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茶香满乌蒙——毕节试验区发展茶文化旅游正当其时
茶香满乌蒙
——毕节试验区发展茶文化旅游正当其时
作者:文|本刊记者 李 霓  发布日期:2016/9/18 阅读次数:
金沙万亩茶园(供图/毕节市茶产业协会)
口感香醇的海马宫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视察贵州时强调:“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旅游业是生态产业,契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最大的惠民产业。旅游与文化相互依存,文化是旅游的魂魄,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在我省全力以赴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的今天,中共毕节市委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毕节市委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跨越的决定》,可以说发展旅游正当其时。而要实现全会确定的把毕节试验区打造成“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促进茶旅结合,发展茶文化旅游,应当是重要的路径之一。
  ■毕节茶产业发展优势初显
  当前世界茶叶产量和面积都稳步上升,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国,同时也是茶叶的出口国,发展茶产业潜力巨大。毕节有着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我市属典型的岩溶山区,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平均海拔1400米。市内大部分地区终年云雾缭绕,“高山云雾出好茶”是对毕节的真实写照。
  我市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1400小时,是全国少有的寡日照地区;年平均气温13.2℃,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土壤大多数偏酸性,以黄壤、黄棕壤、紫色沙泥页岩为主。良好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茶树生长缓慢、新梢持嫩性强、茶叶有效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等优点;同时也使茶叶具有香浓味醇、经久耐泡等特点。我市以生产绿茶为主。2007年以来,已培育出了姑箐、府茗香、康苠、清水塘、香炉山等5个贵州省著名商标。“清池翠芽”曾获“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称号。纳雍、金沙两县分别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和“中国贡茶之乡”,大方县猫场镇、金沙县清池镇荣获“贵州省第二届最美茶乡”称号。
  ■毕节茶文化源远流长
  关于茶的起源,研究成果很多。相传,是在我国古代被奉为农耕之神、医药之神的神农氏发现了茶。神农氏生活的那个年代,无医无药,为了解除人类的痛苦,神农氏遍尝百草,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茶。我国的茶文化是在唐朝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学百科全书、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就是在唐代问世的,其作者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在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毕节产茶的历史也十分久远。1992年出版的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陈宗懋教授主编的《中国茶经》是继唐代陆羽的《茶经》之后,又一部文化性和经典性相结合的茶学百科全书。该书记载了大方海马宫茶的一则故事: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贵州大定府有个名叫简贵朝的人,在山东文登县任知县时,感到茶叶能提神解乏,对茶叶很感兴趣。当他回乡葬父时,带茶籽回大定海马宫定居种植、加工成茶。茶品饮之香气浓郁、醇厚甘甜,汤色似翡翠,命名竹叶青,送入大定府鉴尝,得官府好评,后逐一上呈,直至朝廷,岁岁作为贡品。
  《中国茶经》记载的这个故事受到很多学者、专家的质疑,后得以澄清。其实东晋人所著《华阳国志》中就有“平夷产茶密”的记述。大方县就属于当时的平夷郡地。大方的产茶地除了海马宫外,还有果瓦、六龙、马场、理化等地。《中国茶经》还记载:明代彝族女政治家、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以海马宫茶上贡,太祖朱元璋甚喜,厚赏之,夫人建就黔中驿道,海马宫茶遂为贡品。明代已为贡品,怎么可能清朝才传入种植呢?所以茶种“清代从山东传入毕节”一说是站不住脚的。在史海辨析、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毕节茶悠久的历史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
  毕节茶叶品质优良,除海马宫茶之外,据史料记载:产于金沙县清池镇的清池茶、七星关区亮岩镇的太极茶、纳雍县水东镇的姑箐茶在清朝均为贡茶。特别是其中纳雍姑箐茶史料多有记载。清朝康熙年间的《贵州通志》记载:“平远府产岩茶,以法制之,味亦佳”;而在清朝乾隆年间的《贵州通志》也有同样的记载:“大定府茶出平远山岩间,制如法味亦佳”。织金县旧时为平远府,而姑箐就靠近织金。寻着历史的脉络,不难看出姑箐茶早已闻名遐迩。
  在毕节有很多优美的有关茶的传说。相传,在黔西县新仁乡和雨朵镇所属的大箐坡,有一口终年不竭的泉水井,井旁有一棵茶树,茶树上终年栖息着一只金丝雀。人们采摘茶树上的叶做成茶,用树下的泉水冲泡,茶汤里就会出现金丝雀的影子。此茶饮后神清气爽,能治百病,人们把这茶称为“金雀茶”。
  今天虽然已经难觅“金雀茶”的踪迹,但是我们却能从中品味到毕节茶文化的含量。
  ■发展茶文化旅游正当其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而茶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著名学者于丹对“茶”字解读得很好,就是“人在草木间”,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华茶文化意蕴深厚:茶之本为俭。《茶经》曰: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以俭治国、治家,正是家国兴旺之道。茶之性在洁,茶要用水泡,但茶不与污水为伍,茶质不容浊。因此,以茶来进行节俭、廉洁教育,应能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茶与生俱来就与文化不可分,也就天然具有了旅游属性。那么,如何发展茶文化旅游呢?
  首先,要做好茶旅游精品线路的建设规划的落实,使茶旅游从蓝图变为现实。《毕节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对茶文化旅游作了“一廊两线”的布局。一廊:茶产业生态长廊,连接织金洞、百里杜鹃、奢香风景区、七星关区,构成十万亩茶叶生态长廊,展示毕节秀美茶乡风貌。两线:东线和西线。东线以黔西为中心,形成百里杜鹃—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苗寨)—织金洞(恐龙谷)—织金古城精品旅游线。西线以大方为中心,形成支嘎阿鲁湖—慕俄格古城—九洞天精品旅游线,以慕俄格古城为主,包括古城三塔、清虚洞天生桥、阁鸦古驿道、九层衙遗址、西溪大桥等旅游资源。其中,大方重点发展观光茶园,打造“百里杜鹃、万亩茶海”景观。结合奢香文化推出“民族团结”茶,主推有大方特色的旅游礼品茶。
  规划充分利用毕节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茶旅结合、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奠定坚实基础。特别突出了大力发展茶园生态观光、休闲和茶叶农耕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的内容,力争形成一批以茶为主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东线百里杜鹃和织金洞两个龙头景区通过茶旅游线路得以连接;西线中毕节“洞天福地”的品牌得以体现,特别是毕节的桥梁文化、驿道文化等通过茶文化得以链接。当前,应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调动起茶企业、茶农及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使我市“一廊两线”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尽快落地,通过发展茶旅游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使一些贫困村通过发展茶旅游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
  其次,在重点景区景点打造一批精品茶室(茶庄)。可以在以百里杜鹃、织金洞和草海为龙头的重点景区率先打造一批精品茶室(茶庄),这些星罗棋布的茶室(茶庄),以本地品牌茶叶为主打产品,茶室内可以通过书画等形式反映茶的一些民间传说,挖掘茶自身俭、洁、静等文化特质,茶室与茶庄比邻而建,茶室品茶与茶庄购茶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成为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精细抓手。可以想见,如果我们在宣慰府或慕俄格古城游览时,走进一个茶室,端起大方的漆器制成的茶杯,品着奢香夫人敬献给朱元璋的海马宫贡茶,那情景一定会令游人浮想联翩。品完茶之后,穿越时空隧道的游人在旁边的茶庄购上一两盒茶叶带走,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再次,毕节茶不该再“沉默”。毕节茶有着优良的品质、悠久的历史、过硬的品牌,随着夏秋茶的生产,我市茶叶产量日益提高,满足市场更大需求的能力日渐增强。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毕节茶一直倔强地“沉默”着。一条条高速公路穿越毕节境内,但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广告,包括大量茶广告中,我们看不到任何一条毕节茶的广告。走进毕节大街小巷的茶叶店(茶庄),毕节茶也大多低调地“隐身”着,在一大堆省外茶、区外茶里,很难找到毕节茶,偶尔找到,也总是羞涩地躲在角落里。在毕节旅游大发展的今天,茶产业、茶旅游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果再与机遇擦肩而过,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毕节茶不应再“沉默”!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