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绚烂“民族花” 乌蒙添锦绣——毕节市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观澜
绚烂“民族花” 乌蒙添锦绣
——毕节市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观澜
作者:文|本刊记者 陈泽劲  发布日期:2016/9/18 阅读次数:
毕节彝族古剧《撮泰吉》参加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本刊记者 李金贵 摄)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李 践 摄)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历史上是以彝族为主体、多民族繁荣共进的民族聚居区,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民风民俗独特。纳雍《滚山珠》、赫章《铃铛舞》、大方漆器制作工艺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威宁彝族《酒礼舞》、黔西《文琴戏》、七星关大屯三官寨彝族祭祀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成为毕节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中的资源宝库和文化胜景。
  毕节市凭借自身特殊的区域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以彝族文化为龙头的民族民间文化品牌,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开发了一系列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助推文化旅游产业“井喷”发展,提升了毕节试验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同步小康加注文化动力。
  ■资源富足:民族文化灿若织锦
  毕节市生活着汉族、彝族、苗族、回族、白族、布依族等44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近70万,是毕节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彝族文化在毕节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佐证,彝族在黔西北地区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建立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奠定了千年彝文化的基业,创造了“百年皇帝、千年土司”的神话。
  毕节是贵州乃至全国彝文古籍珍藏最多的地方,彝族典籍居全国之首。目前,毕节彝族文化保存最为完善,彝族独特的语言文字、节庆习俗和人文传统,表现出独具魅力的性格、气质和品质特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毕节市已经征集或明确的彝文典籍缮本约1万余册,由毕节市彝文翻译中心收集整理的彝族古迹文献有1000余册,散落民间的有3000多册。这些书籍涉及哲学、教育、传说、寓言、诗歌、民歌、谱牒、地理、民俗、祭祀等30余个类别,内容十分丰富。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彝族形成了独具一格、多彩多样的文化。
  彝族传统节日主要有十月节、火把节、祭祖节、赶花节、老年节、服饰节、赛马节、尝新节、牛王节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习俗孕育了彝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祭祀文化、布摩文化。
  毕节的彝族歌舞内容丰富、格调多样,常见的有以酒礼为代表的敬酒歌、结亲歌、嫁女歌、牧歌、放歌、欢歌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的彝族词曲作家和爱好者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如《阿西里西》系列歌曲、《黔西北民歌》《乌蒙欢歌》《乌蒙彝舞》等,无不充分展示彝族人民热情奔放、积极向上、追求美好和卓越的优秀品质。彝族舞蹈有《阿勺肯》《铃铛舞》《乌蒙铃》《撮泰吉》《阿西里西》《启补阿哈》《撒麻舞》《酒礼舞》《阿买妻妥》《夜郎魂》《毕节,我的家乡》《我爱家乡杜鹃红》等。
  《铃铛舞》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大赛最高奖“山花奖”,2007年《乌蒙铃》参加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金奖。《撮泰吉》(变人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5月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阿西里西》2008年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遗产保护专题会议上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民歌”之一。
  彝族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古朴而苍劲。彝族的建筑是按照彝族独有的文化特征——风水学的有关文化为背景,依山傍水而建。彝族古迹主要有土司庄园、古城、彝文碑刻、向天坟(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九重衙、宣慰府、奢香墓、古驿道,这些仿若珍宝的文化遗迹为我市民族文化平添几分妩媚。
  原始古朴的彝族村寨,五彩的彝族服饰,拙朴的彝族舞蹈,独特的彝族音乐,原醇的彝族风情,毕节的彝族文化氛围浓郁、底蕴深厚、保护价值高、利用潜力大。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毕节民族民间文化的胜景。
  ■品牌铸造:特色释放文化张力
  近年来,大方县努力探寻最佳结合点,铸造属于自己的县域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对外的知名度。依托“古彝圣地•奢香故里”“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漆器之乡”等文化品牌,大方县曾通过举办奢香文化节、杜鹃花节、支嘎阿鲁湖六月六歌会、农民画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试图释放文化张力,但品牌还不够响亮。
  打响文化品牌,还得多花工夫、下深功夫。挫折激发热情和斗志。2008年,毕节市决定打造以奢香文化为特色的水西古彝文化品牌,推进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并支持大方县投资8000万元实施以“贵州宣慰府”为核心建筑的慕俄格古城恢复重建工程,为电视剧《奢香夫人》打造一座影视拍摄基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2011年11月《奢香夫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奢香”热。开播期间,位于大方县的奢香博物馆和贵州宣慰府游客剧增,单日接待量曾突破3万人次。这种文化热激活了各种文化符号在产业中的重组,大方县及时引资80亿元推进古彝文化产业园区、中国大方漆器产业园区建设,同时亮出“奢香故里•古彝圣地”这张新名片,及时打造出大型民族音画史诗《九驿长歌》、大型历史文化歌舞剧《烈焰奢香》、民族歌舞史诗《古彝魂•现代风》并投入市场,一个相对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使奢香文化成为贵州西部最为出彩的旅游品牌。
  “实践证明,铸造好文化品牌,才能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明泽告诉记者,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补齐文化短板,毕节市的文化张力才会得到充分释放,形成积极向好的连锁反应。
  于是,毕节市在树立民族民间文化品牌的路上一直大胆探索,有了“先走一步”的动作,迈出了“快走快跑”的步伐。
  擦亮民族民间文化品牌,释放“文化张力”。毕节市匠心独运,打造了以漆器、农民画、苗族蜡染刺绣、大理石工艺、彝族服饰、苗族服饰、陶瓷工艺等为重点的民族民间文化工艺特色品牌,打造了以彝族《撮泰吉》、苗族《滚山珠》、彝族《烈焰奢香》等为龙头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牌,打造了以贵州宣慰府、奢香博物馆、丁宝桢历史博物馆等民族民间历史文化品牌,打造了以赫章可乐遗址为中心的夜郎文化特色品牌,打造了以黔西化屋基苗族文化为中心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等。
  大手笔建设文化产业园区,让民族民间文化产业与旅游、农业等产业共促共荣。以七星关区为中心,我市倾力打造毕节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园、七星关区阳山生态文化旅游园区、七星关区欢乐谷文化产业园、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园、黔西县水西古城文化旅游区、金沙县岩孔贡茶古镇文化旅游区、金沙县贵州台金生态农业观光科技园、织金县丁宝桢文化产业园、纳雍县同心文化产业园、赫章县夜郎文化产业园、百里杜鹃管理区花卉旅游文化产业园、金海湖新区贵州夜郎西民族乐园及贵州乌蒙山民族医药文化产业园,全市基本实现一县(区)一文化产业园区。
  全市大力支持民族民间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进行创意开发,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产业体系稳步打造、形成。一是打造“一曲一戏一舞”文化产品,即《阿西里西》名曲、《撮泰吉》戏剧、苗族《滚山珠》表演文化;二是开发奢香文化产品,打造“一墓一街一馆一广场一九驿”,即奢香墓、彝族建筑街区、奢香博物馆、奢香文化广场、奢香九驿,展示奢香夫人名人文化独特魅力;三是打造大方彝寨、织金小妥倮苗寨及七星关区三官寨、小河彝寨等,展示彝族、苗族等民族生活场景和习俗、服饰等民族民俗文化;四是依托彝族文字、二十四节气、十月太阳历等,翻译、整理、出版彝文古籍、文化研究系类丛书,向外界宣传推介毕节彝族古籍文化;五是打造漆器、苗族蜡染刺绣、琥珀玉带石雕刻等,创新产品,塑造工艺文化;六是打造展示彝族文化的博物馆——奢香博物馆,抓住毕节市被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核心区的机遇,举办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展示彝族文化产品以及《撮泰吉》《烈焰奢香》等民族歌舞剧目,打造文博文化。
  ■文旅融合:加快同步小康步伐
  8月2日至4日,首届“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这场乌蒙文化盛宴撩动了彝族文化学者及省内外嘉宾的神经,彝族火把照亮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美好未来。
  文化兴,则带动产业兴。在推进文化实现繁荣发展的鼓点中,以旅游服务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处在了井喷式增长的“兴奋点”。
  毕节市让民族民间文化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全面盘活夜郎文化、水西文化、彝族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为旅游产业注入血脉和灵魂,实现文化和旅游两翼齐飞,带来群众增收、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等多重效应,成为锦绣乌蒙同步小康的加速器。
  “我家客人太多了,简直招呼不过来!”百里杜鹃管理区鹏程管理区石牛角村,彝族夫妇黄石、陈淑贞返乡创业开办不久的小店生意红火,即使在杜鹃花凋谢的淡季,每天也能保持2000多元的毛收入。很有经营头脑的黄石随时以微信的方式向亲戚朋友发送视频,既宣传了景区旅游,又提高了自家小店的知名度。
  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走向勃兴,旅游等产业的市场之路越加广阔,这促进了经济稳步发展。同时,旅游发展给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反过来又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2015年,毕节市旅游业增加值大幅攀升,在全市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占比高,带动社会就业15万人。今年1至7月,毕节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9.27亿元,同比增长42.2%;接待游客2856万人次,同比增长41.3%。
  这些喜人的数字说明:毕节市文化和旅游正走向深度融合,实现文化兴市、旅游强市。
  在尝到文化的“甜头”之后,毕节市各地似乎触摸到了彝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脉搏,苦于找不到历史名人的威宁自治县曾探寻打造“彝乡草海、阳光威宁”品牌,赫章县依托可乐考古遗址试图挖掘夜郎文化,同处水西文化核心区的黔西县曾试图从王阳明“龙场悟道”与彝族文化的关联找寻突破口,毗邻的织金、金沙两县也积极打造与彝族文化相关联的水西古战场和“茶马古道”,但这些努力一直没有找到一根串连文化精品的线。
  2014年3月5日,中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出台,这份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规划以藏、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为核心区,辐射周边多民族共存区域,承载了国家认同、民族和睦、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诸多任务。处于这条走廊要塞的毕节市成为贵州唯一一个核心区,并顺势找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和核心。
  毕节市审时度势,抓住打造“彝文化走廊”这根线,发挥民族民间文化对旅游产业及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的推动作用,借势发展、起飞。
  围绕“彝文化走廊”这一核心,毕节市大手笔描绘旅游发展宏图:织金洞景区成功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并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国家5A级景区百里杜鹃继续推进“智慧游”建设,逐步实现“春季游”向“四季游”产业链的延伸;阿西里西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高山索道并正式开游。与此同时,一批“走廊”重大项目如黔西水西古城文化旅游区项目已完成投资6.3亿余元,主建筑群已对游客开放;大方慕俄格古城完成投资对游客开放并实现招商引资3.5亿余元;大型历史文化歌剧《烈焰奢香》于今年7月28日正式首演。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当灿若星辰的自然美景与丰富多彩的文化交相辉映,文化与旅游无缝嫁接,将会带来蓬勃的发展推力,“彝文化走廊”的构建为毕节旅游插上腾飞之翼。
  “随着毕节飞雄机场的通航和县县通高速目标的实现,以及即将进入的高铁时代,毕节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在大方县“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市委书记陈志刚表示,毕节市将抢抓机遇,搭建彝族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助推毕节试验区“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