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聚焦发展优势 打造特色品牌 助力脱贫攻坚——毕节市特色品牌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聚焦发展优势 打造特色品牌 助力脱贫攻坚
——毕节市特色品牌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李洪应  发布日期:2016/10/12 阅读次数: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是检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尺度。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实施好品牌战略,是顺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决战决胜贫困的最后冲刺阶段,贯彻落实好市委“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部署,助力全市脱贫攻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聚焦发展优势,加快特色品牌建设,是前进道路上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快特色品牌建设,市质监局结合部门自身职能职责,于2016年7月至8月,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辖区75家企业及部分单位进行调研,形成此调研报告。
  
  毕节市特色品牌建设现状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品牌建设。2013年5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加强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质监局。2014年底,市政府出台了《获得政府质量奖与品牌相关奖励的奖励办法》。市质监局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紧紧围绕“扬主题、建高地、促转型、奔小康,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的发展新要求,结合推动现代农业、民营经济、文化旅游、新型工业发展实际,大力开展名牌培育,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深入推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推动全市特色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特色品牌建设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一是品牌等级不断提高。织金竹荪、赫章核桃、赫章半夏、织金头花蓼、织金续断、金沙回沙酒等产品陆续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至9个。这些品牌的获得,缩小了我市与其他市州在品牌创建工作上的差距,极大地捍卫了我市产品的形象和信誉。二是品牌产品的集群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级名牌产品19个,主要集中在特色农产品、食品行业。今年全市共申报省级名牌产品16个。“十三五”期间,我市预计将有54家企业的82个产品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认定。三是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全市已有74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1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10家企业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15家企业通过有机认证。2014年、2015年市质监局组织兑现了32个项目的品牌奖励资金,企业创建品牌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二)特色品牌建设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一是农业品牌建设加速推进了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方面,大方天麻农业标准化项目实施前,亩产200公斤,企业年产值0.8亿元,销售区域集中在贵州、湖南两地,农民人均年收入1.6万元,带动就业1200人,上缴税收280万元;项目实施后,亩产220公斤、同比增长10%,企业年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50%,销售区域扩展到云南、上海、深圳等地,农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同比增长25%,带动就业1800人、同比增长50%,上缴税收420万元、同比增长50%。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方面,织金头花蓼在获保护前,产品单价5.5元/公斤,年产值114.4万元,农民人均增收4290元,销售区域为省内;获保护后,产品单价7元/公斤、同比增长27%,年产值840万元、同比增长634%,农民人均增收6300元、同比增长47%,销售区域扩展到省外。织金续断在获保护前,产品单价12元/公斤,年产值336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040元,销售区域为省内;获保护后,产品单价14元/公斤、同比增长17%,年产值1120万元、同比增长233%,农民人均增收6720元、同比增长33%,销售区域扩展到省外。赫章核桃在获保护前,产品单价30元/公斤,年产值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0元,销售区域为贵州、湖南两地;获保护后,产品单价40元/公斤、同比增长33%,年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50%,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同比增长150%,销售区域扩展到云南、四川、广西、山东等地。在有机产品认证方面,我市高山有机茶在实施有机产品认证后,种植及加工的年产值达0.9991亿元、比实施前增长200%,带动周边农民就业5126人、比实施前增长151%,农民人均年收入10360元、比实施前增长196%,销售区域由贵州省扩展到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并出口到欧盟。我市有机高粱在实施有机产品认证后,年产值达1.05亿元、比实施前增长14倍,带动周边农民就业2.8万人、比实施前增长460%,农民人均年收入7490元、比实施前增长102%,销售区域在实施前主要是市内和遵义市仁怀市的小酒厂,实施后销售区域为专供茅台酒厂。二是名牌产品建设加速推进了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市19个“贵州省名牌产品”,在有效期内,获得名牌前一年,总产值为12.36亿元,获得名牌产品后总产值逐年上升,累计净增加值8.46亿元;获得名牌前一年,利润为1.29亿元,获得名牌产品后利润逐年上升,累计净增加值1.37亿元;获得名牌前一年税收为1.03亿元,获得名牌产品后税收逐年上升,累计净增加值0.79亿元。目前农民工在19个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就业人数为2267人,按照人均年度2.4万元工资计算,每年农民工工资达5440.8万元。同时,企业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不断做大做强,全市涌现出了像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沙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赵老五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方琼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赫章赫之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创牌先进典型。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金沙回沙酒”,连续多届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通过多年品牌打造,产品品牌效应突出,同时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转型升级,节约人力640余人,企业从原产值不到千万的中小企业发展成现在产值14亿元的大型企业,利润最高年度达到9000万元,创税最高达8000万元。三是旅游标准化项目加速推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百里杜鹃旅游标准化项目实施前,年产值2940.1万元,创税51.78万元,带动就业360人,农民人均年增收3262元,顾客满意率92%;项目实施后,年产值5701.57万元、较实施前增长94%,创税1500.1万元、较实施前增长28倍,带动就业528人、较实施前增长47%,农民人均年增收7005元、同比增长115%,顾客满意率99%、较实施前提升7个百分点。四是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有力推动了工业发展转型升级。辖区内9家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点用能单位通过完善计量保证体系、能耗数据在线采集、挖掘节能潜力,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9家企业累计节能45.1万吨标准煤,超出预定节能目标值24.31万吨标准煤的85.6%,为全市超额完成“十二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节能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1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后,企业接受计量培训员工人数增加15%,产品单位成本同比下降2%,产品出品率增加2-3个百分点,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产品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5家正在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企业,通过强化计量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2016年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不同程度下降。
  
  毕节市特色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虽然我市特色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地区相比,在支持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产业发展优势、企业品牌意识及政府部门支持力度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特色品牌建设关键环节仍然薄弱。一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龙头企业缺乏统一、优质、标准化原料基地,产品规模、品质有待提高。二是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员、经费不足,产品质量检测覆盖面仍然较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三是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相对薄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尚不稳固,制约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进而制约产品品牌建设。
  (二)特色品牌产业培育突出重点不够到位。毕节市是传统农业大区,工业化程度低,工业总产值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电、烟。在品牌建设方面主要依靠地方特色食品为支撑,但从全市范围来看,特色食品深加工环节规模企业、龙头企业少,许多食品加工行业属于作坊式生产,不具备区外市场竞争力,使我市一些知名特色农产品只能以初级农产品销售,产业链延伸不够,附加值少。
  (三)企业特色品牌建设主动性创造性不足。企业对品牌培育的意义、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虽然近两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培育,出台了品牌奖励办法,一定程度推动了品牌建设工作,但一些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还未形成抓品牌建设的紧迫意识。有些企业把品牌仅仅看作是一个产品的外在形象,而忽视品牌的内在建设,没有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有效运作;有些企业认为有没有名牌无所谓,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创牌意识;一些企业虽有打造品牌的理念,却又存在等、靠、要思想,没有围绕品牌建设涉及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去努力(如体系认证建设、专利申请),总希望政府出钱帮助搞好基础性工作后,再帮助其申报品牌。品牌培育缺乏长期科学的规划和共同“育牌”的意识。
  (四)特色品牌建设的部门活力亟待整合。品牌培育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我市目前的状况往往是哪个职能部门主管,则对品牌的重视和抓工作的力度就大些,而其他部门参与积极性不高,支持力度不够。创品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包括产品标准、质量、认证、检验检测、售后服务、执法检查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协同作战,这些方面我们还需加强。据调查,企业在创品牌过程中,已不满足事后奖励,而是希望得到政府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资金借贷、税收优惠和土地要素供给等方面的支持。
  
  加快毕节市特色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市特色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今后的特色品牌建设中,要紧扣“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总目标,以深化品牌认识为前提,以完善品牌建设机制为基础,以培育优势产业品牌为重点,以品牌宣传保护为杠杆,以品牌产业转化为关键,着力加快试验区特色品牌建设。
  (一)进一步深化对品牌建设的认识。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与壮大,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市场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的名牌产品;一个地方的经济能否繁荣,关键也在于是否拥有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世界强国的经济实力是靠一大批世界名牌支撑的,发达地区的经济腾飞也是借助一批名牌而崛起的。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特别是企业本身,必须深刻认识加快特色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着力谋划和构建试验区品牌体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牌、育牌,在全市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中发挥品牌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品牌建设支撑体系。一是搭建创牌建设平台,抓好质量、标准、认证等基础性工作。加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实施质量发展战略,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支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推广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提升品牌战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经营能力。在政府网站设立专栏,搭建品牌建设共享平台。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培养和引进品牌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其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完善品牌建设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建议市委、市政府每年听取一次品牌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召开2次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品牌建设工作;每年年底前举办1次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和企业参加的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以此沟通情况,促进品牌创建主体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推动品牌建设各项举措落实。对省级以上品牌企业在土地、电力、用水等资源要素保障方面给予倾斜,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财政贴息等方面优先扶持。相关职能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市级及各县(区)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市品牌建设及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考察学习。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将品牌建设纳入各地工作考核,对品牌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区)及职能部门进行表彰和奖励;认真落实品牌奖励扶持措施,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品牌创建称号的企业予以奖励。同等条件下,在工程建设和生产生活中要优先采购和使用我市品牌企业的产品。
  (三)进一步突出品牌建设重点产业。一是深刻把握毕节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集中力量主攻优势产业的品牌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毕节市品牌建设“十三五”规划》。要充分利用毕节大自然的优势,围绕大健康、大旅游、大物流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通过品牌建设,着力彰显毕节产品品牌“最好的阳光、空气和水”的自然环境品质内涵,着力彰显毕节产品品牌“最美的风景、风物和风情”的自然资源品质内涵,着力彰显毕节产品品牌适宜人的健康需求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康养之地品质内涵,培育毕节品牌背后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围绕打造“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以“洞天福地•花海毕节”为形象品牌,以旅游服务标准化为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旅游标准化引领战略,全面提升全市旅游区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旅游品牌创建示范区。
  (四)进一步强化品牌宣传保护力度。一是树立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就是生命力”“品牌是试验区质量发展的关键”的意识,进一步营造品牌建设的浓厚氛围,在全市形成重品牌、树品牌、护品牌的工作合力。二是强化品牌营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地宣传试验区特色品牌,提高试验区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提升品牌的生命力,要着力打造“百年品牌、百年老店”。品牌的生命力越强、时间越长,其品牌的核心价值就越高。四是要充分利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有关部委的有关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区域特色品牌。五是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无证经营、以假充真等违法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进一步推进品牌成果的产业转化。一是大力发展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以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提升特色产业产品的层次、规模和品质,转化品牌建设价值。二是加强引导扶持,大力发展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建立起覆盖生产、流通各环节的经济合作组织,迅速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农利益联结新机制,提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品牌建设持续能力。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品基地有机认证的产业催化,以大蒜、白萝卜等为重点,尽快建成一批稳定、优质、标准统一的产品原料基地。(作者系毕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