以制成各种美味菜肴和风味小吃,深受人们喜爱。小小的土豆有好多种吃法:油炸、水煮、炭烤、烧菜等,还可以加工生产出土豆粉条、土豆馒头等食品,只要你想,它都能尽情带给你舌尖美妙的味蕾体验。而马铃薯对于毕节来说,不仅仅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它更多的是承载了毕节试验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梦想。近年来,毕节依托资源优势和自然气候特点大力培育马铃薯产业,助推毕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毕节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悠久。马铃薯在清代前期传入境内,并作为蔬菜食用。上世纪,毕节发展马铃薯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产业特征并不明显。进入新世纪以来,毕节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将马铃薯作为“5个100亿”工程来抓。近年来,又将马铃薯作为农业“六大板块经济”之一,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和产业示范园区,毕节马铃薯产业正在走上从注重规模向规模和效益并重转变的发展之路。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土豆已发展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为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发挥巨大的作用。
  而在这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攻坚战中,有这么一支团队,他们用辛勤和汗水耕耘这片土地,为试验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尽心竭力,以把小小的土豆做成大产业、造福老百姓作为事业的追求。他们就是毕节市农科所以马铃薯研究室主任张绍荣为学科带头人的马铃薯科研团队。
  多年来,毕节市农科所马铃薯科研团队充分依托自然资源、科技资源,陆续选育出了毕引1号、毕引2号、毕薯2号、毕薯3号、毕薯4号、毕薯5号、毕薯6号、毕薯7号、毕威薯1号、恒薯1号等11个马铃薯新品种,为我市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农民稳定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记者采访了张绍荣,她向记者讲述了近年来毕节市农科所在马铃薯科研发展方面的概况。1998年,在贵州省组织到白俄罗斯考察学习中,毕节引进了5个新的马铃薯品种,经过试验研究,选育出了毕引1号、毕引2号,由此,毕节马铃薯科研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近10年来,毕节市农科所在马铃薯的科研发展工作中承担或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6个、省部级项目16个、地厅级项目9个,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06年,《马铃薯新品种威芋3号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获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2007年,《高产、早熟马铃薯种质引鉴、创新及利用》获毕节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选育及利用研究》获毕节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选育及示范应用》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与推广应用》获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2015年,《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毕薯2号选育及应用》获毕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及品种(系)创新利用》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除此之外,还获得了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方法)、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12项。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毕节市农科所马铃薯研究团队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毕节地处黔西北的高寒山区,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口感佳。”张绍荣这样描述毕节种植马铃薯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马铃薯易种、耐寒、耐瘠,那些土壤贫瘠、气温较低、连玉米都不能种植的高寒山区,只能种植耐“地气苦寒”的马铃薯,所谓“其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玉米)亦不植者,则以洋芋代饭”。马铃薯不但易种,而且高产,对于古代山区老百姓来说是赖以生存的最佳农作物之一。
  谈及自己的工作,张绍荣笑着说:“和土地打了30年交道,可以说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987年,刚从贵州农学院毕业的张绍荣来到了毕节地区农科所工作,所领导安排她到马铃薯研究室工作,从此就和马铃薯结下了不解之缘。转眼30年过去了,马铃薯研究成了她毕生追求的事业,她从1987年刚来到所里时对马铃薯一知半解,到现在成为马铃薯研究的专家,这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她多年的苦心钻研、辛勤付出,更多的是年复一年的默默坚守。“做一行爱一行,只有做好了自己熟悉的这一行,才能做好别的事情。”这是张绍荣的人生信条。
  科研工作是一种艰辛的劳作,漫漫学术路充满荆棘和坎坷,在马铃薯品种的科研和推广应用中,张绍荣和她的团队历尽千辛万苦。在实验室里,他们静下心来搞研究,为了保证科研的准确性,她和队友们始终坚持到试验田里采集第一手资料;农忙时节,他们还要下乡进村入户,向老百姓推广马铃薯新品种的种植方法,手把手教老百姓科学种植技术。他们这种耐得住寂寞潜心学问、吃得了苦沉下身的精神难能可贵。
  一年365天,张绍荣除了在实验室做研究,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试验田里做育种研究和深入田间地头推广马铃薯新品种的种植生产。农忙时节,常常能看到头戴草帽、脚穿雨鞋、衣着朴素、满身尘土的张绍荣,在地里干活,和农民打成一片,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真的就是一个农民。“有一次,我的同学下来检查工作,正好我在试验田间进行调查,那天下着毛毛雨,弄了一身泥土,同学看到我,都没认出我。”张绍荣笑着说。
  “做这行首先是要热爱它,做马铃薯研究是一项清贫而劳累的工作,需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沉得下身去。只有喜欢,不半途而废,才能做出成绩。”张绍荣如是说。
  “马铃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优良的品种和高质量的种薯;培育高质量的种薯在于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能力。因此,我市马铃薯产业的重点工作是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和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与推广应用。”张绍荣说。马铃薯育种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在研究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张绍荣和她的队友们艰苦从业,把取得成果、做出成绩作为乐事,把造福社会作为第一己任,在马铃薯科研和推广中洒下了不少辛勤的汗水。
  张绍荣介绍,近年来,毕节市迅速扩大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规模,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同时,增加投入,在毕节泰丰、威宁泰丰、贵州恒丰、中农发集团建设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将脱毒微型种薯的生产能力提高到1亿粒以上。在海拔高、气候冷凉的威宁自治县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
  从事马铃薯研究这么多年,让张绍荣患上了“职业病”——“走在路上,看到路边地里种有马铃薯,总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几眼。”张绍荣笑着说。科研工作虽然清苦和劳累,但有两件事最让张绍荣感到欣慰,让她忘却了工作中的一切艰辛!“第一就是每次在试验地里发现特异的植株,那最让人兴奋了,那种欣喜就好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得睡不着觉。第二就是当老百姓种植我们推广的马铃薯品种后实现丰收时,他们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和艰辛都是值得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如今,毕节马铃薯播种面积跃升到520.48万亩,覆盖168个乡镇、793个贫困村、66887户贫困户、246750名贫困人口。毕节马铃薯基本形成了菜用、饲用、种用、加工和外销的格局,商品率达到26%,马铃薯面条、薯片、馒头等深加工产品成为市场新宠。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约1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马铃薯不但解决了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还增加了收入,相当一部分农户通过种植马铃薯,盖起了新房,购买了家电、农用汽车、农用机械等,马铃薯已从原来的“救命薯”转变为“致富薯”,马铃薯产业正变成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过去不起眼的“土豆豆”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这些成绩的取得,少不了像张绍荣和她的队友们这样多年来默默坚守在科研一线辛苦工作的科研人才的辛勤付出,他们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试验区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为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