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读者天地 >> 杂志社档案 >> 总结经验 迎接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
总结经验 迎接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
作者:文|常近时  发布日期:2017/5/4 阅读次数:
  时光过得很快,明年就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30周年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贵州省委和毕节市委、市政府30年如一日,领导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战,毕节试验区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生态建设的光辉业绩,一个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毕节屹立在黔西北大地上。这令30年始终情系毕节的专家顾问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1988年5月我第一次到毕节,那时城乡经济十分落后,贫困、生态恶化的景象到处可见,令人震惊。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试验区,并探索出一条走上现代化的新路,实属不易。今天,毕节试验区伴随整个国家的高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毕节应当认真回顾和总结试验区的历程和经验,为我国西南“滇黔桂”三岩地区的发展提供新经验和新路子。毕节试验区从提出、建立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吸取了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参与,这在全中国仅此一例。因此,在毕节试验区这一平台上展示了中国特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创造性实践,这更需总结新经验。总结经验既是毕节的使命,也是所有支持和帮助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各界域外人士的重要责任。
  毕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区,也是“生态极其脆弱区”和各种环境事件多发区。由于历史上人口增速失控,粮食短缺,不得不陡坡开荒、扩大耕地面积,使农业垦殖率大幅提升,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恶化,毕节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一度严重困难。试验区成立之初,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完全靠自己发展现代化企业很难;当时我国综合国力不强,财政困难,国家也很难给予毕节更多更大的扶持。毕节试验区针对贫困、生态恶化、人口增速失控这三大难题,正确选择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作为试验区的“三大主题”,长期坚持不变向,为试验区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毕节的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628.3亿元,财政预算收入112.63亿元,城乡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当前,毕节试验区还面临着诸多困难:贫困人口尚有90余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很重;毕节市的工业化由于产业结构超重,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调整;毕节的城镇化水平较低,800多万农民中必须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应不少于350万,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之一;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对于毕节这样的喀斯特地区必须提高畜牧业和林业的比重,因此,毕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势在必行。
  毕节试验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后的目标应更加雄伟,只要遵循科学发展理念,抓住有利于毕节发展的国内外各种机遇,认真谋划,团结奋进,再过30年,毕节有条件率先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实现生态型的现代化。
  最近几年,《毕节试验区》杂志大力报道试验区的重要活动,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贵州省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统一战线、多党合作的新成就,鼓舞干部群众的斗志,为毕节试验区的发展总结了许多的新经验、新成就。此外,《毕节试验区》杂志的编辑、出版、印刷和装帧的质量均堪称优等,她既是名副其实的优秀党刊,也是全国各界人士了解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主要媒介。从去年9月起,《毕节试验区》杂志开始出刊半月刊,编辑、出刊工作肯定变得十分繁重,工作人员必将更加辛苦。衷心希望杂志办得更好,在省内外有更大的影响,以适应试验区新形势下的需要,同时也希望在总结毕节试验区经验方面,发挥期刊杂志的优势,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系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