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眼高手高
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眼高手高
作者:  发布日期:2016/9/18 阅读次数:
  初秋时节,市委一届十次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号召:“不负一方好水土,奋力打造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吹响了毕节试验区文化旅游产业转型跨越的号角。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旅游产业是挖掘地方文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最大的惠民产业。我市旅游资源富集,历史文化厚重,交通优势凸显,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经逐步具备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观光型旅游向复合型旅游、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的条件,打造“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提出,正是基于对国内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势的科学研判和毕节试验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客观分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当前,贫困落后是毕节的最大矛盾,脱贫摘帽是毕节的首要任务,同步小康是毕节的最大政治。抓好“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将为毕节试验区“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
  打造“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已经确定,那么如何挂出作战图、细化进度表,让毕节试验区文化旅游产业早日实现井喷式增长呢?这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眼高”,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首要的是眼界要高。科学的规划是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眼界高才可能有规划上的大手笔。眼界的高低是由行为主体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预测能力、创意能力等综合决定的。任何人的眼界不是天生就高的,要做到眼界高,有两个路径:学习和思考。学习主要包括间接经验的学习和直接经验的学习,间接经验就是通过书本、影像及各种传播渠道学习;直接经验就是自身的实践,包括自身的工作体验以及“跳出毕节看毕节”的参观考察、学习调研活动等。学习的成果要升华为眼界的提高,还必须通过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这种能力就是研判能力、决策能力及创意能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制定合理的规划,而规划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主要取决于眼界。就毕节试验区而言,既有把整个毕节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的顶层设计,如“一核心、三龙头、六板块、七古城、一走廊”这样的大手笔,又有各个景区、景点的具体发展规划。对于各级干部而言,面临的大考更多的是后者。这就要求我们要开阔视野,在更加激烈的“头脑风暴”中沉淀出真知灼见,研究制定出若干负责任的、富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子规划,只有无数科学的子规划真正制定实施,才能使把毕节打造成“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得以实现。
  第二,“手高”,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抓落实。落实包括宏观层面的落实、中观层面的落实和微观层面的落实,这每一个层面的落实都不可或缺。科学的规划制定以后,宏观层面的落实就是要抢抓机遇、敢于担当、果断决策,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精神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推动规划从蓝图变为现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观层面的落实就是要把科学的规划具体化为一项项的工作、一个个的目标。“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宏观的目标,认真研究不难发现:毕节的短板在山,而优势、希望和潜力也在山,“山地康养”“山地度假”“山地旅游”需要由无数的具体项目来支撑,因此中观层面的落实,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做好招商引资、机制创新、科学开发工作,既要有眼界,更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干部要干,抓落实是对干部最重要的要求,只有把科学的规划脚踏实地、完完整整地抓落实,才可能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跨越。微观层面的落实是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毕节试验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跨越献计出力。我们应当在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挖掘家乡的文化内涵、体味家乡的优美环境中成为美丽毕节的代言人,成为“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毕节”行动的参与者,成为毕节试验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转型跨越的坚实推动者!(执笔:李 霓)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