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璀璨中国文化亮相国际舞台——彝族古剧《撮泰吉》法国“首秀”展示文化自信
璀璨中国文化亮相国际舞台
——彝族古剧《撮泰吉》法国“首秀”展示文化自信
作者:本刊记者 龙 翔  发布日期:2017/3/13 阅读次数:
古朴神秘的表演彰显深厚的彝文化底蕴(供图/毕节乌蒙演艺集团)
  在黔西北,在巍巍乌蒙山脉,在广袤的试验区土地上,一代代彝族同胞以果敢的精神,从数千年的时光中阔步走来。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与实践中,他们凭借智慧、勤劳、自信、担当和无畏创造了丰厚而古老的文化,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彝族古剧《撮泰吉》就是彝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亮相:惊艳四座
  2月12日,在法国尼斯狂欢节期间,作为唯一受邀参加的中国表演团体——毕节赴法文化交流团,在尼斯国家大剧院专场演出中华戏剧“活化石”彝族古剧《撮泰吉》。尼斯市是法国第五大城市,尼斯狂欢节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三大狂欢节之一,在每年的2-3月举行,目前已举办133届。《撮泰吉》专场演出开始前,中国驻法国马赛总领事朱立英、尼斯市副市长阿米耶分别致辞,毕节赴法文化交流团团长郭凯作了发言。
  这是彝族古剧《撮泰吉》的国际“首秀”,这一“秀”堪称完美。神秘古朴的剧情、励志感人的故事、精湛娴熟的展演技巧和精彩炫目的舞台呈现立即震住了尼斯国家大剧院内的所有观众。
  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佟爱明观看演出后说:“震撼,浩瀚。我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情有独钟,尤其彝族真的是很美丽、很古老,能把自己的文化传承下来,非常伟大。我希望通过这次狂欢节,让世界了解我们。”法国音乐家西海乐说:“今天我又学到了很多新鲜的不一样的中国元素,很感谢贵州毕节把这么好的剧目带到尼斯,在这里看到了中国这么好的精彩演出,真的不可思议,无论从道具,还是布景,以及古剧本身的内容内涵,还有演员们的表演技巧和服装搭配,都是一流的,非常完美。”法国尼斯国家大剧院文化策划专员耶恩•加赫耶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出,到场的观众特别多,大家对于演出的彝族古剧《撮泰吉》也感到十分惊喜,真没有想到中国的戏剧这么有内涵,内容十分丰富,特色十分鲜明。”毕节彝族古剧《撮泰吉》总导演黄湘表示:“这是一场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表演,《撮泰吉》也是完全能在现代社会和欧洲文化、甚至和人类文明对话的。”毕节赴法文化交流团团长郭凯说:“这次《撮泰吉》走向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国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强大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毕节还有很多有价值有内涵的喜剧、舞蹈等民族民间文化,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加强对外交流,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今后我们应该把握好每次对外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宣传好毕节、推介好毕节,大力提升毕节的良好形象。”
  演出活动圆满结束时,尼斯市政府向中国贵州毕节乌蒙演艺集团颁发了本届尼斯狂欢节最佳表演团队奖,向毕节彝族古剧《撮泰吉》总导演黄湘颁发了最佳导演奖。
  溯源:内涵深厚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的曙光村裸戛组,至今仍然保存着一种极其古老的傩戏,当地人称之为“变人戏”,彝语叫做“撮泰吉”。“撮泰吉”是彝语的音译,译为汉语就是“变人戏”的意思。
  “撮泰吉”是戏曲的一种类别,属于傩戏系列。“傩”是源自上古先民驱邪除疫禳鬼纳吉的一种祭祀仪式,据汉文献记载:最早发端于中原一带,后流传到长江流域,并逐渐演变为傩仪、傩技、傩舞和傩戏。“撮泰吉”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艺术创作的结晶,是彝族人民的原始戏剧,它以戏剧的形式,形象地演绎了人类从猿变人的发展进程。
  “撮泰吉”曾盛行于威宁境内的许多彝族村落,后来渐渐失传,而板底乡裸戛寨的彝民仍然保持着演绎这一神秘傩戏的传统,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期间演出。
  “撮泰吉”的演出可分为四个部分,即祭祀、变人戏、喜庆、扫火星。演出人数不限,一般由10人左右组成,其中有扮演人物的,有扮演狮子的,有扮演耕牛的,有敲锣打鼓的。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脸罩原始古朴的面具,手拄木棍行进。他们迈着夸张的步伐,时而乱挥乱舞,时而指天划地,边走边发出猿猴般的呜呜声,以示语言形成过程,其动作幽默滑稽、夸张诡秘。整个戏剧演绎了人类的起源和从犁地、撒种、薅刨,直到收割、脱粒、翻晒、入仓等生产和生活场景。
  “撮泰吉”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瑰宝,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为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证据,同时对彝族的社会文化、民族学、民俗学、戏剧学、美术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不少中外专家学者、科研单位及新闻媒体前往威宁考察、调研、采访、拍摄“撮泰吉”,纷纷将“撮泰吉”赞誉为“人类的祖宗戏”和“人之初,戏之始,舞之源”的“戏剧活化石”。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高品位追求,“撮泰吉”已经成为威宁县的一张文化名片,“撮泰吉”的演出已经成为威宁县为贵宾表演和庆祝盛大活动的一个保留节目,备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2014年下半年,由贵州省著名编剧、导演、策划人黄湘担任总编导,集合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对其进行了精心编排、丰富加工和创新打造,将彝族古剧《撮泰吉》搬上舞台进行演出,在不破坏原始戏剧韵味的基础上,加强了该剧的情节吸引力和戏剧张力,使该剧目更加具有可看性和震撼力。《撮泰吉》被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组织的专家组评为金奖剧目。
  延伸:魅力无穷
  毕节试验区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彝族聚居区,曾经是孕育和发展彝族古代文明的摇篮,现在是中国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的核心区。在历史长河中,一代代彝族同胞不断用智慧书写文明。
  服饰文化彰显出彝族同胞的勤劳、智慧和才干。毕节的彝族服饰属于乌蒙山型。乌蒙山型服饰多用布料,儿童服装款式,无论男女,均为长衫长裤,男童装无花纹,女童装花饰与成人长衫相同。童帽、兜肚、背扇上面的镶嵌刺绣花纹尤为精美,多绣太极、虎头、八卦、花鸟、蝴蝶等图案。
  男女服饰,通常为青,蓝色大襟右衽长衫,长裤缠黑色或白色头帕,多系白布腰带,着绣花高钉鹞子鞋。男子服装无花纹,出门常披羊毛披毡;妇女服装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及裤脚均饰彩色花纹组合图案,头缠青帕作“人”字形,并戴耳环、手镯、戒指等银饰,系白色或绣花围腰,身后垂花飘带。
  “布摩”文化,在彝族文化传承中功不可没。“布摩”是彝语音译,意为“长老师人”。“布摩”是彝族社会的宗教职业者,同时又通晓彝文,编写、保存和传播文化典籍,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彝族先祖独特的文化创造历经岁月,传承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布摩这一民间知识群体所起的历史作用。布摩是彝族社会里君长的重要谋士和决策者,并因其司祭祀、决占卜、主盟誓,亦是彝族社会的执掌神权者。千百年来,布摩一直担任着讲述历史、传达知识、规范行为、维护社区、调节生活等多重社会文化教育的角色,在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承袭有着严格的师承教育惯制,一般以世承家学为主,以拜师学业为辅。彝谚云“跑得快的是骏马,懂得多的是布摩”,布摩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古代文化中的一件瑰宝,不按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周期,故称“太阳历”。民俗研究者把“十月太阳历”称赞为“文明的十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对中华民族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要肯努力、肯坚持,沉得下去,创新发展,就一定会成功。”毕节乌蒙演艺集团董事长安黔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要总结这次《撮泰吉》在法国尼斯‘首秀’成功的经验,精心挖掘毕节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谋划和打造出一些独具特色、推得出去、唱得响亮、印象深刻的文艺精品,更多地展示毕节悠远厚重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旅游注入文化之魂,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用‘大文化’助推‘大扶贫’,让文化扶贫主动融入全市‘113攻坚战’中去,为打造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决胜全面小康作出积极贡献。”
  链接:在尼斯狂欢节期间,赴法文化交流团借助活动开幕式、专场展演等各种交流机会,向出席尼斯狂欢节的领导和公众人物等配赠印有“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文字的绶带,并向观众发放印有中英法三种语言的旅游宣传折页,向尼斯市政府赠送了具有毕节彝族风格特色的大方漆器“喜碗”,印有毕节百里杜鹃、织金洞、草海三大旅游景区形象的“漆盘”。彝文书法作品、瓷盘等纪念品,大力宣传了毕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让许多外国友人都向往毕节。展示了《花衣角》《阿西里西》《哭嫁》《乌蒙彝铃》等独具毕节民族特色的彝族歌舞节目,让观众全方位感受到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