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甘洒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黔西北革命烈士遗诗选介
甘洒满腔热血 换来幸福人间
——黔西北革命烈士遗诗选介
作者:徐锦华  发布日期:2021/4/21 阅读次数:
林青
林正良
黎又霖
  革命烈士们在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中,不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还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许多忧国忧民、气壮山河的革命诗篇。这里我们选介黔西北几位烈士的部分诗作,以缅怀革命先烈。
  首先,我们读一读黔西北的革命先驱者、贵州较早的中共党支部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林青烈士的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
  真理被“道德”欺骗,
  两种人类各在一边;
  愿将满腔热血,
  换来幸福人间!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林青烈士无私无畏、愿为人类幸福献身的英雄气魄。
  林青(1911年—1935年),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化名矛戈、刘应生。1927年初,他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在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他到上海接上了组织关系后,在沪东区团委工作,不久转为中共党员。“九•一八”事变后,他与毕节在上海的共青团员缪正元等人一起,组织“朝阳音乐社”,以文艺为武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冬,林青因共产党嫌疑遭英租界巡捕房逮捕。1933年,林青被大赦,是年冬与缪正元回到毕节,同缪正元、秦天真等成立“草原艺术社”,继续开展抗日反蒋活动。1934年1月与缪正元、秦天真创立贵州地下党较早的支部——毕节支部并担任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毕节及贵阳、安顺等地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林青到遵义向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党组织和工作情况,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书记,邓止戈、秦天真为委员。
  1935年7月,林青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用尽金钱、地位利诱和严刑拷打摧残等手段,但林青坚贞不屈,当他知道自己将被敌人杀害时,唯一的思念是培育自己成长的“母亲”——中国共产党。他在牺牲前夕的一个中秋夜晚,写下了一首对党充满无限深情的诗篇《合唱》:
  用我心声的音波,传给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你在东头,我在西头,我们都是这时代教成的牢囚!当着这中秋是一年一度呀,人间天上毕竟有条鸿沟。见着这污屎桶,仍旧精神抖擞,我们这儿没有眉毛一弯,唇儿一皱,当月影拖着一丝尾巴,倒在这墙角的时候,最好是起来同奏一个合唱曲。尽你所有的歌喉,凭着西风的遥送,传到母亲的心中!
  这首铸于铁窗镣铐之下的诗篇,凝结了烈士对党的无限敬仰和热爱,体现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1935年9月11日,国民党反动派对林青下了毒手,是日,林青带着脚镣手铐,在刑车上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出卖国家民族的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林青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年仅24岁。
  烈士们就是这样,心中只有国家,只有人民,没有自己,无私无畏。林正良烈士的许多诗作,也充分表现出这种气节。
  林正良(1909年—1941年),黔西县打鼓新场(今金沙县)人,1927年考入贵阳男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打鼓新场从事教育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组织教员、学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挥笔疾书:
  噩耗传来我心忧,倭寇出兵占卢沟。
  祖国山河重破碎,有谁抗战领貔貅。
  1938年10月,林正良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8月任中共打鼓新场总支书记,1941年1月被捕随即被押解贵阳。他虽身陷牢狱,倍受酷刑,但心怀天下,仍以诗歌为武器进行斗争,愤然作诗痛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白色恐怖和卖国投降罪行,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忧虑,对日寇的仇恨和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的愤慨。他在《除夕前二日被捕》一诗中写道:
  蓦地风波起不平,满城风雨犬鸡惊。
  声声腊鼓催除岁,处处警岗在捉人。
  思想自由偏犯罪,救亡努力反殃身。
  河山破碎扶桑恨,祸起萧墙耻用兵。
  他在《狱中感怀》一诗中写道:
  腊底蟾园此地游,万家灯火照洋楼。
  河山一角藏歌舞,教育无功罪朋俦。
  伤心怕读东林传,挥泪那堪作楚囚?
  底事敌人尚压镜,同根萁豆忍相仇。
  他不仅把自己的生命献给民族的解放事业,还寄托了他对后辈的期望,以古代民族英雄为榜样教育后代继承父辈的事业,并胜过他们。在《狱中勉诸儿》一诗中,他写道:
  国仇家难恨重重,责在儿身莫放松。
  学艺克家跨灶子,读书救国主人翁。
  歌成正气文相国,冰结坚甲史阁公。
  千古英雄承母教,圣贤事业盼追踪。
  林正良烈士被镣铐加身,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41年8月7日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省保安司令部狱中,他在就义前给妻子的遗嘱中写道:“今日就戮,视死如归,实无愧余心也”,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高尚的情操和大无畏的精神。
  我们再看看战斗在敌人心脏的黔西北优秀战士——在国民党统治区高层人士中从事地下工作、惨遭敌人杀害的黎又霖烈士的遗诗。
  黎又霖(1895年—1949年),又名万里,黔西人。他16岁到贵阳读书,后考入北平政法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后在北平主办《民生报》,由黄秀陆介绍加入国民党。自1922年至1949年8月前,黎又霖利用他在国民党内上层人士(他曾任国民革命军十一军二师参谋、国民党军政部江西战时干部训练团上校政治教官、“民革”四川省负责人等要职)的特殊身份,积极从事抗日反蒋地下工作,由于奸细告密,于1949年8月19日被捕。国民党特务头子亲自审讯,以“合作”利诱遭拒绝后,将他关进重庆歌乐山白公馆(中美合作所),带上18斤重的铁镣,并经常以酷刑拷打。1949年11月25日,他在一张草粉纸上,写下两首绝命诗,藏于牢房隐蔽处,诗云:
  (一)
  卖国殃民恨独夫,一椎不中未全输。
  锒铛频向窗间望,几日红军到古渝。
  (二)
  革命何须问死生,将身许国信光荣。
  今朝我辈成仁去,顷刻黄泉又结盟。
  第三天,黎又霖和其他难友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时年54岁。1950年4月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黎又霖烈士不仅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不问生死、将身许国的英雄气概,揭露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的罪恶,还讴歌狱中的革命烈士,嘲笑国民党反动统治大势已去:
  祸国殃民势莫当,三分天下二分亡。
  狱中自古多豪俊,留待他年话仇肠。
  咏读革命烈士们的遗诗,字字句句震人肺腑、动人心弦,令人感慨万分。遗诗的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先烈们为了“换来幸福人间”而“将身许国”、不问生死、“甘洒满腔热血”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让我们看到了烈士们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憎恨;看到了烈士们在屠刀下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高大英雄形象。
  今天,先烈们为之浴血奋斗的新中国已经万象更新,红旗招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先烈们期盼的“幸福人间”无比美好,胜似天堂,若是先烈们忠魂在天有灵,必定喜不自禁,热泪化作倾盆雨。
  愿烈士们的英雄业迹和不朽的诗篇世世代代流传,铭刻在人们心中。让我们踏着烈士们的足迹,继承他们的遗志,谱写更加壮丽的诗篇!(作者系原毕节地区博物馆退休干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